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浅析高职高专艺术教育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

2016-08-29 14: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各综合性院校都开办艺术教育专业。培养规模迅速扩展艺术教育类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从而导致供求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职高专艺术教育类学生就业与基层基础教育艺术师资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高职高专艺术生艺术教育专业的专科生就业问题的进行分析与研究。

 

  引言

 

  我国艺术教育专业为培养各类小学艺术师资,一般有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两个专业。有专家说过高校扩大招生与社会就业压力没有因果关系。能够扩大教育面,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素质,使我国经济更快发展,就能增加就业率。我以为这个观点是对的。这种评论对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就业不但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会有积极促进作用。

 

  但随着本科生的增加,与发达地区的艺术岗位的饱和,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就业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很多学生不愿意就业或不愿意去西部的工作,乡村的工作,还有一些即便不是乡村,也不是西部,而是工作条件艰苦,所以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都不愿意去。而且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的培养模式自我定位的老化,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且课程设置也已经僵化,老黄历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走出来社会时,感到学不所用,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等等。对高职高专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的就业问题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从高校自身发展方面分析

 

  1.1艺术教育市场的学历要求的提升

 

  首先,学历层面相对比较低。以前的中小学校一般学历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就可以就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学历的提升,专科生在城市与部分相对发达的县城,学历的要求已经是要本科以上水平,因此艺术教育的专科生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劣势。而且由于目前的高校师范生从培养模式、学科建设、专业类型都极为相似,因此培养出来学生特点具有相似性,艺术教育专科生更加没有优势可言。

 

  其次,艺术教育专业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也基本趋同。(1)重个性、轻共性。而在实际就业实践中,综合性、复合型、协作精神强的学生很受社会欢迎。由于艺术专业教学手段为小课辅导,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人与团队的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容易让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 (2)注重专业、忽略师范生技能培养,教师的技能培养在高校中很容易被忽视,特别是艺术师范专业的学生,往往高校太过注重学生的艺术特长,而失去师范生的特色 (3)重专业、轻文化。高校普遍性地过于强调学生的艺术专业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艺术生的文化成绩普遍比较弱,高校一再强调专业的话,造成学生的文化素养比较低下,不适合教师的专业特点。

 

  1.2艺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缺陷

 

  学生过分地注重艺术性,而偏离了师范的专业特性。造成学生走出社会感到学不所用,还要为了重新适应单位,而继续培训等问题。从课程设置来看,还有由原来老三样即教育学、心理学、与艺术教学法三部分,而在专业方面这是纯艺术的专业设置。即国画、油画、版画等。组成老黄历的学习模式,由于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的培养模式的自我定位的老化,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课程设置也已经过时。和整个社会的师资能力的要求情况不相符。

 

浅析高职高专艺术教育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


  2.从市场竞争力方面分析

 

  2.1艺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专科生的冲击

 

  随着艺术类学院生源的扩招,高等艺术教育事业也随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专科文凭显然已经与城市的就业市场情况不相符了。但一些地方急需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但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就不愿意去。比如西部的工作,乡村的工作,还有一些即便不是乡村,也不是西部,而是工作条件艰苦,所以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不愿意去,条件好的单位已经被本科生占领因此造成供求矛盾的突出。

 

  2.2调整艺术专业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师范性。

 

  改变艺术专业的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国、油、版的艺术类教学,把代表师范生基础技能的课程增加到教学计划当中,使手工制作,三笔字以及美术教学法等课程加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增强学生的师范生技能。从而改变艺术师范生的艺术性的单一,强调学生是教育工作者,而非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应要求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示范技能。我们现在培养的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应迎合广大乡村基层艺术师资需求,迎合市场,才是该类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3.艺术教育专业专科生的就业前景与对策

 

  3.1政府部门的主导性作用

 

  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是充分就业的前提,政府部门在学生就业中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政府向来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招生人数的审定、培养质量的监管、服务学生等作用,政府的责任是任重而道远的。

 

  积极通过由政府组织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国、省市县政府部门组织每年除举办一次综合性、复合型大型大学生就业交流洽谈会外,中小型就业洽谈会一般由各高校的就业办组织。但由于政府部门对基础艺术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投入度就少,就业洽谈会流于形式,仍然是学生就业的制约瓶颈, 造成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学生与基层基础教育艺术师资的结构性矛盾。所以,政府部门应从制度改革、就业市场、就业服务等方面入手,积极搭建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3.2转变就业工作观念,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通过办讲座、组织学生座谈、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指导。例如:组织了艺术类毕业就业经验座谈会、艺术类就业指导工作请进来,走出去开拓校企合作会等,通过这类活动使他们不断更新就业观念,强化就业意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提高就业成功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其中绝大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就业的。在具体的就业工作中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积极就业的这部分学生身上,这部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就业意向已明确的,在完成专业教学计划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对于此类学生我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主要是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帮助其提升岗位适应能力;第二类,此类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竞争意识强烈,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鼓励其走出校门参与竞争,自主择业、甚至自主创业;第三类,自信心不足、竞争意识模糊、家庭无社会关系的,这些学生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对此我们(1)是要做好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2)是班主任、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做好求职自荐书撰写,帮助学生增强临场应变能力;(3)是积极为学生联系就业单位,通过校园招聘会等帮助学生寻求就业机会,(4)是利用广大教师的社会关系网,为学生解决就业难问题。

 

  3.3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通过网络、报纸、电话等多种途径广泛搜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宣传栏上及时向毕业生公布有关信息。认真做好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学生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促进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为学生的尽早就业,充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中女学生及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的帮助,特别对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扶,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走出去积极参加就业交流会。开展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就业指导,认真做好就业推荐与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她们更快地解决实际困难。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艺术生源的不断扩充,高职高专的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充满着竞争和挑战。我们只有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再要求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本领,加强对市场了解,拓宽就业方向和就业思路的同时,高校应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和沟通,充分掌握市场的重要就业情况,从招生、培养、就业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就业铺路和服务全面了解市场需求。分析和认清就业的形势,我们就要为学生将来做好计划和方向。高校应为学生联合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学生自身三方面做好桥梁作用,为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而做出努力。

 

  作者:唐华 来源:教育界·上旬 20131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