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孔子仁思想的论文

2023-12-08 17: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孔子仁思想的论文

孔子关于仁的论文

从“仁”与“礼”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凡君子所行就是“仁”,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但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小人就必须用“礼”来约束,使之行为不违背“仁”。以“仁”、“礼”关系作为标准,孔子从道德上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分为上智、中人及下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关于仁的论文,欢迎来参考!

关键词:“仁”;“礼”;划分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是意识和实践的关系,“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的最高目标,“礼”是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仁”就是内化的“礼”,“礼”就是外化的“仁”,“仁”是内圣的基础,“礼”是外王的条件,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成就内圣外王的圣贤。但是,在《宪问》中有记录,“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管仲是肯定的,说管仲的行为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在《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一句中,明显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管仲不符合“礼”的规定性的。由此可见,管仲这个人在孔子那里,用孔子的“仁”和“礼”的标准去衡量,是只符合“仁”而不符合“礼”的。一般的对于“仁”与“礼”的关系的认识,是认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合乎“礼”的规定,反之,在行为上能遵守“礼”的人,也肯定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管仲达到了“仁”却不符合“礼”,这与一般的对于孔子“仁”和“礼”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与“礼”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君子是一刻也不会离开“仁”的,君子之所以叫做君子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仁”的标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君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的要求,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还是可以归于“仁”的。就像《宪问》里说,“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未死,有利于天下民众,便是大节,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小信小节,小节要服从大节。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说:“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可见,即使管仲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要求,他依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在《伯泰》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颜渊》中也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本身不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规定性以保证其不会破坏“仁”,这个规定性就是“礼”。“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礼”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是维护一种秩序或者达到“仁”这样一种状态的必要手段。

可见,“仁”与“礼”的区别并不在于一个是“意识”一个是“实践”,而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人要达到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不同规定性。是孔子对人的不同划分导致了“仁”与“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简而言之,孔子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不违背“仁”,不违背民众利益的人是“君子”;而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必须依靠“礼”来约束才能不违背“仁”的要求的人是小人或者愚人,也可以说是一般民众。根据这个标准,从道德上,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划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智。

孔子所说的君子始终是不违“仁”的,而小人却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程度上违反了“仁”。一、在对待“天”、“道”、“命”的态度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所畏,所以他们在行事的时候,必然是以不违背“天命”、“大人”或者“圣人之言”为前提,或者说是出发点的。而他们行事的目的也是有利于这些他们所敬畏的事物的。而小人则无所畏惧,他们没有任何敬畏,所以在行事中只依据自己的好恶来行动,所以行事的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或者影响。“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所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可见,君子通常在“大道”上有所担当,而小人却在小事上计较。

二、在对待义利的关系上,“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始终把“德”和“义”摆在首位,并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心怀天下,为人民着想,所以能凡事皆以“仁”为出发点,小人却正好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礼数来加以约束,他们就会没有任何顾忌的去追求私利。

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注重整体的利益以及团结,可以为了整体而牺牲自我。小人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当整体失去价值的时候,小人们便会分散开来。这种现象也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而“礼”恰恰是要把大家约束在一个维度之内,使得人们不能随意的破坏一种和谐或者说秩序。破坏整体利益的就是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也可以说,“礼”就是用来规范小人的行为的。

四、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困难毫不退避,敢于直面问题,并且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不像小人一样整天为了困难而哀愁,消极。君子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不依赖于别人,也不会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危害别人的利益。小人就正好相反了。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小人往往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使用损人利己的方式。

正因为君子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都坚持大众为先,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所以君子的行为从始自终都不会离开“仁”,也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就代表了“仁”。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一群人,他们凡事以自己为先,这样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更有甚者会祸国殃民,所以对于这类人,要制定一套“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要如何做。这样才不会危害人民的利益与统治的秩序。

在智力上,孔子把人划分为三个等级:上智、中人和下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在这里,孔子说的“上”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等等。对于中人以下智力的人,不必对他说太多高深的,他所不能够理解的话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帮助实现“上”,只需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形成的规定性就变成了“礼”,中人以下的人只要遵守“礼”就不会违背“仁”。对于中人以上的人,他们的智力可以领悟到孔子所说的“上”所容纳的广泛内涵,并且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上”而作出努力。他们会思考什么于“上”是有益的,什么于“上”是有害的,能够自觉的趋利避害。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不会违背“上”,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因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可见,孔子理想中的人是君子,是上智之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实现孔子的理想与信仰。但对于小人和下智之人,孔子也没有放弃,依靠“礼”来约束他们,依靠“教”来化育他们,期望他们能够配合君子和上智之人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求一篇关于”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的小论文,大约1500字。先谢啦!

