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影评三问
电影观众总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数目吧。为什么报纸上不见群众影评了呢?
中国电影诞生一百零三年来的历史,指示出群众影评生动活泼,观感真切,质朴无华,时有电影专家见所未见、言所未言的底层心声。特别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电影兴起,群众影评的摇旗呐喊,为传播,推动、提升左翼电影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必然的。电影与群众的互动,源于电影本身的根本特质。这就是电影的大众性。电影是工业生产的产物,它的巨大投入,需要大群消费者,即大群观众以收回投资并能盈利。电影也是将原来个体生产,个体欣赏,个体珍藏的艺术、美术作品,普及于大众的新兴产品。“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电影这一大众文化,大众娱乐的利器,没有大量观众的追逐,捧场,消费,没有市场,电影必将无影无踪,销声匿迹。单个影片是这样;整个电影也是这样。而当群众投入观赏,娱乐之后,天然地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群众看过影片后的口口相传的观感,往往比电影广告还有力量,更具有可信度。在电影院的当场反应,绝非“一个人的电影”“一个人的看片”所可比拟于万一的;即使“家庭影院”也绝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有“自己的园地”可资发表,群众影评就在社会上横空出世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第一个十年,听有的电影专家的评估,是当代电影的黄金时期。也许是吧。门外汉不得而知。但根据世故的推测,论文联盟http://或人一定大摇其头,心怀恨恨,甚至要“消毒”的。wWW.133229.Com不过,试看那十年的群众影评,真是蓬蓬勃勃,虎虎生风,和开明的电影家,特别是开明的电影评论家一道,为“思想解放”推波助澜,建有功,立了业的,不愧为群众性的生力军。显示出黄金期气象。单单一本《大众电影》就发行九百万册!那也是因为多有群众影评的缘故。不信,请“鸳梦重温”,看看那里面的群众影评吧。那绝不是电影专门家的一统天下。而且,我敢说:电影专家是不订阅也不购买的;订阅与购买的是“大众”。我记得,当时中国电影家协会有电影评论学会;而北京,更有“青年”电影评论学会。他们的会员,据说是电影家的座上客,但出入于电影座谈会,是有案可稽的。它们的活动那么多姿多彩。不知今天还好吗?
孔子是伟大的。但我不信服孔子。因为他是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然而,孔子的有些话还是伟大的活在现在的。比如说吧:“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如今群众影评就落入这样的境地。虽然有俗话说:“旁观者清”,但我并不相信。盖旁观者不在“局”中,不在“门”内,他/她对“内情”毫无所知;不是他/她不想知,是不得而知。有一句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隔膜是人生的一大悲愤。雾里看花是人生的一小遗憾。孔夫子说:“吾有知乎?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他有这本事,他厉害。而我,一介鄙夫也;于是只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