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浅析中国风歌词的语言艺术

2015-10-10 0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中西方互动的迫切性加强。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因此正是在这种双向文化交流的进程中,“中国风”应运而生。其中最受追捧的要数“中国风音乐”。其宗旨就是以流行音乐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作为联结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空间差的桥梁,作为联结古代与现代不同时代审美需求时间差的桥梁,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和联系,加强现代与古代的继承性,在去粗取精、继承和发展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代表作有《花田错》、《东风破》、《菊花台》等等。
    《尚书•舜典》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美学大师克罗齐在谈到意象和艺术的关系时曾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1】而中国风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善于将情趣与意境结合。它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大量运用中国古典乐器,题材上多是选择借用一些古典文学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借以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除此之外,在语音、节奏、选词造句和语法等方面都有其艺术性。
1、 语音上的押韵性
    所谓押韵,即句子结尾重复的出现几个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音节。这种押韵形式经常出现在古代韵文里,营造出一种回环复踏之美。中国风音乐的歌词创作中,在句尾的音节安排上可以选用韵脚或韵尾相同的字,营造和谐的语音之美。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整首歌的歌词的韵字都是“淌、漾、香、旁…”之类的,这几个韵字都以ang音为韵尾,很明显这首歌的歌词押的是ang韵。这种押韵使歌词朗朗上口,呈现出整齐和谐的美感。
2、 节奏上的对称性
    后弦的《东爱》“借光/诗书照,思绪/绝句绕,爱如/成语妙,甚么/葫芦药,语轻/情不薄,入迷/不觉晓,脚步声先生到,还要来抱佛脚,无心/柳变桃,不懂/人情少,窗外/哼清照,笔下/纸喧闹,有云/爱无报,美貌/还在描,门外的人起轿,肆酒/苦作笑……..”这首歌用五言律诗的格式,在节奏上呈现出严格的对称性,是的整首歌节奏非常的整齐严肃,而且配上典型的押韵特点使听觉上的震撼效果。
3、 选词上的凝练性
    这种凝练性主要是指,词语所包含语义容量之大,韵味之浓重。在中国风音乐中,经常会出现典故的应用,而且这些典故有的时候会主要系魂于两三个简短的词语或短语上,或者某几个字提升了整句歌词或乃至整首歌词的古典韵味,又或者歌词中的一两个字巧妙地化用某些修辞手法使得歌词艺术性横生。林俊杰的《醉赤壁》“往日意/今日痴/他朝两忘烟水里。”“烟水”为雾霭迷蒙的水面。唐代诗人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醉赤壁》中将“烟水”一词比拟为纷繁复杂的尘世江湖,通过隐喻将人们对“烟水”的形象理解幻化成人世间的想象,使得诗句更富有形象性。
4、 意境上的忧伤性
    少数中国风音乐会利用歌词营造和谐恬静之美,例如,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但大部分都试图渲染一种离别的凄楚或内心的忧伤之感。任何一首中国风歌曲的字里行间、遣词造句的细微处,都是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例如,周杰伦的《菊花台》里:“菊花残满地黄,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菊花本身就有祭祀和哀伤的表意作用,作者还用“残”字再将其形象的凄凉之感加以渲染,满地的菊花,就像恋人泛黄的笑容一样“残”了。只留主人公把所有的往事一幕幕的在脑海中再现。就这样,一个恋情已逝,恋人已失的痴情者的形象就生动的呈现在听众的眼前。其间的忧伤之感不容掩饰,很自然的将每位听众带到主人公的布满忧伤的感情世界里。
5、 内容上的复古性
    中国风音乐歌词的撰写主要选材于古代经典的爱情故事或者只是借助其情节的相似,借助故事的家喻户晓性唤起听众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扩大其宣传和影响力。例如一首陶喆的《苏三说》就是借用了苏三起义的典故。虽然整首歌词的内容表面看起来与此次起义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但是毕竟大部分听众对苏三起义有所耳闻,所以仅仅是这个题目就可以吸引大批的听众耐心的聆听陶喆说唱此次起义。观众的好奇,加上陶喆的演唱技巧和抒情功力,很成功的把这首歌推进千家万户,推进无数听众的心里。
    洪堡特说“语言是世界观”,又说“语言是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2】中国风音乐以其广泛的语言影响力在反映中华文化的同时,唤醒了古典文化的精神。这些饱含浓浓中国韵味的曲风和乐器编织出旋律,加上或诗或词或独白的曲词点缀穿插其中,编织成一段段悠扬悦耳的华丽乐曲,唤醒我们内心深处被久久遗忘的那朵绚丽的奇葩,也唤醒我们对文化回归的渴望。 中国风拓展了歌词的创作范围。作为音乐创作者,他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当下的社会,更需要借鉴古典文化,挖掘现代都市人久违的典雅与宁静,亦或是立足未来社会的超现实情绪,从更深层次上去满足他们的心理和文化需求。 这种经过中国风包装音乐,一经推出,也带领人们回味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古代经典,对青少年来讲,无疑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熏陶。
    另外,中国风的盛行,一方面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深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世人对古文化的忽略。这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警醒。我们需要中国风去呼唤文化的回归,更需要发展一些新的形式去继续开掘古文化,并取得创新。政治经济上呼吁的与时俱进创新精神,在文化发展上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改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特征探微》--《外国文学》 2006(02)
[2] 陈嘉映.《语言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