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广告学论文

广告设计基础教学与创新改革论文(共3篇)

2023-12-11 20: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浅谈广告设计基础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很多非艺术类的高校都开设了广告专业。在这些高校中很多的学生都没有绘画基础,有的甚至连画笔都没有拿过。但是这些学生也很有特点:许多广告班的学生是文科和理科的组合,招入大学时的高考文化成绩都比较高,文化课的基础都很扎实,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很强。而且这些非艺术类高校大都有着多种学科建设的丰富经验,其师资结构合理,教育财力有保障,在培养较高层次的、具有良好艺术素质和文化底蕴、掌握扎实的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设计技能的专门人才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的综合或具有特色的大学。广告设计基础是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非艺术类院校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促成感性与理性的彼此共融,使广告设计基础教学目的更好得以实现。


  广告设计美术基础课也是非艺术高校广告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和广告学专业的其它课程一起构成了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今后的工作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多项的广告设计表现手段和方法,更注重对艺术内在方法的揭示,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客观的、多方位的分析比较作品,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开发,并能指导学生今后的广告活动。


  下面作者从构成艺术的特点和结合学生及非艺术类高校的特点淡淡这一教学的感受。


  一、平面构成的教学


  平面构成不是要求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的,它主要是反映自然现象运动的规律。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有的形态(具象的或抽象的),并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来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式设计。其有两大特点:第一,它以知觉为基础。指的是它不是简单的摹仿物体实物形象,而是以直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从自然中存在的复杂过程形象,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化,来反映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形象;第二,它以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它运用了数学逻辑、视觉效果重新设计和构成空间深度,经它来突出运动规律,表现出超时间、空间的图形效果形象。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态构成和抽象构成。对于自然形态构成,保持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经过形象整体或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构新的图形。对没有素描基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造型能力比较差,画时常常会是形相差很远,有的和儿童画差不多,具有一种稚嫩感,而且学生一般都是很认真、很用功,这种认真让人感动。初期效果不理想,但画到后面还是有一定的效果。而相对于抽象形态构成来说,学生对于几何形为基础构成(点、线、面等等构成元素的几何组合),按一定规律的组合排列是比较容易理解,并能比较好地运用审美的原则进行规律性或非规律性的重新组合。这可能与学生以前学过立体几何,对形和空间的想象有一定的理解有关系,所以理解得比较快、比较好。可就整体来说对于平面构成的构图方面还不很好!喜欢把图画得满满的,生怕空白的地方留下来,老师会说他们没有画完。虚实的对比不够强烈。


  二、色彩构成的教学


  色彩构成主要是要求学生研究不同配色的调和、表情及其对形态和空间的影响。但色彩构成和绘画是不同的:第一,绘画主要是表现物的真实存在,注重条件色和环境色,而色彩构成主要是在形体上渲染色彩,强调的是正常光下的表色;第二,绘画是可以主观感受来转移的,强调的是个人配色的心理效果,而色彩构成是要掌握科学性的配色,以选色为功能所需的色彩服务;第三,绘画主要是个人完成,色彩中有可能在追求一种邂逅的色彩,而色彩构成必须是系统地了解有关色彩知识和配色规律,是为其设计对象而服务的。而对于非艺术类学生来说没有学过色彩,更没有画过色彩写生。最基本的色相(色环)不懂,更不要说对明度、纯度的理解。从教授学生怎样用画笔、怎样调颜色开始学起,画色相开始,着重对色彩感觉的训练。学生对色彩构成来说是一个零的开始,没有色彩的任何训练,这就使得教学上对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刚开始,很多学生调色都是问题:颜色太稀,画到画纸上底色显出来;有的太稠,颜色也化不开。还有的是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得出什么色都不懂......。这是很多没有接触过色彩训练的学生常会出现的问题。但是很多的学生对这种色彩的配色和绘画还是很有兴趣,并且学得很认真,也觉得色彩“玩”的一种乐趣。


