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提高水彩画创作教学及作品的质量,避免和克服水彩画创作脱离生活,表现语言单一,缺乏思想内涵及小品性、习作性的倾向,就必须在创作教学中重视深入生活,强调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多方面地吸收、借鉴与融合其他艺术门类的精髓,丰富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技巧,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才能全面提升水彩画的艺术品位及教学质量。
关 键 词:水彩画创作 深入生活 借鉴融合 精神内涵 教学
美术创作是美术院校(系)学生毕业前进行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整体艺术素质的综合训练与提高。由于学生在对生活感受的深度、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以及艺术观念、创作经验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与不足,在美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着游离于生活、凭空臆造、表现技法模式化及主题思想苍白无力等弊病。水彩画作为美术创作教学的一个主要画种,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必须要强调和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注重生活感受
美,蕴藏在生活之中。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刻认识、积累和情感。古往今来,“搜尽奇峰打草稿”已成为画家从生活到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画家走向成功的阶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有着极其生动的内容,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艺术家只有深入生活,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创作出渗透着浓厚感情的更鲜明、更集中地反映生活本质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又从精神上愉悦着人们,从情感上打动着人们,使人振奋并促进生活美的发展。
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是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典型的生活。Www.lw881.com画家走出画室,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当某一事件或事物深深地打动了他,就会激起他情感上的波澜,使他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面对众多美的素材,要独立作出判断,分析选择,去粗取精。经过概括、提炼和加工的过程后,才能达到艺术家创作的最高境界——感悟。也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才可能是激动人心并区别于他人,才有可能产生精品力作,具有艺术的生命力。正像黑格尔所说:“艺术家不仅要在世界里看得很多,熟悉外在的和内在的现象,而且还要把众多的、重大的东西摆在胸中玩味,深刻地被他们感动,得到过很多的经历,有丰富的生活,然后才有能力具体形象地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段话,体现出黑格尔对艺术的深刻观察,也说明艺术创作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和特殊的精神活动。王式廓的素描《血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等大批激动人心的不朽之作,无一不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积累、提炼和加工的结果,这也足以说明生活是孕育艺术之果的母体。只有在面对自然,以生活为根基,以自我感受为灵魂,用心灵深处涌动着的激情而获得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为作者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美国当代著名水彩艺术大师安德鲁·怀斯,他的水彩艺术中洋溢着使人迷醉的诗情画意。他的画作之所以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灵魂,是与作者挖掘生活的深度,以及转化为画面上的艺术激情和独特的艺术感受有着深刻的关系。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无动于衷,在创作时闭门造车、凭空捏造、无病呻吟或仅仅依赖照片、画报和资料等,依照葫芦画瓢,这种死抠硬磨的“照相式”工匠的方法,不仅会使作者对生活的敏感度退化,创作精神变得懒散,甚至会使艺术生命走向枯竭,也就根本谈不上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了。因此,在创作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创作观,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正确地感受、体验和认识生活,不断挖掘蕴藏在生活中的美,把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全部融入作品之中,力戒创作中的主观臆造,才能使水彩创作教学包括其他美术创作教学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广泛借鉴与融合
水彩艺术的创作,只仅仅局限于一般传统技法的表现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赖于对东西方艺术传统和其他绘画艺术精髓的继承、吸收、借鉴与融合。传统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要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沿袭下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艺术形态,是一个文化上的共同心理习惯。传统有其精华,也有可怕的习惯势力。我们要取其精华,为水彩艺术所用。中国水彩艺术百年发展的历史,也正是一部在继承、借鉴、融合中西文化和其他绘画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历史。西方当代水彩画艺术从表现的内容到表现手段早已步入到了一个多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在创作中,要善于学习、吸收和融合西方水彩艺术的精华,按照创作的主题和要求去进行选择、改造和发展,这样才不至于盲目沿袭和师承。
