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语文教学面临诸多尴尬,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语文仅仅是一门必考科目,听说读写之外,没什么更丰富的内涵。于是,他们冷漠地面对语文,从不愿去读懂她,这样当然不会真正欣赏到语文的美丽。所以在语文教学之余,我常常思考,究竟有没有一种仿佛点金石一样的东西,照耀出语文的光彩,焕发出语文的魅力!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确定:有!它就是——音乐。
关键词:音乐;语文
牵手语文与音乐
语文是什么?语文绝不是枯燥的字词句练习,语文是耳边的一曲音乐。她打破宇宙的死寂,让它布满生机。语文,它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声音回荡在天地之间。每一天不同的风景,每一句不同的问候,每一次心灵的到达,这都在语文的范畴内。无论学习工作生活,我们都与我们的朋友“语文”欢聚一堂,让身心得到滋补滋润,让灵魂得到升华。
音乐是什么?音乐不仅是一种时尚元素,更是一种经典的文化艺术。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的确,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莫扎特的小夜曲让多少躁动不安的灵魂找到了休憩的家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多少跌倒在路上的行者重新站起来的力量,而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又让多少双眼睛在泪光盈盈中变得更加清澈明亮。
《荀子•乐论》中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刘勰《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音乐和文章都有强烈的情感魅力,我想可以牵手语文与音乐,通过音乐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门,让他们感悟语文的美好境界。
诗乐教化的声情魅力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充沛情感的自然流露。而音乐最擅长细腻地表达人的情感,也最容易触动听众的内心,在音乐欣赏中赢得情感的共鸣。
音乐和语文如影随形,怎样联袂都是精彩好戏。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可以请音乐来做常客,并成为语文课的最佳配角。
一、 文本解读课。
这种课型是最适合插入音乐进行的。音乐能弱化学习的“任务性”,强化兴趣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配乐朗诵,丰富学生的联想。
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用《枉凝眉》的曲子导入,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去揣测,“阆苑仙葩”指的是谁,而那“美玉无瑕”说的又是个什么样的人。抓住小说三要素之一“人物”,自然而然的调动学生去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二、 习题课。
谁说习题课不可以有声有色?无论学习遣词造句,还是学习修辞润色篇章,都可以让音乐增添美的情趣,给人更大的动力。比如进行病句专题练习时,我经常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歌词中选择一首,找出其语病修改,以此增加他们对语病题的兴趣。有学生曾选择周杰伦的《东风破》做例子——"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他指出,虽然作者把古典的内涵用现代的流行来解释,很有韵味,但是“月下推门”前缺少主语!对此,其他同学也纷纷用自己找到缺少宾语或谓语的的歌词做例子,证明歌词中有不少不合语言规范的现象。我及时给予肯定,并带领大家立即就语句“成分缺失”现象展开对病句的深入探讨。同学们的参与度很高,习题课也上得很生动活泼,效果显著。
三、 作文课。
作文是教学重难点,而“音乐能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它能触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听音乐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把音乐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找到写作灵感,去想象、去创作,这一定是个很好的作文训练办法。在讲完《诗经•氓》一文后,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我们不仅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还打算进行抒情短文比赛。尽管铺垫已经比较充分,可学生还是无从下手。我只好拿出杀手锏——反复播放王菲的《红豆》。看着同学们专注于音乐的神情,我料定在诗乐的启发之下,定会有佳作出炉。果然,很快就有同学跃跃欲试要展示自己的即兴创作——
一曲《红豆》,道出千千万万恋人心中淡淡的心愿。雪花飞舞的冬天,两个人手牵手,漫步在那银装素裹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因这雪精灵而寒冷,却因紧握着的双手而倍感温暖。
……
你说,你爱这个季节的纯粹。
你说,你爱这漫天纯白绽放的温暖。
……
此类魅力美丽的语句不胜枚举,无疑,是音乐,给了学生最深的触动,最真的情感,也给了他们表达自我情感的勇气和信心。是音乐,让作文课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总之,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把展现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的品格,完善学生的精神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语文与音乐牵手,是用最动听的声音,用最动人的情感,声情并茂地传递积极向上的情绪;语文和音乐牵手,是把艺术带入语文课堂,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加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潜移默化地帮助我们实现塑造积极乐观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