1、孔子仁学内涵:(1)道德主体性——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以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都在强调仁学的道德主体性,所以孔子提倡的是一种 “为己”的君子之学,这是一种内在的心性之学。(2)社会互动性——孔子说:“仁者爱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突出了仁学内涵中所包含的社会互动性。如果说道德主体性偏重的是“独善其身”的一面,那社会互动性强调的便是“兼善天下”的一面。这是仁学思想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3)宇宙普遍性——孔子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以及在周游列国屡遇险阻时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修养,都已经超越了一般世俗道德的境界,而达到了出世间的宗教家与殉道者的精神领域。后代宋明理学之继承与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仁学思想体系实实在在包含了宇宙普遍性。所以宋明儒者说:“礼者,理也”,人世间之“礼”,可以通乎出世间的“理”,人间秩序来源于宇宙秩序。
2、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1)个人的修身层次——仁学思想有助于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而且关怀社会的优秀人才;(2)齐家的层次——仁学思想有助于建构健全、和乐的美好家庭;(3)治国的层次——仁学思想有助于培养出为国为民、公正清廉的政治家,带领国家政治走上轨道;(4)平天下的层次——仁学思想有助于全人类实现建构“和谐世界”、“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景。

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

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

导语: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过渡性社会,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道德失范,礼崩乐坏。针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以礼治国,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系统和等级制度。在《颜渊》中有“君君,臣臣,子子”,又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孔子说“必先正名”,在孔子看来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的安定首先要进行正名,即“辨位”。“正”是规范,端正,拨正的意思。“名”是名分,角色,权利义务,次序,身份地位的意思。“正名”即“辨位”的意思,调节一个社会不同分和不同群体的身份关系以及权利义务。在封建社会君臣、长幼、上下代表的是不同的身份、权利和财产关系。孔子主张要安于本位,各安其位,各安其命。卫国的卫灵公不喜欢自己的太子,于是太子出走,卫灵公死后皇位由其孙子继位,九年后,卫灵公的儿子回来要求恢复君位,于是孔子在《子路》篇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看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造成社会次序混乱,社会动荡,礼乐不兴的主要原因。在齐景公向孔子问政的时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哉得而食诸?”孔子认为,为君者就要像君王的样子,做君主该做的事,为臣者就要要做臣子该做的事,同样的父亲和儿子也要各自做各自该做的事情。

二、仁道的政治思想

仁道思想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政治思想,是孔子仁爱思想在政治中的体现。孔子认为统治者治国要遵循仁道。梁启超曾说“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于仁”。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爱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看来,人们之所以有礼不遵,社会混乱是因为行礼必须有“仁”这个内在的基础,有了“仁”,行礼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因此,可以说仁是礼的内在基础,礼是仁的外在目的。仁就是指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仁道是统治者治国的方略。儒家思想中的“博施济众”,“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孔子仁道思想的重要体现。孔子同时提出了“为仁由己”的修行方法,仁完全要靠自己的修行,不能靠别人而达到。

三、德礼政刑并举的政治思想

德礼政刑并举的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主张,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刑罚。在《为政》中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则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单纯的以行政命令和刑罚制裁治理国家虽然可以暂时的抑制不良行为,但是却无法根本性的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也无法深入民心。而道德和教化结合行政制度相结合才是治国的最有效的方法。孔子的德治首先需要统治者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在《子路》篇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在《颜渊》中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主张“养”、“教”、“治”相结合,即“养民”、“教民”、“治民”。养民意思是使人民富裕起来。主张对人民应富之、足食、足兵,取信于民。统治者要劝农,惜力役,轻徭薄赋,节财均用,缩小差距。“教民”指的是要教化民众,使人民识礼仪,维护社会稳定。“治民”指的是治理民众。德礼政刑并举的思想是孔子主张的统治者治国的最佳的治国方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四、孔子的大同政治思想

大同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提出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孔子向往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在《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提出仁道思想,德礼政刑思想,是为了达到大同理想社会,体现了孔子的人生理想和民本主义思想。

