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

2015-07-06 11: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提要】
比较电影研究的领域应该比跨国电影研究的范围更广。电影研究除了重新思考欧洲中心主义的问题,还应该超越追踪金钱流动的规则,同时强调电影生产、发行、放映和接受的语境、文本、互文性和潜在文本等方面。在比较的框架中,本文列举中国电影研究中常被忽略的和尚未充分发展的课题,例如观众研究、盗版现象、文学改编、电影及其他艺术(戏剧、摄影和影像)之间的跨媒体性等等。本文还强调跨学科性对我们理解包含于电影语言和技术中的跨文化视觉性所起的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比较研究 跨国研究 跨学科性 跨媒体性 跨文化视觉性

  
  一、电影研究的两种视野:比较与跨国
  
  1995年,威尔曼(willemen)作出一个有趣的评论:“尽管比较文学有许多历史缺陷,但必须承认,电影方面的比较研究尚未存在。更糟的是,由于目前电影理论中的种族主义偏见,急需的比较电影研究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取代目前强加于大学生中的电影研究。”①
  威尔曼对于比较文学的评论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我从中看到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北美比较文学研究和电影研究迥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尽管比较文学先前在文学理论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承认,但比较文学却不得不在人文学科规模日益缩减的趋势中挣扎求存;相反,电影研究近来则在欣欣向荣的跨学科领域里得以繁荣发展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种族中心”为其理论基础的比较文学,在学界中渐渐退位于英语系,因为英语系经过数十年的重新调整,现在已自称是跨民族或至少是后殖民的学科。WWW.133229.cOM这种反讽来源于比较文学也曾强调过自己具有的类似的跨民族立场,尽管其理论基础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欧美比较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体系,它研究各民族文学对“总体文学”(general literature)所作的“特殊”贡献。“总体文学”需要跨民族国家界限的运作和多语言的技能,它所隐含的跨国族性体现在它揭示了一种文学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将诸多民族文学结合在一起,从文学主题、母题、类型、模式、风格和运动中分析出可以辨识的——如果不是完全相同的——共性(如人文价值和审美理想),并通过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进一步建立文学可比性的方法。回想起来,西方的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时代的逐渐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纯粹意义上的民族文学本来不过是个神话,而支持比较和跨民族研究的文学理论已不再仅仅属于比较文学领域了③。
  另一方面,尽管电影研究正在繁荣发展,但它依旧在获取其独立的学科地位方面遇到许多难题。它的跨学科性质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管理阶层的矛盾决定:在美国的爱荷华大学,电影学脱离传播学系与比较文学系合并,而同时在印第安纳大学,电影学则脱离比较文学而并入传播学系。这些决定可能看似不合逻辑,但事实上,电影学与比较文学可以相容的看法已经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了。
  问题在于,为什么威尔曼当年提出的那种“急需的比较电影研究”至今仍未成型?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主义”当然是个主要原因,威尔曼对此有着尖锐的批评:
  
  学术界的学科领域的扩张创造了就业和院系扩张的机会。结果是,在欧美电影理论模式中成长的学者急于在一些新的领域——例如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电影研究——插上旗帜,占据位置。在这方面,这些学者和院系阻碍了真正的比较电影研究的来临,试图把欧美电影和美学理论的范式强加于非欧洲的文化实践中。④
  
