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广告学论文

高校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研究

2016-03-28 08: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产学研结合现状及存在问题产学研结合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最早创立此种教育模式的是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至今己有百余年历史,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与实践迄今只有二十多年。1985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经过高校、科研单位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如:清华大学等创建的“项目加基地”模式,以科研项目为结合点,以产学研基地为资源汇聚结合的平台,校企在科技、技术、培训等方面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高校实现创新教育;长江大学试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即通过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华东理工大学等试验的“三明治”模式,即“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还有“校内产学合作模式”及合作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等诸多比较成功的模式。

  

  虽然我国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进行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研究和实践,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产学研结合多侧重于“产”与“研”的结合,而“学”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合作模式中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2、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理工科,人文社科类的“产学研”尚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而对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更是少有论述。而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文化创意产业尤其应该倾听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3、产学研合作的教学体系尚未科学建立,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

  

  4、产学研基于学科特殊性的专属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确立。

  

  二、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创意产业模式分析

  

  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以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包括广告等十三个产业。1”这种天然的属性契合,决定了广告学专业可以无缝嵌入文化创意产业中,在改革广告学专业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主体任务的情况下,还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更多的创意和培养更多的人才。

  

  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如下:发挥高校教学的主体地位,以课程为参与地方创意产业的主体,保证实施过程的延续性,由课程实训环节为起点,逐步扩展、延续到课程考核、学生学期和学年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从而构建起完整的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如图所示,图示上半部分即是高校教学课程组成部分中可以参与地方创意产业的具体环节,分别是: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均可实行)中的实训环节、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均可实行)的考核、学生学期与学年实践、毕业论文(设计),这几个部分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完成。也就是说,先以课程中的实训环节作为试点,然后扩展到课程考核、学期和学年学生实践,最后延伸到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各环节可以独立展开,随时根据课程设置变化进行调整,几个环节可以相互关联,也可以独自实行。

  blob.png

  如图示下半部分是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执行方式,在课程实训环节可以采用命题作业或学科竞赛的方式完成;课程考核采用命题考试或学科竞赛的方式;实践(学期、学年)则采用实习基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地方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而毕业论文同样采用和地方创意产业合作的方式,由相关合作单位命题,学生在命题要求与学校毕业论文准则的要求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现以浙江万里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的部分课程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1、课程实训环节。2006级《广告设计概论》课程以2007年中国广告学院奖这一国家级赛事作为实训内容,通过竞赛,很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程理论内容融于实践,保证了实训的效果。参赛项目一项获得三等奖,另有部分入围作品。2006级《广告管理》课程的实训环节,教师带学生走访了雅戈尔集团,让学生实地了解企业运作的流程,达到了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无法完成的效果。

  

  2、课程考核。2005级《广告美学》课程以“第五届天津大学生平面创意设计大赛”公益主题“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作为考试题目之一,具体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做了调整,规定了设计采用的元素,其他遵照“第五届天津大学生平面创意设计大赛”要求完成。作为课程的考核,检验学生课程的掌握是关键,学科竞赛只是可利用的资源,可以根据课程做适当调整。本次考核有多名学生获得入围奖。2007级《广告促销》课程考核则结合起命题考试与学科竞赛,设置了可选择命题。考试形式是促销策划案,要求3-6人组成一个小组,从设定命题中任选其一,运用所学习过的广告学和广告促销的基本知识、促销的主要工具,完成促销策划案。其中命题之一是与宁波梁祝公园合作,为即将到来的第五届中国梁祝爱情节完成宁波高校推广策划案,提高梁祝爱情节在宁波高校中的知名度,带动高校学生光顾梁祝爱情公园和梁祝爱情节;另外的命题是2008年中国广告学院奖命题,根据课程内容做了适当调整。

  

