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人道主义思想发展变化及伦理逻辑研究论文(共6篇)

2023-12-08 00: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文本逻辑探析


  存在主义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影响重大。萨特留学德国受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简明扼要,“堪称存在主义哲学的宣言书。”


  一、层层剥笋探文本逻辑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开篇就提出写作目的是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主要是三种责难,责难存在主义是为鼓励人们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责难存在主义强调人类处境的阴暗面,忽视人性光明面,孤立地看待人类;责难存在主义否认人类事业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有两种,其一是有神论的本质先于存在的存在主义,其二是无神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他自己就是代表。这里就引出了第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文本写作的重要前提——存在先于本质。


  人首先是存在,人就是人,不存在上帝造人,人不用跟在上帝后面,“人首先是存在——人在談得上别的一切之前,首先是一个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并且感觉到自己在这样做。”人是自由的,是自己的主人,享有自己对自己的设计和规划;但是人也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个性负责,也要对所有人负责,因而人逃离不出人的主观性,人越不出人自身。这里自然地就涉及到行动和责任了。


  人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得以存在,为了成为那种人要行动,而行动也要承担责任,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全社会负责。“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因为人设计创造出的那种人必然是要符合全社会人人都希望如此的人的形象的。当然,萨特在这里给予人以极大的自由和最崇高的责任感,把人抬到了至高无上的无限美好的地位。所谓“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


  人可不可以逃脱这种责任呢?这里是伏笔。在后文萨特论述到人处在“主观性林立”的世界、限制与处境之中,人无法摆脱或者逃避这种巨大的责任。人在做选择或决定时要为全社会做表率,无论如何都要选择,作出行动,所以人会痛苦。例如一个军事领袖负责带兵打仗,其结果是必然会有若干士兵送掉性命,带兵组织进攻这既是执行上级的命令,同时也是为国家和人民和平而战,是崇高的行动。但是行动本身的条件是士兵的生命,而且士兵就算不去打仗,也有在战争中死亡的可能,如何选择都是痛苦,最终还得要做出选择。这是萨特对“痛苦”的理解。


  萨特又讲到“听任”。萨特是一个无神论者,其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否认上帝的存在,指出人是自由的,而且是被逼得自由的。上帝不存在,没有能够提供价值或命令,人变得孤苦伶仃,但是仍然自由自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说过:“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情都将是容许的。”萨特和海德格尔一样,认为人是被“抛掷”到世间的存在物。来到世间,就是一个孤独无依、自由自在行动的人。人是自由的,世界上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会指引人应当怎样做,决定人存在的是自己、自己的选择以及自己的行动。此所谓萨特对“听任”的看法。


  至于“绝望”,萨特所指人从事工作,承担责任,按责任行事,不必存在幻想,只应当尽力而为。


  萨特对痛苦听任还是对绝望的看法无不渗透着自由、责任以及行动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无一不渗透着存在主义的因素。萨特只是从存在主义引起人的看似“悲观”的情感态度这层角度论证罢了。


  存在主义是乐观的行动哲学。第一,存在主义否认上帝造人的决定论,认为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而且这种可能性是永远存在的,即懦夫可以振作起来,不再成为懦夫,而英雄也可以不再成为英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行动,而不是靠气质或者其他生理因素决定的。行动说明人的性质,生活不存在幻想,只有行动才可以说明一切。第二,存在主义弘扬人的尊严,是唯一不使人成为物的理论。萨特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从“我思”中找到的不只是自己也找到了别人。别人的介入(参照)是自己存在的条件,人处在一个“主观性林立”的世界里。初步回应前文——人在承担责任时要参照别人。我有自由,别人也有自由,我有思想,别人也有思想,别人是不可能不牵涉到我的。对一个人评价,好的或者坏的,都需要别人的承认才可以,否则人是不可能成为什么的。第三,存在主义蕴含人类处境的普遍性。在萨特的论述中,人的处境指一切早先就规定了人在宇宙中基本处境的一切限制,如不得不劳动和死。其结果是人意图或者超过这些限制或者扩大这些限制或者否定这些限制或者适应这些限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世界各地的任何人都可以理解这些意图,具有普遍性。存在主义是合理的。


  责难存在主义“那么不管你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了”。萨特回应,人在做某项决定时必须选择,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但这个选择不是随心所为,而是处在一个有组织的处境之中。这个处境是自由选择的处境,但要为整个人类选择并负责,这是环境对他的压力。


  责难存在主义“你们不能够判断别人”。萨特回应,我们是能判断的,参照别人进行选择,参照别人选择自己。人的行动的终极意义是对自由本身的追求。为自由而追求自由,人可以做任何选择,但只是在自由承担责任的高水准上。自由选择,不依靠别人,但要承担责任,就要在追求自己自由的同时也要把别人的自由当做自己的自由一起追求。


  责难存在主义“你一只手送出去,另一只手又拿回来”。这里被指责的“送出去”和“拿回来”的是什么?人道主义。萨特回应,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不是把人当做目的,正如庞杰(Ponge)说:“人是人的未来”,人始终在形成发展中,“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人靠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而使人存在;另一方面,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这种构成人的超越性和主观性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叫做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萨特指出,人要重新找到自己。这是萨特写作的落脚点和归宿。所谓人道主义,萨特所言,人为自己立法,自己做出选择,以超越自己为目的才可以真正是人。


  总的来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文本逻辑是以三种责难形式切入主题,点明写作缘由,引出存在先于本质,以此为前提,混杂举例子论证以及从存在主义所引起人的看似“悲观”情感态度的角度论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自由、责任以及行动的观点。针对责难作出回应,篇末画龙点睛,照应题目,揭示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真正内涵。


  二、慧眼独具析文本观点


  关于“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人先存在,成为什么样的人,后来用行动说明自身。“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自己必须面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自由选择,在行动中自己成为自己。”_3’但萨特否认上帝创世说,强调人的创造性,但其本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看法存在原则的分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从无到有来到世间,自由自在,但是萨特把自由的绝对性无限夸大了。尽管他的自由选择要站在全社会的高度做选择,成为高尚美好的人。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要选择什么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萨特的自由成为个人意志的绝对自由,不受约束从而陷入唯意志论。“他所说的这种自由,如果指的仅是一种愿望,当然是存在的;如果指的是他的一种主张,即主张人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亦即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只要加以一定条件的限制,这种作法也是可以肯定并鼓励的;如果指的是事实,显然是不存在的,而且将来也不会出现的,因为一个人走什么道路,成为怎样一种人,除了主观努力而外,客观条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没有一个人是百分之百地自己塑造出来的,而且每个人据以创造自己的原则也不可能是天生的,它们只能是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产物。”


