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优秀的人文关怀新闻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2023-12-09 19: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人文关怀新闻论文是什么?新闻传播是现代社会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人文关怀也是新闻传播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好的新闻不能缺少的重要特点。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人文关怀新闻论文的范例欣赏。


  第1篇: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


  “人文关怀”起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进步的文化思潮。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及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对人类命运、幸福与痛苦,对人的存在、价值与尊严的强烈关怀和承担责任的精神。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离不开同类之间的人文关怀。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尤其在各种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体现。加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业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甚至政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然而对于新闻报道,尤其是灾害报道中的“生态关怀”却少有人提及和研究。面对当前全球日益频繁的灾难事件。除人文关怀外,对于生态的关注与探索亦须引起新闻报道者的重视。那什么是生态关怀?为什么要提倡“生态关怀”的报道思想?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是否产生矛盾冲突?如何加强新闻报道中的生态关怀?这些都需要探讨。


  一、生态关怀:从征服自然到关爱自然


  一直以来。生态关怀的概念及其论述与研究,多集中在文学、美学、宗教等学科领域之中,抒发着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关爱与忧思。沈晓阳教授指出。生态关怀强调的是一种情感,它强调的不是一种生态意识,也不是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而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关爱之情。它是一种情感上的、主动的、尊重与平等的关爱,而非只是理论上、被迫的、功利性的关心,更不是喊喊口号而已。因此。“生态关怀是人类在与自然长期共存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狭隘功利主义的准道德、准宗教、准审美的博爱之情”。现代社会中,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灾害的频发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对生态关怀的日益加深,推动了人类对自身及社会发展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反思。


  20世纪7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在西方的新社会运动中悄然崛起,从理论到政治上都发挥着强大影响。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历史的目标不应是对自然的统治,而应是同自然的和解,而这就意味着抛弃那种使自然服从于人的粗野而无望的企图。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出版了受会议秘书长委托、由沃德和杜博斯执笔并得到58个国家的152位专家协助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书。书中指出,人类所继承的生物圈和它所创造的技术圈已失去平衡,正处在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这是因为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为生活得更美好而满足于把征服自然看作是人类的进步,把自然界当作异己力量来对待,这就不可避免地招致自然界的报复。此时,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征服自然”这种错误意识与欲望的严重性。


  以生态哲学为思想基础的生态批评思潮更是将其尖锐锋芒直指“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认为这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人为灵长、自然为奴役”,人的理性可以战胜一切。否认自然与人是平等的、具有和人等同的权利与价值,极力倡导人类对自然的奴役、索取、征服、统治和占有。当代著名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DonaldWorster)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因此,生态批评家们认为,生态危机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导下的人类文化的危机,要从根源上消除生态危机,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主导下的生存范式,向生态中心主义的生存范式转变,才能真正有效避免生态危机的再次发生和不断恶化,否则“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很可能将从地球上消失,这绝非危言耸听”。在这里,对生态的反思已经深入到了人类的核心层,从文化的根源上进行了深刻反思:人类必须要给予自然生态平等之爱、尊重之爱。


  可以看出,从生态关怀一词在文学、美学、宗教中出现的表达,到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批评思潮的崛起,人类逐渐意识到,要想获得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和谐、文明的发展,对待自然生态,必须要重塑一种新的情感。以关爱自然取代征服自然。只有这种情感的确立,才能促使人类真正忏悔自己对自然生态的罪行,才能真正从文化上彻底改变“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从而树立起“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


  鉴于此。中共十六大指出,要积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就需要依靠大众传媒,需要发挥新闻报道巨大的影响力。将生态关怀的情感与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传播与渗透。因为在媒介化生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靠媒介来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媒介中的新闻报道所表达和体现出来的对自然的认知、态度,报道方式、报道深度、分析理鳃、措施建议等都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倡导生态关怀,不仅有利于缓解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更有利于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二、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


  长期以来,在自然灾害面前,“人定胜天”的思想一直是我们宣传报道的主导思想。生态危机的出现及十六大构建生态文明的提出,使我们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有所改变。但不可否认,无论从思想意识上还是在具体业务上,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在各种灾难新闻报道中,体现的依然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人文关怀充分展现的同时,却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和谐的破坏,是对生态关怀的忽视,对自然、其他生命尊重与关爱的忽视,甚至是伤害。


  “据统计,在此次抗击非典灭杀果子狸等可疑病毒携带体活动中。广州市卫生处理厂共处理果子狸1050只,獾1241只,貉120只,果子狸冻肉105公斤,死鼠1452只,较好地配合了全市切断非典病源、捕杀果子狸行动和除‘四害’活动。”


