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宰予与孔子的“仁”辩

2015-12-11 17: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宰予是孔门弟子中很特别的一个,孔子似乎很不喜欢他,在“宰予昼寝”的一刻说出了“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的著名言论。然而宰予却位列孔门十哲,在言语科里,甚至排在孔夫子喜欢的子贡之上,这是为何?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贡“利口巧辞”,宰予“利口辩辞”,可见两者的差异,一个是“巧”,另一个则好“辩”。从《论语》对宰予的记载来看,这个“辩”颇有些狡辩的意味。崔述在《洙泗考信余录》中说:“宰我之言语之才不亚于子贡,而朽木之喻,从井之问,战栗之对,短丧之请,愆尤未免太多”。
  “从井之问”出自《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所以宰予向孔夫子提了这个刁钻的问题:要是有人落井,跳下去救,必一起死,是仁;不跳下去,见死不救,是不仁。这井该不该跳?自称“讷于言”的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利口辩辞”的宰予的问题,而是以问答问,“何为其然也?”接着他说了四个含义模糊的字眼“逝”“陷”“欺”“罔”。按朱子注,逝,谓使之往救,陷,谓陷之于井,欺,谓诳之以理之所有,罔,谓昧之以理之所无。就是说,你可以去救人,但是别掉进井里,你可以被欺骗,但是别真糊涂呀。
  宰予的第二个错误“战栗之对”,出自《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松意为宽松,夏朝对百姓宽松;柏代表博,指不要太严格;栗,战栗,周朝用栗树,是用武力让老百姓战栗。孔子听了之后不太高兴,但他说,已经做成的事就不用再说了,已成定局的事也不用再追究了。
  从孔子的态度来看,“战栗之对”虽然让他不大高兴,但也没有使他特别生气,他最终“既往不咎”,原谅了宰予。
  《礼记·五帝德》中还记载了宰予与孔子的一番对话:“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吾闻诸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这个问题很刁钻,孔子回答不出,照旧含糊其辞:“禹汤文武周公,不可胜以观也,而上世黄帝之问,将谓先生难言之故乎”。宰予不肯罢休,把五帝挨个问了一遍,孔子一一解释过,最后说:“予也,非其人也”,说宰予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即使宰予不能深刻明了五帝之德,也不过是因个人天赋高低,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因此孔子说的“予也非其人”亦非苛责批评。
  宰予终于干了一件让孔老夫子勃然变色的事——“短丧之请”,《论语·阳货》载:“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女安则为之”重复了两遍,可见孔夫子已经气得语无伦次,从“从井之问”和“短丧之请”两件事来看,宰予擅于发现事物的相悖之处,他两次发问都触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何谓仁?“仁”是“不仁”的反面,“不仁”是“仁”的反面,这样解释,就掉进了循环圈套。儒家的“仁”是伦理秩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仁”产生在父子、君臣、夫妻、长幼、朋友之中,“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单独一个人是不能“仁”或“善”的。
  《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只问有人受伤否,完全不问有没有马被烧死。在孔子的心里,无论多么名贵的马,也不能与一个地位卑贱的马夫相提并论,这是儒家的人本精神。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阐明儒家“仁”的观念,是由己及人的,先关心自己的家人,再推到天下人,最后才有余力照顾动物。宰予的“从井之问”问的也正是这个,对他人的“仁”和对自己的“仁”,孰轻孰重?孔子回避了这一难题,只说对自己之“仁”与对他人之“仁”并不矛盾。
  关于服丧之礼的辩论,表面看上去是论“礼”,其实还是说“仁”。宰予讲的是事理,孔子讲的是情理,“仁”的表现,应是发自内心。《论语·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是可矣”,孔子说他没见过圣人,也没见过善人,因此他不说人性本善,而说人性向善,人性向善,那是区别于动物的人的本性。孟子便说:“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为父母服丧一事,乃是出于自己内心真诚的行为,非外界所强加。所以孔子问宰予:“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心安与否,是仁不仁的重要条件。两个问题本身都没什么大的毛病,直到宰予好论辩的脾气使他作出了“安”的回答,才真的把老师惹生气了,因此宰予离开后,孔夫子说:“予之不仁也!”最为严厉的批评,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何以治天下爱百姓?
  尽管宰予犯了这许多错误,一次又一次与老师抬杠,挑衅老师忍耐的极限,然而他的异议,并非无理取闹,实是对儒家思想有过相当深入的思考,该当位列十贤。因此当他不在孔子身边之时,孔子想起了当年他们厄于陈、蔡时同甘共苦的往事,对宰予极嘉褒奖。而宰予亦高度赞扬他的老师,《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宰予之言:“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其对夫子的敬爱,当不必怀疑。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2]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
[4]崔述,《崔东壁遗书》,商务印书馆,199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