  为了挑战电影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威尔曼揭示了两种具有争议的研究模式:(一)“投射性的挪用”(projective appropriation)关注于“征服市场,消除竞争,巩固垄断”;(二)“自动发言”(ventriloquism)虽被认为体现了“垄断者/帝国主义者的内疚”,但却“允许他在继续其独裁垄断”的同时装扮成“受压迫者”的模样⑤。为了获得真正的比较视野,威尔曼借鉴巴赫金的“他性”(alterity)概念,主张以利用“创造性的理解”进行双向交流:这不再是简单地将“对话”与其他文化的产品相结合,而是利用自己对另一种文化实践的理解,重新观察和思考自我文化的格局⑥。因此,比较电影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投射或输出某种理论范式,而且还是重新审视和反思这种理论的本来的基础。
  我在论述中国电影研究中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时⑦,也同样借鉴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以及肖哈特(shohat)和斯特兰(stram)合著的《不加思索的欧洲中心主义》(1995)一书的有关内容⑧,但我认为,中国电影研究正是通过在电影理论和批评方面与欧美主流电影范式的对话、协商才在西方得以发展。因此,中国电影研究在本质上是比较的,得益于同好莱坞和其他民族电影的比较研究。当然,“比较电影研究”尚未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多数学者都心照不宣的一种假设,即任何民族电影,甚至是美国电影,在一定范围内必然都具有比较的特性。为此,基于跨国电影的概念,鲁晓鹏指出:“民族电影研究必须转型为跨国电影研究。”⑨
  裴开瑞(berry)和法克哈(farquhar)认真研究了鲁晓鹏的建议,提出以下问题:将“跨国电影研究”作为一门学术领域意味着什么?把中国电影和国族性置于跨国框架中又意味着什么?他们认为,鉴于其历史和地域的复杂性,“中国电影是将思维方式转变到电影及其国族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挑战英语的电影研究中欧洲中心主义的主导力量,因为电影研究领域本身也正向跨国方向发展”⑩。我赞同鲁晓鹏、裴开瑞和法克哈的观点,即电影研究必须转变为跨国研究,但我相信,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把全球各地多种多样的生产、发行、放映和消费的地点联系起来(这些项目之前已经实施,特别是在全球劳工分配方面),而且需要在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知识生产过程中审视自己的立场。
  威尔曼的比较电影研究和贝利、法克哈的跨国电影研究的观点都挑战了电影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传统,同时也在进行比较研究。所以我们面临着评估他们各自在电影研究中的发展潜力的任务。我认为,跨国性可以成为电影研究比较视野中的一个主要方面。跨国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目光向外,跟随着跨国家、跨地区和跨大洲的金融、科技和人力资源流动。的确,这种流动被以前的主流电影理论——如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等——认为毫无价值可言,所以新兴的产业研究与媒体研究就对比较电影研究有着实质性的贡献,但是,仅仅关注外部并不足以解释电影的生产、流通和接受,以及为其所创造的多面的意义系统。
  作为一个总体框架,比起“跨国电影研究”,我更倾向于“比较电影研究”,因为后者更确切地抓住了电影的多重方向性,即电影同时呈现为外向型(跨国性、全球化)、内向型(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后向型(历史和记忆)和侧向型(跨媒体的实践和跨学科研究)。因此,比较电影研究要求不同领域中的同步的深入研究。仅举几个例子:在政治经济领域,比较电影研究审核跨国、国家、民营资本间的流通,以及国家在某一时间内可能采取的对外(如好莱坞)的抵抗或顺从的策略;在传播和表达方面,比较电影研究分析不同媒体和技术的特殊性和互联性;在发行、放映和接受方面,比较电影研究探讨电影成交和消费的方法;在美学领域,比较电影研究揭示叙事、场景与音像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电影研究之所以优越于跨国性,在于它更能受益于首先在其他学科(如产业研究、媒体研究、文化研究、视觉人类学、城市社会学、比较诗学等)发展起来的范式和方法。
  这里我还想说明,比较电影研究的框架至少在三个方面不同于比较文学研究。首先,我们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模式,尤其是内含其中的民族文化的等级划分(如西方优越于非西方),这种模式过去一直主导西方比较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发展。其次,我们必须避免比较文学中传统的精英主义立场,那种立场一度将该学科引入一味迷恋深奥概念而漠视大众文化及日常实践的尴尬处境。再次,我们要放宽“比较”的概念,使其不仅包括相互影响和平行的事物,还包括跨学科、跨媒体和跨技术的关系。必须承认,我并不可能在本文中全面考察比较电影研究的整个领域。所以,以下我着重于跨学科、跨媒体研究的论述,以此引起对中国电影研究尚未发展的课题的关注,使其在更广阔的比较视野中尽快得到发展。
 二、跨学科性及其启示:观众和盗版
  