  “‘打狗令’从一出台就吸引着媒体的关注,南京当地各媒体对打狗行动的报道也一直没有中断。当地不少媒体记者还跟随执法队员进行了采访和拍摄,一家发行量颇大的报纸还以《就是不能让狗传播非典》为题阐述了‘打狗’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媒体的宣传效应下。南京‘打狗令’很快成为其他城市的效仿对象。在南京实行‘打狗令’后不久,西安、长沙、成都等城市也发布了类似的政令。”


  “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国分忧、共克时,艮,战胜雪灾、重建家园。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篇章……抗灾救灾是锤炼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从抗洪、抗非典到这次抗冰雪。都是呼唤民族精神、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精神的生动实践。这次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进一步锤炼、塑造和升华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事实再次雄辩地证明。我们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朝气蓬勃。仍然是战胜任何灾害风险的强大力量。”


  “党心可鉴,民心可追。中华民族以独特的智慧、勇气、精神,以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和国家意志,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上,耸立起又一座巍峨丰碑!”


  以上几篇新闻报道,可以说高度重视了人文关怀,弘扬了人类坚强勇敢、不畏艰难的精神,尤其后两篇,是振奋人心的好报道。但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却是缺乏关爱和不客观的,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甚至有损于人类、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非典爆发期间,野生动物果子狸被怀疑是病源携带者。本应停止对其已有的捕杀、烹饪和饕餮行为,但却招致了一场更大的“屠杀”。以广州为首,全国部分城市大量捕杀果子狸,与其相似的野生动物甚至是猫、狗也遭到无情惨杀。一时间,“捕杀”一词屡见各新闻媒体,新闻报道也多持支持、赞同态度,刊登出来的图片或镜头惨不忍睹。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解焱博士指出:“非典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其罪不在野生动物,而在于人类自身的‘入侵’行为……本来,野生动物生活在与人类相对隔绝的野外,如果人类不去侵犯它们的领地,两者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而事实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肆元忌惮地闯入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计后果地捕杀、贩运、吃食野生动物,终于引火烧身,导致了非典肆虐这一史无前例的灾难。因此,我们不应去责难、讨伐野生动物,而应该检讨、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雪灾战胜了,地震战胜了,在遭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生态环境的损失后,新闻报道告诉我们,我们是胜利者,我们又创造了丰碑与奇迹,在任何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不会屈服。毋庸置疑,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需要雄劲有力的号召与鼓励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但重要的是,很多自然灾害的爆发都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污染环境、温室效应、滥砍滥伐、开山截流……在大多数的新闻报道中,甚至在灾难过后的总结反思中,几乎看不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看不到人类对自然错误行为的忏悔与反思、防范与改正。“只要人有情、人有信心,就终究能够战胜雪灾、战胜自然灾害”这种“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与思想。实际在意识层面更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疏离。强化了人对自然、人对世界的统治主宰意识。人类对自然无止境地消费与开发,“不仅刺激人的无限欲望,直接威胁自然,成为人们合理的消费对象,更重要的是它进一步强化了人对自然统治的观念”。这种观念也将进一步导致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调,进一步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结果只能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继续恶化,灾害的不断发生。


  三、重视和加强新闻报道中的生态关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缺乏生态关怀情感,新闻报道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观念会加剧人们破坏、占有、统治自然生态的意识甚至行动;相反,如果新闻报道中融入生态关怀,在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相关报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对自然生态、其他生物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保护与捍卫,从而能有力地推动人类、自然、社会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有序、和谐稳定的发展,因此。重视和加强新闻报道中的生态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报道思想


  为避免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造成的能源消耗过大、生态恶化的覆辙,为避免只顾满足人类欲望与利益,残杀其他生命、破坏自然生态的劣行,作为“船头嘹望者”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在各种新闻事件的复杂表象中。能够以“生态中心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报道思想。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但重视生态整体主义并不是否认人类的利益。否认人文关怀,而是要求在新闻报道中,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人文关怀,只看到人的当前利益,要将人类放在生态整体之中,不但关注人的利益,更应关注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培养热爱与尊重自然生命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它是记者受到新闻事实刺激时进发出来并在新闻作品中所体现的一种心理反映。情感是新闻的催化剂,能将远大理想、崇高精神。化作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读者,从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感召力和征服力。情发于心,新闻报道要打动人、说服人,记者首先要具有生态关怀的情感。只有将对自然、生态、生命的平等、尊重与热爱的情感融入新闻报道之中。才能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三)避免对自然的“敌对”语言


