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图形----背景理论有感

2015-09-12 0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叶芝的“when you are old”一诗,一反传统的文学欣赏路径,通过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展现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图形-------背景;

一. 起源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是在大约一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来的,指出图形、背景之间要相互区分,并设计了“人面—花瓶图”,说明图形比背景更具突显性,而且不同的人会注意情景中不同的部分,就会产生不同的范畴化方法,从而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
二.图形—背景
   最先将图形—背景背景理论应用于语言学的是Talmy,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并且给图形、背景分别下了定义:图形是一个移动得或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其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视为变量,其特殊值是相对值。背景是一个相对于参照框架的静止的参照物,图形的路径、位置或方向相对于背景是静止的。
三.运用
 Stockwell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了认知诗学,用来研究文学作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以人类的认知为出发点,他认为:文学的主要功能就是他那强大的陌生化之力。也正是这一陌生化不断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来读完一部部作品。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在一些来宾中,虽然我们不一定与陌生的那一个对话最多,但毫无疑问,那位陌生的嘉宾,在多数情况下吸引了我们最大的注意力。就像他文中提到的“newness”一词。下面我们以一个简短的例子来阐释一下:我的生日礼物
(1) 我收到了朋友送的漂亮的相册。
(2) 我收到了朋友送的热情的拥抱。
  首先,说到生日礼物,我们脑袋里很自然的回想到相册、钢笔、鲜花等等,而第二句却超乎我们的正常思维,作者收到的是朋友的拥抱,与(1)相比,传达了更多的新意,也更吸引读者的注意,而且引发更多的联想:他们之间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关系出现一段紧张,最后,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呢?还是有什么其他特殊的事情……
  其次,从文学品味上讲,(2)似乎要比(1)读起来更有文学韵味,更受文人墨客的喜欢。
  在我看来,陌生化其实是一个过程,就是在固有的认知空间上不断添加新的认知空间。不断有“newness”的出现,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诗中第一节以“you”为主题,论述了你年老时的一些场景,比较自然化,基本符合我们的常规思维习惯。第二节中,主题开始转变,前俩行,以大多数喜欢你的人为主要论述对象,你的高雅、你的美貌为前景,此时的“you”转为背景,后俩行,以“one man”也就是作者自己为论述对象,,而“you”仍然处于背景,你的灵魂、你的悲伤为前景。在这一节中,两对不同的前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了作者的与众不同,他对女主人公的真爱。第三节中,以作者的动作表情为前景,主要有”bending down” ”paced upon” ”hid”。”glowing bars” ”mountains” ”stars”为背景,此时前景与背景明显不相衬,语境效果上相互矛盾,构成语境上的偏离,可见作者意在阐述现实中自己的爱情与理想中的相碰撞,纵使现在炉火红光闪闪,满天群星闪烁,而我却只能逃逸、隐匿。
  第一节以“you”为前景,而二、三以作者自己为前景,“you”转为背景,从整首诗歌的布局上来看,作者主要是在描写自己对“you”的情感流露,及自己的一些感想。
  
四.结论
  本文通过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以一个全新的方法、全新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使读者能够更好的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品的主题,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就能读出作者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图形、背景的不断转化,表达了自己对“you”真爱,作者自己对女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爱。

参考文献:
  .外国语文,2009-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