孔子的“正名”、“仁道”、“德礼政刑”的政治思想是孔子所提出的重要政治主张,为新时代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浅析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一书作为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编写而成,主要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论及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当属“仁”。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说儒学即是仁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仁学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无论是对自身修养的提升,还是对社会秩序的构建,仁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仁的理论基础出发,浅析仁的基本内涵,探寻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各家学说不断交替。虽然孔子离我们已经相隔千百年的历史,可是其思想仍在我们身边,仍被世人探讨遵循。这也说明其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而其思想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则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其蕴含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小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处事原则,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智慧和安邦准则,指引着我们前进和发展。

一、仁的基本内涵

《论语》一书中还有很多章节提到了仁德问题。仁德是一个仁人所该拥有的德行,是一个人所要追求的品德。它不必特别高深,不是晦涩难懂,更不是难以实现,他应该是生活中最真实,最有激励和促进作用的一种品德。有仁德的人必定安于仁,而聪明的人可以利用仁。仁还是一种品行,一种内在道德,能爱己爱人,能始终践行。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孔子强调的爱人当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孝悌之爱和“泛爱众”。

仁的基础在于孝悌,而孝悌本身就是一种爱人的体现。古往今来我们都强调孝敬父母,因为这是为人之根本所在。作为子女我们理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父母所付出的是最艰辛的,但从没有一句怨言。而一个人懂得孝悌之爱也是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了人,一直践行则是向着仁靠近了。孔子十分看重孝悌,在《论语·阳货》中记载到,宰我问孔子守孝三年太长可否改为一年,而孔子则说宰我不仁。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脱离父母怀抱,给父母守孝三年则是为了报答养育之恩。可以看出仁的内涵中必然有孝悌之爱。

孝悌之爱是小范围的爱,做到孝悌之爱并不是一件很难之事。我相信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每个人生来为善,而孝顺父母则是为善之首要所在。但是做到“泛爱众”的博爱就不是一件易事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十分讲求礼仪规范的,而孔子也十分笃信这一点,不过其提出“泛爱众”的观点是对宗法等级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用仁爱来规范社会秩序,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泛爱众”,也就是博爱众人,那与前面提到的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矛盾吗?当然不矛盾。“泛爱众”是指我们要爱那些应该爱的人,并不是无所标准的爱所有人。在《论语》中提到“泛爱众”一章的完整叙述则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最终落到亲仁之上,而这里的仁应理解为“人”。亲仁即为亲近仁德之人,爱人理应如此。而仁者能做到真正的爱人和恶人,有一个仁恶的标准始终在心,而日常的言行举止都奉行这个标准。而将仁爱推及社会是孔子最希望看到的,在社会中倡导仁,在道德中施行仁,方能爱人爱众人。

二、仁的理论基础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这样说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足以说明孔子在中国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其思想更是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我们在感叹之余更要去深入了解孔子,去探寻其思想中那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核心所在。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仁和仁学思想并不是孔子首创,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被人提及,至于在孔子之前仁的确切出处以及所代表的含义还尚无定论,各位学者更是莫衷一是。但孔子将仁的思想基础和内涵扩大言深,这是毫无疑问的。

《论语》是当今研究孔子思想最主要的书籍资料,而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零九次,有五十八章都谈及仁。

有孔子自述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有弟子问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孔子对仁的解释也不尽相同,这足以得出孔子将仁的思想内涵丰富化,扩大化。仁的内涵丰富扩大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疑惑就是其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从《论语》中找到答案。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后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我认为有若的这句话反映出孔子认为孝悌乃为仁之根本。孝是从心由内而发,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社会情感。古往今来孝悌一直是为仁之人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做人的根本所在。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亲人关系中,都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谨从孝道。而仁的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其内涵必定和人的最自然最真实的情感相关,而孝作为这种情感的代表,也就自然是仁的基础所在了。

孝悌乃人之德行,是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所在,因此也可以进一步把仁的基础阐述为修身,修养身心,涵养德行,符之以仁。要做到身心完美就要践行仁之基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要做到言行合礼自然是要靠自己来努力。实践仁德是由内转化,从心出发,绝非外人所启。倘若依赖别人则不是真正的克己复礼所在了。在实践仁德的同时也要加入反思,思礼之根本,省仁礼共通之处,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从而更加接近仁之根本。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孔子回答樊迟的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修身也是一种态度和品行,切不可放浪形骸,行为乖张,要忠心诚意,为人谦逊平实。不依赖别人实现仁的同时也要不阻碍别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谨从道德礼仪规范,久而久之则修身已矣,化仁于内了。

