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以后,美学问题便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的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特别注意区分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美及其相关概念的不同论述。笔者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史的突出贡献是奠定了美学基本问题,这恰好是学术界所忽略的。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席勒;黑格尔;
一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祖师,自觉地认识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在绝对发挥审美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揭示出美学基本问题。
首先,《判断力批判》导论正式提出了人同现实的审美关系,较早触及到了美学基本问题———审美主客体关系问题。康德先验哲学着重对作为主体的人的研究,探究人的心灵能力及其运用。知性、理性和判断力这三种能力运用于现实,就构成知情意三大领域,划分出人的三种活动方式。一是通过概念范畴认识自然界的必然;二是靠绝对命令维系道德自由;三是经理智的情感活动,自形式把握现实对象。康德把人们艺术地掌握世界这种活动方式郑重其事地放入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还进一步指出,审美活动伴随的愉快是“客体对于诸认识机能的一致”。[1](p28)客体的形式适合主体的心理结构和机能,由此产生审美快感。WwW.133229.CoM人同现实的审美关系被显现出来,审美主客体被统一起来。尽管这些说法部分地接受了夏夫博里兹的内在感官说和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说,然而康德把审美问题提高到主客体关系上来,却是一个创举。
其次,《判断力批判》上卷,通过对审美和崇高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分析来阐述美学基本问题。在“美的分析”中,康德明确地指出审美判断必须“包含着对象对于主体的一种关系”。[1](p48)想象力在康德美学中是介于感性直观与知性分析之间的,他认为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动与客体的形式密切相关,并把这一点看作是审美情感活动的特殊性所在。也就是说,谈美就离不开美感。康德说:“美若没有着对于主体的情感的关系,它本身就一无所有。”[1](p56)审美对象是为审美主体而存在的,唯有审美主体才能以纯真的情感把握对象之美。可见,简单地把康德“美的分析”说成是美感心理分析或者斥之为形式主义,都是不公正的。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是从审美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上加以论证的。他指出:崇高感受是“这一对象对我们同时快速地交换着拒绝和吸引。”[1](p98)它先是破坏了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使之惊惧;然后是想象力在理性观念的协助下又被对象所吸引,最终沉浸在崇敬的愉快里。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由被动变主动,最后是以人道主义精神解决了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把这对于主体里的人类观念的崇敬变换为对于客体”。[1](p97)康德在这里发现了美与崇高在审美主客体关系上的区别,美是主客体艺术地和谐一致,崇高则是主客体对立冲突直至解决的表现。这是康德站在美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分析解决美学具体问题的结果,尽管当时还没有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
关于艺术创造,康德证明了艺术美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贯通。在他看来,蜜蜂筑造蜂巢是本能的产品,高山大海是自然作用的结果,它们酷肖艺术可又终归不及艺术。艺术作品是人自觉能动的创造物,它产生于人们自由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从它身上可见到人的自由理性的作用。因为,艺术品“不受一切人为造作的强制所束缚,因而它好像只是自然的产物”。[1](p151)康德也把艺术品称之为“第二自然”,他强调天才受自然的恩赐给艺术立法,创造出审美意象。
再次,《判断力批判》下卷(即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实现了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康德认为,机械的因果关系不能完全说明世界万物,还有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有机体内在目的性的联系。有机体和生命自身决定自身又产生他物,其中各部分互为目的和手段。正因为这个原因,自然美也可叫做艺术的产品、生命的类似物。经反思我们从自然美中见到了“人的痕迹”。[2](p18-25)康德在这里已暗含着未经人类直接改造过的自然美在审美情境中也是人化自然的思想。目的论的观点在康德美学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有了目的论的观点,“使我们能够形成关于自然目的的一个巨大的系统这个观念。”[9]也就是关于世界有机整体的认识。依据这种自然的客观目的性原理再来看自然美:“这种美乃是自然和我们从事于抓住并且鉴定自然所出现的东西的认识能力的自由活跃的一致。因为那时,我们就可以把自然的美看为自然在整体上作为一个系统(人也就是这个系统的一个部分)的一种客观目的性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自然给予我们的一种好意,因为除了给与我们以有用的东西以外,它还这样大量地分送美和魅人的力量。”[2](p30)
主观形式的目的性与客观自然的目的性终于结合起来,审美主体和自然美的对象达到了统一。歌德和黑格尔对康德这个思想大为赞赏,而我国美学界许多人把《判断力批判》下卷视为神学目的论或武断地说下卷与美学没关系。缺乏有机整体的观点,当然无法理解康德美学思想中目的论的合理内核。
