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以模拟为主、实战性不强的短板,以及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校热企冷”、流于形式的困境,文章提出整合利用高校广告业务需求、校园媒体设备、实验教学设备等资源,构建校园广告生态系统,实施产学研结合,实现实践教学、设备养护、节省职能部门开支三方共赢,使高校办学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的构想。
关键词:广告;实践教学;校园媒体
中图分类号:F713.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09-02
广告学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服务产业,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具有广告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广告学科知识体系的纯学术型人才。因此,必须按应用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强化实践教学,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上的培养仍存在短板。
一、广告学专业实施实践教学的短板和困境
目前,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基本是以项目模拟、广告大赛、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参观实习等为主,虽然在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训练上有一定作用,但基本上是基于典型案例的剖析、模拟、体验,“纸上谈兵”意味浓。例如,广告教育界评价甚高的“广告大赛”实训模式,与真正的项目实战相比,也只能算聊胜于无。一是命题虽然来自企业真题,但它还不是真正的广告项目,而只是原有广告的一种再传播。从命题企业方来说,让参赛师生按原有广告策略重新创作,目的并非是要颠覆和重新运作原有的广告项目,而是通过赞助大赛,使原有的广告目标受众延伸扩展到大专院校师生这一群体;从参赛师生来说,对参赛活动最关心和期待的是获奖与否,而不是自己创作的广告作品在传播品牌、促进销售方面取得什么实效。虽然众多的高校师生就同一命题创作了丰富的作品,但与“比稿”不同,它仍然是一种模拟性质的案例分析和体验活动。二是比赛训练侧重在广告创意和表现这一环节,学生的参赛训练是头不连接客户,尾不连接用户,不能完整地实践广告运动全案各环节的技能[1]。学生在训练中市场角色缺失,与真正的实战仍有不少差距,这是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实务操作能力普遍不强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目前广告实践教学的短板所在。
从缄默知识理论的角度看,广告专业实务操作技能多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能意会而不能明言,例如,在客户接洽和广告调查中的对话、表情、动作、沟通技巧,广告创意与设计中的情感、意志、想象力、创意触发点、思维路径等依附于特定情境的知识和技巧,都不是课堂教学所能有效传递的,只能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观察、师傅示范、与同伴交流、参与体验、试错等手段加以理解掌握。因此,广告教育的有效路径只有与实业界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产学一体的教学环境,加强实战。
但是,由于高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不同,“校企合作”实施过程基本上是“校热企冷”,流于形式。就广告界的“校企合作”而言,确实也存在特殊的困难。第一,广告公司一般规模较小,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岗位,批量接纳学生实习,与高校“批量化”的教学活动不相适。第二,广告公司盛行“加班文化”,与学校的工作生活节奏不合拍,难以通过“学徒式”的教学,让学生观察、跟岗、动手去掌握广告实务操作的精髓。第三,最主要的是广告公司在合作中的“利益点”不多。在其他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学校至少可以把学生的劳动力作为合作的筹码,但广告是知识、人才、技术“三密集”行业[2],处于成长中的学生不可能为广告公司提供太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术服务。因此,较为流行的合作方式就是高校聘请业界专家到学校讲课,但如此一来,教学活动又剥离了具体的“实践场”,学生仍难以习得广告实务操作中的“缄默知识”。
二、校園广告生态系统构建
构建产学一体的教学环境是实施有效性实践教学的关键。如果我们重内容,轻形式,目光由外向而内检,蓦然发现每一所高校内都蕴含大量的广告实践教学资源,完全可以通过有效整合,构建真实的职业情境,实施“产学结合”。
第一,高校有大量的广告业务需求。每年的招生宣传活动、重要会议、宣传资料、学生论文和求职材料的制作与印刷,大型活动的策划,文艺演出的舞美设计,各职能部门、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宣传板报、海报、横幅标语、标志、标识、名片等,这些业务主要是通过外包给高校周边的广告小企业完成。
第二,高校有自己的媒体。包括广播站、报纸、杂志、网站、LED屏幕、微信公众号、宣传板报廊、布告栏、闭路电视、大型活动等,在信息传播上虽处于半封闭状态,但功能与大众传播系统并无本质区别。如果对建筑物墙面、围挡、食堂桌贴等加以开发整合,可以进一步丰富校园媒体资源。
第三,高校有基本的传媒生产设备。基本具备制作平面作品、音频作品、视频作品、网络作品的功能。
第四,高校有专业的人才储备。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高校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广告人才的培养者和广告行业未来的从业者,他们对广告实务的操作有需求、有激情,并且有责任。
设备、技术、人才、需求都已具备,只要理顺内部的管理关系,构建一个高校广告生态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三、校园广告生态系统的运作思路及意义
通过校园媒体资源、实验教学设备资源、人才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广告院系师生与校党委宣传部、团委,或学工部等校园媒体管理部门紧密合作,广告院系师生以“准公司”或者“工作室”的运作方式,承揽各个职能部门的广告业务,仅收回成本费用,用于补充耗材与设备养护,同时参与校园媒体运作。校园媒体除了正常发挥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等“喉舌”功能外,可以尝试投放一些以高校人群为目标受众的商业广告。如大型LED显示屏、食堂桌贴及闭路电视可以发布手机、通讯服务、电脑、考试培训、留学、招聘、家教服务、二手货、教学设备、教材、文体用品等商品和服务广告。通过组织学生承揽相关的广告业务,将真实的广告业务作为实训项目导入课堂,让学生“做中学”,让教师“做中教”,实现客户沟通、市场调研、策划与文案、设计与表现、制作、媒体发布、效果评估、业务经营与管理等广告运作全程各环节及相关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从而形成“产学一体化”良性循环的校园广告生态系统。构建校园广告生态系统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增加师生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克服了校企合作中“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虽无“校企合作”之名,但有“产学结合”之实,也是一种“工学结合”的形式,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和运作真实广告项目的机会。
第二,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当“校企合作”条件不具备时,则退而求其次,变为单位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校园媒体在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也具备了经营性和教学性。
第三,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化。实验设备在发挥教学功能的同时,具备了生产功能,校园媒体设备在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具备了经营性。实验设备和媒体设备的投入具备“造血”功能,不再是单纯的损耗;校园广告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又可以为学校内部职能部门提供贴心的服务,节省各职能部门广告业务外包的费用开支。
《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在打造具有国际化服务能力的大型广告企业集团的同时,也要“提升具有细分市场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的中小型广告企业专业化水平,促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广告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告创意和设计企业,支持广告工作室等形式的小微广告企业”[3]。整合与运作校园媒体资源,构建校园广告生态系统,是解决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以模拟为主、实战性不强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