三、探寻仁的现实意义

在初步探寻孔子的仁学思想后,我们可以知道,仁是在变与不变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在《礼记·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将仁学思想的内核变的具体化,可以说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构成,现在我们仍然推崇仁的思想,也足以说明其在当代社会仍旧保存着合理的所在。如此重要的思想该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被当代的人们所接受并继续发扬,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面对,都应该反思的事。下文将从仁学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治国理政三方面作用来探讨。

(一)仁学与人生价值

如同上面所提到的仁的基本内涵——仁德。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缺乏最自然最本真的道德,把最简单的行为准则都忘得一干二净。每个人内心中都渴望成为仁人,都想让自己的德行高尚。但仁人不只是两个字,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待人处事,面对生活最起码的核心和根本态度所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自然离不开人与人的相处。而人人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取决于每个人道德操守的好与坏的。就像钱理群教授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都想追求自身利益从而满足一己之私。但是可否想过我们追求个人利益之时是否只关注了利而忽略了是否符合义之根本呢?这应该也是“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的体现吧。

倘若是一个真正的仁人,是不会以物喜因己悲的。因为在仁人心中任何相同或是类似的事情都会有同一种或是十分相近的看法和标准,但这看法和标准并不是机械的,片面的对待所有事物,能做到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正是这种比较明确的个人思想,比较公平的处世原则,能被世人所接受的评判标准,才得以为仁守礼,守住仁德。

反观现在的人们,内心已经缺失这种仁德,这种为人的标准,从而使得自己陷入迷茫和麻木。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总是人云亦云地追求一些不符合仁德,不符合标准的事物。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化,冷淡化。其实我们人人都应该努力追求一种仁德,这种仁德既符合社会标准,又切合自我实际。

另一方面,仁的人生价值不应该只停留在自身的想法上,还要真实地还原到生活中。我们不只是简单地追求仁,不只是要把它内化于心,更要外显于身。就像孔子所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离仁并不遥远,但也绝不是触手可及,只有我们去追求,去不断探索,才能近于仁。

并不能说仁人的人生一定有价值,反之则无。人生价值和仁的关系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实现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实现了仁的人生一定是到达某一高度而他人只能望其项背的。不能说人生价值完全等同于仁。身处当代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孜孜不倦地追取仁,都要合乎情理地实现仁。身边的小事中就蕴含着仁,就看我们自己懂得如何去发现去践行了。

(二)仁的社会价值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将“仁”解释为:“亲也,从人二。”清段玉裁认为“仁”表示为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因此“仁”字从“人二”。不难看出仁所讲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体现一种社会价值。孔子创立仁学思想,不仅是为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对社会上礼崩乐坏,民生凋敝的情况所做的疾呼倡导。为的是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可以说孔子是真正的圣人,始终心怀国家,牵念百姓。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孔子仁学的思想仍旧十分重要。现在的社会思潮涌动,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接不暇。甚至有好多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也掺杂其中。可是,就是因为思想过于繁多,而每种思想又良莠不齐,难免有鱼龙混杂之辈这就要求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知道什么样的思想是应该接受的,什么样的该坚决摒弃。并没有惟中国论,也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找到适应大众的,适合中国的。因为仁学思想产生于中国古代,其中难免会有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地方,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不过其为什么历经这么多年依旧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固然有其合理的地方存在着。

仁学所强调的人格的完善,道德的发展,这其实是一种理性的表现。而当今社会大多是感性使然。人们都在追求一些功利化的事物,一定要得到回报,做这件事我能得到什么好处,甚至是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违背仁的标准,这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也很悲哀的问题。

如果我们都尝试着追求仁德,都愿意真正的摒弃一些陋习,同时我们还要把儒学传承下去,不断丰富仁学思想,以至于其更能适应社会发展,更能满足我们的精神追求。其实我们所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无非就是合乎礼制,符合标准,关键是能否真正做到并始终坚持下去。而这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应该只做经济的巨人,我们更应该做政治思想的巨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一个集中的核心的价值观,有一套符合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精神追求的标准,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是真的强大。否则只是外强中干,没有一个支柱来支撑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一个发达的,领先的,进步的,文明的社会势必是思想强大,对我们的社会来说,积极倡导人人追求仁德,合乎礼仪的复兴仁学是亟待解决的事。