  新闻讲究真实客观,要求新闻语言无论叙述、描写都要力求真实反映客观实际。在各种危机与灾难面前。人类逐渐认识到“自然是我们共有的家园”、“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等等这些客观事实,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征服”、“战胜”、“人定胜天”、“风魔肆虐”等这些“敌视、对立”定性式的语言。要尊重自然规律,用客观平实的语言科学地分析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过程与结果。但语言毕竟是人主观意识活动思维下的产物,不可避免要带有诸如情感、倾向、态度等主观色彩,同时为达到好的传播效果。亦需要新闻语言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感染性。因此,重视和加强新闻报道中的生态关怀,首先就要在新闻语言上缓解与自然生态的矛盾,避免使用“敌视、对立”的词语,避免将所有罪责全部推给自然、推给动物的语言与结论,从语言上体现对自然生态的平等、关爱,体现对生命、科学的尊重。


  (四)增加生态损失及原因的报道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及之后很长时间,对于灾难新闻报道。新闻界一直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报道模式。如今,灾难新闻报道逐渐“及时、公开、透明”,形成了“抗灾救灾是新闻,灾害更是新闻”的报道模式。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灾害程度、死亡人数、财产损失、影响范围等等,成为灾难报道中必须要传达的信息内容。这无疑是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一大进步。但对于一场灾难中的生态损失,却少有提及,多是以一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动、植物遭受严重破坏”一笔带过。破坏情况、破坏种类、严重程度、会造成什么后果、有无新的隐患等等没有具体内容。而很多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天气异常等灾害,根本起因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如所谓建设工程、经济发展需要等,对自然生态所进行的各种改变与破坏行为累积而成,或为间接原因,或为直接原因。但在新闻报道中,更多的只是“抗灾救灾”、“就灾说灾”。对于其根本的发生原因却不能做深入的报道与分析。形成了“生态损失不是新闻,生态原因不是新闻”的现象。


  (五)重视生态知识与生态反思报道


  在各种事故灾害面前,受众有知情权,有强烈的信息获取欲望。新闻工作者要及时告知受众相关信息与科学知识,才能安定人心,避免恐慌;才能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才能厘清原由,予以弥补或避免再次发生。


  灾害过去后,大多数新闻报道在进行总结、反思时。“歌颂”是主旋律,总是思维定势地弘扬人类战胜自然的精神、党的领导的伟大和政府工作的有力。教训启示被弱化,生态反思被模糊化。“这次抗灾救灾斗争真切地告诉人们,只有坚持发展,才能形成抵御各种灾害的强大体系,始终保持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灾害中有效地稳定和凝聚人心,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遏制生态恶化,降低自然灾害对人与社会造成的危害;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才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建设与减灾防灾建设。”这种不疼不痒“官样”的反思,无助于我们对灾难经验教训的吸取和总结,无助于下一场灾难的防范与降低。重视和加强新闻报道中的生态关怀,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勇于进行生态反思,以生态关怀的情感,从生态角度回过头来对过去的事件进行思考,在生态的整体利益上思考人类的行为。敢于揭开人类自己的伤疤,承认与忏悔自身的不足与错误,积极弥补和改正改进。如此,才能真正为人类、自然、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作出有分量、有价值、有意义、负责任的报道。


  作者:任雅仙

  第2篇;人文关怀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此时的新闻传播事业也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并且逐渐的趋向于以人为主。媒体对人的关注程度开始稳步上升。但是,对人的关怀却是远远不足。在新时期、新社会、新思想下,业界现在固有的模式中,急需人文关怀这一血液的大量注入。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良性发展。


  在《新闻传播手册》中对新闻和传播有明确的解释。“新闻”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传播”即人们运用符号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新闻传播”就是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交流信息的过程。重在交流事实。新闻传播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人文”简单来说就是重视人的文化。“关怀”的官方解释为关心,且带有感情。“人文关怀”简而言之就是关心人,关心人的生存与生活,以人为本。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关心社会中的人,其意也在以人的感情来关心其它事物。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新闻传播必不可少的一环。


  虽然我国新闻传播近年来开始注重以人为主。但是现状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缺失人文关怀的情况屡见不鲜。产生缺失人文关怀的现象的原因无外乎三个“意(益)”字,即有意、无意和利益。


