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宋代汉传佛教造像及审美观念的问题和策略

2015-08-03 10: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自“三武一宗”以来,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已经不复存在,尤其在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以后更是重修寺庙,广纳僧尼,据统计在宋真宗时僧尼数量已多达45 万余,以此数据可见宋代佛教发展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伴随着大规模的佛寺新建运动,宋代的佛教造像体现出新的特质,简要而言则是题材世俗化、造像真实化、材料多样化以及审美观念的汉化,本文就其展开以下分析:
  一、造像题材研究
  宋朝建国之初久经战乱,民不聊生,宋太祖大力扶植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以此来达到稳定民心的作用。民间疾苦则通过佛教的积德、转世说得到一种合理的宣泄,百姓对此极为响应,造寺立龛不绝,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佛教艺术的繁荣,在各式的佛龛神像当中,佛教的造像题材有了新的发展。
  1、观音造像增多
  观音造像于中国而言可谓是变化最大的,从最开始的男身男像到唐代的男身女像再到宋朝的彻底女性化,经历了一个十分特殊的汉化过程,在宗教史上可谓是史无先例。这种变化在宋朝的观音造像上更是有着进一步的深入,主要体现在造像精神表现的外露。
  宋以前的观音造像多庄严肃穆,神色内敛,不苟言笑,但是宋代的观音造像犹如活在当下的女子,神情皆具。如北宋石雕观音造像,面容娇妍而嘴角微扬,显得自然真实而又生动。再如塑于清凉山万佛洞的一尊自在观音像,选取了一个民间女子的形象,半倚半踞于山间,好一副自在形态,佛教严谨、肃穆的一面已然不存,呈现出宋代观音造像的世俗化的倾向。
  2、鬼子母造像流行
  鬼子母,梵名诃利帝母,俗称九子母,由于在佛经故事中拥有众多儿女而被宋人供奉为送子娘娘,在佛教典籍中其形象为天女,身穿宝衣,头戴珠饰,十分华美。但是在宋代工匠的再加工下,鬼子母确常以中年贵妇的形象示人,比较具有代表的便是大足石刻中关于鬼子母的一组群雕,呈民妇状,慈眉善目,一群幼童环绕其中,体现出宋朝百姓对于共享天伦的渴望之情。
  3、高僧及英雄形象频繁出现
  宋代的佛教不仅是世俗化的而且是汉化的,也正因如此,佛教造像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佛教谱系,而出现典型的个人崇拜倾向,具体表现在得道高僧及英雄形象的增多。如六祖堂的慧能铜像、灵岩寺的慧可塑像均是如斯。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及外族入侵,忠君爱国成了统治阶级极力鼓吹的政治思想标准,佛教也未能幸免,以“忠义心”来解释“菩提心”,强调献身精神。佛教造像中这些高僧像的大量出现是我国民族文化“祖宗圣贤崇拜”传统的延续。
  二、造像材料研究
  六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由于教义宣传的需要,古人使用脱胎漆器制作成佛像,置于推车之上于大街小巷行进宣扬佛教的宗教教义,称之为“行像”。至此佛教的造像材料在中国可说是层出不穷,大致可分为金属造像、陶瓷造像、漆器造像、丝织造像、玉石造像五大类。如大理地区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鎏金佛像,尺寸虽不大,但做工精致、考究,便于携带,使用模铸工艺,形象惟妙惟肖。随着宋代陶瓷艺术进入发展高峰,大量陶瓷佛教塑像开始出现,多为隐青瓷,借助釉料的厚薄,展现塑像的形态。而宋代的能工巧匠们更是利用漆雕、脱胎漆器等髹漆工艺制作出精美、轻巧的佛像,脱胎佛教塑像由漆灰、麻布等制胎,造型空间大,形体大小更接近真人,打磨细致,光可鉴人。而随着丝织工艺在宋代的发展,大量的佛像通过缂丝的形式展现在众人的眼前,缂丝由于其”通经断纬“的织法,可以自由变换色彩,制造出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佛像,备受统治者喜爱,而缂丝制成的袈裟也和其他材质的塑像共同使用,艺术效果极为华丽。此外大量石窟的开凿以及玉石开采量的增大,宋朝的能工巧匠们,雕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玉石佛像,借用羊脂玉的温润来展现菩萨温厚的艺术形象。
  三、造像的审美观念研究
  宋代儒学盛行,“重人伦,远鬼神”的审美倾向一直是儒学思想的主流意识。汉传佛教在儒学的审美倾向下,佛教造像一改异域特色,柔美的女性形象开始大规模出现,而且取材原型多为中原女子,因此较之前更添加了一份和善气息。此外宋朝禅宗兴盛,“自性平等,众生是佛”的佛性说,给宋代的汉传佛教平添了几分世俗味道,教化、清修、务农等均被看作是修行,因此在造像方面,桑养耕种的形象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世俗形象被描绘出来。再者,宋代结束了长期纷繁的战事,帝王阶级为巩固地位,重文、重艺,大举推进音乐、美术、诗词的发展,在以秀美为最高审美标准的宋代,佛教的造像也愈发清秀雅致。因此,宋代可以说是汉传佛教造像发生转型的重要时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