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理论出发,结合实例,分析修辞学与美学、交际修辞与美学修辞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将交际修辞升华为美学修辞的过程中,美学的积极影响。
1 修辞学与美学
修辞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属语言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作为探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修辞学旨在“研究具体语言环境下,如何对语言素材进行调整、加工、润色,如何运用修辞方式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1]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属社会学范畴。美学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源自希腊语Aesthetica,意为“感觉学”。可见,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活动中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是审美主体。
美学与修辞学虽属不同学科领域,却源起同一时期、同一地域、且同样历史悠久。作为人类活动的必备工具,语言客观存在着美,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主体相关相对,是审美客体。作为语言的艺术,修辞学正是以满足审美主体所需的审美价值为己任,即使语言更生动、贴切、鲜活,更具感染力和欣赏价值,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现美学和谐统一的思想。可以说,修辞效果作为美学理念的表现,反映了修辞活动的审美性。由此可见,修辞学是美学理念的展示手段,美学理论促进修辞学的发展,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交际修辞与美学修辞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作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学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西方修辞学界根据修辞特点和任务的不同,把修辞分为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
在说话和写作中,我们首先要平实地叙述事物条理,忠实地记录事物的性质和状态,通顺地表达主观意愿,完成交际任务。所以,我们在选词择句时要做到语义明确、文理通顺、结构妥帖、语言平实,而这正是交际修辞的要求。但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同样希望自己的语言生动、感人,富于说服力,既能给听众和读者以美的享受,又利于更好地完成交际任务,而这正是美学修辞的境界所在。
综上,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相得益彰。前者是广泛且普遍的,后者是专门且高级的。我们只有先达到交际修辞的要求,才能进一步达到美学修辞的境界。换言之,交际修辞是美学修辞的基础,美学修辞是交际修辞的升华。
3 美学对交际修辞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为了取得更佳的表达效果,准确、平实的语言亟需调整、加工、润色,升华为生动感人的表达,而在这一过程中修辞的运用又渗透着美学思想,美学在交际修辞的升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1 形式美
作为美学的基本原则,均衡和整齐不仅表现在建筑、雕刻、音乐、舞蹈等方面,还表现在具体修辞格的使用中。
例1:Work has a bitter root but sweet fruit.
例2:We are caught in war, wanting peace. We’re torn by division, wanting unity.
以上两句分别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格,不仅句式匀称、结构整齐,而且音韵和谐悦耳,给人以工稳、愉悦、完美的感觉。当然,过分的均衡、整齐也会导致表达的单调、枯燥,因此,大胆探索语言的变化美,也可获得极佳的表达效果,而变化也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例3: Out of the cabin window it was bright. Some passengers enjoyed the air scenery, some gazed into the splendid Alps, and some others skimmed through newspapers. Although my eyes were fixed on one magazine I couldn’t help looking back upon the years of World War II….
上述文段中,作者灵活运用同义词,将不同情境下人们“看”的动作描述得准确、生动且富于变化。此外,简单句与复合句的使用也使书面表达错落有致,多变多姿。
3.2 形象美
形象美是修辞的另一重要美学属性。在语言表达中,抽象化的概念勉强可以实现语言的平实准确,却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只有恰切地运用修辞格,借助人们的联想,语言的表达才能出神入化。
例4:While my father, who came back from the south with a suitcase, was getting through the gate, my 7-year-old brother from the sitting room to greet him.
划线部分ran very, very, very quickly不仅表述得平淡无奇,更经不起推敲——“非常快”到底是怎样的?如果将这部分改为flew(飞),运用暗喻的修辞格不仅使表达准确,更将一个7岁孩子见到久别的父亲时,飞奔的状态和迫切的心情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身临其境。
综上,作为修辞的初级阶段,交际修辞既是美学修辞的基础,又亟需借助美学之翼,化平淡为新奇,化枯燥为生动,升华为美学修辞,以实现语言的艺术性。
作者:孙哲 王丽 来源:科技视界 201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