  三、弃糟取精鉴文本写作


  层层深入:开门见山,切入主题,论证有理有据,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值得借鉴。如论述“存在先于本质”采用将基督教的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对比论证完成;在讲对痛苦、听任、绝望的看法时,大量举例,“亚伯拉罕的痛苦”,一个学生的父亲是法奸,哥哥阵亡,面临是和母亲生活还是去英国参加自由法国部队的困难选择等,具有说服力,一不小心就跳进了萨特的逻辑陷阱;总体论调是乐观的,不过是想象中的终究无法兑现的存在主义。


  绝对化:萨特尽管追求真正的人不以人为目的,以超越为目的,但赋予人强烈的责任感,要为全社会负责,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法律、命令约束,人享有绝对的自由。带有绝对化的不可取倾向。马克思·韦伯指出,科学研究者必须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考察被研究对象极为“价值关联”,但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要停止自己的价值观,遵循资料的引导即为“价值中立”,社会科学一旦进人研究必须祛除主观的价值评价,更不必带有绝对化倾向。


  写作精神: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蕴含着至今依然不少科研工作者所缺少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比如,萨特在回应对存在主义的责难:“你一只手送出去,另一只手又拿回来”时,萨特表明自己的立场,证明人始终在形成中,人道主义是以超越为目的。萨特举例科克托本人没有造出飞机,却从乘飞机中受益可以环游地球,以造出飞机的人为荣,对全人类进行估价。在萨特看来这种主张人是目的且是最高价值的人道主义是荒谬的。从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宗旨。表明“存在主义只是根据一貫的无神论立场推出其全部结论。它的用意丝毫不是使人陷入绝望。”乜’尽管萨特的存在主义只能是想象中的自由,但是他巨大的理论勇气及创新思维值得借鉴。


  萨特的存在主义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具有一定的社会效果,在当时深受战争创伤的德国及法国盛极一时,激发人的自我奋斗精神。但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他研究的所谓“自由”、“责任”也是找不到的抽象的“自由”和抽象的“责任”。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可以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不过,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在内容、写法上都有某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当前党中央大力提倡的互学互鉴的学术生态氛围中,科研工作者应当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不断创新,述学立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言献策。


  作者:李盼盼等

  第2篇:一曲“强者之世”中的人道主义挽歌


  今人论及日本文学,均以明治时期为日本近现代文学之权舆,并以红露逍鸥(尾崎红叶、幸田露伴、坪内逍遥、森鸥外)为宗主。自1885年坪内氏发表《小说神髓》倡导写实主义起,日本文學便走上了近现代之路。这一时期的文艺,对其后的大正、昭和文学起到了辟芜除莱的作用。之后的文艺里,无论是耽美派的谷崎润一郎,还是自然主义派的岛崎藤村,抑或是新感觉派的川端康成,甚至是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小林多喜二,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觅到那个时代文学的影子。然而,正如陈子昂虽然一洗六朝绮靡诗风却没能真正开创唐风一样,以坪内氏为代表的写实主义派也仅为明治文学趟出了新路。直至19世纪末大量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大量被介绍到日本,日本写实主义文学才真正成为一股自觉的文化运动,德富芦花及其《黑潮》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细味这部长篇小说,不仅可以了解明治后期日本处于“盛世”阶段的社会现实与矛盾,甚至对认识今天的日本民族的心态也是很有裨益的。


  作为一部小说,《黑潮》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主要讲德川幕府的旧武士东三郎在明治政府建立二十年后,为了治疗眼疾和考察自己从报纸和别人口中听到的政府的腐败情形,应故友桧山男爵之邀,从甲州乡间来到东京,在鹿鸣馆与派阀势力代表、内阁总理大臣藤泽茂光伯爵和一众大臣舌战,尖锐地揭露、批判了当时明治政府的专横暴虐,却最终在敌人的嘲笑声中败下阵来,回到乡间孤独地死去。小说中还穿插了另一条线索,描写了喜多川贤道伯爵的妻子贞子受尽喜多川的折磨,最终含恨自尽的故事。


  黑潮本是一个自然地理上的名词,指沿日本列岛由南向北流动的一股暖流,德富氏创作这部小说的本意在初版扉页上已经写明,就是:“正如黑潮的热流着我们的海洋一样,让人道主义的潮流也来清洗我们的国家。”他还把写给其兄德富苏峰的信作为小说的代序:“是以强健如兄者必然同情强力,孱弱如弟者必然同情弱者矣”,“兄重视国力之膨胀,走帝国主义道路;而弟则愿承雨果、托尔斯泰、左拉诸先生之教诲,执人道主义之大义,因循自己之社会主义。”


  从作者的自述看,颇有“哀民生之多艰”的意味。所以在小说中,德富氏借东三郎之口,对明治政府作了在当时可谓最强烈的抨击:“你们这些靠着国库里的钱生活的人,也许真的会认为这些农民难道每年只有五块钱都拿不出来吗?可是,对于乡下的农民来说,五块钱却和一条生命一样宝贵哩。”“你们上欺君、下欺民;可是,人民是不可能永久地被欺骗下去的。”“明治政府是亡国政府。”


  然而,囿于自身的认识,德富氏针对这种现象,也提不出疗救的方法,作为作者的利刃,东三郎仅是站在旧时代立场上针砭当时的社会的,可是,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德川统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绪。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角度,东三郎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遗老”的概念,真正树立了一个人道主义形象,这或许与德富氏出生时已经是德川氏败亡后的明治时代的1868年,没有亲身经历过江户幕府时代有关罢。


  笔者之所以把小说中主人公的抗争视为“挽歌”,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通过东三郎表达的思想确实已经与时代脱节。东三郎在舌战群臣时,时常表露出对德川政权的怀旧,这就注定了无论他的话语是多么尖锐激愤,也终归是软弱无力的。就像同情他的朋友桧山男爵说的那样:“今天的地租是二分五厘,但从前几乎是五公五民;从前的武士杀了人可以不问罪,今天却是四民一律平等……今天只要是有能力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大政治家、大学者,或是大财主;对一般人民的情况来说,到底是哪一个时代好,哪一个时代幸福,恐怕用不到比较就可以知道了吧!”对此,东三郎也只以“这是时势所趋,自然的赐物”这样虚弱的话来无力地回击。其实,在他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是比旧时代进步的。然而,他的心依然为新时代华丽外貌下呻吟的群氓感到悲悯。二是作者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强者之世”。面对东三郎的攻击,藤泽只是得意地告诉他:“世界上的胜负就靠实力”,“像东兄这样的时势落伍者却是不行的了,对不起,你就只能站在我们的下风。”“你要搞我的话,就搞起来吧!甚至像刚才南条兄说的,来个造反也可以!”就连主管教育的原子爵也当面对他说:“像这样子的私塾(东三郎所开),有一百个封一百个,有一万个封一万个,一家都不能让他开下去。”