  当中国电影研究首次进入北美学术界的视野时,裴开瑞正确地强调了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迫切性,并预计可以从多方面对中国电影进行创造性研究。(11)我总结中国电影在西方的发展时指出,跨学科研究为这个新领域带来了力量和繁荣,因为它已成功地延伸到了历史研究、产业研究、类型研究、审美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12)可以理解的是,并非所有的领域都得到均衡的发展,观众研究就不幸地被忽略了,甚至是被不负责任地忽略掉了。
  关于这种“忽略”的一个很重要的例子是,卡普兰(kaplan)仅仅根据与裴开瑞的谈话,就断然宣称,“依靠采访观众不会有任何成果”,而且中国影评人不可靠,因为他们已经习惯性地口头服务于“党的路线”。(13)比起卡普兰未经研究就断然忽略观众访谈和影评这两种观众研究方法的态度,裴开瑞早期对中国观众的忽视则可能是无意的。他将孙瑜的《大路》(1934)诠释为一个崇高的文本,“通过对‘力比多’的煽动和对革命对象的重新定位,试图唤起观众的革命热情”。(14)裴开瑞的这一精神分析式的解读缺少的是对观众的界定——他们或是30年代的历史观众,或是建构于电影理论中的个体观众,或是当今电影批评家在某种特定的理论范式中所定义的观众。
  裴开瑞对观众问题复杂性的忽视可以从赖恩(ryan)对精神分析方法的主要问题的诊断中得以理解:
  
  观众并非被电影所精确“定位”;相反,他们要么接受、要么拒绝电影对这个世界的陈述,而他们的选择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相符合的。具体的电影文本,即电影对观众的指认,是由更广阔的社会话语所决定的,使这些话语的意义和评价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体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工人阶级还是统治阶级等等。(15)
  
  赖恩提醒我们,电影研究中的观众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即同时考虑文学和社会形态,以及文本、副文本和语境等因素。
  即使在文本层面,观众访谈和影评也不再像卡普兰1991年所断定的那样“不可靠”了。裴开瑞最近在他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研究中正是利用了这两方面的资源。(16)而且,电影统计数字(例如每年的电影生产、票房排名、观众喜好等)在中国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然而,除了少数特例,用英语写作的学者似乎对观众研究仍感到十分勉强。我冒昧猜测这种勉强的原因。首先,在学科领域,观众研究并非是电影、历史、文学界(中国电影研究者多数来自这三个学科)所推崇的文本研究形式,而擅长统计分析和产业研究的传播学者可能不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因此不想冒险犯下令人尴尬的错误。其次,在方法层面,大部分学者熟悉仔细的阅读,从而满怀信心地将时兴的理论运用于所选的电影文本之上。相比之下,观众研究似乎比较繁琐,往往需要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档案研究,其结果似乎在项目的规划阶段很难准确地预测。第三,在意识形态方面,观众研究似乎总在为电影产业服务,一边分析数据,一边提出诊断;观众研究还要衡量宣传策略的有效性,这又似乎在为国家服务。因此,观众研究似乎风险重重。
  但是,观众研究所面临的所谓“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控制风险的一条途径,是将观众研究的边缘性转变为其真正的实力:由于在学术界的边缘化,观众研究得以在跨学科领域里繁荣发展,借鉴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实证研究到经验研究,从历史研究到推测性研究。另一种解决学术界边缘化的方法,是将观众研究发展成一个具有意识形态批判性、史学研究翔实性、理论思维成熟性的新兴领域。
  早在1992年,杨美惠在西安和上海进行了人类学的田野研究,密切追踪大部分是由工厂工人组成的电影讨论组的活动。在电影接受方面,她对不同文本的分析揭示了观众接受和电影欣赏之间的互动,以及政党/国家主体和潜在的公共领域之间的复杂关系。(17)这里,杨美惠开创性的人类学研究与西格森(higson)所主张的以消费为基础的电影研究方法不谋而合:
  
  相对电影生产,我们更应该强调电影的消费和电影的使用(声音、影像、叙述、幻想)。这种方法包括研究重点的转移,即从原来将电影文本分析为陈述民族感情和呼唤潜在的民族观众的渠道,现在转移到研究现实中的观众是如何联系国内国际电影、电视产业的多种产品来建构自己的身份,以及这种建构得以实现的条件。(18)
  
  无论是西格森对消费的强调还是杨美惠对电影的人类学研究所采用的参与—观察的方法,二者都在中岛圣雄对北京电影俱乐部的社会学研究中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中岛圣雄在北京进行几年的田野调查,将布迪厄的“文化生产”模式扩展成“文化消费”模式,据此揭示了文化消费的布局与文化机构(电影俱乐部、电影检查)、文化成员(俱乐部业者和观众)以及文化产品(电影、录像)之间的动态关系。中岛圣雄不仅说明了哪些影片通过非官方渠道得到展映,如何挑选和发行这些影片,他还对电影消费的社会学研究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自我审查、地理文化地点和政治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间的转化形式等。(19)

