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论新感觉派颓废主义的美学特征

2023-12-10 00: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新感觉派与颓废的契合


  1、美学范畴中的“颓废”


  新感觉派对于颓废主义的接受主要是从??作上的美学特征的角度上来体现的,因此本文使用的“颓废主义”的概念是创作上的美学特征的指称。颓废主义与现代主义存在着复杂关系,本文对“颓废主义”的界定主要参考其“现代性”的定义。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认为事实上存在有两种矛盾统一的现代性:资产阶级文明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并将“颓废”归于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之一,“通常联系着没落、黄昏、秋天、衰老和耗尽这类概念,在更深的阶段还联系着有机腐烂和腐败的概念―同时也联系着这些概念惯有的反义词上升,黎明,青春,萌芽,等等”[]、精神性颓废主义通过物质性颓废主义世俗化的路径,通向形而上的具有美学意义的艺术境界,颓废主义的实质就是通过表面化描述来体现精神内核从而实现完整的颓废主义。新感觉派的创作体现出颓废主义的双重内涵,其通过对物质文明都市景观的详尽描摹以触及精神性颓废主义。


  2、新感觉派与颓废主义的接受


  上海这个城市具有两面性,既是“魔都”、“东方巴黎”,又是“罪恶的渊薮”,繁华与落后、天堂与地狱并存。同时,上海是快速发展的,时时在变化,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一夜暴富和瞬间破产都可能存在。这种贫富的悬殊以及不确定性容易造成人们的心理落差和对金钱、享受、消费的强烈欲望,得意时挥霍无度,失意时颓废厌世。上海的这种两面性与颓废主义的双重性相契合,颓废主义既欣赏都市物质文明繁华的一面,又感伤繁荣背后的不平等性以及物质文明对人类的奴役。因此,上海的两面性为新感觉派提供了颓废主义的文化视野。新感觉派作家具有颓废心理气质。他们以一种都市的而非乡土的眼光审视上海,肯定上海代表的都市文化,为了要表现的“新世界”去寻求新的表现方式,最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颓废主义。


  二、新感觉派创作中的颓废主义


  1、颓废精神与美的形式的结合


  新感觉派作家的创作文本所表现的都市都是繁华的声光电化的世界,他们选择的是最能体现“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用舞厅、电影院、跑马场、百货商店等都市场所来表现眼花缭乱的都市生活,把握都市的繁华和动感,进而表现都市人的精神气质和社会文化心理。《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的大街笼罩着强烈的“光”与“色”:“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烈的色调化妆着的都市啊!霓虹灯跳耀着―――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的光潮―――泛滥着光潮的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了烟,有了高跟鞋,也有了钟……”[]


  他们的小说注重主观感觉,以此来表达客体和客观现象,使得一切具体的都市风景都浸染着主观的感觉色彩,现实中的都市变成感觉化的都市。在结构上,新感觉派小说摒弃了传统小说以情节安排为主整体结构方式,而是采用更加活泼独特的形式,用感觉、心理等内在逻辑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虽有现代意识流小说的样式,但其意识情绪的发展顺序仍有迹可循。在语言层面上,新感觉派通过语言游戏来表现都市人追求刺激的心理。新感觉派本身都热衷于电影艺术,他们在小说中的电影技术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女性的描述和蒙太奇的结构方式。


  2、颓废主义的本土化变异


  新感觉派中受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表现最明显的是施蛰存,其第一本小说集《上元灯》承袭古典传统,注重营造意境和氛围。虽然之后施蛰存不走写实的道路,但一直试图将民族特色融入到文本中,为其文本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新感觉派的都市经验是新鲜的,陌生的,而在当时强大的田园传统和广泛的乡土文学创作的包围下,乡土文学传统以一种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的形态表现在新感觉派创作的文本中。虽然其所表现出来的乡土文学的面影并不清晰,但它贯穿在文本中,增添了颓废主义审美气质。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繁华都市的摩登人物,追逐物质和爱情,但是故事常常发生在家以外的娱乐场所,小说并没有提及到他们的家或者家人。都市并不是他们的家,他们没有归属感,常常感到孤独、失意、寂寞和疲倦,这些人在都市中颓废地活着,却又仿佛是快乐地迷恋着,流连于灯红酒绿的生活。这里文本中浸透着深深的作为都市漂泊着的无家可归的荒凉之感,对于都市声光电化的沉醉又凸显出被异化的都市人的颓废气质。


  三、反抗与媚俗对立统一的美学价值


  1、反抗:内在激情的爆发


  按照卡琳内斯库的观点,和古代消极的态度相比,现代颓废更有一种积极地反抗精神。颓废者在对时间流逝和文明堕落有清醒的认识之后并不会沉溺于沮丧之中,反而变得勇敢起来,既然没有什么能阻止人类的最后死亡,那么就抛开一切道德规则的束缚,发现生活中让人兴奋的东西,让生命在有限的时间爆发最美丽的火花。新感觉派小说中浪荡子是颓废者的典型,他们放任自己的感官享受,追求刺激和生命冒险,这些颓废派身上的挑衅和高傲态度具有典型的审美现代性的反叛特征,他们用颓废的否定姿态远离束缚个体自由的日常生活,突出代表了一种边缘对中心的愤怒。在颓废者颓废的外表和放纵的生活方式背后潜藏着的是一种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却又无法以自身绵薄之力来抗衡和改变不合理的东西,因此其要以自己的颓废姿态来反抗世俗,反抗平庸和功利。


  2、媚俗:感性体验的回归


  首先,颓废的本质是空虚和无力的,虽然其表现出主人公对灰色现实的积极反抗,但是并没有最终拯救主人公,在它华丽的背后必将是生命力的衰落和枯竭。其次,颓废者的独特身份和所处的消费社会往往使其立场暧昧。颓废者往往以不顾一切去追求艺术的享乐和感性放纵来反抗厌倦了的理性、平庸和谨慎的日常生活,但这种对官能快感的追求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必然滑向另一种极端。而且在以消费文化为主导的消费社会中,建立在金钱和物质基础上的颓废主义必将与消费社会产生共谋。


  新感觉派将颓废主义创作特征吸纳进都市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的质素,将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联结在一起,一改对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功利性、庄严性表现的现实主义独据文坛的局面,文学与商业都市、为艺术而艺术、回归个体内心与世俗的一面开始进入创作和研究的视野,改变了长期被束缚住的文学观念,为后来的文学范式提供了新的样本。其中,新感觉派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新感觉派在创作中表现的物质现代性以及对于都市异化人的心理剖析等等启发我们的创作和研究视角从启蒙现代性向审美现代性转化,为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源。本文来自《中国包装工业》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