  虽然如此,这部作品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主要就是作者在当时日本国力处于上升期,不断取得胜利的时代,用一颗“人的心”关注到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普罗大众。虽然没能提出疗救那个社会的良方,但这种悲悯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良心所在!这一点,从作品中两个悲剧人物东三郎和贞子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性格上讲,东三郎刚烈如火,贞子作为旧时公卿家的小姐性格娴静如水,东三郎似乎是强者;从地位上讲,东三郎是幕府旧臣,蛰居乡野艰苦度日,贞子本人是皇太后的女侍,丈夫也是维新从龙之臣,是时代的新贵,但两个人却被同一个时代摧残。作者通过他们的境遇,深刻揭示了明治时代“盛世”下的残酷面目。


  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书中所有人物都有名有姓,只有主人公就叫“东三郎”,没有交待他的姓。日本古代除贵族、武士之外,百姓、商人等都是没有姓的。但东三郎是武士,应该是有姓的,而且明治政府于1875年颁布了《苗字必称令》,要求每人都要有自己的姓氏。特意不说东三郎的姓氏,是否是作者在暗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呢?


  作为一个注解,小说设置的背景是明治维新后二十年,即1887年,当时日本国力迅速上升,七年后中日发生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小说创作的时间是1902年,出版于1903年,翌年就发生了日俄战争,俄国战败。从此,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二战结束前,作者盼望的清洗日本的人道主义暖流始终没有出现。


  作者:王叶芳

  第3篇:《双城记》中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探析


  引言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双城记》是狄更斯在中年之后的主要代表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1]。《双城记》著作中,狄更斯根据自己的人道主义标准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下文章就《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产生与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狄更斯出生于1812年,父亲是海军小职员。在狄更斯十岁的时候,因为父亲欠下了巨额债务,全家被关进了负债人监狱。出狱之后的狄更斯开始自己承担家务,并依靠给人当学徒来赚取生活费用。十六岁后狄更斯担任报社的记者,对当时伦敦的大小事件进行采访。狄更斯不幸的少年时光成为了他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少年时代,狄更斯亲自感受了弱小者的无奈,对弱小者有着非同寻常的同情之情[2]。作为记者,狄更斯接触了更多的社会底层人士,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苦难,这也为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双城记》中,狄更斯将这些人道主义思想贯穿其中,他在作品中以人性的丑恶反衬出了人性的善良,并主张用道德情感来解决阶级和社会问题。同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也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对社会现实和贵族政权进行了批判,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二、《双城记》中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解析


  (一)善良的梅尼特·露西


  梅尼特医生受到当时贵族厄弗里蒙德侯爵的迫害,被关进了巴士底监狱,从此露西成为了孤女。失去父亲的露西并没有愤世嫉俗,也没有为了生存而道德沦丧,相反地,她对所有人都很友好。在露西长大后见到父亲时,她的父亲已经精神失常,但是露西并不害怕,对父亲依然十分孝顺,并带领父亲到伦敦去生活[3]。露西的善良感动了父亲,梅尼特医生开始步入了正常的生活,精神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好转。这是露西在亲情方面善良的表现。在《双城记》中,露西的善良和美丽还吸引着年轻的男孩。除了达雷,瓦尔登对露西也有好感,他疯狂的追求露西。瓦尔登是律师助手,精神较为萎靡,露西在面对瓦尔登的追求时并没有对他表示鄙视,反而不断地鼓励瓦尔登重新生活。在露西的鼓励和支持下,瓦尔登的人生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萎靡的年轻人成为了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奉献自我的人。达雷被关进监狱后,露西每天都会来到监狱,让达雷能够看见她,从而获得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露西的人物设置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是典型的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宽容的梅尼特医生


  梅尼特医生从事着高尚的职业——济世救人,他渴望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下能够用爱来感化世人,他对人们充满了同情,对封建贵族不当的行径也十分痛恨。在梅尼特医生还年轻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同情心,为人十分正直。因此,梅尼特医生在亲眼目睹贵族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令人发指的暴行之后,毅然决然地向官员告发他们,但是自己却受到了贵族人士的迫害。梅尼特医生在监狱里待了十八年,在这十八年間,他经受了残暴的对待,也饱受与女儿分离的痛苦,最终精神失常。这期间梅尼特医生曾经有过疯狂的复仇欲望,但是在女儿露西的悉心照料下,梅尼特医生的意识逐渐恢复了正常,也从女儿和达雷的婚姻中感受到了平和与幸福,也最终宽恕了达雷家族,用爱来代替恨[4]。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复仇欲望让自己的女儿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破坏女儿和达雷之间的感情和婚姻。梅尼特医生的行为和思想告诉我们,阶级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对于不同阶级的人,人们都应该宽容以对,即使是仇敌,也可以用爱来代替仇恨。


  三、《双城记》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评析


  (一)先进性


  《双城记》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从进步性来说,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不仅反映了社会的现实,而且也塑造了饱满的人物形象,由此渲染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冲突。饱满的人物形象主要体现在故事主人公以及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善良的露西、宽容的梅尼特医生以及萎靡的瓦尔登等,而除了这些我们所说的正面人物形象,《双城记》中不可避免的会提到社会阶级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最突出的社会阶级矛盾是封建贵族阶级和受压迫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一点我们在作品的描述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出:埃弗瑞蒙德侯爵是小说中贵族阶级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小说中的形象十分的鲜明——草菅人命、无恶不作。将贫民碾压之后直接扔下金币后转头就走;为了霸占自己看上的美貌姑娘不惜任何手段[5];将举报的梅尼特医生送进监狱十几年,对其进行严刑拷打,使其精神失常。埃弗瑞蒙德侯爵的行为一方面反映了贵族阶级在人道主义方面的缺失,一方面也为阶级矛盾埋下了伏笔。法国大革命就是在这样激烈的阶级矛盾冲突下爆发的,爆发前后关于贫民的反抗以及报复描写的真实而具体。埃弗瑞蒙德侯爵的行为以及人们的反抗行为充分暴露了当时贵族人道主义的沦丧,因此也正说明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人道主义思想下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性和科学性。


  (二)局限性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完全站在人道主义的思想上展开,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在两个有待解决的矛盾不可调和之下才得以爆发的。这种想法事实上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但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上层阶级镇压下层阶级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层阶级必然会奋起反抗。因此狄更斯在作品中,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对贫民表示同情,对贵族表示痛恨[6]。但是在革命胜利之后,狄更斯又对贵族表示同情,并反对农民阶级的武装反抗。这种思想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是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爆发了解不够充分的具体表现。


