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广告学专业的现状与分类
1985年,厦门大学新闻系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广告学专业,1988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亦开设了广告学专业,并在三年后组建了国内高校第一个广告学系。两所院校努力尝试将新闻传播与广告传播联系起来,探索一种跨学科的教学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不断深化而使企业愈来愈重视广告传播迅速发展的趋势。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告学是一门涉及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学、公共关系学、文学、美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知识的学科,高校一般都将广告学专业设在商学院(系)或传播院(系)。在我国,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发展至今也不过23个年头。但是,23年来,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建设渐渐呈现出万紫千红飞速成长的可喜局面。应该说广告学专业自创办以来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然而,20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人们一提到广告学就会马上联想到你是搞理论的或者你是搞艺术的。这固然是非专业人士对广告学专业的不了解所致,但也反映了广告学专业这些年来在培养方向以及教学体系上的一些弊端。
目前,国内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方向至少可分为四类:
一类是以新闻传播院系为基本教育平台,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传播策划与管理能力,课程设置大量地借鉴、模仿新闻系的有关新闻、传播等理论色彩较浓厚的人文课程。这类广告专业的院校更重视于硕士生或博士生的培养,对广告传播的宏观理论予以更多的关注,这就使这类高校的专业教学很明显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广告创意的视觉表现操作能力的培养似嫌不足。这种教学模式的后果自然使许多学生长于坐而论道,但要是具体地去运作一个品牌的市场操作或具体拿出一个广告创意的表现方案就十分为难。不过,这类广告学专业的院校多是国立大学,其毕业生本身就为数有限,并且大多数都要考研、出国,进入国内广告行业工作的微乎其微。而且,其中大部分毕业生更多的是选择在媒体单位工作,真正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偏少,在广告行业内的影响力似乎有限。但是,由于这类高校在全国学术界的客观影响力和专家教授的主观努力,以其在广告学科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赢得了广告学界的尊重,并在全国的广告学界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另一类是以中文系为基本班底经过一定程度的组合所开设的广告学专业。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和广告文案写作能力,课程设置偏重于语言文学方面的课程。从本质上说,这类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与第一类的广告专业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前者偏重于新闻传播,后者偏重于汉语言文学。
第三类是以艺术院校为背景所开设的广告学专业,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表现的综合视觉传达能力。课程设置比较全面,偏重于实际的动手能力。由于归属于设计院系统一管理,在相对浓厚的艺术设计的氛围里耳濡目染,对广告作品的视觉表现与把握具有较敏锐的审美感觉。这类院校多为省属二本院校,其毕业生的考研比例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即非常重视专业实践,毕业后基本上都是在广告公司工作,在广告业界的影响力较大。
第四类是以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为背景而增设的广告学专业,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市场策划能力。课程设置以工商管理或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为主。此两类广告学专业都比较倾向于广告学专业的市场应用性,只是前者更具有广告表现的师资资源优势,而后者则更具有营销策划的师资资源优势。
从总体上说,广告学专业由于其自身的学科性所凸显的边缘色彩极其浓厚,无论其脱胎换骨于新闻传播、中文抑或是艺术设计还是市场营销本无可厚非。广告行业已经迅速成为占全国GDP比重愈来愈大的一个行业,那么,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必然有其独特的专业性。高校必须在正确分析和把握广告行业自身的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的专业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制定出符合广告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广告学专业培养目标,并在培养目标的规范下,根据各高校自身资源的优势,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广告行业的专业属性
现代广告业的诞生如果以1879年艾耶父子广告公司成立为标志,迄今已有129年的历史。其间,广告业从当初在商业领域里的微不足道,到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亦由最初的简单调查到现在的整合传播;所涉及的学科也由单一的推销,向心理学、市场学、传播学、行为学、社会学、文化学、艺术设计、符号学等相关学科渗透、延展、整合。也因此,今天的广告行业的专业色彩似乎也越来越模糊了,这种状况也导致了许多广告学者对广告行业的专业属性在认识上的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广告行业的专业属性是信息传播,有的广告学者则认为是视觉表现,还有的学者坚持认为是营销策划。
一个行业之所以能够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在于该行业能够为社会和市场提供其他行业所不能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而这个只有本行业才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自然就构成了该行业的专业属性。对今天的广告行业而言,虽然可以为客户提供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和广告设计等诸多服务,但真正能够为客户提供其他行业(公司)所无法提供的服务只有广告创意及其视觉表现。因为营销策划和广告调查的服务项目已经有专业的咨询顾问公司和调查公司进入市场,它们完全可以向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而只有广告创意及其视觉表现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提供的服务。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广告创意及其视觉表现是广告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专业属性,其研究的领域主要为消费文化、消费行为、流行时尚、品牌形象设计、艺术表现等。
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完备的学科体系才能与时倶进。广告学专业是一个运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高校开设广告学专业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广告行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其次才是培养广告学科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但是,由于广告专业所涉及学科较多,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太可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学生培养成全能型的广告超级人才(营销策划、公关传媒、市场调研、创意设计、视觉表现等无所不能),从理论上说,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根据广告行业的专业属性,即广告创意及视觉表现予以确定。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再加上不同的高校对广告行业的专业属性的认识不尽相同,就导致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侧重于培养具有营销策划、公关、市场调查等专业能力的应用人才;第二,侧重培养具有整合营销传播、媒介策划、广告管理等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第三,侧重培养具有营销传播概念,洞悉消费行为,擅长品牌塑造与视觉传达的创意型人才。
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特色及发展方向应该以上述第三种方向为自身的学科基本建设目标,原因如下:
1.广告行业的专业属性决定了高校广告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发展方向。虽然广告学科本身是一门众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型边缘学科,然而毕竟又不同于市场学、传播学和设计学以及人文学。从理论上说,市场学、传播学、设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确实为广告学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广告学科是以上述学科为框架进行整合,其研究的领域主要以消费行为、消费时尚、文化流行、品牌塑造、视觉表现及传播效果为主,更具有专业性。
2.从高校办学的角度而言,各个专业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研究领域,否则,专业的存在就缺乏理论的支撑,自然也就缺乏竞争力。因此,广告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如果放弃了对广告行业和广告学科的本质核心的研究与教学,则只会使广告学专业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