  3、学期和学年实践。学生进入合作单位实习,把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让教学与未来对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浙江万里学院广告系2003-2005级都有一批优秀学生进入诸如宁波索图广告有限公司、宁波天天商旅、宁波汤臣等相关合作单位实习。在大学学习中能够尽早接触社会和工作,于学生、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很大益处。同时,高校学生也为合作单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特别是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更能契合这些地方创意产业部门的发展。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签约相关合作单位,成为正式职员。这种方式等于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提前培养和储备了人才,从长远来看,对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4、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检验,采用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命题综合毕业设计的方式,使得毕业论文(设计)既全面检验学生真才实学,又契合社会真需求。特别是对于广告学这样综合性、实战性极强,与市场对接紧密的专业,学生单纯的理论研究不足以检验全面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与社会需求相脱离。从2005级学生开始,浙江万里学院广告系试行命题综合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以实际的商业广告项目做为研究课题,并组成各自的工作团队,以小组形式开展项目执行。2005级学生综合毕业设计的合作单位是宁波太平鸟集团,具体项目是太平鸟男装2009年营销策划案,广告系与企业签订项目委托书,企业指派专人定期和学生以及指导教师沟通。除小组策划案外,每个小组成员还有基于策划案自选主题的研究报告。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检阅,也做到了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对接,完成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广告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将公司项目转变为可执行的综合毕业设计,能够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将人才培养、学生实习、毕业论文三位一体。从学生角度看,让其学以致用,使他们在毕业前真正获得了一次实战演练,从而能够对四年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综合毕业设计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从教师角度看,通过综合毕业设计,教学相长,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需求,并能够不断获取教学所需的最新实战案例。综合毕业设计在以后的学生中继续执行,合作单位进一步扩大。2006级学生采用了毕业设计小组自主选择命题合作单位的方式,使得实践操作有了更多的灵活性。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层层递进的方式,高校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在执行过程中,又有很强的灵活性,还能够解决目前高校广告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高等广告教育从理论到理论,教师甚少涉足广告实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时从书本理论到书本理论,实践课程少,模式单一,理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与行业需要严重脱节。广告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在实施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统筹性与独立性并存。在设定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的时候,以教学参与地方创意产业的思路进行统筹,打破课程之间的的壁垒,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加大社会实践的比例,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开放式眼光设置课程。各门课程在执行过程中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征,结合业界最新动向,随时调整。

  

  2、教学方法相应转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教学方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也必须进行改革。浙江万里学院以“合作性教学”为基本思路,倡导师生合作、师师合作、生生合作,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学生讲授、教师合作备课等多种新方式,目的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而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契合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趋势,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注重互利性。高校教学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可以被视为新趋势,但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并非高校教学的核心目的,人才培养的重心不能偏离,一切改革都为此目的服务。但是,在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必须以互利思想为指导,与业界保持互惠的合作关系,唯此,合作才能长久,也才能真正有效。

  

  三、高校教学参与地方创意产业的意义

  

  1、有利于高校教学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让高等教育真正面向社会、现代化和未来。创意产业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因此,高等教育必须要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地方创意产业参与其中,必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竞争力,使得高等教育真正面向社会、现代化和未来。

  

  2、有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充足的后备人才。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人才,在当前和未来五十年内,国家将需要大批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高级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和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以满足各个文化创意产业部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了工程经验的训练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匹配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B+M/30&E培养公式。这一公式,从两个维度深化了工程教育——不仅延长了未来工程师学习生涯长度,也丰富了工程教育手段,拓展了工程教育的宽度。

  

  3、需求导向,为学生创造择业机会。工科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学生与企业增加接触对学生将来就业是很有好处的,这可以促进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依照从业标准来塑造自己。在密歇根大学,很多参加CO-OP计划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去合作企业工作。当前美国十分重视“企业与高校”的结合,所考察的几所学校,美国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有工程合作教育计划(EngineeringCooperativeEducationProgram),提供给学生机会至lj工厂或政府机关边工作边学习,而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的Coopera-tiveEducation中每年参加的学生多达3000多。在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还不被重视,这对合格工程师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从而,加强产学合作,建立需求导向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