(三)仁的治国理政价值

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主张推行“德治”和“礼治”,其在根本上是反专制的,对抑制专制独裁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孔子的仁学思想并没有有效地阻止专制独裁的膨胀,那是不是我们今天探讨仁学就没有价值了呢?非也。一种思想的价值一定要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联系。

在当代中国我们倡导的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追求平等,公正,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而在孔子仁学思想中恰恰也蕴含着简单的以民为本的思想。而孔子所构想的“大同社会”与现代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某些地方是相契合的。在今天“大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现实,这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追求完全的“大同社会”。

同时一个国家所倡导的思想势必有其核心价值所在,而仁学思想与现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我们今天呼吁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那仁便最应该复兴。把仁的内核变成今天人们的共同追求,变成一种国家共识的思想。

仁学中还包含着礼,讲的是人与人交往中要讲求礼,合乎礼。而国与国的外交上也应该合乎礼。讲求礼是一种平等的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外交内涵。以礼相待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所应该推崇的。不过合乎礼不是一味地谦让,退让和忍耐,是应该建立在基本原则上的礼制。

四、结束语

仁学思想历经千年仍旧在传承和创新,其基本价值内核在当代中国甚至当今世界仍具有合理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追求的一种仁学思想体系,其价值内核仍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最终所追求的都是让仁学继续发扬,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践行,让社会思想更加丰富,让国家崛起更加有力量。

我希望这种关于仁学的探讨一直持续下去,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在百家争鸣的思想环境下脱颖而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论语译注中关于仁与礼的论文