3.广告学是_门科学与艺术密切融合的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长期以来,在广告界一直有广告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如以霍普金斯、大卫•奥格威、罗瑟•瑞夫斯为代表的广告科学派,也有以伯恩巴克、李奥•贝纳、乔治•路易斯为代表的广告艺术派。但在高校,普遍的观点都是倾向于将广告的科学和艺术相互融合,即所谓科学加艺术的广告理论。今后的广告传播活动将会愈来愈重视科学的市场调查,科学的策略规划,科学的媒介组合等各种先进的分析方法。这些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模型在高校中的教学不算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倒是艺术的表现、创意的无规律性则是广告学专业教学上的难点,当然也就应该是高校广告学专业研究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当大多数人都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之后,广告的个性与魅力则将又重新回到艺术的创意上来。
当然,由于各个高校的教学资源和院校的背景有所不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可能一概而论,各个高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的学科背景优势和本院系的师资资源,确定有所侧重的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但其侧重点的前提应该是对广告学专业属性有着相当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侧重,而绝不应该是本末倒置。
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
确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接下来就应该是在培养目标的规范下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同的指导思想使许多高校产生困惑。比如,现在高校比较流行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所谓的“厚基础、宽口径”。这种观点无所谓对错,只要不被权力机构僵化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
是,我们国家有太多教条主义者,思维简单化、公式化,而这些人一旦拥有一定的权力之后则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把在局部看来是真理的经验不分青红皂白地推而广之,其结果就是让真理瞬间就变成谬误。
“厚基础、宽口径”已不是新鲜的概念,但问题就在于国内各高校之间的差异之大、生源质量相距之远等诸多因素直接导致了有些高校的毕业生必然有90%考研,这就在无形中使其本科教育带有基础教育的色彩;而有些省属高校的毕业生90%则是要到市场谋一份职业,这就直接决定了高校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必须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两者的衡量标准不同:重点高校的价值取向是考研,一般高校的价值取向是就业,两者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该有所不同。
就一般的省属高校而言,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是“博学、专业、实践”。
所谓博学,是指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和相关知识的积累。所谓专业,是指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强调广告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在毕业后真正成为广告领域里的通才和专门人才,从而能够胜任广告专业领域里的任何一项工作。
所谓实践,是指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求侧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以便学生在毕业后尽可能地缩短将理论转化为执行操作能力的时间,从而增加其竞争上岗的筹码。
广告学专业的教学体系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在教学体系上几乎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素描、速写、三大构成等美术表现方面的课程。因为许多教师至今仍然认为广告学专业是理论性的专业,这种观点一方面说明其对广告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认识极端肤浅;另一方面也说明其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公式化。确实,一个“学”字确实可以表明某专业的理论色彩较浓厚,从实际的操作上说,无论是广告的策划,还是广告的创意表现都绝对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拿出能够帮助广告主达成其产品营销目的的具体方案。因此,如果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只会夸夸其谈而无法实际动手表达其创作概念的话,那就不能在专业广告公司谋取一个职位,更谈不上在广告专业上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了。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一种成见,认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只会写文案、搞策划,这种认识当然有失偏颇,但也足以说明过去某些高校广告学专业在教学体系上的不足。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办学体会,将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两大类别,即学(理论)和术(实践),其中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又分别设立了四个板块,并在这两大类别之间通过工作室和业界专家系列讲座予以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由五个板块构成:
基本技能的教学由素描、速写、三大构成、摄影与摄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组成。
基础理论的教学由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市场学、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美学、文化学、心理学、艺术概论、设计概论、统计学等课程组成。
相关理论的教学由符号学、语言学、消费文化、传媒文化、整合营销传播、物流学概论、促销策划、管理学、广告法规研究等课程组成。
专业理论的教学由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研究、广告史、视觉表现、品牌管理研究、CIS、影视广告创作、广告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等课程组成。
前沿理论的教学由创意产业研究、视觉文化研究、流行与时尚研究、艺术文化经济学等课程组成。
实践教学亦由五个板块构成:
专业实习可以安排在二年级的暑期进行,通过实习,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之前对广告行业的具体运作流程和职业特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利于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作业练习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之外,院系还可以专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金犊奖、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铅笔大赛等项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创作能力。
专业考察可以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广告行业发达地区的参观考察,增加与业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在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打下基础。
连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台分别是工作室和业界专家的系列讲座。院系可以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兴趣)设置若干个工作室,学生从三年级起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进入工作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具体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广告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相互结合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广告专业的学生在知识面上的广博,而不是精深。同时,由于广告活动的生命在于策划,广告活动的灵魂又在于创意,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培养自己在哲学、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需要提高自身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形象思维能力。唯其如此,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才能避开学而不专的劣势(写作不如中文专业、表现不如设计专业、传播不如新闻专业、推销不如营销专业),充分发挥优势,并且凭借良好的文化功底和艺术修养、敏锐的感觉、理性的判断、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就一定能在今后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品牌的文化内涵、审美品味、价值观念不断深化,审美情趣也不断变化,因此,广告学专业的研究重点就是品牌如何在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中予以成功塑造与传播。广告学科的发展也就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真正做到与时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