  杨美惠和中岛圣雄分别的个案研究证明,观众研究既得益于跨学科研究,也要求比较研究。因此,跨学科比较的方法促使我们探索其他方面的观众研究。例如,历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大量投资于流动电影放映队——前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后者在社会主义时期。这种操作遵循了什么样的文化政策?计划招募什么样的观众?此外,观众是不是社会主义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观众只是政党和艺术家为了证明其为民族兴亡而描绘的一个幻象?至于台湾电影,语言因素又是怎样将电影消费复杂化了?观众对日本电影(50、60年代合法或不合法的放映)的接受程度变化如何?在同政府资助的国语电影的竞争中,台语电影是如何服务自己的观众的?还有,台湾新电影经过初步阶段的成功后,又是怎么迅速地失去了本土的观众?
  回到当代中国,观众研究能给棘手的盗版问题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作为中国90年代末以来独立电影的发言人,贾樟柯构想了一个从“盗版到民主”的乌托邦过程,像他一样的普通老百姓依靠盗版夺回自己观看国际电影经典和利用数码摄像(dv)技术从事纪录片和实验电影创作的权利。在贾樟柯看来,盗版为观众从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提供了一种解放性的功能,盗版剥夺了先前电影管理者所独占的特权,将它移交给广大的消费者。(20)另一方面,彭丽君对盗版的批评完全否决了盗版可以促进观影“民主化”的观点,她认为盗版是一种令人愤慨的操作,它剥夺了全球知识产权资本,却滋养了一个以亚洲为基地的非法的地下跨国资本。与贾樟柯对盗版观众的潜力的热情赞扬不同,彭丽君描绘了这么一个“寻求快感”的消费者醉心于色情、暴力等非法影像中的悲观景象:
  
  显然,将盗版假设为反抗权威政策、“人人平等”的努力是天真的,因为人们渴望的是香港和好莱坞电影式的娱乐,二者在各自的话语结构中也蕴含了霸权。盗版的热门商业影片往往存在各种形式的偏见,从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对同性恋的憎恶到资本主义的贪婪。盗版涉及的所谓策略其性质既非人道的、也非民主的,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剥削,使一些强盗大亨从中赚取巨额利润。(21)
  
  与王淑珍对华语市场盗版的调查相比较,彭丽君在批评中国观众欣赏盗版产品的低劣品位时所表现的精英主义态度就变得十分突出。王淑珍也非常重视盗版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如权力关系,财务决策),但与彭丽君不同的是,她拒绝做出简单的判断,比如彭丽君的所谓“电影盗版可以视为中国人对抗国家和全球文化产业最大规模的集体犯罪”。(22)相反,王淑珍更愿意去倾听消费者的看法和他们使用盗版的理由。王淑珍对消费者的描述表明,大多数人购买盗版产品是基于经济原因,但个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接受调查的一个旅居上海的台湾商人家里拥有“一套令人印象深刻的欧美艺术电影的收藏”;“对他来说,这并不是盗版光碟和电影票之间的差价问题,而是如何选择和获取非主流电影的问题”。(23)显然,这个台湾商人属于一群庞大的受过教育的消费者,正是基于他们对盗版有选择的欣赏,贾樟柯才对中国电影文化中出现一个新的民主场地寄予希望。换句话说,消费者的能动作用是观众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
  贾樟柯和王淑珍对电影观众的信心与彭丽君对低品位消费者的不信任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又将我们带回到比较电影研究的跨学科问题上来。一个自我反省的文化评论家应该意识到自己学科的盲点,敞开胸怀在其他相关学科中寻求新的发现。即使在日常消费的最底层,观众也从来不是一个统一体。电影研究的比较方法使学者们意识到区分研究对象的必要性。这种比较分化可能发生在北京和上海当地消费者的层次上,或在不同城市不同消费习惯的比较分析的层次上,它也可以启发更高层次上的分析,如跨国研究。因此,王淑珍的对盗版的调查把我们带到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跨区域华语市场;同样,中岛圣雄对北京电影俱乐部的研究揭示了当地俱乐部的业者和观众对欧洲国际电影节跨国操作的熟悉程度。
  