  此外,在人物性格的设计上,狄更斯也过于推崇人道主义。以露西为例,狄更斯将露西刻画的十分完美,对于父亲、追求者、仇人之子、贵族等各界人士,她都保有仁爱之心。露西就是狄更斯心中天使的化身,并赋予露西爱的能力和爱的力量。在露西爱的力量下,仇人之子成为了自己的丈夫、父亲宽恕了仇敌、瓦尔登成为了勇敢而善良的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爱的力量虽然伟大,却远远不能够与阶级仇恨、国家政治斗争相抗衡。因此我们说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结束语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为读者展示了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和作用,主张用爱来化解阶级矛盾,用爱代替恨。同时《双城记》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双城记》给我们的提示是,在阶级矛盾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今天,人道主义思想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志芬

  第4篇:论弗拉基莫夫对人道主义的反思


  格奥尔基·尼古拉耶维奇·弗拉基莫夫(ГеоргийНиколаевичВладимов)从事文学创作近半个世纪,他是托尔斯泰传统忠实的继承者。弗拉基莫夫是第三浪潮侨民作家代表之一,他一生经历坎坷,八十年代末期他未曾在苏联境内发表过的作品开始苏联回归苏联文坛。流亡德国期间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Генералиегоармия)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后苏联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佳作。弗拉基莫夫一生磨难重重,但他从未向磨难屈服过,特别是在他生病期间表现出了超人的意志力,他的好友伊琳娜·穆拉维约娃回忆他时并写道:“他不仅不害怕死亡,而且还能再现一切并很快地恢复过来,与自己的爱人外出旅行”(Муравьёва,2007:150)。2003年作家因癌症在德国逝世,享年72岁。死后根据作家生前愿望,他被安葬在俄罗斯列别杰尔金诺作家村墓地中。


  1994年杂志《旗》(Знамя)第4—5期连载了弗拉基莫夫的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军队》。1995年作家因为这部小说荣获俄语布克奖,该小说为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他的国际作家地位大大提高。此外,弗拉基莫夫还获得过国际文学基金会奖等多个奖项。


  《将军和他的部队》正如作家本人一样饱受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批评家与读者越来越理性地看待这部小说。该小说并不以创作手法见长,但是弗拉基莫夫创作“高人之处在于,他既遵循古典的俄罗斯现实主义传统,又对逝去的时代有着全面的历史认识,两相结合”(阿格诺索夫、凌建候等译,2001:648)。《将军和他的部队》展现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优、缺点,痛斥了极权主义的恶行,反思了战争历史,揭示出人性的真实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弗拉基莫夫对人的尊严、人的个体生命价值、是否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等尖锐而又敏感的问题进行了哲理性地思考。在本文中我们首先论述弗拉基莫夫对人道主义的深化与拓展,尔后,从人的个体生命价值与人性道德两个方面阐释作家对人道主义的反思。


  1.《将军和他的部队》中人道主义的嬗变


  苏联战争文学歌颂爱国主义、提倡英雄主义、善于反思战争和观照人道主义,但后苏联时代的战争文学突破了以往战争题材文学固有的模式,不仅没有对战争题材文学简单化和概念化地理解,而且苏联解体后的战争文学既不像“战壕真实派”那样在作品中直接表现出战争的残酷、血腥和恐怖,也不像第三浪潮作家那样采用宏大的叙事场面、描写众多人物、历史与虚构相结合塑造出“全景文学”,而是更理性地、客观地、清醒地认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本质和个体生命价值所在,摆脱了以往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固有的创作模式,打破了以往创作中的教条主义。然而,在战争文学中观照人道主义时一些俄罗斯作家并不拘泥于原有的创作思维,更多的时候他们着眼于历史细微之处,通过历史的碎片折射出自己的人道主义观。


  早在1957年元旦肖洛霍夫的中篇《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连载在《真理报》上,小说发表后在苏联引起了空前阅读的盛况,令千百万苏联国民为之动情流泪。小说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普通人在战争状态下的遭遇和心灵状态,同时反思战争,思考战争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的遭遇》开创了苏联战争文学的新时代,肖洛霍夫把普通个体生命作为一个悲剧的载体来审视,在小说中“文学视角的这种变化,使广大民众从中看到了战争给自己这种人带来的灾难,激起人们的反战情绪和对战争的反思;还使得人们从中看出了自己这样的普通人在卫国战争的贡献,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还能启迪人们如何对待命运”(林精华,1996:96)。同样地,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作为后苏联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弗拉基莫夫在观照人道主义时继承了肖洛霍夫这一传统,但又有对其深化与拓展。


  在《将军和他的部队》中弗拉基莫夫运用独特叙事视角、使用大量的直接和间接内心独白刻畫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他展示出了七十多年前那场人类浩劫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战争的残酷性与毁灭性,重新反思人与战争的关系,在战争中提出对人是否信任的问题,揭示出人性的真实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把小说中所触及到人的尊严、个体的生命价值、国家的生死存亡、个体与国家主义、是否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等一系列的尖锐而又敏感的问题提升到了人道主义层面,反思战争的悲剧,关注战争下的人物的命运和心理状态,对个体生命进行深层的思考。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弗拉基莫夫“持一种民族的,乃至全人类的写作立场,即为民族的、人类的未来写作,批判丑恶,呼唤美好,表现为匡正与修复世道人心强烈愿望”(张建华,2011:15)。如果说“俄苏文学中的卫国战争题材长盛不衰,它是俄罗斯民族关于一场伟大战争的文学记忆,关于一段痛苦历史的哲理思索和审美把握”(刘文飞,2015:3),那么《将军和他的部队》就是在战争状态下对人性的反思与道德审美的把握。


  在小说中弗拉基莫夫赋予人道主义新内涵,他笔下的人道主义更为深沉、凝重,表现出对个体生命及价值的关注、对道德与良心拷问、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人性之恶的辛辣讽刺与批判和对战争悲剧的再思考。弗拉基莫夫“保留了最重要的东西:伟大卫国战争的面貌。在读者面前他没有去掉战争原有面貌,为了看清楚战争的实质而是擦掉沉积已久的底色。”


  2.将军眼中的个体生命价值


  弗拉基莫夫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深层次地剖析战争情境下个人的命运和心理状态,反思战争的悲剧和本质、战争与人的关系。“作为当代作家的弗拉基莫夫,对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有着深刻的了解,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被荷马式的英雄主义假象所掩盖的是血与火、生与死的现实”(吴萍,2015:66)。“民族之间的战争几乎从来没有合理的根据,而是建基于类似民族尊严被践踏的空想,对新的外部市场的需求或对邻国国制度的厌恶,因为这种体制不合乎经典理论”(维·皮耶楚赫、贾茜译,2015:90)。战争毁灭一个人的同时也可以创造一个人,科布里索夫将军是一个具有军事领导天赋的集团军司令员,无论是在国内战争中还是在卫国战争中他战功卓著。在卫国战争爆发第三天后他从监狱被释放出来,直接乘飞机奔赴战场接任已经溃不成军的集团军,该集团军在他的率领下多次冲出敌人的包围圈转危为安。


