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美学观念在当代中国医学领域里的三次“飞跃”

2016-04-07 15: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医学从来就是一门救死扶伤的科学。但是,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高涨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文献中的美学观念及其相关的医学词汇和概念日益丰富,并不断地指导着医学实践,从而产生了相应的医学成果。然而,这类新兴的医学成果,并非以救死扶伤为目的。在我国,相关医学杂志于1981年就发表了一批反映医学领域内涵美的文章,使美学观念在我国的医学土壤中生根、发芽和开花,进而促进了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的形成和发鳳“整体学科”旨在维护和塑造人的健康之美,即为健康求美者锦上添花。

  

  回首30年来的历程,美学观念在中国医学领域中实现了三次“飞跃”一是学科的孕育及相应学术组织的成立;二是整体学科建设在国内的成功;三是学科迈步世界的成功。

  

  1.从学科的孕育到学术组织的建立(1981年~1990年)

  

  1981年~1985年,我国的《医学与哲学》、《中国医院管理》等杂志率先发表了一批以揭示医学领域内蕴涵美为主题的文章。如《医学与哲学》发表洪晓建的“浅谈医务美”赵登蔚的“音乐•医学与其他”张黎明的“谈护士职业教育中的美育问题”孟宪武的“医学对美的追求”等《中国医院管理》发表李振驿的“美与医院管理”《生命的化学》杂志发表赵登蔚的“生物化学与美学”……这一系列文章对医学内涵之美的揭示,激发了人文医学界和临床医学界的审美思考。

  

  在人文医学界,1985年5月,在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分会的支持下,在张涤生院士指导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举办美容外科进修班,来自全国的28名中青年医生自发组成“全国美容外科联络组”(组长李祝华)。同年10月,湖南医科大学郭定九倡导发无独有偶,临床医学审美热情更高。1986年4月福州召开的华东地区医学院校德育教学协作会议上,邱琳枝、彭庆星、张建中提出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问题,发起编写《医学美学》一书。同年10月,在卫生部科教司时任司长黄永昌的指导下,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卫生管理教学协作会议”决定将《医学美学》列入该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并指定主编单位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江西省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86年4月,由宋儒耀、方彰林共同策划的全国首家冠有“美”字的“国防科工委美容外科医院”在北京成立。同年11月,宋儒耀主持的“国际整形外科美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1988年8月~1990年2月的一年多时间内,一批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相关医学专著相继出版,如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医学美学》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景恒的《实用美容手术》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王大枚、夏兆骥主编的《美容外科简明手术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涤生主编的《实用美容外科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至此,医学领域中的美学观念,已从简单的词释,发展到关于“医学之美”的整体性系统的深刻阐述。在此情势下,人文医学界和临床医学界的一批专家学者,身先士卒地筹组学术组织。经上级批准,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以下简称“分会”于1989年10月开始筹建,1990年11月在武汉正式成立。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序幕。

  

  2.国内整体学科建设的成功(1990年~2000年)

  

  经历上述第一个10年的飞跃和学术组织的成立,不仅在医学土壤里播下了美学观念的种子,而且在中国的医学田野上萌发了一株茁壮的医学美学学科的幼苗,开启了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建设的新里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办了一件件大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美容医学专业学术组织先后建立。一批反映美容医学学科整体水平的学术专著陆续出版,具代表性的有:孙廉的《美学与口腔医学美学》于1992年由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何伦主编的《美容大词典》于1993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孙少宣主编的《口腔医学美学》于1994年由安黴科技出版社出版;张其亮主编的《医学美容学》于199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景生保主编的《医学审美心理学》于1997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何伦、方彰林主编的《美容医学心理学》于1998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彭庆星总主编的“新世纪美容医学丛书”部(《美容医学基爿础》《美容外科学》、《美容牙科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中医学》、《美容医疗技术》)于1999年~2001年先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高景恒的《美容外科学》于2003年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批专著第一次构筑了美容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国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1993年,宜春学院、大连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四校率先创办了“美容医学专业”(大专学制3年)。至今已有30多所院校开办“临床医学专业美容医学方向”(本科学制5销、“中医学专业美容中医学方向”(本科学制5牟、“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本科学制4年)。同时,编写出版多批本科、专科、中专等各级学历教育的美容医学教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和《临床医学美容学杂志》等专业学术期刊先后创办。1994年7月27日在卫生部医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在昆明召开“中国现代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研讨了一系列参政议政文件的“送审稿”为卫生部提供了关于美容医学专业政策法规方面的科学决策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卫生部于2002年1月成功发布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进而各级公办医疗美容机构逐渐规范;民营医疗美容机构遍布全国,并逐渐规范。2002年《医学名词7》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规范了美容医学学科的基本名词;近年又审定完成了《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名词》定义版。2002年11月,江西省科技厅聘请国内同行专家组成专家鉴定委员会对彭庆星主持的“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内涵及体系结构的研究”课题进行成果鉴定,结论为“填补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学科理论和学科建设上的一项突破性成果。”