  三、跨媒体性及其潜力:改编与美学
  
  如上所述,跨学科的迫切性将我们引领到另一个关键问题,即跨媒体性,其同样可以从多种学科模式所滋养的比较电影研究中获益。作为综合艺术,电影跨越众多媒体的界限,如文学、绘图、摄影、音乐和表演等。对在比较视野中进行的跨媒体研究的强调,鼓励了学者对电影研究中未充分发展的领域进行研究,如电影改编、电影音乐和电影视觉美学等等。
  历史上,电影改编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生产中的主力军。中国内地和香港最早拍摄的故事片是由戏曲改编的,如《定军山》(1905)、《庄子试妻》(1913)。正如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其中许多来自对国外作品的翻译或改写)提高了早期中国故事片生产的质量,对传说与神话的改编推动了上海从20年代中期到后期电影创作的第一股商业浪潮,以及战争时期的第二股商业浪潮。文学和戏曲的改编依然是50、60年代中国内地和香港电影的主要形式。90年代张艺谋等人所谓的“民俗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成功部分源于他们复杂的文学资源。
  对中国电影中文学和戏剧改编的研究仍未充分发展,虽然个案研究不时出现,如对早期戏剧改编的研究,对巴金《家》的电影改编、台湾的文学改编,(24)但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电影改编问题更系统的阐述尚未实现。简单地说,这个领域是全面开放的。一方面,我们可以在“信”和“达”的概念上考虑,电影改编(如夏衍)和翻译(如严复)与原著有怎样的异同;准确、歪曲是如何传达某种意识形态、文化或审美信息的;批评家是如何应对不同时代、不同代的艺术家的各种改编策略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研究在当今风靡一时的电影——如《英雄》(2002)、《无极》(2005)、《夜宴》(2006)——中编剧的功能和地位日益衰落的复杂原因。关于文学媒介,尽管字幕并不属于文学改编本身,但我们可以通过核查在中国大量流通的盗版dvd中明显的字幕错误(有些是情有可原的,有些则是滑稽不堪的),来检验中国观众对欧美商业和艺术电影的接受程度。
  假如文学的电影改编局限于对书面文字进行比较,戏剧的电影改编则推动了不同媒体间的比较。在80年代,当中国电影研究试图重新将自己定义为一个自足的学科时,许多学者主张放弃电影对文学和戏剧的依赖,转而拥护电影自身的所谓本体(如视觉),但是,戏剧是历史性地建构于中国电影中的,而对戏剧、文学、视觉的比较研究应该能为不断发展的中国电影实践提供新的理解。例如,将“戏曲片”定为社会主义电影中一种特定类型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社会主义传统与中国电影研究中所谓的“影戏理论”有着怎样的联系:它是如何将50、60年代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复杂化的?“文革”时期江青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观众可以接受与她的“三突出”原则相呼应的革命样板戏电影版本的?另外,70年代初的电影工作者是如何商讨政治、电影、戏剧、音乐和表演等论题,并通过技术手段(如镜头的角度、特写、场景调度、色彩色调)来传达真正的“革命”产品的?