  科布里索夫将军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敢做敢为、铁骨铮铮、刚直不阿的顿河哥萨克,他喜欢读伏尔泰,个性独立且善于思考,但常常因为个性独立而付出代价。在斯帕索——别茨科夫火车站的军事会议上,科布里索夫将军就是否夺取和怎么样夺取小城梅里亚津与朱可夫元帅等人产生了相左的意见,发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将军在观察作战地图时发现了小城梅里亚津重要的战略意义,于是在军事会议上将军讲出了小城战略的重要性和他制定的作战计划。梅里亚津小城距乌克兰的珍珠普列特斯拉夫里(基辅)仅八十公里,以小城为跳板来夺取乌克兰珍珠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还不会损失太多的兵力,与西南方向的西别日登陆场相比存在着巨大的优势,这足以彰显将军的军事才能。但是关于小城梅里亚津其他将军们都心怀鬼胎,每个人都想成为夺取普列特斯拉夫里的第一人进而为自己的肩上添个将星。将军后悔说出自己的作战计划,因为通过之前抓到的“舌头”知道小城里没有德国人而是由一万多的俄罗斯俘虏组成的一支德军“雇佣军”,还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将军想绕过梅里亚津直接攻打普列特斯拉夫里,却遭到了朱可夫元帅和其他将军们的反对,将军最后被命令回莫斯科述职。


  科布里索夫认为攻打小城是在浪费这一万的俄罗斯士兵的生命:


  “我正是对这一万......感到可惜。此刻,这种牺牲已无必要。一方面,人们意气风发,做好了解放普列特斯拉夫里的准备,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所不辞。而另一方面是我不得不终止他们的行动并把他们调到不起眼的梅里亞津。我替他们感到遗憾。为什么要牺牲这些士兵呢,此刻,在进攻时,对我来说任何一名士兵是万分宝贵的!我有一个想法,在这里敌人恰恰也正等着我们做物资消耗......”(弗拉基莫夫.谢波,张兰芬译,2003:258)


  科布里索深深知道战争的残酷性,战争就是一场血腥的屠杀,用生命的代价取得的胜利结局注定是悲剧性的。他在用一颗理智的心看待这场战争,他能看出敌人的意图,他不想牺牲俄罗斯人的生命在这个小城做无用功。在会议结束后,他对瓦图京大将说过这样的话:


  “这场战役不管怎么说代价太大了......女人们、老头和孩子们不算,光能动员起来的成年男人有多少?是的,或许他们有一万人。我应当打死这么多人。我们这是在干什么,我们将用付出俄罗斯人生命的方式来拯救俄罗斯?”(弗拉基莫夫.谢波,张兰芬译,2003:262)


  将军这一声声的质问是对生命的垂怜和珍惜,他不想用“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在战争中为了取得胜利付出俄罗斯人的生命这是一个悲剧。科布里索“自始至终以充分的冷静、生命的理性审视着战争的浩劫和灾难,始终尊崇着一个信条:决不能‘用付出俄罗斯人生命的方式来拯救俄罗斯’”(张建华,2010:41)。他对“进攻型”将军们不管百姓和士兵死活而只顾夺取城池的作战方略感到愤怒,对他们不爱惜自己士兵的生命,只是一味地驱赶他们去战争感到惋惜和悲恸。在战场上牺牲在所难免,但是为了战争的胜利付出过多的生命代价是否值得,这正是弗拉基莫夫所要质问的。俄罗斯作家米·波波夫写道“为了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苏联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在整个泱泱大国地地图上,都会找到这样的一个角落:在这个角落里有曾在前线,在德国集中营失去亲人的人们,有曾因为饥饿或在敌占区受辱而亡的人们。”(米·波波夫,张蕾译,2015:84)


  对于梅里亚津将军不想夺去手无寸铁者生存权利,但是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面对“这份沉重压力的怨怼”将军内心是孤独的,他无人可倾诉只能对自己说:我不是刽子手!我的事业就是有人应该在我手中死去,但我决不是刽子手。面对个体生命时将军做出的选择是无可奈何,可见他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他的矛盾心理、对个体失去生命的痛惜。个人在战争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微不足道。弗拉基莫夫站在生命个体的立场上对战争无情地毁灭、践踏个体生命提出控诉。


  科布里索夫将军并未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场战争,更多的时候是从人性角度出发来理解人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在战争下生命是如此渺小,被淹没在战争大环境下。在一个早春时节,将军亲眼目睹了广场上的死刑,被执行死刑的四个人是上了年纪的村长、两个年轻的俄罗斯伪警察和一个警卫司令部黄头发的德国人。当这四个人被行刑后将军并未有感觉到惩恶扬善后一种快感,他知道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感觉:


  “不是因为他不明白这四个人到底干了什么可怕的事并为此中断他们那微乎其微的永恒,而我们对那渺小的永恒却无动于衷。......将军更多感到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当时在广场的乡村商店前就感觉到了,甚至现在,在黑暗中当他躺在窄窄的行军床上,在登陆场里,在那些他们无论如何不可能出现的地方,他都感到了这种恐惧。”(弗拉基莫夫.谢波,张兰芬译.2003:268-269)


  对于将军这样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人来说,在战场上见到被枪毙的人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这次在后方看到这四个人因战争被夺去生命,他霎时感觉到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来自内心的恐惧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


  瑞恰慈认为一个批评家在艺术作品中所注重的价值就要得到人们的认可,“他继而就该准备提出清清楚楚、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他的偏好所在值得重视的原因,除非这些理由已能信手拈来,否则在此之前人们会说他冒充内行,自命不凡,而这些指责是令人不堪的。”(艾·阿·瑞恰慈.杨自伍译,2010:31)弗拉基莫夫在小说中注重的是个体生命价值的意义,在小说中这是他通过科布里索夫对个体生命的深层思考已经明确暗示给读者的。作家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是他本人深思熟虑的想法,更是他对战争的感受和认识,尽管他没有参加过卫国战争。


