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城市建设中的美学运用

2015-07-06 11: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相关合集:美学论文

相关热搜:美学  美学原理  科技美学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跃式发展,经济的发展直接刺激了城市建设,不管是国际化大都市还是一线二线的小城市,都相继推抬出了城市发展战略,简单的说,就是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区域地位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所做的重大的、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相对稳定的、决定全局的谋划。另外,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设置,包括公园,广场,街道绿化植被等,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但是时代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城市人对城市建设美的要求,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美学运用,这不仅是城市本身特色所在也是提升城市品牌效应的一大亮点。为此笔者着重就城市公园建设、城市广场建设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三个方面作出分析,谈谈城市建设中的美学运用


  一、城市公园建设的美学运用


  城市公园设计从19世纪中叶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它被称为“景观建筑设计”的原则的重要产物之一,全世界的城市公园由于不同背景环境、人文历史、自然风貌,设计者个人偏爱等诸多因素影响,风格迥异,但是无论城市公园怎样设计,它都会注重美学的实际运用。在公园人们可以休闲娱乐,感受美的环境,人们对美的追求是设计者最关注的事情,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城市公园设计,是设计将自然融入城市的核心要素。也是将生活群众休闲娱乐融入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原来的公园只适合观赏,娱乐休闲的性质偏少,性质很多城市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城市公园的设计在划地建设时不再是一个鼓励的整体,也不在是一个简单的绿化地,而是设计者在保留传统城市公园设计的美学基础上有添加设施建设。从现代化的公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不仅实现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而且这种设计更具有美学效果和经济使用效果,也更符合历史发展和群众需求。


  城市公园设计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注重园林绿地建设,这是城市公园设计的生命基质,例如,对绿化植物进行艺术整合创造,使其在具有原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者的大胆创造,结合传统的美学图案和实施者的精心安排,让它的美学效果更上一层楼。还有石刻石雕等。再佐以历史文化内涵就会让人产生美不胜收、流连忘返的效果。河南郑州的人们公园在这一点上就别具特色。人民公园中心有莲花形喷泉一座。周环月季花坛花带及大草坪、大法桐、大雪松,间植常青灌木花丛。西北有玉兰园,东有竹园、梅园。鱼池东为迎春园和秋园,两园东西相连,并建有花卉展览馆一座。迎春园东边为儿童游戏场。进入公园西大门,遥望丛林之间,有凉亭五座,为彭公祠的一部分。彭公祠亦为民国建筑,目前仅剩纪念亭以及汉白玉石碑残存。


美学


  二、城市广场建设的美学运用


  城市广场又被称为公共活动广场,是城市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广场规划一般都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性质,功能和用地范围,结合交通特征,地形、环境,人口使用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设计的。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它注重“和谐”之美,一、城市广场建设它注重毗连道路以及主要建筑物出入口的衔接之美;二、城市广场建设注意和四周建筑物的协调之美;三、城市广场建设注意广场的艺术风貌之美;四、城市广场建设注重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传承之美。例如,河南的绿城广场就综合运用了以上四点,绿城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优越。广场内建设有音乐喷泉、观礼台、雕塑等设施。配以大面积绿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宜人,是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商贸城的建设加快,政府又对绿城广场进行了规划设计,改建后的绿城广场,强化了功能区分,将广场分成了集会活动区,中心文化娱乐区,园林观赏区等三大功能区八个地块。以满足不同功能需要,充分体现广场的文化、休息、集会性质的多元性、综合性之美。


  三、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美学运用


  道路是一个城市发展运行的血管,一定程度上道路建设的好与坏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城市形象的标准。道路绿化建设分为,道路绿地、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立体交叉绿岛、装饰绿地、开放是绿地等。我国为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使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化,提高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出台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从规范中我们看出两点,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城市道路绿化的美观性。


  现代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一般都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这也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美学运用。


  1.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


  2.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3.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4.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从上述几点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遵循了自然和谐之美、几何学之美和人性化之美。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