  摄影技术的特性和电影风格的意识形态内涵将我们领入了另一个未充分发展的跨媒体领域,即中国电影与实验性摄影和视觉艺术之间的联系。例如,当代中国的实验摄影的非官方立场是从80年代后期的“纪录转向”中发展起来的,它开创了历史、记忆的新视野以及对自我和身体的表现和定位。(25)同样,自90年代初起的中国独立或地下电影一直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及其“纪录风格”和实验性质,新一代的中国导演从事记录现实、保存记忆、表现新的主观性的影片已经很多年了。(26)摄影和摄像的另一个重叠发生在录像艺术上,例如欧宁和曹飞的《三元里》(2004),以及杨福东的作品,都可以从比较电影研究的角度看成是艺术媒体间相互滋养的结果。的确,实验录像艺术已十分具有吸引力。新纪录片开创者之一的吴文光就通过拍摄《日记:1998年11月21日,雪》闯进了录像艺术这个新的艺术分支。这部短片既是对北京一个艺术展览被官方关闭的记录,也是实验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表演的精心策划。
  从表演的角度,电影表演要求跨媒体的比较,正如明星研究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银幕内外的话语和表演上一样。在广泛的范围内,民国时期新女性的电影形象进一步在大众传媒中塑造了一种现代都市的新主体和新原型,这种新女性的模型同样介于文学(小说、诗歌)、图画(卡通、插图)和摄影(日历、写真)等形式之中。可以断言,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电影不仅为女性创造了新的职业,也为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27)在小规模的范围内,化妆、服饰会增加某个影星的流行程度。在中国早期电影中出现的常常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形象,而是通过现成材料拼贴而成的混合体。所以,在《女侠白玫瑰》(1929)中,女侠吴素馨的装束来源于复杂的跨文化参照:一道范朋克(fairbanks)式的胡子、一块头巾、一顶牛仔帽,一些弯猎弓跨于她的右肩,一把利剑横置身前,完全一副豪爽的男性姿态。(28)这种比较电影研究的实践揭示了早期电影工作者在性别混合、类型混合(中国戏剧和武侠电影,美国女王冒险系列)、媒体混合(电影、戏剧、文学)方面创造性的努力。
  像电影表演一样,电影音乐是中国电影研究中另一个尚未充分发展而将会从跨媒体研究中获益的领域。几个案例研究足以证明电影音乐、电影歌曲对比较电影研究潜在的贡献。(29)至少可以说,30年代的左翼电影中西方管弦乐常常在视觉和声音轨道之间造成反讽对比,类似西方音乐的显著影响应该在西方音乐作为大都市象征的地位和中国作曲家跨文化(中国、日本、欧美)的经验方面去寻求解释。可以理解的是,这个领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此在中国电影的视觉和音乐文本中建构真正的比较模式。
  最后,即使在视觉领域,比较电影研究也可以从比较文学中发展出来的比较诗学上获益。在郝大铮、倪震和微尔克森(wilkerson)的论文中,他们有意识地尝试将中国电影和中国传统美学联系起来,旨在用艺术跨媒介(绘画、诗歌、电影)的比较方法,重述美学概念——如多焦点视野、空白和“镜游”——在电影中的作用。(30)尽管没有预先的知识,波德威尔(bordwell)对香港动作片所作的精心的新形式主义式的逐镜头分析,揭示了一个基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动”、“静”的结构原则的“停—动—停模式”。波德威尔因此还联系到爱森斯坦在日本戏剧中发现的“无转场的表演”。(31)波德威尔的比较美学研究贯通爱森斯坦和日本戏剧,这一个例子再次提醒我们,比较电影研究在推进视觉和表演的美学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虽然这些潜力大多还不确定,因而目前受到低估。
  