【摘 要】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学术界观点不一,颇有争议,但总体来说趋向于“仁学核心说”,但也有学者认为“关于孔子的思想核心争议,多是来自观察的角度不同”。文章正是立足于这一点,结合学术界关于孔子核心说的观点论述,对《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内容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以便进一步分析理解孔子的主体思想内容。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孔子;仁、德;思想
  要准确把握和理解《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必须明确“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要讨论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楚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再将其思想核心与孔子的德之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对《论语》中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一、核心之论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历来学术界观点不一,众说纷纭,现就目前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核心内容学说观点进行简要梳理总结,以便能恰当理解论证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目前,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核心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仁”是核心说。目前这种观点在学术界是主流,而且代表多为名家大家,如冯友兰先生认为:故直尚有行不通处,而仁则无行不通处。故仁为孔子“一贯”之道,中心之学说。故《论语》中亦常以仁为人之全德之代名词。唯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统摄众德。此外,冯友兰先生还认为:仁可包括孝、忠、智、礼、信等德目的含义。持此观点的还有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匡亚明(《孔子评传》)、劳斯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等著名学者。
  二是“礼”是核心说。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仁”只不过是解释礼、恢复礼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如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与维护礼直接相关。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要求维护和恢复这种体系是仁的根本目标,故提出孔子“以仁释礼”的观点。美国著名学者Fingarette Herbert的观点更为明确:孔子思想外在的礼仪是中心,不是内在的个体心理(仁),此外还有著名学者蔡尚思也持此种观点。
  三是多核心说。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仁礼”、“仁义”、“仁义礼”等复合或多个概念搭配组成。还有学者认为,孔子思想的包容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学说来概括。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一直存在着争议,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来自观察的角度不同。
  二、以仁释德
  “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孔子伦理概念群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要明确“仁”与“德”之间关系,首先要对《论语》中“仁”的含义、内容及地位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仁的含义
  关于仁的内涵解释是多方面,古今中外学者对此解释可以说众说纷纭,但大都是以德释仁的方法,对仁进行分析阐述,现就朱熹等为例,以人物时间顺序进行简单对比分析。
  一是朱熹以德释仁。在《论语集注》中,朱熹常常使用“以德释仁”的方式将德与仁联系起来阐述。朱熹通过“以德释仁”的方式表达了对仁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德的内涵得以进一步明晰和深化。朱熹首先阐述了德与仁的关系: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仁者,本心之全德。二是晚清通儒陈澧认为:“仁”有三义,一曰爱;二曰心德;三曰淳恳。由此可以看出前两点是根据朱子“爱之理,心之德”的分解而来。三是杨慧杰先生认为,仁有七义:德之总称;一德之名;抉择;自我实现;功能;功夫;仁者。这是杨慧杰先生在“爱与心德”解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七种解释。四是谢无量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论述孔子之“仁说”时,论述了孔子仁智勇三大德,同时对这三德的关系也做了说明,并认为:“仁可以兼智勇,智勇不能兼仁,故仁为全德之名也。”他进而认为:“仁者实为天理之至纯,可以总括人心之全德者。五是冯友兰先生认为“仁”为全德之名,统摄众德,包含孝、礼、忠、信、直等德目的含义。六是劳斯光先生认为“仁”观念是孔子学说之中心,亦是其思想主脉之终点,“仁”为视人如己,净除私累之境界,并认为“仁、义、礼”构成孔子基本理论,并认为仁能统摄义、礼。再联系朱熹将仁解释为“爱之理,心之德”,杨伯峻在解释《论语》中109个仁时将105个都解释为“仁德”,都可谓以德释仁的典型。
  综合上述七家学者对仁的含义解释可归纳为:爱;心德;一德之名;仁德;德之总称;全德;自我实现;功能;功夫;仁者等十一种解释,以德释仁者居七(爱、仁者也为德目之一),且上述学者都强调”仁”为孔子的思想核心,由此可以见得仁是和德密不可分的。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人的德性,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这种场合下“仁”是品德完美。由此可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从上述各家观点的论述很容易看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清、直、道、和乃至中庸等概念都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论述重点,但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讲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和根本目标,那就是德。
  因此,本文认为孔子无论是“以礼释仁”还是“以仁释礼”、以及对仁的各种阐释和发挥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德、普及德,借以实现德治的大同理想社会。仁的思想即便是孔子儒学的最高境界或思想核心,但其内容任然是由众德组成,其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德,实践德。这正是孔子思想中“以仁释德”的最明显例证。
  (二)仁的内容
  作为孔子的重要思想内容“仁”,在《论语》中一共出现110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但在另一方面孔子又“罕言利与命与仁。”且不轻许人以仁,并认为自己不具备仁的资格,仅以君子居。下面我们就以孔子弟子问仁及孔子理解的仁等几个方面来理解《论语》中“仁”的思想,以便能进一步佐证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
  第一,孔子心目中的仁。孔子及弟子关于仁的问答论述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仁的含义。孔子心目中的仁的含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侠义的仁简单的说就是爱人,如樊迟问仁。孔子则直言“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的回答是慎语,勿多言,这些回答只是具体而简单的含义。而具有广义的则是对颜渊、仲公和子张问仁的回答分别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缘,在家无怨;恭宽信敏惠等宏观方面的论述。   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如果在政治领导上能奉行这五种德行,便是仁。这里主要是就政治和行政领域而言,孔子理解的仁政主要着眼在执政者德行,而不及于政策措施。同时也表达出,仁可以散化为一组更具体的德目,反过来说,一些更具体的德行共同构成了仁的体现。从而,仁既代表了诸多德行的统一性,又是诸德行的总和,可以是整个德行的代表。后世儒学认为仁不仅是所有德行中最重要的德,而且是几个主德之首,更是能够代表各种德性的唯一德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里的回答当然可以被认为与问者的特定状况有关,同时,与子张问仁孔子答恭、宽、信、敏、惠,也是类似的,盖仁是全德,故可以散见几个不同的其他德行。这些对仁的抽象广义解释在本章前面已有论述,不再赘述。