我们不能苛求康德在当时就具有审美之客体于实践中相互转化发展的思想,但他在下卷中把文化与人的自由创造力相联系,证明自然的发展是趋向于人的绝对完善,这个思想相当独到。康德认为,文化作为自然的最终目的是“压倒我们的兽性,让步于人性的发展”。[2](p97)人的最高目的是自由支配自然,人生的绝对价值在于他所作的事情,在于他怎样行动。[2](p100-110)康德这些思想是非常可取的。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全书的最后,主观假定了道德的上帝,以此解除一切矛盾冲突,造成一个大团圆的满意结局,庸人的辫子终于甩了出来。
二
席勒把康德纯思辨哲学引入现实,以审美主客体的协调一致来解决现实的政治问题,审美自由与人的解放相关联,美学基本问题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直接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阐述美的本质问题。席勒把人看作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因而人有两种冲动,感性冲动使潜能变现实,形式冲动使现实有规律。文化协调着这两种冲动,游戏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人就不再受外在和内在的强迫,实现了完满的人性。席勒说:“美是这两种冲动的共同对象,也是游戏冲动的对象。”[3](p78)游戏冲动产生活的形象,美是感性材料与理性形式的统一,也就是审美主客体的一致———人性的完满实现。审美游戏活动把人从自然界提高到理性的境界,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经之路。席勒所说的自由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摆脱了需要的束缚,从创造的活的形象上看到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去追求美的形式。[3](p103)这其中一方面已有了人的本质外化产生美的思想萌芽,另一方面是说审美游戏中的自由是人的真正自由,审美理想就是人性的解放。从理想意义上说,人只有自由地掌握着自然又和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进入审美境界实现人的解放。可从现实来看,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主要途径不是审美游戏,而是社会生产实践。
席勒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把两种诗的区别这个艺术问题,提高到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个哲学高度,并且猜测出人类把握现实过程中的几个历史阶段。他指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素朴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4]他详尽地论述了由于不同历史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造成诗的不同的表现方式。素朴诗人重在感性实在,感伤诗人重在主体心灵。前者靠自然恩赐,后者夸大了主体作用。席勒主张,美的理想诗应该是素朴诗和感伤诗的结合,而理想的诗必须由理想的人来完成。席勒向往的优美的人性是素朴性格和感伤性格的结合,感性自然与理性精神的统一。席勒这种历史的分析和展望,启发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用历史辩证法解决美学基本问题。
三
康德和席勒探索的美学基本问题,被黑格尔放在艺术发展史之中,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就成了运动发展的过程。黑格尔是把美学与哲学基本问题相结合,继承康德的主体能动性的思想,他赞赏席勒对康德主观抽象性缺点的克服,把诸矛盾的对立解决置于客观的绝对观念的演变之中。
体现黑格尔美学基本思想的是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说明美是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而且也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是黑格尔解决美学基本问题的关键所在。
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主体,主体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主体派生客体又回归主体的历史演变。推广到美的领域,从纵的方面看:对艺术史上几种类型的划分以及对各门艺术兴衰的分析,不外乎是主体不断地克服客体,从而完善自己的具体体现;从横的方面看:美是具体的绝对观念,它所融合的意蕴和表现双重因素,就是由主客体的对立统一所决定的。[5](p123-126)从黑格尔的整个体系上讲,美所达到的主客体统一还只是相对的、直观的。再与知性、意志领域相比较,唯有美的领域能取消主体和对象各自的片面性。因为,它既不像知性那样让主体被动地接受客体作用造成主客体的抽象对立,也不像意志那样使客体成为主体的主观任用的工具,而是使主体和客体达到一种自由的无限的统一。[6](p144-147)因此,审美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就阐明了审美活动中主客体统一的特殊性。
黑格尔不仅从其哲学体系中使审美主客体运动发展起来,他在论述艺术美的构成时,还透露出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应该相互转化,从而产生艺术作品及审美境界的思想。美的理想除了从本身以及动作情节得到定性外,还要从外在方面得到定性。它一方面吸取客体的因素,如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和谐及感性材料的统一,从而完成抽象外在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又必须进展到人对自然改造的实践活动中。美的理想中心是人,生活着的人和被改造的外界自然在实践活动中都保持着本质性的关系,成为具体真实的现实,这正是艺术美所要表现的内容。[5](p313-314)黑格尔在此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美既不在离开了人的荒野自然,也不在自我的内心世界,而是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现实生活中。这是黑格尔对美学基本问题的突出贡献。
