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它凭借着自身柔韧灵活的张力经历了历史的惊涛骇浪、时间的云卷云舒,从而自信从容地站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彰显活力、大放光彩。无论是纵向的延伸还是横向的舒展,都无不透射出汉字强劲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因为如此,汉字才能在时代脉搏的跳动下永葆青春。
关键词:汉字;张力;生命;文化;语用
众所周知,数千年前世界上有三种较为古老的文字:一种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一种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还有一种便是我国33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它们均是由象形发展而来并最终都衍化为表意文字。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楔形文字和圣书字早已湮没在历史中,唯独中国的汉字仍旧屹立不倒,成为一枝独秀。总的来说,这是由于汉字所特有的“张力”所决定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拉力”指的是其引申以后的文字学意义,即汉字所具有的历史发展的深度和时代延伸的广度。笔者将从不同方面,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讲述汉字的张力。
一、生命的张力
汉字产生的基础和其他民族的文字基本相同。古人在劳作的过程中交流协作,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于是产生了语言,语言便是汉字和其它民族文字产生的根基。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并且比较成熟的文字,已经具备了许慎在《说文解字》所说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的造字法和用字法,对我国汉字的衍变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后,汉字在朝代的更迭中又先后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字形变化,逐步走向规范和统一。其延伸的范围和时间的跨度是其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无法比拟的,故其生命力可见一斑。
然而。汉字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近现代的中国,汉字曾经历过极其严峻的考验。从清末的切音字运动开始,汉字的争议与改革共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汉字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古老而又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价值不言而喻,但它是否能与时俱进适应当下人们的需求引起了当时许多学者的质疑。 上世纪三十年代分别出现了以瞿秋白为首主张的“中世纪茅坑”说和以安子介为代表提出的“第五大发明”说。“中世纪茅坑说”也称“包袱”说,瞿秋白曾在他的文集中评价:“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茅坑。”著名学者钱玄同在他的《汉字革命》中列出了汉字的诸多罪状: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传播。因此他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最根本的就是要废除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的汉文。就连鲁迅先生也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主张实行拉丁化新文字;另一种观点是“第五大发明说”,也即“遗产说”,当时香港著名学者、企业家安子介等人对世界上多种文字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汉字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其价值不亚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因此,无论是从其自身特点还是功能上看,汉字都无愧于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场论争究竟孰对孰错我们姑且先不评论,但我们可以从哲学的一个经典理论中得到一点启示:存在即合理。既然汉字能被我们一直沿用至今,必然有一定的道理。汉字顽强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优势上,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具有一种吐故纳新的能力,不断实现着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尤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改革最为突出,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等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汉字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性才能从众多古代文字中脱颖而出,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激流勇进。
二、文化的张力
随着楔形文字和圣书字的不知所终,古巴比伦文化和古埃及文化也因失去了文字载体而失传了。惟有汉字所记录的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以历史的原貌活生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1.由汉字探究先民的生活状况和意识活动。汉字是历史上保存时间最长的一种表意文字。它与表音文字相比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其自身的结构中包含着汉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因素,是先民生活状况和意识活动的真实写照。如“取”表示以手取耳,古人在打猎或战争中以取下对方左耳作为计功的凭证;“刑”左边是井 ,右边是刀,意为拿着刀守护井。由于古人往往是钻井取水,因此来井边打水的人很多,常常会因争水而落井。所以有人负责持刀守护在井旁,监督大家有秩序地打水。此外,我国的汉字中出现了许多带“女”的贬义字,突出反映了女性在当时受歧视的卑贱地位。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以及 “嫉妒”、 “娼妓”等等。 此外,当时的男人还认为女子应该守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下为“女”。这些字深刻地反映出了女子在古代社会身体和思想受到双重压迫的悲惨命运。因此,在我国湖南江永县潇水流域曾流传着一种“女书”,男人看不懂,仅在当地女性间流传,为的是相互之间可以有一个相互倾诉寂寞、悲苦的机会和方式。这些“女书”很多都是汉字的派生字,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恰好体现了汉字的基础性作用和向外扩展的能力。
