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略论清代中前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内陆省会

2015-08-29 14: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相应,研究清代城市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清代城市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在分期问题和各时期特点上所涉甚少。而本文就此问题,将清代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以成都为例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清代;中前期;城市;特点;成都
  行省制度自元代开始,经明代至清代,已经基本完备,初步定型,其行省数量和空间划分,奠定了现代中国行省制的基础。省会城市成为除都城以外最重要的城市。清代的省会城市从总的数量看虽仅占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的1/50至1/60,但省会城市却在区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就此,本文拟以内陆省会城市成都为例,就清代中前期城市的特点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 传统体制内的恢复时期:清朝建国到康熙初年
明末清初,四川遭遇了诸多的战争,仅从顺治元年起至康熙十九年的37年
中,四川境内大规模的战争就长达25年,其余9年中也时有战祸。作为四川省的统治中心,成都更成为明末清初四川地区争夺最为激烈的大城市,同时也是遭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的城市。成都城市遭遇到的战争中,最具有破坏性的共四次:明末奢祟明等叛乱、1644年张献忠大西军进攻成都、1646年清军入川、三藩之乱。
  紧随战争而来的还有瘟疫。顺治五年(1648年),瘟疫席卷了许多的城市乡村,成都也难以幸免。据《蜀碧》记载,当时“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睛:双目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肿如一,状似马蹄;三病中者不救”。[1]瘟疫的流行,给灾难的成都雪上加霜,大量的人口在瘟疫中死亡,成都城市的人口更是急剧下降。据市志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成都全城只有七万人,到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
  经过明末清初的破坏,成都城市面临千疮百孔的局面,以至于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所见到的成都,“举城尽为瓦砾,藩司公署久已鞠为茂草矣。”[2]历史上历朝四川省治都在成都,可是清初的四川省治却移驻保宁(今川北阆中),由此也可见当时的成都破坏之严重。康熙初年,地方官捐资重修成都城垣,城垣“高三丈,厚一丈八尺,周二十二里三分,计四千一十四丈,垛口五千五百三十八,东西相距九里三分,南北相距七里七分,敌楼四堆,房十一门四,东迎晖、南江桥、西清远、北大安。 [3]在修城的同时,又重建成都市政设施,如万里桥、孔庙、青羊宫、先主庙等。这些市政设施对百废待兴的成都而言,商业、交通意义虽不明显,但政治、军事方面的意义却十分重要。
  二、传统体制下结构内的缓慢发展时期:康熙中期到鸦片战争前
  由于清政府大规模地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四川经济得以迅速复苏。康熙末年,“四荒田已尽开垦”,已恢复到明末战乱前的水平。雍正初年,“成都近郊无薮泽,弥望皆民所垦艺也”,呈现出一派生机。
  在城市建设方面,雍正五年(1727年),四川巡抚宪德又先对康熙年间重建的城垣进行“增修益固”。此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四川总督福康安又奏请“银六十万两彻底重修成都大城,周围四千一百二十二丈六尺,计二十二里八分,垛口八千一百二十二,砖高八十一层……四门城楼高五丈”。[4]经过康雍乾三代重修之后,清代成都的大城较之明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与以往的各个朝代不同的是,清朝还在八旗军驻防的地方修建了“满城”,成都则始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并在雍乾时期形成规模。
  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由于清初人、才力的限制,对于一些民用设施,尤其是与军事政治无关的基础设施,则大多被推迟到雍乾时期。雍正七年(1729年),巡抚宪德奏报朝廷,对成都街道进行了一番初步修整。乾隆年间,总督李世杰又对北门外道路作了一次大规模的铺砌。成都北门外道路连接川陕大道,可上达京师,是成都与西北和中原地区通商要道的起点,“行旅往来如织,”也是官员往来和政令传递的重要驿道。整修后的北门外道路,“宽平修整,履之坦然”[5]。
  在城市经济方面,经历过清初的社会动荡,随着康熙以后社会秩序的逐渐稳定以及大量移民的迁入,成都城市经济得到恢复重建。在商业方面,雍正以后,成都商业开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商贾辐辏,称极盛焉”。这一时期,成都商品种类也异常繁多,交易频繁。其中,行销很广的商品主要有丝绸、布匹,除了在四川省内销售外,“毗邻各省,亦争相购置也。销路之远,可至广西,西南及于北折各埠,亦为出口货物之一。”[6]
  在城市文化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到雍乾时期,有关文化名胜设施的恢复与重建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如著名的历史古迹杜甫草堂、棘闲碑林、薛涛井、薛涛墓和崇丽阁、寺庙昭觉寺、文殊院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得到建设的。与此同时,文化教育机构书院也开始恢复重建。自康熙起,成都的书院便进入一个修复、重建或新建的大发展时期。据统计,到乾隆时,成都府共建书院20座,另外成都县与华阳县还各建书院一座,共计书院22座。[7]恢复与新建众多书院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材,而且也促进了成都城市教育文化的发展,使成都重新成为全省的文化教育中心。同时,影响后世的川剧、川菜也在此时期形成。
参考文献:
[1]彭遵泗:《蜀碧》,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第70页。
[2]康熙《四川总志》卷35,“筹建”。
[3]嘉庆《华阳县志》卷10,“城池”,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4]同治《成都县志》卷2,“城池”
[5]同治《成都县志?艺文志》,卷14,“李世杰?北门修路记”。
[6]马尼爱:《游历四川成都记》,《渝报》,第9册(光绪二十四年正月)。
[7]胡昭曦:《四川书院史》,巴蜀书社,2000年,第166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