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2015-07-06 11: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拍摄了戏曲片《定军山》,标志着我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此后,中国电影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经历了三次产业发展时期。
  第一次产业发展时期是1922年—1937年。上世纪20年代,资本家瞄准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纷纷投资。张石川、郑正秋、黎民伟等电影先驱者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的创作、制片及发行、放映几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的数量迅速增长,到1926年,中国共开设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就有141家。经过大浪淘沙,进入上世纪30年代,“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浮出水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至今仍在延续。
  与三大公司作为制片业代表同步的是,发行放映业的不甘落后。出现如“华北王”罗明佑等垄断发行放映的大亨。Www.133229.Com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电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炮火中戛然而止。
  中国电影第二次产业时期是从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国家电影制片厂和私营电影制片厂完成了大规模体制建设和调整,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导演和影片: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林家铺子》、凌子风的《红旗谱》、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芙蓉镇》等等。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是从1978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电影业首先针对自身的产业痼疾进行了改革,并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和力量。进入21世纪后,对于电影业市场化的确定和自觉认知,已经在全行业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方向确定以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产、供、销关系亟待重新“洗牌”。而在电影行业本身,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单一主体,民营资本和境外资金开始进入,从制片业逐步扩展到发行放映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001年,华语电影《卧虎藏龙》冲进奥斯卡,斩获多个奖项,这给了中国人制作华语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信心。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海外资金的大量涌入;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实施与国家的重视扶植;需求旺盛的市场环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的介绍等等,都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业也要面对全球电影的竞争,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竞争,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美国人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将其视为一种产业发展,并由此积累了很多的生产和营销经验,好莱坞才以几乎80%的覆盖率而独具世界电影的霸主地位。中国电影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其他国家几十年才走完的路而成为电影生产大国。但是量变并未带来质变。题材过于集中,类型过于单一,创造力和想象力贫乏,造成了观众审美疲劳乃至排斥心态。
  同时论文联盟http://,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年轻人是主流观众群体,他们受好莱坞电影熏陶,习惯好莱坞电影的审美趣味,而国产电影类型化不成熟不健全,难以有效支撑市场,势必难以抗衡国外电影的冲击,呈现颓败之势。抛开外在因素,造成国产电影溃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电影本身的质量问题。对此,中国电影迫切需要向市场、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电影,即是高质量的电影。
  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挖掘民族文化精华,提高中国电影的竞争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精华亟待更深入的挖掘。中国电影若想在世界舞台展示自己的风采,必须充分利用好民族文化资源,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打造民族电影品牌。电影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而且是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外在形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电影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电影有着鲜明的美国文化烙印,展现美国的民族精神。功夫作为中国文明的特有元素在电影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证明了这一点。1928年,中国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其票房和社会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引发了中国电影的第一次“武侠热”。20世纪60—90年代功夫片成为香港、台湾电影业的支柱,涌现出一批代表这一时期武术功夫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成龙、洪金宝、徐克、李连杰等。2001年,李安导演凭借《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使中国武术亮相全球影坛,对中国电影整体形象的提升和世界电影市场的定位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其次,加强实施人才战略,重视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构筑电影产业发展人才库。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产业,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体,生产过程需要多种人才的参与,创意难度较大。好的创意出自优秀的头脑。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是中国电影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现阶段中国电影的主要从业人员高端的编剧、导演、摄影等达千人,低端的从业人员达到万人之余。从业人员不可谓不多,虽然也有一些电影人坚守艺术理想和现实精神,执着于电影艺术的美学探索,推出了一批有较好口碑和艺术品质的影片,如《钢的琴》等;但另一方面,一些电影惟票房马首是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以空洞的内容、扎堆的明星、娱乐至死的信条推出远离生活,脱离本土文化的作品。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当然是故事。中国电影“讲故事”存在问题,我们的电影人在创意和思维上出现了问题。福克斯电影娱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吉亚诺普洛斯就说:“中国有很多题材可以推向世界,我们与中国的合作要想取得重要进展,需要创造力、更好地讲故事的能力,让银幕中出现更现代的元素。”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是中国电影产业化之路上的重中之重。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电影正在争取成为世界电影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眼下,成熟和新兴市场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争夺世界电影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希望发挥电影的产业和文化力量提振“软实力”的国家而言,如何整合自身优势,制作出能有国际吸引力的电影,成为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国际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加深文化的沟通融合,开阔眼界,提高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2001年到2003年,有着海外、本土双重投资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机》相继问世,《英雄》赢得了2.5亿票房,其他影片也是大获好评。2004年,具有同样资金组合方式的《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及《功夫》,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影片的成功都在向我们展示国际合作的巨大优势。
  未来的电影市场竞争必然是激烈而残酷的。而中国电影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有这样一个天然的优势,加之我们用更明确的经营意识和市场化手段去不断开拓,中国电影必将迎来他的再次辉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