  三、立体构成的教学


  立体构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图学(投影学)的分析研究视觉运动、或是绕观运动(物体不动,观赏者围绕着物体观看),创造生动的静力构造体。而主要是造型的训练,在这一方面,因学生没有学过素描,在造型能力方面本来就是比较弱的;所以加强这方面学生的训练很重要。立体构成的表现是抽象的美感形态,是属于具备艺术感染力的立体形象,而不是通常意识上的形状或形体。但作为广告设计来说,立体构成的设计应用并不是很多。学生动手的能力还不强,而且不是很愿意去做的。对材料的收集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不会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对于纸的立体构成制作还是很认真,而且做得不错。有时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或不够积极,但只要调动其对这一内容的兴趣,学习还能很快进入状态,而且效果不错。


  在广告设计基础的教学中,非艺术类的学生因没有学过素描、色彩、造型训练等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对要学好这一课程产生怀疑或信心不足。我们的学生确实缺乏绘画基础,需要从头开始,也需要在有限的课时里了解较全面的知识。所以教学上要把造形基础与设计基础、美学知识及作品评析作为一体。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有集中授课又有个别辅导,并辅以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以直观的教学法为主进行详尽有序的教学。非艺术类的学生在学习时很多存在一种应付的态度,常常说以后不从事设计这一行业,没有必要学好。如果以这种心态来学习,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学好这一课程。在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时,更要加强对学生手绘和动手的能力训练。教学紧紧围绕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特点,把造型基础与设计基础、美学知识及作品评析作为一个整体,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开拓。经过严格认真的教学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画到最后的作业,对开始时的作业都有一种否定的认同,这就说明了学生的审美及绘画的能力提高了。


  作者:邓海莲

  第2篇: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广告学专业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平面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结合代表作品的讲解和欣赏,挖掘学生的平面角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兴趣,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平面设计与广告制作的关系以及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广告学专业的特点,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规格、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和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1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1广告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课程的发展不够理性


  毫无疑问,广告行业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广告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但是这股热潮也让人们丧失了对广告行业的理性预期和评价。高校在缺乏必要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广告学专业平面基础设计课程教学快速膨胀,虽然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难以保障。与此同时,社会观点也对高校培养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人才产生一定的误导,广告学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远远要比人们认为的要复杂的多,不是懂一点电脑知识、有一点创意就可以的。


  1.2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同样也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摒弃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然而,当前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创新,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摆脱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调动不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授课内容主要围绕着课本中色彩、版式以及字体进行,与社会需要脱节。第二,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期间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广告学专业的平面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目前,高校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过于强调专业素质,忽视营销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


  1.3缺乏专业的广告学专业平面上设计教师


  广告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兴起比较晚,很多广告设计的教师都是纯艺术或者工艺美术出身的,尽管他们拥有高超的审美品位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但是,他们中绝大部分都缺少广告学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广告运作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而且也缺乏广告面向市场的商业解读水平,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对受众心理以及什么需求的分析不够,很可能会过分强调唯美的意境的塑造而忽视了受众心理、投放方式以及广告调查的研究,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2.1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


  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要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首先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多元化视角下的符号、元素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信息理念和受众需求将不同符号应用到广告设计的能力,要做到这些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广告学平面设计过于强调理论的灌输,长此以往,学生不免感到乏味、枯燥,调动和不起学习积极性,因此,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应该由理论转化为图形以及符号的欣赏和创意方面。通过多媒体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外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优秀作品,感观刺激让学生感受色彩、图形、结构的组合以及变形,通过平面、二维、三维图形的一次展示,让学生体会混维空间在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引导学生大胆创意,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形式以及肌理来加强视觉冲击效果。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营造宽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空间内。肆意展开灵感的双翅。


  2.3调整教学安排


  传统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过分强调学生对于平面设计韵律以及色彩组合规律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生动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严谨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期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在设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侧重学生对于图形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广告学专业的特色为基础,并立足于与社会现实发展需求,不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作者:陶珂

  第3篇:探析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创新


  引言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对于我国艺术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艺术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教学课程被加入到了实践教学当中,艺术教学的深度与知识领域不断被扩充,我国社会与市场环境对艺术教学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如何更好地实现优质化的艺术教学,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在实践环节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措施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艺术教学今后的实践与发展提供合理化参考。


  一、设计艺术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关系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机械生产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经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逐渐成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主要艺术形式。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教学形式,在实践环节都具有较高的学科性质。其中,造型艺术在形式上主要体现出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纯造型艺术形式,旨在服务于社会经济,在教学过程中实用性较强,能够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广泛受到重视。设计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具体涉及到了物理学、机械学、文学、美学、人机工程学、营销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学科知识,学生通过设计艺术的课程学习,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艺术教学的相关内容,极大的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与实践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艺术知识,以此提升艺术教学的实质性意义与整体内涵。


