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从1895年电影正式诞生之日起,电影观众作为一个独立的受众群出现了。电影观众拥有属于他们所独有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随着电影自身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它在个人或群体的主观形式以及时代的变化之下呈现出不同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当下的;电影观众;审美趣味;主观;社会
自从电影观众作为一个独特的受众群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伴随着电影自身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也得到了熏陶与培养。
审美趣味是一种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它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1]
审美趣味不仅仅是群体或个人主观形式的表现,它同时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特定时代的艺术思潮和理想价值都会影响人们的审美趣味,作用于他们审美观念的形成,制约着他们审美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当下电影观众审美趣味的基本特征,不仅可以正确引导以后电影观众的审美理想,同时对于电影发展时代性研究这一重要课题也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下面的内容中,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
一、感官愉悦和情感需求
感官愉悦是指娱乐元素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由此与人的心理相呼应而产生的感觉。电影让观众产生愉悦的最基本过程应该就是观众观影的过程,因为观影的时候,人们或者与家人或亲友们在一起,或者独自一人,在闲暇中,消磨时光,从而换取体力上和精力上的休息和舒适,让观众达到最基本的身体上的放松与愉悦。
再更深一层次的,就是依靠人的视听觉功能来获得感官上的愉悦,这主要是通过“看”和“听”刺激于人的大脑,尽管这一层次概括起来很简单,也很直接,但其所产生的效果却是不容小觑、更不可以忽视的。一般说来, 被感受为美的知觉完形,总是具有人的身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性、节奏性、统一性。在审美感知这一过程中,当运动达到同形时,对象才被人感受为是美的。[2]在这一阶段,人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的体验显得十分重要,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发出的刺激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审美感知,与审美感知相伴随而产生的,则是一种感性愉快。因此,在这一层次上,当下的观众所格外关注的就是电影的影像结构是否和谐,色彩是否悦目,音响是否逼真,音乐是否动听等等。这就要求当下的电影无论是在画面建构,声音处理,摄影机的运动还是后期的配音剪辑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且能达到画面悦目,声音悦耳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具有唯美倾向的影片一直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例如韩国的一些包装精良的电影,因为观众们乐于接收这样的“试听”,也倾向于这样的“试听”,它是当下观众审美趣味的基本组成部分。
当然,身体与感官的刺激都是由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引起的,它是人在生理上的适意感受,是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某种满足的生理反应,而笔者认为,电影作用于观众身上的效果绝不仅仅停留在身体和感官的愉悦,而应该是情绪活动和情感活动。电影不仅是一项工业,它更是一门艺术,艺术本来就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作为情感符号,艺术区别于科学等其它人类符号之处便在于它的“以情动人”。电影艺术作为特殊的直观性符号,但它所表现的是与其它叙事艺术的符号形式把握到的对象一样, 这种对象就是人类的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的本质属性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是具象化的人类情感本质。从剧中人物来讲,“情”主要集中在角色身上,创作者首先以情感创造角色,将情感灌注进角色之中,角色也会因充满情感而栩栩如生;从观众心理来讲,观众通过参与角色的活动,感受角色的心理,移情于角色,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完成审美接受,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审美快感。[3]可见,情感需求的满足也是电影观众极为看重的审美趣味之一。
二、身份与审美心理的认同
有学者曾经说过:电影也是生存之镜,每个人都在其中安置自己,想象自己,寻找应对现实的生存策略。在一些电影展示的生存图景中,观众希望能从中看到个人在整个时代和整个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以求得一种对自身的关照和认同。