  人作为个体生命存活在世上,有他自身存在的价值。随意地把他人的生命玩弄于股掌中,无视他人的生命存在价值,视他人生命如草芥,这是对生命的亵渎与不尊重。科布里索夫将军深层思考个体生命价值,在战争中不愿意牺牲任何一个生命,这是对生的珍惜和尊重,更是对国家强权意识发自内心深处的反抗。正如存在主义指出,尽管主观意识决定着存在的意义且又独立于意识的存在,但是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并且以人为中心,这是在敬畏生命,更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在战争中生命有时归于零,任凭战争无情地碾压。科布里索夫将军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时,他无能为力拯救他们,可是他从心底里发出对生命的呐喊是对生命漠视与践踏最有力的反抗,更是弗拉基莫夫笔下人道主义最深沉的反映。


  3.“变形”的人性


  如果说对战争悲剧的挖掘和对个体生命的深层思考让我们领略了弗拉基莫夫笔下人道主义的深沉,那么他对人的尊严和战争扭曲人性问题的观照使我们感觉到战争是对人性的摧残、对精神的毁灭、对人性的侮辱,战争更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良心泯灭的块垒。


  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无论它是正义的也好还是非正义也罢。战争不仅摧毁人的肉体,还不断地吞噬着人的灵魂,使人性变得扭曲。在战争下每个人的精神和肉体都承受着双重撕裂,战争分秒都在无视、捉弄着每一个生命个体。弗拉基莫夫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从更高的美学角度出发关注战争下的个体生命、审视人的心灵,更深层次地挖掘了民族、个体生命和战争的悲剧意识。“战争就是权力和利益集合的矛盾体;在战争中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重要的职权游戏,对另一些人来讲,在战争中他们选择了戏剧性和悲剧性,每个人都要为这戏剧性和悲剧性付出生命的代价”(Литовская,2011:165)。在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德罗布尼斯将军枪毙因害怕而后退的克拉索夫斯基少校时,科布里索夫将军是无奈和愤怒,他无奈,因为他束手无策;他愤怒,因为他痛恨战争把人性变得扭曲、残忍。


  “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給另一个人,并承认其对自己拥有生杀大权的小人物该有多么可悲。真是既可怜,又可怕:如果不逃跑自救,不像野兽一样扑向自己的主宰者,那他怎么能够估价他人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弗拉基莫夫.谢波,张兰芬译.2003:236)这是战场上士兵的悲剧、一个人生命的悲剧,更是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人成为战争中游戏的棋子,甚至战争使人失去理性,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他人处置,这既可悲又荒唐。


  一九四一年的春天对科布里索夫将军来说是一场颠倒人生、扭曲人性的劫难。在战争爆发前五一节阅兵时,他部下的坦克因在列宁墓旁边出现故障进而将军被指责蓄意谋杀。事后的第十二天他被迫接受审查,被带进令人窒息的卢比扬卡监狱。在监狱中他遭受的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是精神上摧残和对人性侮辱,作为一个囚犯在这里根本没有尊严可谈。在监狱中将军被没收一切证件后,在一位堪称庞然大物的女人面前脱光衣服,然后接受一番生理检查。如果说这不算什么屈辱的话,那么被契卡分子奥普里亚德金审问时所遭到的人性侮辱令他终生难忘。言语辱骂、用尺子打手板、站墙角等屈辱刺痛心灵、窒杀咽喉:


  “屈辱令人在无法排解的愤懑中辗转反侧,牙关紧咬,即便一醉也难以方休,当你半夜醒来,无力爬起,又总得做点什么时,屈辱就像白天藏在深深的洞穴、晚上成群爬出来贪婪攫取的夜兽一样紧紧地咬住你。你惟一的解救方法就是不要抵抗,任由它们这一去撕咬。”(弗拉基莫夫.谢波,张兰芬译,2003:280)


  在卢比扬卡人的尊严什么都不是,人性任人贱踏。“在弗拉基莫夫看来,极权社会主要原则就是在于:人的生命价值不会被考虑到,生命价值实际上归于零”(Лейдерман,2003:542)。将军坐在维利斯里向东方驶去,在他的意识中怎么也挥之不去奥普里亚德金那副让人生厌的嘴脸,这个人曾令他遭到过至死难忘和刻骨铭心的奇耻大辱,将军一回想起来恨得咬牙切齿,然而奥普里亚德金的声音在回响,脸上那种奸笑的画面依旧在不断的闪现。


  因为害怕而后退枪决士兵,因为阅兵中一次偶然的失误而诬陷将军,弗拉基莫夫通过科布里索夫将军的所见和他个人的遭遇对横行全国的极权主义提出了严厉的控诉,像奥普里亚德金之流的人枉顾人性道德、眛着自己的良心为所欲为,弗拉基莫夫通过科布里索夫将军的个人遭遇拷问奥普里亚德金之流,他们的人性道德与良心何在?


  在2000年第5期杂志《旗》的编辑曾评论道:对于俄罗斯来讲战争题材永远是重要的,并不是因为战争文学是尚武的,恰恰正好相反:因为战争文学使我们理解人的本性,表现出善的力量并强有力地对抗着恶。的确,弗拉基莫的战争文学《将军和他的部队》散发人性之善的力量,但也同时弥漫着人性之恶的破坏力量。作者通过科布里索夫将军和斯特洛奥科夫少校等人物活动的刻画,鲜明地、生动地把人性的善与恶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正是弗拉基莫夫写这部小说的原因之一。


  4.结语


  作品是作者的思想表达,印证了文学即“人学”的道理。在弗拉基莫夫看来战争是对生命的无视和捉弄,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在战争中已经荡然无存。作家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深层次地剖析战争下状态个人的命运和反战、恐惧极权的心理状态,反思战争的悲剧和本质、战争与人的关系。弗拉基莫夫指出战争就是一场血腥的屠杀,用生命的代价取得的胜利结局注定是悲剧性的,科布里索夫将军不想“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是对个生命的深层思考和观照。战争中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如同河流中的一粒沙被淹没在战争的大环境下,随时被战争吞噬掉。在战争下每个人的精神和肉体都承受着双重撕裂,不仅摧毁人的肉体,还不断地吞噬着人的灵魂,使人性变得扭曲。


  弗拉基莫夫对战争悲剧的挖掘和对个体生命深层的思考让我们领略了他笔下的人道主义不但深沉而且有力,作家对人的尊严和战争扭曲人性问题的观照使我们感觉到战争是对人性的摧残、对精神的毁灭、对人性的侮辱和良心的泯灭。作家反思战争、深层挖掘战争的本质、深层思考个体生命價值令我们震撼。作家笔下深沉的人道主义既是对以往战争文学中人道主义的继承又是一次新开拓。


  作者:邓雨

  第5篇:探讨小林多喜二斗争意识中人道主义的发展变化


  在讨论小林多喜二文学的时代意义的日本文学评论群中,经常会用到一个词——“ヒューマニズム”,这个词源自于英文,中国的翻译家们往往把英语的这个词直译为中文的人道主义,然而在日语中这个词有两种意思:一是“人文主义”,一是“人道主义”。小林文学斗争意识的发展就是从人文主义确立到人道主义完善的过程。


