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伦理学论文

试论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及历史启示

2015-07-31 10: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邓颖超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妇女代表,在长期的妇女工作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与中国妇女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妇女解放理论,为实现男女平等、促进男女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启示

关键词:邓颖超 妇女解放 历史启示
  邓颖超(1904——199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作为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邓颖超从1919年便投身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提出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的妇女解放理论,为我们实现男女平等、促进男女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启示。
  一、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简析
  (一)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在领导妇女运动的实践中,邓颖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妇女运动与革命和建设是相互统一的,妇女要想从种种桎梏的痛苦和压迫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将妇女运动融入到革命和建设中,与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起来,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妇女运动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而不能把它孤立起来,不能把它与整个人类的解放的事业分开……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中重要的一部分” [1]P4,明确指出中国妇女运动的方向——只有阶级解放,才有妇女解放,广大妇女要想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只有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洪流中。
  (二)妇女解放的社会起点和先决条件
  在旧中国,由于深受“男尊女卑”的性别差异,“夫为妻纲”的家庭地位,“三从四德”的理想人格模式,“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夫随夫”的贞洁恪守原则以及“三寸金莲”的审美情趣等等封建旧礼教、旧制度的束缚,广大妇女完全处于社会的底层。邓颖超用其唯物主义新世界观指出:生活在20世纪这个解放的时代的妇女,一定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要“当具有明了的人生观,去作人应做的事业,洗我们的羞耻,补我们的遗憾。”[2] P275那么,妇女如何才能活得像个“人”?
  首先要以家庭关系的变革为前提,实现社交、恋爱、婚姻的自由,争得一个做人的基本权利,实现最根本的权益,“你们当起来反抗奋斗,在打破什么‘四德’、‘三从’、‘名教’、‘好女不事二夫’……等等残杀女子个性和人格的恶观念,伸出退婚,解除婚约。”[2] P275-276主动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反抗并彻底消灭那“蔑视女子人格”的旧礼教、旧制封建旧礼教、旧制度的束缚度,主宰自己的终身幸福,这是妇女实现解放的社会基础。其次,邓颖超认为,自食其力、自强不息,摆脱对男性的人身依附是广大妇女争得人格权的重要条件。所以,主张妇女们自食其力来作为争取婚恋自由的经济基础,获得了经济上与男子平等的支配权和独立地位,摆脱了在经济上对男子的依附关系,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实现妇女解放过程中质的转变。
  (三)妇女解放的关键
  邓颖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十分重视提高妇女素质这一重要问题,指明了一条通过加强对妇女的培养教育,提高妇女素质,增加妇女的社会实践能力,依靠妇女自己的力量争取彻底解放的路子。反复强调教育的任务是要从提高妇女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切实提高妇女整体素质,要下大力气进行反封建的教育,加强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的教育,肃清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毒害, “加强男女平等的思想教育,使妇女从思想上解放出来” [3]P225,引导广大妇女树立正确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水平。
  (四)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
   组织是力量的源泉” [3]P12,在长期的妇女工作中,邓颖超十分注重妇女组织、妇女统战及妇女干部等关系到妇女解放的重要方面。她认为,妇女组织的建立不仅可以团结组织妇女,教育和启发妇女的觉悟,而且它还能在组织广大妇女参加社会活动中,为妇女谋利益,争取妇女权利和妇女解放。而没有统一的组织,则使得中国妇女运动“发展零碎而进攻方略不一,既无总枢纽以指挥,阵线不免松懈而缺乏强烈之表现” [4]P314,各团体统一组织起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络,使广大妇女团结统一,形成有力的国民革命力量,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以促进妇女的解放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她还强调“干部决定一切”,指出妇女干部的形成和壮大,是妇女参政权利得到了实现、妇女政治上解放的表现,妇女干部对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运动中大力训练和培养妇女干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特别是在妇女运动正在从以男性的发起和主导向女性主动、自觉争取男女平等的转变中,妇女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对妇女解放运动起着推动作用。
  二、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启示
  (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争取妇女的进一步解放
  妇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必须“把妇女解放事业和国家及人民整个事业结合起来” [3] P236,主张妇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获得妇女解放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解放,为妇女的全面解放打下基础。当前,中国正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必将为妇女施展才能、发挥作用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广大妇女应该认清我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和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不断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并在这个进程中争取自身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妇女解放事业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让广大妇女参加到社会劳动中,以求得经济独立而改善社会、家庭地位。妇女必须同男性平等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去,才能为自身的解放开辟道路。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女性就业的比例和总量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就业领域有所拓宽,就业结构得到改善,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就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为了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一些人片面地提出了“妇女回家论”、“妇女阶段性就业论”、“市场经济排斥妇女论”等,完全忽视了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忽视了投身于 建设和改革,是时代对妇女的要求,也是妇女自身解放的要求,动员妇女广泛参与经济建设,是妇女运动的中心任务,必须打破传统的“男主外、妇主内”的陈腐的角色定位,给现代社会中男女两性以多元的选择和自由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各级妇联组织和加大培养妇女干部。
  进一步加强各级妇联组织和加大培养妇女干部,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指导妇女运动的新实践;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有关知识,学习和借鉴国际妇女运动中进步的思想和有益的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使妇联干部真正成为妇女群众的贴心人;妇联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妇女运动的深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强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的素质
  教育是提高女性素质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是提高女性素质的根本途径。加强对广大妇女群众的教育是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的一贯观点。妇女解放的程度的内在依据和关键因素是女性素质的高低,女性素质越高,参与社会发展的确程度越深,贡献越大,地位越高,对自身的发展就越有利。尤其是在妇女享有受人尊重的、男女平等社会地位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如果不提高妇女素质,妇女解放的范围就会缩小,程度就会减弱,速度就会放慢,甚至停滞,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今天,我们更不能离开提高妇女素质而呼吁男女平等。因此,必须把提高妇女素质作为社会主义时期妇女运动的重要任务,从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入手,加强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素质。
  (五)进一步加强妇女的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新世纪的中华复兴,社会的和谐发展,必将呼唤和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健康成长。如今,社会的发展更进一步要求妇女树立主体意识,“今天的社会转型向女性的解放提出了新的挑战,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解放的使命都要求女性自身的一种新的觉醒和启蒙。”每一位女性都应当改变自卑自弱的传统观念,增强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充认识到女性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要顺应时代潮流,摆脱过去自我封闭、自我压抑的状态,克服依附心理,树立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勇于表现和展示自身价值,在社会各个方面争取自己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邓颖超的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理论,为广大妇女的解放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妇女解放的进程,同时也为我们携起手来迎接挑战,实现男女平等,促进男女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启示,对推动21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颖超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天津市妇女联合会编:邓颖超与天津早期妇女运动[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版。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