  

  2004年5月14日,在南京召开的学术年会上,分会与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联合发布《美容医学伦理宣言》。2006年11月,首届海峡两岸美容医学学术论坛在江西省宜春市召开;首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大会于2008年11月在南京市召开。

  

  从而,整体学科及其相关事业开始沿着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发展,并日趋成熟。为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blob.png

  3.学会和学科成功迈步世界(2001年~2010年)

  

  早在1994年6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就高瞻远瞩地提出:“我们应珍惜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近几年来发展的大好形势,珍惜中国医学美学美容事业大发展的时机,争取在人类进入2000年时,中国的医学美学与美容事业有一个新的和较大的飞跃。我们希望美容医学不仅在医学学科群中确立应有的地位,而且在某些领域里具有国际权威性。”因此,进入21世纪的前夜,分会就着手筹备“第2次国际医学美学美容学术大会”。

  

  经过近两年的筹备,这次国际性学术大会以“为创造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力之美而携手前进”为主题于2002年7月在北京成功召开,不仅鼓舞了600多名与会的国内学者,而且受到与会1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的赞许。此后,还与国际美容牙科学联盟和两个国际美容皮肤科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先后合作多次。如2003年12月,分会与兄弟分会合作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美容皮肤科学术大会”取得成功。

  

  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我们萌生了一种整体学科发展的全球化思考,逐渐深入地认识了各相关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内涵和本质。特别是2005年5月,分会专家应邀赴意大利参加“第15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期间,发现“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nionIn¬ternationaledeMedecineEsthetique,UIME)是一个严谨的、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整体学科的国际性学术组织。

  

  UIME,1975年成立于法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统称“美容医学”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在法国巴黎设有“永久秘书处”。法国专家Jean-Jacques.Legrand为终身秘书长。UIME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激光、护肤、美容心理、微创美容、抗衰老医学等各科内容,与我国类似。其微创美容、抗衰老等内容十分丰富,并优于我国,我们应虚心向国际学习。但是,他们有几点欠缺,如缺乏关于医学美学理论与医学审美技能的系统研究和应用;缺乏对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分类研究;尚未对医疗美容机构、专业技术、学科名词等进行规范等。

  

  鉴于如此学术形势,中国美容医学学科给世界作贡献的时候到了!推进“为创造人类生命活力之美而携手前进”的机遇到了!分会毅然向UIME提交了《入盟申请报告》。此后,分会一环紧扣一环地取得了如下“三大成功”。

  

  3.1胜利入盟

  

  经过整整两年艰苦努力的争取,UIME终于2007年4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主办的“第16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期间批准了分会的入盟《入盟通知书》全文大致如下:彭庆星医生:根据2007年4月10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UIME首脑会议,我非常荣幸地通知你,贵学会被一致选为加入UIME的唯一代表中国的学会。

  

  3.2在学科理念上取得国际同行的共识

  

  2008年10月17日笔者等专家受分会的委托,与UIME终身秘书长Jean-JacquesLegrand在中国香港会晤,就美容医学整体学科领域中的有关问题签署了《学术会谈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取得了学科理念上的国际共识。

  

  该《纪要》认为,美容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的本质特征是其学科对象不是患有躯体疾病的人,而是“美容就医者”即一类没有躯体器官病变、没有功能障碍,非疾病状态的,主动追求自身美化而就医的爱美人群。他(她)们期待着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通过医学手段来美化体肤,优化身心审美状态,以求延缓自然衰老,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家庭、恋爱等方面的需要。美容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关系是并列的。

  

  会谈中一致认为,美容医学是一个由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牙科学、传统美容医学、美容医疗技术、美容临床心理学及医学审美技能等分支学科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性学科系统。JeanJacques.Legrand对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在美容医学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学科名词规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十分赞赏,对中国医疗美容机构、人员、技术的“三准入”情况很感兴趣,并认为可供各国借鉴。

  

  3.3 成功申办美容医学“奥林匹克”盛会

  

  申办美容医学“奥林匹克”即申请UIME的“第18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以下简称“18届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了申办的成功,分会于2007年10月在北京召开“国际学术交流工作会议”明确“分片争取,分步实施”的申办工作战略原则和战略步骤。先后委请王志军、刘宁、杨蓉娅、艾玉峰、赵小忠和刘洪臣等专家分赴亚、非、欧、美参加各大洲的学术会议,并于2008年6月在庐山召开“首届全球华人美容医学学术大会”。

  

  2009年7月,UIME在温哥华召开的“第17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会议期间,分会申办于2011年在北京召开“18届大会”喜获成功。2011年5月12日“18届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18届大会”期间,UIME给我国彭庆星授予“铂金奖”表彰他任UIME成员中国美容医学会主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8届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不仅是分会和全国同道专家进一步向世界学习的好机会,还是向世界进一步传播中国的整体学科理念和专业创新技术的好机会。换言之,是中国美容医学界向世界学习,汲取国际精华,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向世界作贡献的新机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