  一、人文主义的形成


  初期作品主要是基于生活经验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小林多喜二受当时俄罗斯文学、白桦派志贺直哉、普罗文学叶山嘉树的影响,其创作作品也主要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阅读量的提升,对于社会思想的理解开始深入,渐渐开始接近普罗文学道路。但是在这一时期小林多喜二也有其自身迷茫的时候。虽然写了很多小说,正如宫本百合子在《同志小林多喜二的业绩——以作品为中心》中写道的:初期的短篇显示的是这个社会处于劳动阶层的男男女女们不得不与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抗争的愤恨。这一时期的作品如《杀人的狗》《最后的东西》等都是对于社会黑暗层面的人文主义关怀。


  二、人权尊重主义的发展


  宫本显治在《小林多喜二与宫本百合子》中曾说过,在日本近代文学颓废着停滞不前的时候,他受志贺直哉的影响却不拘泥于包括志贺直哉文学在内的近代文学的步调,怀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朝着批判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宫本显治这里所说的“批判现实主义”是引自旧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概念之一。与揭露现实矛盾展望未来的传统现实主义概念不同,是在革命不断发展的现实中发现未来社会发展必然历史规律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这里说的小林多喜二的人道主义是从人类爱的立场出发以谋求人类福祉的思想态度保有博爱、平等、尊重人权等特征,是人权尊重主义的形态之一。虽然学习了志贺直哉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手法,可是作为作品主题的人道主义却不尽然模仿志贺文学。志贺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对自我的探索,而小林多喜二往往以受伤害的人物形象为刻画焦点。在阅读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吸收了各种各样理念之后,他的人道主义由最初的人权尊重主义开始发展。


  正如藏原惟人在《小林多喜二的现代意义》一书中写道的:他前期作品深受白桦派影响,可是白桦派代表的人道主义仅仅只是上层阶级的人对于贫穷困苦人们的同情,这种同情在与自己的阶级利益相冲突时会果断消失。而小林早期略显不成熟的作品中体现的人道主义是与劳苦大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之后发出的呐喊。这一时期文学意识真正清晰的第一部作品是《防雪林》,《防雪林》是描写石守川沿岸百姓受剥削压迫生活实况的作品,是其人文主义斗争意识确立的代表作。《防雪林》中从农民阶级角度出发反对剥削压迫的主题正是这一斗争意识的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人道思想的确立


  从小田切秀雄的《小林多喜二与志贺直哉》的文学评论中得知,小林多喜二真正成为无产阶级文学作家是基于藏原惟人《无产阶级文学现实主义的道路》的理论指导。从小林多喜二日记中可以了解到他在读了屠夫列夫斯基的作品后虽然深感认同却依然有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小林多喜二绝不仅仅是从自身经验选取创作题材,而是对自己的文学方向有过深思熟虑。正在困惑之时,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十二讲》,并阅读了无产阶级文学杰作集《文艺市场》,研究了小泉近三的《近世社会思想大要》,关于“自由”的理解更加透彻。


  仔细研究他的日记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走出迷惘明确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走上无产阶级文学道路的过程。“虽然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但对其根据依然保有怀疑的自己终究不是能永久热爱社会主义的人(1927年2月7日)”,甚至抱有“想要矫正社会问题,可是光凭一人之力是不够的,尽管如此却找不到团结大众力量的办法(1927年3月5日)”的烦恼。这一烦恼直至后来他的《女囚徒》发表在《文艺战线》上,《文艺战线》是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学刊物,他在日记中强调“这是现今文坛最受瞩目的杂志(1927年8月25日)”,他找到了能传达自己的想法,集结大众力量的办法,就是成为无产阶级文学旗手,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吸引大众的关注。随后发表的《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使其正式走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潮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


  小林多喜二是值得纪念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历经八十年左右的试炼,在2008年以后再度风靡,与他作品体现的人道主义关怀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问题的时代意义分不开。了解小林多喜二作品主旨及特征对于了解昭和文学,把握现代文学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婷

  第6篇:浅析弗罗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


  1前言


  艾瑞克·弗洛姆是德裔美籍著名思想家,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伦理观念发生了严重的动摇和危机。整个社会变成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物质上丰裕,可是精神世界却严重匮乏,道德也是十分衰落,很多人成为了被异化过了的人。为了使现代人走出精神与道德的困境,从人性的异化和自我丧失中解放出来,我们有必要再谈论一下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帮助人们从无意义的精神状态中走出来,建设一个完好的“健全的社会”。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综合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除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思想之外,而且其中还有禅宗佛学的心性观等思想。


  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强调人的价值判断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类为中心,着重强调人的存在,强调人同其他事物的区别,人是独一无二的,是独特的存在。所以,弗洛姆所代表的的立场是人是世界上存在的最高的事物,而且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他认为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是“爱”,最高价值是“自爱”,人的快乐和幸福被看作是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价值批判标准,一个“健全的社会”为他的最后伦理学目标。


  2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爱”


  2.1爱的本质是给予


  说到“爱”,我们并不陌生。当今社会,道德伦理危机一直伴随着我们,老人摔倒不敢去扶等等。可是,面对当前的社会现状,我们又该如何去爱?“爱”到底是什么呢?弗洛姆毕生都在试图倡导和建立一种完美的人道主义伦理学,拯救人类堕落的人性,拯救被异化的社会,建立一种适合所有人的健全的社会。所以,在他看来,爱是人的最基本需求,爱是一种人性,爱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和建立人道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弗洛姆认为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它是人在保存完整性又有人的个性的完美的融合,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个人能力的表现。因此,他说“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不是‘迷恋’。而且,‘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这个道理给复杂化,颠倒化。认为“给予”就是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自己做出了牺牲,从而不愿意给予,反之更多的是情愿接受别人的给予。但是在弗洛姆看来,给予是高尚的道德行为,却恰恰并不是说必须牺牲个人的什么东西或者是让出某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人的潜能的最高表现。真正的爱是有创造性的,是人的一种能力,是在自觉主动中发挥的一种内在的灵魂力量,他不受任何形式的强制性的压迫。“爱的目的是使其对象也就是爱的对方获得幸福、获得发展和自由”。所以,爱是一种美好的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别人感受到幸福。