  第二,理想之仁。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无疑居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体验和实践仁的主体依然是人,可以说通过仁的体验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一个“道德的自我”。同时仁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一个渐进的历程,任何人在一个时间和一个阶段也不能完美的实现它,所以孔子也不以仁人自居,也不轻许人以仁,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孔子的答复是,“不知其仁(意即雍不为仁),焉用佞”。又答复孟武伯说,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不知其仁”。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也未必是说颜渊是仁人。对于令尹子文和陈文子,说他们“忠”或“清”,却不同意他们是仁。
  那么在孔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仁人呢。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中孔子及与弟子关于子产、管仲的平价,来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之仁。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产之惠。从上述第一段材料可以看出子产具有“恭、敬、惠、义”为特征的君子之德,但孔子只称之为惠人即宽厚慈惠之人。众所周知,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主要政绩为“论政宽猛、子产告范、不毁乡校、铸刑于鼎”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并使郑国民众在强国林立之间平安生存数十年,并以此成为孔子最尊敬的人之一。以至于在其去世之时,孔子泣而流泪称之为“古之遗爱矣”,而并没有许之于仁。分析其原因:一是子产施政宽猛(刑)相济,而不是孔子提倡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二是子产施政益民的范围只是郑国一国之众,而非孔子的天下苍生;三是子产铸刑鼎治国政,而不是孔子所提倡德礼相结合的以德治天下。
  管仲之仁。从上述第二、三、四段材料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由这点来看,孔子认为管仲纵是“有反坫”“有三归”等诸多“不礼”的行为,孔子却称其仁。原因有三:一是有德政之举,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符合孔子“远人不服,修文德使来之”的政治理念;二是有德治之功,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匡扶周室,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期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安定局面,这是大有益于大众的事,而这就是仁德。由此可见,按照孔子的观点,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并使之安居乐业,就可以许他为仁。从上述最后一段材料子贡与孔子的问答可以看出孔子最终评价仁人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宏伟政治理想目标。由此可见孔子心目中理想“仁”的重要标准,不但要有德政之举,而且还要有德治之功。
  (三)求仁之举
  仅就仁的概念含义而言,孔子对仁的广义解释包含着求仁的方法,首先是“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指出“为仁由己”不由人,具体方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本文认为其含义还应有“非礼勿思”,这符合孔子“仁由己”即主张内在约束的思想特点,在这一层含义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行,同时主张外在的规范“礼”与内在的约束“克己”相结合以实现“天下归仁”目标。其次是以礼待人,仁心爱人。如仲公问仁,孔子的回答也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强调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并且要在行动上给予充分重视,如“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其次是真心爱人,替他人着想,做到“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是对待他人无论是外在于行,还是内在于心,都要表里如一,真正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三、以德为本
  仁被朱熹阐述为德的具体表现,在某些情况下,仁表现为“德之一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仁则表现为德的全部。因此,我们可认为朱熹将仁界定为一个经验性的道德本体,通俗地讲,就是诸多道德品质的本原,那么,以“爱人”为基本内涵的仁自然也是以德为本原了,下面以文献为例,进行分析:“心不违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 尹氏曰:“成德以仁为先。”上面材料旨在说明想要拥有德,就必须按照仁的准则行事,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其德”。 也就是说,在这里,朱熹认为仁是以德为目的的,在现实中实践仁, 实际上是间接地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最终使自己的道德趋于完善。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仁、礼、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礼只是仁的体现与落实,没有礼,仁就无所依托此,在“齐之以礼”的同时,还要“道之以德”,把德与礼或说是仁与礼紧密结合起来。在孔子这里,仁既是德,德既是仁,“仁德”作为一种系统的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把德和礼联系起来,把道之以德与齐之以礼统一起来的德治思想,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虽然仁和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但从思想的发展来看,孔子在思想史上做出的新贡献是他的德治思想和仁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虽然齐之以礼是孔子的目标,而孔子所最关心和讲得最多的,却是道之以德。”
  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包容性,并且很难理解把握,这才促使仁、礼的思想的产生,因为只有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从内心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德进行完美的诠释。相对于德来讲,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是德的内心道德情感,礼是外在行为规范;仁是德的基础、灵魂,礼是德的体现、落实。有了仁,德才有人性内心的约束和最终归属,那就是一心向善;有了礼,德就可以落实到具体行为上,就有了可以实际检验的德具体标准。仁、礼不只是使德从内心到外在得到落实,它们反过来也起着培养着德的作用;通过仁、礼的内外两方面规范和约束,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因此,从周公以礼释德思想的产生,到孔子以仁释德思想的建立,并通过孔子对礼之思想的发展和超越,才从内心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德之思想的真实内容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阐释。至于中庸思想,孔子曾说过“中庸之德为至德矣”,本文认为只是德之思想得以完美体现的准则和尺度。至此孔子的“以仁释德”的思想体系已完全确立了起来,其主要内容就是仁礼相结合,中庸为准则,以德为根本。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5] 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6]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三联书店,2008.
  [7]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8] 王博著.汤一介,杨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Fingarette Herbert: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