  1)有意。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有倾向性的忽视人文关怀。首先,在灾难新闻和危机新闻的传播中。部分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中常常忽视灾难和危机对人们造成的严重影响多次重复出现“死亡”“死者”“伤者”等等悲伤性的词语,并且配有夸张的血腥的画面用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在危机爆发时重点强调危机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创伤,有意引导受众的悲伤情绪以达到收视率的上升。对解决危机、治理危机等人们同样关注的发展方向不报或轻度报道。其次,对弱势群体的蔑视。即对以儿童、农民工、妇女、下岗职工、残障人士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体现出的不尊重。例如以高高在上的馈赠姿态评写他们的穿着、工作、身份、言行甚至是思想,借机或嘲笑或暗讽。大河网就有这样一则新闻,主持人说:“哇,大姥,187蚊你都觉得贵啊?你十年没返过屋企喔,坐飞机都抵晒啦……(粤语原话,大概意思是:你不会觉得187元的价钱也高吧?你有十年没回家了,即是坐飞机也不算贵啦!)”这不仅是对农民工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他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对主持人这一职业的亵渎。再次,对人隐私的不尊重。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新闻过程中窥探他人隐私,不经新闻当事人同意就擅自播出新闻。对新闻当事人造成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困扰;


  2)无意。即新闻工作者没有针对性目的,在新闻传播中无意间造成人文关怀的缺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为大多新闻工作者经验不足,不善于人际交往且在采写中对字义产生歧义理解,无意之中造成人文关怀的缺失;


  3)利益。利益是造成新闻传播中缺失人文关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逐利这一浪潮的主导下,新闻媒介或者新闻工作者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忽视人文关怀,以浓厚的媚俗姿态来取悦观众。背离了新闻传播的初衷。使受众对新闻的诚信度和公信力产生怀疑。


  人文关怀之于新闻传播就好比人的肺之于人。其重要性毋庸赘言。要想使新闻媒体得到尊重,要想新闻传播良性发展,人文关怀势在必行。美国环境保护署关于危机传播的七项重要原则中有三项是与人文关怀息息相关的,分别是原则二:倾听受众的声音,原则三:坦诚和开放,原则六:言语清晰、饱含感情。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在中国,也在不断加强培养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缺失了人文关怀就使新闻传播少了生命力。从电影《搜索》中就可以窥探出这一点。资深记者陈若兮因为报道一则不让座的新闻红极一时。但是因为不重视人文关怀,一意孤行的大力宣传叶蓝秋的丑闻,最后落得个声名狼藉的下场。而媒体新人杨佳琪却因为重视人、关心人而上位。这虽然只是一个电影,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也高于生活,是人类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强制新闻传播中必须具有人文关怀,但是道德上却是不允许的。否则后果会像电影中的陈若兮一样不堪设想。


  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人都是需要关怀的。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会让人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为避免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有下面几点措施:1)从领导做起。领导的领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各级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永远是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这是广大受众前进的动力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榜样;2)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水,新闻传播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受众对新闻的需求至关重要。受众都是有感情的人,他们在关注新闻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新闻中的人。所以他们需要有“人情味儿”的新闻。也就是说想要舟行的稳、行的远,就不得不需要人文关怀这一大浪的推动;3)新闻工作者道德的提升。新闻工作者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和原则。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严格尊重他人隐私,尊重新闻当事人意愿。学会换位思考。深入体会什么新闻是受众真正需要的,让受众从心理上接受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的职责和良知;4)在灾难新闻和危机新闻的传播中,报道这类新闻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以达到新闻传播和人文关怀并重的目的。例如在大面积血迹的画面中合理运用马赛克,在跳楼投湖这类危机新闻中以字幕的方式提醒受众注意对小孩子的保护;5)改善新闻传播途径。让人文关怀走进新闻传播就要拓宽新闻传播的方式。例如公益宣传、开辟新的电视节目、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例如手机新闻、微博等等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植入人文关怀理念。让新闻工作者和受众都在无形中体会到关怀的意义。


  现今社会中的新闻传播、“人文”有余、“关怀”不足。还没有在根本上重视关怀的作用。现今的新闻传播虽然时刻关注着人,使人成为新闻中的主体,但是并没有时刻关怀着人。新闻传播是我们社会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而人文关怀在其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文关怀不仅是优秀的新闻中不可缺失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必然趋势。后辈的历史不应该也不可以是无良新闻的横行、更不能是超乎道德底线的肆虐。所以无论是新闻机构还是新闻工作者或者是受众都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让新闻传播良性发展。


  作者:张帆

  第3篇: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渗透探析


  目前,虽然各大媒体都在倡导人文关怀,但是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人文关怀或只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或流于形式,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疾病、腐败、暴力、冲突、灾难、屠杀、战争等一系列报道中。何谓人文关怀?通俗些说,人文关怀就是责任心、爱心与良心的体现。新闻学归根究底其实就是人学,人是新闻的受者与传者,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为引导人与服务人,新闻传播中需要顾及人的情绪与情感,否则难以贴近受众,引起共鸣,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1新闻报道中渗透人文关怀的作用