2.由汉字创造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汉字是一种极为独特而又复杂的文字。汉字呈方块,例如同样的笔画放在不同的位置就表示不同的字和含义。于是,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游戏——汉字游戏,最典型的就是灯谜和析字联。我国灯谜有几千年的历史,起于春秋,成于汉魏,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灯谜或象形会意,或增损离合,把要说的事物或字词隐藏起来,巧作埋伏,故弄玄虚。猜的人根据所给出的条件和线索去思考、联想,进而得出最终的答案,这种游戏便是猜灯谜;析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形式,是深受古代文人骚客喜爱的一种文字游戏。它利用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或将一个字分拆成几个字,或将几个字合并成一个字,自己出上联,让对方对下联,以达到讽刺、幽默的目的。北宋时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佛印和尚来苏东坡家作客,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也同席作陪,很有文学修养的苏小妹便有意开佛印的玩笑,席间出一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一听,立即回敬她:“女卑为婢,女又可为奴。”苏小妹与佛印的妙对,互相戏谑,可谓妙趣横生。
三、语用的张力
汉字语言具有递归性。字可以构成词,词可以构成短语,短语可以构成句子。汉字在实际应用中最多是以词汇
的形式出现,因而也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语用形式展现了汉字的张力。近代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整体朝着上升的趋势发展。按照网络普及和应用的程度,我们将这一时期的词汇分为“非E词汇时期”和“E词汇时期”。前者指的是从清末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后者指的是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国内网络空前爆发的时期。
“非E词汇时期”中国电脑的普及率相当之低,就更不用说网络了。因此,这一时期的词汇一般都通过书面、口头、媒体等非网络途径传播。“非E词汇”的特点是外来词汇大量涌现,词语简洁明了, 时代特色浓厚。本世纪初,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许多新鲜事物让国人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因此,让大家认识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音译,如“咖啡、沙发、坦克”等。实在需要用更得体的词语来表述时再采用意译的方法;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对待外来词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不熟悉到熟悉。最典型的就是以前人们总喜欢在新鲜事物的前面加上一个“洋”字,如“洋车”、“洋烟”等,但是后来人们逐渐将它们看作是习以为常的事物,于是就去掉了洋字换成了其它名字,如“自行车”、“香烟”等;到了建国后,词汇随着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而有了较大变化。反对压迫、追求平等、互助友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于是,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字应运而生——“同志”。人们打招呼就是“解放军同志”、“售票员同志”“这位同志”等;文革时期的词汇特点十分明显,部分词语使用频率很高但生命力短暂,许多在文革后已不复使用,“忠字舞”、“支左”、“红卫兵”等就是这样的词语;改革开放后,词汇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有描述新事物的“摩丝”、“连锁店”、“移动电话”,也有反映人民感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高消费”、“高品位”、“超一流”;有描述社会心理的“时代感”、“成就感”、“使命感”,也有指称某一类项目的“希望工程”、“安居工程”、“五个一工程”等等。总之,“非E词汇时期”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刚刚起步,词汇的发展空间也较为局促,由于缺少了网络这个强有力的交流互动的平台,很多词汇流行开来需要较长的时间。此外,很多词汇都充满了官方化、模式化的特点,人民参与度不高,缺少了一丝亲切感和生活的味道。这正是“非E词汇时期”较之于“E词汇时期”所欠缺的地方。
相比之下,“E词汇时期”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使词汇的发展达到了极为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人民参与度极高,创意多来自于草根阶层,他们在恰当的时间,利用了恰当的事件,以网络特有的方式传播于大街小巷、千家万户,使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运用自如,进而上升为娱乐大众,集体狂欢。根据近几年来网络上盛传的词汇,我们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新职业型。代表词:楼主、酱油族。“楼主”是随着网络服务的增多和网友言论的日益自由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络上通过帖子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酱油族”这一网络中的特殊职业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体。它代表着那些只看热闹不发表任何评论的过路人。这类人只是在道义上轻微呼喊,行为上则明哲保身,故有人将之称为“非暴力不合作”的低层次行为。
2.幽默讽刺型。代表词:范跑跑、楼脆脆。这两个词都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幽默而不失严肃。叠字的运用使得所反映的事件更加生动形象之外又增添了一丝调侃的意味,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3.新潮娱乐型。代表词:淘宝、偷菜。网络不仅能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便捷,同时它还能为我们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丝乐趣,比如近两年来十分流行的网络活动“淘宝”和“偷菜”。这些网络活动能使人们高度紧绷的神经迅速得到放松,同时还能让我们找回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当然,汉字的张力不光体现在以上三点,除此之外还有各地区风格迥异的方言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所使用的繁体字等,它们都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汉字的张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民族上下的共同努力,汉字必将在张力的作用下发挥其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中国语言学史》,濮之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7
[2]《汉语与中国文化》,申小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3]《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刘志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4]《汉字简史》,李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9
[5]《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旭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6]《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