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浅议好莱坞军事题材影片中美军形象的文化传播

2015-10-13 09: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军队形象作为表现一个国家军队外在特征、行为表现和内在精神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形象,是构成军事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通过多种大众媒介途径塑造本国的军队形象,力求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增强本国军队的特殊“战斗力”。长期以来,美军注重发挥电影媒介的传播特性,通过与好莱坞制片公司合作拍摄各种类型的涉军题材影片,不断加大对美军积极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力度,掌握国际国内的话语主动权,为其军事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民众基础。

关键词:好莱坞军事题材; 美军形象; 文化传播
美军形象借着读图时代以及好莱坞电影全球化的东风传播到世界各地。好莱坞电影作为影像话语主体对美军的形象再造成为其有效传播的前提和基础,围绕着对价值理念、人文情怀的包装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打磨,实现在模式化的内容和叙事风格中完成对美军文化形象符号的刻画和提炼。
  通过宣扬普世价值观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一大利器,也是美军通过电影试图塑造其为世界所公认的伟岸形象的关键所在。
  无论美国社会、美国军队中存在着多少险恶与阴谋,但是作为美国主流电影的好莱坞影片,始终坚持千篇一律地复述真善美战胜假丑恶的主题。着力塑造美军良好形象的好莱坞涉军题材电影也无一例外,把美国军队和美国军人塑造成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符合普世价值标准的群体。这种超越物质、政治、宗教的价值标准,使得受众无论在现实中的立场还是情感,至少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认同美军的选择与行动。
  一、凸显美军正直勇敢的个人品格
  大卫·博德维尔认为,“经典的好莱坞影片从根本上说是以角色为中心的电影”[1]。在好莱坞涉军题材影片中,作为最主要角色的美国军人始终拥有着坚韧不屈、令人敬佩的个人品格。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为了避免友军又遭埋伏,不惜自己带领部下冒险攻陷机枪台;在战友的质疑中遵守日内瓦公约放走战俘;影片最后他在瑞恩拒绝离开之后放弃单独返回复命的机会,带领战友守住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到援军抵达,自己却当场牺牲。
  战争大片《黑鹰坠落》中悍马车队的队长麦奈中校不畏枪林弹雨,虽然颈部受伤依然谈笑自若。三角洲部队军士兰迪·舒哈特以及盖瑞·高登自愿前往坠机地点进行营救,面对数以百计的索马里民兵及群众战至最后一颗子弹而殉职。
  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只能代表角色的个人素质,它们成为观众欣赏角色人物的浅表因素;正直勇敢则体现角色的价值取向,是欣赏鉴别的标准。虽然价值观并不是行动的目的,而仅仅是选择行动的标准,但是好莱坞影片恰恰需要角色遵循符合大众意识主流的价值观采取行动。主角们身上正直、勇敢的主流价值观的体现,正是影片本身所要传达观点的最佳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照应。
  二、宣扬美军忠于国家的职业道德
  军队作为国家政权对外抵抗或实施侵略、对内巩固政权的主要暴力工具,与生俱来必须具有“忠诚”的属性。
  在一向奉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美国社会,让每个具有强烈个人意识的美国士兵凝聚在以服从命令为生活规范、以国家意志为首要职责的美国军队,其关键在于美国士兵强烈的公民责任感,这与美国政府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有很大关系,而这种强烈的公民责任感,为培养美军效忠国家的使命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时任大陆军总司令的乔治·华盛顿就曾在一次纽约州议会的会议上提出:“当我们成为军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把公民的身份抛置一旁。”[2]美军的行为准则更是在第一条便强调了美军的公民身份,“我是美国公民,从军为保卫国家和我们的生活方式而战,并随时准备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美国国家利益的保证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存在的前提,所以忠于国家的军队职业诉求与自我主义的军人个人价值观保持着本质的统一。
  《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明明知道营救瑞恩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完成,并且站在营救队员的角度上来说这个任务显然非常不合理。但是他对命令没有任何质疑,立刻带领队员前往执行。队员赖本和梅利什等虽然在路上反复出言抱怨,但还是坚决执行命令。当个人意志与国家利益产生碰撞的时候,即使是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忠诚于国家依然是这支军队最后的底线。
  《黑鹰坠落》中,尽管面对着索马里民兵“你们能杀人,却不能谈判”的质疑,尽管很多士兵甚至不明白他们的国家到底为了什么而打仗,但是忠于国家的天职使他们毫不犹豫地走向战场面对数百倍于自己的敌人。当《珍珠港》中杜立特上校告诉雷夫和丹尼轰炸东京的绝密任务代表着“他们获得的勋章只能颁发给家属”时,但是二人为了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完成仍然置国家利益为优先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
  而以美国军事法庭为主要背景的影片《义海雄风》,关于忠于国家的定义则更加泛化和使人迷惑。这部探讨正义的影片中,严格执行上级命令而误杀战友的海军陆战队员道森和唐尼、关塔那摩海军基地指挥官杰塞普上校、海军律师丹尼尔·卡菲中尉都以自己的方式履行对于国家的义务。正如上文所述,“价值观并不是行动的目的,而仅仅是选择行动的标准”,迥异的个人价值观导致三人效忠国家的行为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但是他们所有行动的目的却是同一个,那就是国家利益。即使是奸诈阴狠的杰赛普上校,他所做的一切包括执行“红色法规”只是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军队,他认为自己身上背负了重大的责任,“我的存在方式对你来说是怪异和不可理解的,但却是在拯救生命。你不想面对这个事实,是因为在你未曾提起过的潜意识里,你需要我来保家卫国”。
  三、提升美军自由民主的精神魅力
  当欧洲移民带着争取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想在新大陆上建立这个新的国家开始,自由主义思想以及民主、自由的人权价值观便逐步生根发芽乃至最后完善成为美国社会价值观和政治哲学的基石,主导着包括美国军人在内的每个美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行为。正是这种全民信仰的国家精神以及在极少失败的扩张行动中产生的“救世主精神”、“自命不凡的使命感”,极大地影响着美军战斗精神的形成。
  这种贯彻美国全部社会生活的信仰同样作用于好莱坞电影。“电影是民主的经纪人。它夷平阶级和种族的栅栏。”[3]“美国的立国之本就是根植于民主与自由的 理念,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传播民主和自由的理念。”钟蕾,《美国电影积极传播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