黑格尔把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人从自在的人向自为的人转变的过程,以实践观点充实美学基本问题。在黑格尔看来,自在的人只会利用自然的直接产品来满足和表现自己,主体与自然是单纯自在的统一;自为的人凭自己的活动来满足需要,“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因为,他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5](p38)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实践活动的成果显示着人的“活的创造过程以及人摆在它们上面的活的价值意识”。[5](p332)人们从产品上感到创造胜利的欢乐,从而产生美感和审美评价。黑格尔明确指出,人的这种凭活动实现自己的原则,同样贯穿在艺术创造上。[5](p38)这样他就把艺术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了。黑格尔还指出,实践活动不但创造出新的自然,同时也造就着人本身,“就连身体方面的需要也要引起一系列的广泛的不同的活动,而且使人感觉到他自己的内在能力,许多更深刻的旨趣和深广的力量就是从这种内在的能力发展出来的。”[5](p331)黑格尔在这里上承康德和席勒关于人的完整性的思想,下启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及其感官的培养和解放的学说。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结果,是以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摆正了审美主客体关系,把美学基本问题推进到现实的社会历史领域。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中。
马克思在手稿中把以往哲学纯思辨的论争,变成现实生活中的课题,并通过人类生产劳动发展史来解决,这就开辟了美学的新天地。
先从原始的一般意义上讲。斯密、李嘉图只看到劳动创造商品,马克思则阐明了对象化劳动使人成为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使自然界成为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并构成人的人性存在的基础。因为,“活动及其成果的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6](p75)这当然包括审美欣赏和艺术创造活动在内。由于“劳动创造了美”,[6](p46))同时也造就了能按美的规律造型的审美主体,“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6](p79)因此,无论是美的形式,还是审美主体的器官机能以及审美活动本身,都是长期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以往哲学家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把宗教或者诸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这样一些抽象普遍形式的历史,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和人类的活动。”[6](p80)他们颠倒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6](p74)这是唯物史观核心思想的最初表达,同时也把审美欣赏和艺术创造活动在整个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揭示出来了。
再从现实来看,对象化劳动促进了分工和交换的发展,生产力随之提高,增加了社会物质精神财富。与此同时,对象化劳动的演进转移出异化劳动,一方面劳动创造美,另一方面又摧残劳动者以及占有者的审美能力。通过货币作用,“把一切人的自然的性质加以颠倒和混淆,”[6](p107)使主客体尖锐对立起来。私有制和阶级对立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也是异化劳动得以实现的手段。怎样扬弃异化劳动登峰造极的资本主义社会呢?马克思对此作了比较:“在德国是自我意识,在法国是平等,在英国是现实的物质的仅仅以自身衡量自身的实际需要。”[6](p92)马克思则提倡废除私有制,使劳动者获得政治经济的解放,以使主体的人和客体的对象世界都变成人性的审美境界,这样现实任务就与审美理想相结合起来了。
在理想范畴上,废除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化的自然和真正解放了全部感官的人,相依并进丰富发展的境界。那时,任何一个对象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再也不是以得到物欲的拥有感而满足,而是通过对象用一种全面的方式来掌握自己的本质,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韵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6](p79)美感的前提是,一要有对象,二要有具备审美能力的主体,这样才能构成现实的审美关系。美的本质只能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才能说清楚,马克思认为,全部历史的运动都是为共产主义的产生所做的准备,是自然生成为人的过程,也就是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过渡到自由的美的王国。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哲学的基本观点,也就是从哲学根基上彻底解决了美学基本问题。
旧唯物主义是被动地接受客体作用,以感性直观为特征。康德、黑格尔则夸大了主体能动作用,用抽象思维代替了主客体运动的全部过程;马克思强调实践活动对自然和人的双重改造,实践统领着主客体运动的全过程及其各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对人的本质的三种不同的理解。这三种理解本身反映出人类思想史的演进。从比较中不难发现,社会实践是主客体统一的基础及其运动发展所实现的根本方式,也是根本解决美学基本问题的金钥匙。
美学基本问题虽然与哲学基本问题有一定的联系,但其特殊含义应予以澄清,将“主客体关系”作为美学基本问题失于宽泛,将“审美主客体关系”作为美学基本问题也不够精确,笔者认为应把美学基本问题概括为主体艺术地把握客体的问题,艺术把握包括审美和创造两个方面,以此与科学地、实践地把握现实区别开来而又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