  2.2爱既是一种关心又是一种责任


  爱的本质是给予。那么为了使他人得到幸福,所以爱就必然会包含关心。弗洛姆说:“爱是对我们所爱的生命和人或物成长的主动关注。缺乏这种主动的关注,就不是爱。”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一方对另一方一直承诺说“我多么多么的爱你。我要给你幸福的生活等”。可是,当一个人黯然神伤的时候,那个爱他/她的他/她却在和自己的朋友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根本不关注对方的情绪或者是心理变化,你能说是爱对方的吗?按照弗洛姆的观点,这种所谓的爱在弗洛姆看来根本就不是爱。为什么呢?因为嘴上的爱是不能算爱的,她没有给予对方任何形式的关心,她忽视了对方所需要的事情。关心是支持爱的框架,责任是对关心的体现。所以说,如果我们爱一个人,而不去关心他/她,爱护他/她,爱就失去了支持它的框架,失去了它本身应该具有的内涵。“爱一个人,意味着关心这个人,感到对这个人的生命——不仅对他的肉体之存在,而且对他全部人之能力的成长和发展有责任。”关心一个人,爱一个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对方的一种积极响应。


  2.3爱是一种是尊重和认识


  “对一个人来说,没有认识就不可能尊重;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没有关心的推动,认识也是空虚的”。尊重和认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尊重,责任很容易堕落为统治或者占有。如果没有认识,那就会变成一种盲目的尊重。尊重就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的认识所爱之物,并且努力的让他按照自己所愿望那样的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惧怕对方,也没有剥削对方的意思。认识对方要深入他/她的核心,觉察到对方灵魂深处的秘密,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


  总之,爱的本质是一种给予,它包含着对对方的关心、责任和尊重,包括认识。“如果我真的爱一个人,那么我一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某个人说‘我爱你’,我一定能说‘在你身上我爱每一个人,通过你我爱这个世界,在你身上我也爱我自己。”这说明,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爱,绝不是平常所说的简单的爱,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认识、关心、尊重和理解。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就是爱他/她的全部,爱/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爱他/她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存在。


  3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自爱


  3.1自爱的内涵


  人们常说,一个不知道爱自己的人是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的。然而,到底什么是自爱呢?西方思想家对于自爱的论述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爱作为一个伦理学概念,西方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培根、卢梭等都对自爱有自己的观点等。甚至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和“自爱”是完全可以和谐共处的,没有本质的矛盾。当然,有人则认为“自爱”和“仁爱”完全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肖群忠系教授给自爱的定义是“自爱是人的主体性在个人身上的高度凝结和积淀。它包含着对自我的认识、评价、肯定、尊重、发展、超越、控制等诸多丰富内容。自爱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真、善、美的热爱。”由此可见,自爱是个人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利益包括尊严的维护,它蕴含着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的精神。在弗洛姆看来的自爱就是人作为最高主体的存在,因为他曾说过人就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说,一个人活着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但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着,是所说的“存在着”,并且要有创造性,要成为一个有生产爱的能力的人。


  3.2自爱与爱人、爱己相统一


  《圣经》当中有句话,“你当爱你的邻居如爱自己”。弗洛姆认为自私的人表面上看是只爱自己的人,可是实际上他/她谁都不爱,自私的人缺乏爱和关心,他/她连自己也不爱。所以,真正的自爱的人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个体来关心的,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社会经济角色的附属品,他/她关心自己的智慧、情感、感官潜力。正如斯宾诺莎所说:“一个人愈努力并且愈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具有德性。”弗洛姆也是坚决反对把爱人和爱己分裂开来,他认为“爱人与爱己绝不是两码事。”一个真正会爱自己的人他绝不是一个自私的人,而自爱的人被并不等于他/她不爱别人。相反的,他/她是一个既知道关心自己的自身利益。又充分爱自己的人。因为他/她知道子来的力量和爱别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同时,一个人他爱别人的过程中,就会展现出自己爱人的能力。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和自由的肯定,最根本的在于他有这个爱人的能力。对于一个爱自己又爱他人的人,是一个强大的无坚不摧的人。


  4人道主义伦理学基本内容——良心


  良心是什么?弗洛姆说:“良心是人对自我的一种呼唤”。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我将依我的良心行事”更值得夸耀了。听过之后,不仅脊背发凉、担心后怕,难道社会都变成这个样子了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说“我们对他人赞成或者不赞成的情感反应是我们良心的核心”。舍勒说,“源于情感的理性判断的表达,是我们的良心”。但是,什么是人道主义良心?它是我们自己的声音,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它不受外界制裁和奖赏的影响”。人道主义良心是对自身的呼唤,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心声的表达。


  正是由于人道主义的良心是属于自己的声音,所以它可以召唤人们返回到自身,成为一个能够和谐发展的人。


  5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伦理价值判断标准——快乐和幸福


  对于人道主义伦理学来说,人的快乐和幸福似乎成了人是否有存在价值的唯一判断。这似乎在当今社会来有点不太恰当,因为它过分地强调人的快乐和幸福。难道说有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他自己快乐,就要说这是善良或美德的行为吗?不,当然不能!弗洛姆一直在努力说明,人道主义伦理学所说的快乐是分为不同性质的,它包含四个方面,快乐、满足、幸福和欢乐,它们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然而,快乐主义者认为,无论如何人类行为的总指导原则都是快乐。柏拉图认为,快乐和思想一样,是有真假之分的。只有善良的任才享有真正的快乐,恶者只是享有虚假的快乐。


  然而,弗洛姆认为人的幸福和快乐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成就,都需要人的内在的活动和努力。只不过,快乐是以这些为前提条件的,而幸福是人的内在的生产性的产物,而不是大众认为的所谓的上帝的恩赐。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快乐是短暂的享受,幸福却是一种持久的的体验。当一个人能够持久的保持着快乐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说他/她是幸福的。


  弗洛姆说:“就生活艺术而言,幸福是完美的标准;就人道主义伦理学而言,幸福是美德的标准。”由此可见,幸福的体验是一种很长久很持续的感受,当然,这种幸福中也包含着痛苦。如果人一位的逃避痛苦,那他/她也是体会或者说体验不到幸福的。因此,相反的,幸福的对立面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痛苦或者悲伤,而是一个人的意志消沉,或者说是人内心的痛苦和精神上的一种贫乏。


  6结语


  弗洛姆毕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促成一个健全的社会,即人道主义伦理学的目标。对弗洛姆来说,人道主义伦理学既是促成健全的社会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衡量社会是否健全的最高标准。


  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是万物的主宰,人是宇宙的中心,人的价值是高于一切的存在。我们相信,未来的人际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因为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是爱,最高价值不是自私,不是舍己,更不是爱人,而是自爱。未来的社会是技术人道化、消费关系人道化和人际关系人道化的社会。这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当然,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有其自身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高于一切,对当前的享乐主义有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虽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个人的感受的话,会造成社会整体心理的扭曲。在在当今社会,我们既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


  作者:陶艳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