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高校毕业生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研究,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河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而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最后,对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就业;对策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毕业生大省。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对社会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重点加强对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高校毕业生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研究,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河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一)高职高专毕业生仍存在较大就业压力
201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突破50万人,普通中专毕业生将继续保持在20万左右,加上外省入豫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将有超过80万毕业生在河南求职,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就业质量不高,流失率高
据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网调查数据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后的流失率很高,尤其是工业制造、商业服务、技术开发三个行业,员工平均流失率高达28.9%。而且,职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教育部抽查发现,有近1/4的学生起薪不足1000元。
二、河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未能随着毕业生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多,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此外,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高学历,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有偏见。在一些企业和单位的高管人员眼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素质偏低,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相比略逊一筹。即便是高职学生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毕业生也被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挡在了门外。这些都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深层次原因。
(二)高校原因
高职高专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资源丰富,实力雄厚,但是,其中部分学校照搬了本科教育的模式,容易忽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定位偏高。而新组建的高职院校,有一部分是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处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尝试阶段,容易套用原来中专教育的模式,定位偏低。
目前,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局部性、结构性失衡。此外,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环节制度不完善、实践课时不能保证等问题,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三)毕业生自身原因
很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没有随着就业市场化的出现而转变,他们不是立足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成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蚁族”。许多大学生期望值太高,没有从市场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择业,最后“高不成低不就”。
另外,部分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就业竞争力差。就业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但部分毕业生自身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主要表现在: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动手能力差,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有一些毕业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识不足,对自己的才能、爱好、特长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定位,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打算,随波逐流。
三、提高我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一)政府尽量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我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
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向高职高专毕业生倾斜,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取。鼓励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并为其创造优惠的创业条件。政府要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职高专毕业生,使大批动手能力强、适应性较好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有用武之地。
(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特色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以自身教育资源为基础,按照服务企业、适应市场、面向社会的原则进行专业设置、调整、改造和布局。高职院校应树立发展学科为职业岗位服务的观念,打破学科界限,优化岗位职业技能资源配置,设置特色鲜明的专业。用专业品牌围绕就业需要和专业培养目标及相应的人才规格,即应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三)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更新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观念
高职高专学生入学后,高职院校应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树立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建立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实施全程渗透式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就业(创业)技能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让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根据学生的职业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和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校负责定期督察各教育教学环节和行为对学生就业所达成的效果。
(四)高职高专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学生要客观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科学合理的调整就业思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先就业再择业”。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仅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可迁移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元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作者简介:杨磊(1982--),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