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伦理学论文

《多少恨》与生活中的张爱玲的表达特征

2015-08-15 11: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犹如一股清泻剂,可以把人们的肝肠荡涤一下,感情因悲剧作用而得到净化。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其创作过程便是将他的痛苦通过变形成为艺术作品。张爱玲的《多少恨》便是这样一个明显的例子。
  故事是从一个二十五岁的女子虞家茵到夏家当家庭教师开始的。夏先生是一个中年的商人,而夏太太是个未曾受过教育的乡下女人,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和他结婚的。家茵与她的学生夏家八岁的女儿相处得很好,后来在了解了夏先生的为人后,与他的交情也不错。家茵的父亲在许多年前抛弃了他们母女俩,现在到上海来寻求家茵的帮助。家茵尽管心中怨恨父亲,但出于孝道,还是尽力帮助他。
  家茵和夏先生逐渐相爱起来,虞老头听到这个风声后,要求夏先生在公司中给他谋个职位。谁料,他在公司中不知自爱,滥用职权,还引起数起丑闻,使家茵大为丢脸。夏先生因深爱着家茵不便解雇虞老头,但是最后还是不得已辞退了他。虞老头想把家茵卖给夏先生做妾,遭到夏先生和家茵极端厌恶。计划失败后,虞老头又企图与已赶来上海缓解离婚危机的夏太太联合。夏太太恳求家茵不要夺走她的丈夫,但是家茵拒绝了。
  家茵虽然拒绝了,但仍有两个原因使她觉得难以与夏先生缔结姻缘。其一,她的父亲是一个十足的无赖,他会紧盯不舍,毁了她的一生;其二,她担心夏先生的女儿将来总有一天会怨恨夏先生,就像她恨自己的父亲那样。因此,她假造各种托辞与夏先生分手,这使夏先生伤心不已。之后,家茵便离开上海到厦门去教书了。这篇小说是按着歌德式爱情故事,如经典的《简·爱》的模式写成的,但是令人注目的是故事与张爱玲的真实生活十分相似。张爱玲当时的年龄与女主人公相仿,也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女人。张爱玲在老家原来的名字既不是爱玲也不是英文Eileen,这些都是学名,她的原名是煐,家中老亲都是这样叫她的。煐的读音与茵相近,且在上海方言中发音相同。于是煐就变为家庭中的茵或家茵。那个染有老派上等人恶习的父亲形象以及可怕的后母形象,都是爱玲家庭生活中所熟悉的。夏先生比家茵大十岁,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年龄差大致相当。这些还只是表面相似之处,便足以引起兴趣了,那么张爱玲的小说与她的生活有没有更深刻的联系呢?
  关键的联系是张爱玲在生活中有过破碎的爱,《多少恨》讲得也是一个年轻的女子与比她年龄大得多的已婚男子初恋的破裂,然而破裂的原因却截然不同,家茵和夏先生分手是因为有两个人挡住了她的路,即父亲虞老头以及夏太太。染有恶习的虞老头对张爱玲来说是个熟悉的父亲形象。但是,到四十年代中期,张爱玲的父亲已经与她不再来往,因此不会参与到她和胡的关系中去。但是夏太太在真实生活中是否也有对应人物呢?胡兰成与张爱玲结婚之前已经与其前妻斯太太分手,因此,胡的前妻对他们的结合不会成为障碍。但斯太太是一个村妇,受的教育极少,在胡兰成逃亡的年代与他生活在一起,张爱玲在温州时曾见过几次。失去丈夫的痛苦已经够受了,但是掠走她丈夫的竟是一个比她大近二十岁且没有受过教育的女子,更教人窝囊。不管张是否把自己婚姻的失败归咎与斯太太,她对斯太太不会有好的感情是肯定的。在小说中对夏太太无情的描写,看来正是张对斯太太含有敌意的态度。
  在真实生活中,既非父亲,也非斯太太设置障碍,使张爱玲第一次婚姻破裂,她婚姻中真正的反派角色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的丈夫,他一而再地背叛她,甚至在承认这些婚外恋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任何良心的责备,然而小说中的夏先生可丝毫没有反派角色的劣迹。他为人正直,和蔼,关心人,对家茵的爱忠贞不渝。小说的反派角色已转换成由夏太太和主人翁的父亲来担任。因此,《多少恨》与张的真实生活既相似又相异。真实生活中,她的婚姻已断了,她的爱也断了,因为胡兰成已不值得她爱;《多少恨》中,恋爱是结束了,但是相互的爱却仍完好无损。真实生活中,胡兰成是破坏婚姻的反派角色;《多少恨》中,两个局外人破坏了这段美好的姻缘。真实生活中,张是因胡两次背叛她,而不得不与他分手;《多少恨》中,家茵主动与夏先生分手并出走到厦门。
  真实生活与小说之间的各种联系终于可揭示了。1946年或1947年初写这篇小说时,张爱玲正面对着她第一次婚姻不可避免的破裂,并因此给她带来了痛苦,对她来说,胡背叛她的事实是难以使她无动于衷的,于是,通过一种变形过程,只把胡兰成身上有吸引力的部分,投影到了小说中的主角夏先生身上。使夏先生变成值得女主人翁为他奉献爱心的人,因此,恋爱虽然结束了,爱心却没有结束,电影片名《不了情》明白地暗示着这层意思。男主人翁既然是完美无缺的,爱情的破碎就自然不能归咎在他身上,而由扮演反派角色的两个人物来承担。女主人翁主动地控制了事态的发展,自己出走厦门,而不像张爱玲那样在最后才不得已被动地与胡断绝关系的。
  对张爱玲在婚姻苦恼时所写的这篇小说作了这一番比较之后,可以揭示她是将一连串所谓“满足愿望”(wish fulfillment)的变形产物投影到她的小说里去了。就像在梦中一样,使人在幻境中“满足愿望”。文学作品是高度变形的一种行为,也即把真实的生活状况变换成小说里的生活状况,但是把事实逐个转变直到适合作者的意愿为止,作者往往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这样做的。当张爱玲在婚姻中受挫时,她通过小说改造真实生活中的事件,使自己取得安慰和支配力,《多少恨》便是这种梦境般变形的证明,它是张爱玲在严重的个人危机中将感情升华的结果。
  (韩莹莹 河北唐山 唐山学院文法系 0630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