  四、超越跨国主义:比较
  
  电影研究中的跨文化视觉性回到文章开头所描述的电影研究中的两种视野,我重新说明一次,我相信比较电影研究比跨国电影研究包含了更大的范围。“比较”这个术语在描绘跨学科和跨媒体的相关领域方面具有伸缩性,而“跨国”这个术语目前依旧没有明确的定义,主要原因是跨国主义对“国”有多种诠释。“跨国”这个术语强调了什么?假如是“国”这个概念,那么“国”又包含了什么?文化、语言、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和地方性?假如强调“跨”这个概念(例如,在电影中跨越和集合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语言),那么跨国电影的这方面特征已经包含在比较电影研究之中了。
   其实,“跨语言实践”已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重要方面,(32)现在,许多学者喜欢将“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术语,以此强调中国电影在跨越官方“国语”和中国多种方言之间的跨越能力,(33)但是,比起电影研究中的“跨语言”一词,“跨文化”这个术语看起来更受人青睐。例如,周蕾曾强调电影作为一种技术性视觉的幻觉效应:“电影从其诞生以来一直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具有跨越‘文化’的能力——即创造富有魅力的形式,这种形式易于接触,并以独立于观众的语言和文化特征的方式与其交流。”(34)同样,在他的“中国电影诗学”的模式中,波德威尔强调国际电影中一组由相似而非不同联系在一起的“跨文化空间”。(35)
  有两点值得进一步阐述。一是波德威尔的诗学模式接近比较文学中的比较诗学,这是因为他坚信“诗学本身是比较的方法”。第二,比较电影研究旨在通过强调电影视觉的技术性来超越“跨国主义”的模式。比如,波德威尔在探讨“比较的中国电影风格”时,以彻底的实证主义方式验证中西电影间的相互影响和亲缘关系:一方面,香港电影通过强化已经“强化了的连戏”而改变了好莱坞经典的连戏系统(起到跨文化“跨桥头堡”的作用),因此香港电影看起来“比好莱坞更好莱坞”;另一方面,台湾电影通过在“平面衡量”(planimetric)的形象和场景调度的深度等方面的实验,回归了欧洲电影中久已失去的传统。(36)
  波德威尔的研究证明,跨文化视觉需要同时注意比较电影研究中技本性和概念性两个方面,跨媒体性涉及艺术媒介之间以及艺术和技术媒体之间的比较。如前所述,我在这篇文章中列举比较电影研究领域的目的并不在于全面涵盖;相反,我的目的在于整理出中国电影研究中尚未充分发展的领域。最后,我重申,比较电影研究应该努力超越简单地追随金钱(即跨国资本的流动)或分析国内(如电影审查)、国际(如电影节影展)的文化政治,而必须将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国际电影的美学、文化、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①④⑤⑥paul willemen, “the national,” in l. devereaux and r. hillman (eds.), fields of vision: essays in film studies, visual anthropology, and phot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p.22, pp.2627, pp.2829, p.30.
  ②(12)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172页,第3—51页。
  ③charles bernheimer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⑦yingjin zhang, 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2002,pp.115147.
  ⑧ella shohat and robert stam, unthinking eurocentr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media, routledge, 1995.
  ⑨sheldon lu (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25.
  ⑩chris berry and mary farquhar, china on screen: cinema and n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p.14.
  (13)chris berry (ed.),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 cornell university, chinajapan program, 1985, p. i.
  e. ann kaplan, “melodrama/subjectivity/ideology: western melodrama theorie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recent chinese cinema,” eastwest film journal 5.1 (1991) , p.26.
  (14)chris berry, “the sublimative texts: sex and revolution in big road,” eastwest film journal 2.2 (1988),p.79.
  (15)michael ryan, “the politics of film: discourse, psychoanalysis, ideology,” in c. nelson and l. grossberg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480.
  (16)裴开瑞的文章收入p. pickowicz and y. zhang (eds.), from underground to independent: alternative film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 pp.109122.
  (17)mayfair yang, “film discussion groups in china: state discourse or a plebeian public sphere?” visual anthropology review 10.1 (1994) , pp.11225.
  (18)andrew higson,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inema,” screen 30.4 (1989), pp.4546.
  (19)中岛圣雄的文章收入p. pickowicz and y. zhang (eds.), from underground to independent, pp.162207.
  (20)贾樟柯的文章收入张献民与张亚璇《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308页。
  (21)(22)laikwan pang, “piracy/privacy: the despair of cinema and collectivity in china,” boundary 2 31.3 (2004) , p.115, p.116.
(23)shujen wang, framing piracy: globalization and film distribution in greater china,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 p.91.
  (24)christine harris, “adaptation and innovation: costume drama spectacle and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in y. zhang (ed.), 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 1922194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5173; lewis robinson, “family: a study in genre adapt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12 (1984), pp.3557; stephanie hoare, “innovation through adaptation: the use of literature in new taiwan film and its consequenc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7.2 (1993), pp.3358.
  (25)wu hung and c. phillips, new photography and video from china, chicag smart museum of art,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4, pp.1136.
  (26)yingjin zhang, “styles, subjects, and special points of view: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new cinemas 2.2 (2004) , pp.11935.
  (27)zhen zhang,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the actress as vernacular embodiment in early chinese film culture,” camera obscura 16.3 (2001) , p.243. miriam hansen, “fallen women, rising stars, new horizons: shanghai silent film as vernacular modernism,” film quarterly 54.1 (2000) , pp.1022.
  (28)weihong bao, “from pearl white to white rose wo tracing the vernacular body of 'nüxia' in chinese silent cinema, 19271931,” camera obscura, 20.3 (2005) , p.215.
  (29)sue tuohy, “metropolitan sounds: music in chinese films of the 1930s,” in y. zhang (ed.), 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 pp.200221;yuehyu yeh, “a life of its own: musical discourses in wong karwai's films,” post script 19.1 (1999) , pp.12036.
  (30)linda ehrlich and david desser (eds.), cinematic landscapes: observations on the visual arts and cinemas of china and japa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4.
  (31)david bordwell, “aesthetics in action: kungfu, gunplay, and cinematic expressivity,” in e. yau (ed.), at full speed: hong kong cinema in a borderless worl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1 ,pp.8082.
  (32)lydia h. liu,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3)sheldon lu and emilie yeh (eds.), chinese 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34)rey chow, “fil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j. hill and p. gibson (eds.), the oxford guide to film stud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171.
  (35)(36)david bordwell, “transcultural spaces: toward a poetics of chinese film,” in s. lu and e. yeh (eds), chinese language film,pp.141162, pp.14314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