生活在具有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环境里,我们的血液里自然流淌着民族传统的东西。我们要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去学习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创作观;从“形神论”中去理解外部现象和内在精神的关系;从“气韵生动”里去了解表现的最高要求;从“迁想妙得”去认识想象与移情的作用,等等。还要善于从中国历代的造型艺术中,去吸取形象的风格和艺术的趣味。从古代青铜器或者盛唐仕女画里去吸收浑厚、凝重与丰满的风格;从明式家具或者宋徽宗的书法里去吸收俊秀、挺拔与精炼的风格;从汉代画像石里去吸收奔放、强劲与古朴的风格;从梁楷的人物画或者怀素的草书里去吸收洒脱与飘逸的风格等等。这些不同风格的学习与吸取,会不断地丰富、完善和提高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力。同时,在水彩画的创作中,还应借鉴和吸收油画、中国画、版画及民间艺术的创作方法、艺术语言与表现技巧。既不应固守水彩艺术原有的模式,也不必不加选择地效仿其他画种的艺术语言。理想的境界应该是融入中国画、油画、版画、民间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文化因素、审美精神与情趣,而仍保持着水彩艺术独特的语言个性。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增强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水彩(转第99页)(接第102页)画创作中,对中外优秀绘画艺术传统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继承、吸收、借鉴和融合,不应是简单的模仿和拼接,而应当通过嫁接、消化与重构,获得新的生命,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在创作教学中,教师正确与灵活多样的启发、引导与鼓励,将对学生开拓思维,广泛借鉴融合,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和丰富水彩作品的个性艺术语言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关注作品内涵
水彩艺术虽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仅仅沉醉于形式趣味,其发展将是不健全,也是没有前途的。一幅好的水彩画创作,应该是精湛的绘画技巧与高度的精神内涵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作者对生命及社会人生密切关注并将真情实感反映和流露于画面的结果。作品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内容,反映什么样的主题思想,画面大小以及用什么风格技法表现,都是由作者的思想意识、艺术观念和表现能力来决定的。从近几年全国水彩画大展中可以看到,尽管水彩画在题材的广泛性、形式风格的多样性、形象刻画的深度以及强化作品的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过去水彩画作品所呈现的小品性与习作性强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风采而又包容了众多形式风格、有较强的创造意识和艺术表现力、艺术处理十分精到的作品,但是,由于许多人存在着思想认识的低浅、创作态度上的业余性和表现能力上的有限性,仍表现出作品深度的不足。大多数作品局限于江南水乡、北国风光、农家小院和山林小景等小品性与习作性的内容上,缺乏能直接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人物画创作,尤其是人物活动的重大题材的创作,从而影响了水彩画创作的艺术质量和艺术品位。
艺术本来就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特殊形式,是对自身的观照与反思。艺术创作首先是要有益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益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道德、情操、思想、信念和精神境界,起到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使人们认识和追求真、善、美的社会作用,这是艺术的重要任务。水彩画创作只有关注对社会生活起着支配作用的社会重大变化的题材,去表现反映时代精神的人物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社会作用,实现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获得水彩艺术上的高品位,转变水彩作品小品性、习作性的主要途径。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蒋兆和的中国画《流民图》,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魏景山、陈逸飞的油画《蒋家王朝的覆灭》,广廷勃的油画《钢水·汗水》等一大批震撼人心的具有深刻精神内涵的巨作,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肯定,发挥了艺术鼓舞人、教育人的巨大作用,获得了社会价值和艺术的高品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能正视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的重大变革,以及作者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与独特的艺术语言,更在于作者勤奋与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九届全国美展,画家坎勒的水彩画《森林的报告》获得大奖,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水彩画创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欣赏名作、邀请有创作经验的画家举行学术讲座、召开创作草图观摩研讨会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勇于实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精神,努力探索和掌握水彩艺术形神兼备与作品主题思想的高度统一,不断提升水彩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与艺术含量,创作出具有时代风貌的水彩佳作。
综上所述,生活真情实感的宣泄、艺术表现语言的丰富多样和作品深邃的精神内涵,是水彩画创作与教学中应该切实关注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