首先,电影中的每一个不同性格的角色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他们或者美丽善良,或者勇敢坚强,或者虚心谦让,无论怎样的优秀品质,观众们总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其次,电影中的职业也是现实中存在的,在当下主流的影视作品中,通常各种职业都是不分贵贱,其价值都是值得尊重的,从这点来讲,这不仅能够让观众在庞大的社会中确立自己的身份,还能缓解观众因为在现实生存处境以及职业的差异而引起的人们心理上的焦虑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使观众免于陷入自身身份认同上的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观众自身的身份认同还会延伸扩大至对整个社会甚至是对整个国家身份的认同,这也是爱国主义电影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爱国主义影片能够将观众的审美趣味放置到一个极为熟悉的地方,让观众在激情、概念和教化的电影内容中体验到全民性的爱国自豪感的发泄和群体性情感的诉求。[4]例如,2009年上映的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爱国主义史诗巨片《建国大业》在票房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当归功于观众的这一需求。
除此之外,心理美学还告诉我们,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每当人们欣赏它时,便会唤起一种既有的期望的审美心理。这种期望的审美心理是无数次的审美经验之后积淀而成的,它既取决于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又取决于人类经常欣赏的艺术传统与风格;既有个人先天条件的参与,又有后天审美教育的影响;既决定于以往的欣赏经验,又决定于新的刺激物中所包含的那些重复要素所变幻出来的东西。[4]这种期望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之后便积淀于人的无意识深层,在外部刺激下才得以呈现。一般而言,这种期望模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支配着人的审美活动,使人们在审美过程中选择某些方面使之生动、鲜明、突出,抑制某些方面使之模糊、沉寂或消失。当然,当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与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达到“力” 的同形,便能使人产生精神上的极大偷悦。因此观众在选择影片的时候,会更乐衷于观看那些能够引起他们心理认同的影片,这种审美趣味意味着在观众的心理状态中可以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并在不自觉中变为
了他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存在感和驱动力。
三、“白日梦”的幻想体验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一种鲜活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从梦想到现实的虚拟环境,也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白日梦的心理体验。白日梦是一种幻想,是一种对愿望的满足。然而,每一个人都有未被满足的梦想和愿望,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白日梦的经历。而电影恰恰为饱受现实创伤的人提供了一个让心灵喘息的机会。
电影中所呈现的五彩纷呈的世界,虽然与人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有着很大差距,但是却充满了幻想。人类生命的有限性和追求的无限性,现实与欲望总是冲突,使人们特别想突破自身的局限,去体验一种理想的生活。而观众通过观看电影的行为,就能从心理上实现和完成一个个梦幻游戏: 例如,英雄梦、爱情梦、发财梦等。电影能通过这些梦幻游戏刺激人的本能,发泄他那些根深蒂固的肆虐愿望,满足那些被压抑已久的奢望,它以想象的方式温情脉脉地为观众提供满足和刺激,创造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正如,不仅有《星球大战》这样的“大战外星人”,也有《天下无贼》中的“好人有好报”,既有《独立日》中“末日英雄”,也有《本杰明•巴顿》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依相守。
同时, 观众希望在观影的审美过程中获得一种代偿性体验, 通过观看现实或理想的生活图景去经历自己未曾尝试过的生活。这种对剧中不同人的生活的观看丰富了观众对自身以外一种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当观众坐在影院之中,同剧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仿佛主人公代替自己尝试了另一种生活,或是完成另一段感情体验。如看经典爱情电影《魂断蓝桥》时,观众可能会想到假设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如何面对感情的纠缠;在观看悬疑电影《沉默的羔羊》的时候,对每个案件背后的疑团的层层揭露以及这种“平衡———打破平衡———恢复平衡” 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一种警官破案抓住罪犯的过程的体验,而3D科幻巨作《阿凡达》则又把观众带进一个与地球迥异的美丽星球——潘多拉,片中的主人公会代你战胜贪婪的RDA公司,实现了一个英雄与正义的梦想。
人们时常把电影称为梦的艺术,这恰恰印证了观众对于“白日梦”这一幻想体验的肯定与憧憬,并且随着数字技术和特技效果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看似不可能的“白日梦”也在慢慢变为可能,而“白日梦”的幻想体验也注定会成为电影观众审美趣味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游戏和闯关的娱乐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普遍的个体意识增强,已不满足于日益刻板机械、单调重复的现代生活,希望生活轻松一些,宣泄一下心中的不快和体力上的劳累,于是艺术的神圣性也随着市场化的步伐消解,观众的游戏和娱乐心理也随之到来。
电影恰恰能把人们心灵深处被禁锢已久的游戏本能激发出来,例如在中国影坛上经久不衰的武侠片电影,其内容已经不完全局限于史书上的记载,而是更偏向戏说历史,甚至是完完全全地虚构,“对历史的虚化形成直截了当的游戏过程,并对其中人与历史的现实关系进行想象性地编织,‘历史’的影像因而具有了娱乐的功效”。 陈爱华,大众文化语境下观众的审美心理,《新闻爱好者》,2007•12(上月刊).
作者简介:杨晓琼 江苏徐州人 现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攻读艺术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