  设计艺术在实践教学环节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旨在通过优质化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性思维,以此帮助学生在生活与工作领域更好地运用艺术知识,充分实现将艺术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随着我国设计艺术教学领域的发展与延伸,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将目光放在了造型艺术的实践领域。我国设计教育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取得较好的成绩,越来越多高质量的艺术院校和相关事业单位逐步开办,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艺术教学的改革,对于我国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设计艺术与造型艺术作为推动我国艺术发展和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艺术的传播和应用,我国艺术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中西文化交流也变得愈加频繁。传统的工艺美术逐渐被艺术设计所替代,造型设计和艺术设计在学科上的分离,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并为我国社会今后的艺术文化发展和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发展现状


  回顾我国今年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情况可知,当代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误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化、科学化的发展模式,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与优化。从根源上进行分析可知,造型艺术和艺术设计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共同表达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对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的模仿和创新,但是,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仍旧无法摆脱西方造型艺术专业化教学的固有模式与教育理念,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更难以准确找到两个学科之间的明显差异,这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今后的普及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纵观现阶段国内的艺术设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原创设计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性质的模仿与创新,而非表现技巧方面的优化与创新。中国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仍需进行全面性质的良性化发展,这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可知,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在实践环节应当更好地满足专业课程教育的实际需要,并且能够对已有的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约束,以此促进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的各专业教学都离不开造型基础课成,因此,造型基础课程应当在实践环节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学工作者与研究人员应当确保造型设计课程的合理性,并且确保造型设计课程能够满足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这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阶段的优秀人才培养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造型基础课程与设计艺术课程都是以素描、色彩等教学内容为主,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学生的艺术表现技巧,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绘画基础教学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仅仅局限于写实训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创造能力与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审美感受,长此以往严重削弱了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质性作用。


  三、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创新与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特色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专业领域都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内涵,在基础课程的选择过程中相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能够将书法课程当中的字体设计进行课题整合,充分利用丝网印刷与招贴广告的形式开展课题整合活动,并将立体构成与包装结构进行相应的课题整合,将商业摄影与包装设计进行课题整合,以此促使更多的课题知识内容能够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不同基础课程之间的针对性与统一性,以此达到优化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目的。在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者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将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融入到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以此突破三段式的固有教学形式,并在今后的艺术基础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模式创新与优化的过程中,以此提升班级学生地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写实能力


  通过对我国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现阶段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可知,很多艺术教育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仍存在诸多弊端与误区,部分教育机构与定点培训单位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化、科学化的发展模式,学生在这种畸形的教育培养环境中能以获得艺术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与优化,更对我国现阶段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及艺术院校在开办教学的过程中理应从优秀人才的培养角度人手,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运用能力。针对我国现阶段应用范围较广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探究可知,将计算机与色彩教学相结合,不失为一种优质化的艺术设计教学形式。教学工作者在实践环节,可以通过加强计算机与色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培养班级学生的写实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对于色彩以及艺术绘画的领悟能力,以此实现图形创意与专业化课程之间的优化创新,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质性作用。


  (三)加强学生速写表达的训练


  为了更好地提升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学工作者在艺术设计基础的课程教学环节理应适当减少传统的素描教学,并且还需要将速写训练作为课程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加强快速速写的表达训练,以此帮助班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适应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与造型艺术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当对学生的写生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具象训练,促使学生快速掌握专业化的抽象思维,再结合图案构成与平面学习的表现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素描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还可以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深层次的掌握和了解。


  四、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今后的艺术教育教学环节,艺术设计的专业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设计教学的实际质量。学生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理应获得艺术设计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以启发,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帮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艺术设计活动当中,以此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的落脚点,为学生今后的实践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条件。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理应充分明确教学的实际目的,通过创建科学化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在多元化与综合化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更好地获得艺术综合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可知,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在实践环节应当更好地满足专业课程教育的实际需要,通过实践创新与优化,在固有的艺术教学形式上积极创新,结合不同艺术教学形式的特点,促使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并且能够对已有的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约束,以此促进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作者:杨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