  1.1消除客观主义造成的负面影响


  新闻报道需要保证客观公正,然而这种客观绝不是要求有闻必录,须立戒一叶障目与主观臆断。例如,关于印尼海啸的报道中,部分网站在标题中运用了“横尸遍野”与“海中浮尸”等字眼,而且将灾难场景直接悬挂在网页中心。这种展示景象的方法毫不考虑遇难者家属的感受与承受能力,不仅是对逝者的不尊与伤害,更是对生命的漠视与不恭。


  1.2避免报道内容流于浅薄与庸俗


  许多新闻为博人眼球,存在低俗化与浅薄化的倾向,暴力、黄色、血腥的庸俗情节有意无意的在新闻内容中出现,以打“擦边球”的方式持续存在,甚至有些报道通过一些离奇内容主动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1.3缓解救人与抢新闻间的矛盾


  1994年,凯文·卡特凭借摄影作品《饥饿的小女孩》获得普利策奖,这幅作品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响,上万人致电首次刊登作品的《纽约时报》,询问照片中的小女孩是否得救。虽然凯文·卡特强拍完照片后立刻将虎视眈眈的秃鹰赶走,但是仍有很多人纷纷质问他,为什么当时不立即放下相机去帮助那个小女孩?得到普利策奖的三个月后,凯文·卡特利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身为记者,必须身临现场,捕捉苦难,出入生死之境,可能很多时候会与人性道义发生冲突,难以抉择,但新闻人应该谨记一点,人应当首先成为真正的人,先是公民,然后才是身份职业。


  1.4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利


  现代社会中,弱势群体数量庞大,其生存状况对社会公平、稳定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媒体人应最大程度的关怀与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相关政策调整,为其正当权益寻求法律保障。这样可有效减少多种社会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2新闻报道中渗透人文关怀的做法


  2.1关注民生与弱势群体


  关注民生主要是指关注百姓精神情感与生存状态,新闻报道中要渗透人性关怀须要求记者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百姓的思想情感与喜怒哀乐,在朴实生动的生活中占展示人性力量。新闻媒介必须考虑读者的所思所想,为百姓办实事,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就业、情感、思想。例如报道老人遭遇欺骗后的痛不欲生、农民因假化肥导致的农田颗粒无收、下岗女工的无奈茫然等,唤起更多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而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法,做到真正的帮助与关怀。


  2.2注意措辞,规避隐私


  报道中应尽量避开不宜公开或者不雅画面,保证采访对象信息不被公开或者非法获取,个人生活与个人私事不会受到外界干涉与非法侵扰,体现媒体的人文关怀与对人的体贴尊重。案件类的报道中应与当事人进行换位思考,在披露违法犯罪行为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新闻报道对其家人造成的情感伤害。新闻报道中杜绝使用带有歧视性、漠视人格尊严或者人的生命的措辞,避免抓拍血腥、残酷的场景以到达某种效果。例如:2006年,北京卫视的一档栏目《身边》报道一期生产、出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黑心商贩的节目,画面播放的制售窝点环境脏乱,整个事件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最后结尾处配了一则画外音,说这些商贩均是河南人。这句话其实显然与节目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与实际意义,除画蛇添足外还使人有地域歧视的嫌疑。


  2.3维护公众知情权,提高公信力


  新闻媒体的责任在于向公众提供预知应知但是未知的事情,新闻报道在传播活动中应尊重并保障公众知情权,最大程度的将客观事实传递给公众与社会。近几年,对于地震、矿难与火灾等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新闻媒体的报道逐渐趋于透明化与公开化,而且也更加及时。灾难残忍冷酷,但是人有理智与感情。新闻报道中自然流露出人文关怀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人性的美好。例如,平面媒体的内容、色彩与板式上做到及时调节,网络版面均调节成黑白色调为不幸逝世者默哀,整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在感染更多人关心汶川灾区的同时鼓励人们产成抗震救灾的毅力与决心。此外,关于汶川地震的灾害报道中,媒体通过大量文字与镜头展现参与抗震救灾的武警官兵与志愿者形象,感人的报道产生了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伟大力量,彰显了灾难中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人性的智慧与无私。


  新闻报道中渗透人文关怀是体现传媒进步的一大重要标志,这是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传媒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实现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探索过程中,理论的认识和实践的操作上依然会有不当之处,但在清醒的认识、深远的思考和理性的关照下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一定会走向健全和完善。


  作者:王雪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