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的新趋势

2015-07-04 20: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随着

  可见,《信息公开条例》不仅对政府应该公开的信息进行较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对公民的知晓权、信息公开的监督权进行了明确保护。《条例》对于克服新闻发言制度的 法律 约束缺失,以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及公众的责、权、利不明的弊端,推动多方监督,促使新闻发言的内容多元化,贴近实际、贴进生活,符合信息发布 规律 等方面,起到了硬性保障的作用。
  总之,新闻发布 政治 语境的变化,必将进一步催生各种关于新闻发布的法规和制度的产生,逐步健全其机制。以上两个条例的颁布,有学者称将“开启新闻报道的新时代”。笔者认为,对于新闻发布制度而言,两个条例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新趋势之三:自主新闻发布会的推行引领新闻发布的新形式
  
   从新闻发布的形式来看,我国传统的新闻发布,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主动的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吹风会等等,其中又以政府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为主。在以政府为主动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中,通常是政府有准备的发布新闻,记者与媒体处于被动听取信息和被动报道信息的地位。因此,改变和丰富发布形式也是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手段。
   当前,新闻发布的形式局限正逐步克服,其中自主新闻发布会的推行将起到重要意义。“自主新闻发布会是针对专题新闻发布会而言,定时、定点、定人、开放式的新闻发布形式。wwW.133229.cOM该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根据授权,代表政府或机构举行的定点、定时、开放式的发布新闻,其最大亮点是发布会上允许记者提及与新闻发布会主题无关,但涉及政府和机构管辖范围的相关问题,体现出提问不设禁区的显著特点。自主新闻发布会突出了媒体的主动性,改变了传统新闻发布会信息流通的单向性,有利于媒体、政府、民众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和理性沟通,不仅满足了政府公开信息的需要,而且实现了公众通过媒体了解政府信息的需要,新闻发布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正是这种与国际接轨,被评价为具有突破性、填补空白,作为政治文明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新象征以及新闻发布最高形式的新闻发布制度,正日益得到认可和推广。目前,除了一些中央国家机关陆续举行自主新闻发布会以外,上海成为第一个推行自主新闻发布会的城市。2007年11月15日,重庆举行首次自主新闻发布会,成为举行该新闻发布形式第二个地方城市。2007年12月13日,重庆又按惯例举行了第二场自主新闻发布会。我们这次自主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分析为例,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自主新闻发布会独特优势(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自主新闻发布会不但可以延续以前的政府新闻发布环节,对政府认为应该通报的信息进行发布,记者的主动权的发挥更是显而易见。采访的媒体既有中央媒体,也包括地方媒体,媒体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新闻发布内容丰富性和深刻性。从内容来看,记者问题有关于城乡统筹、 经济 发展 等宏观问题,也有包括物价、社会保障、民工、装修、院士科研保证、家乐福踩踏事件、狂犬病防治等市民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甚至提到了薄熙来书记是否给重庆带项目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无论其性质如何,新闻发言人都作了详细、客观的解答,那种敷衍塞责、“无可奉告”、吞吞吐吐,“政府发布,媒体公布”式的惯例、模式已经成为 历史 。
   可以想见,类似上述自主新闻发布会的广泛推行,对于打造公开透明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随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自主新闻发布会必将在我国得到进一步推广,这对推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