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重塑影像中的“中国”——高力强电视电影导演

2016-04-11 15: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影片落幕,掌声一片,领导们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瞅个空,我和高导演在一边简单聊了聊。看上去,高导演没什么表情,挺“冷”不好接近,接触以后,感觉是个真诚的人,说话没太多心机。不过,高导演是个较内向的人,说话不紧不慢,但是很敏锐,一边说,一边很留意对方的反应。侧身坐在座椅上,认真地听完我的话,然后总是略略停一会再回答我的问题。毕竟是摄影师出身,话不多,简洁得很。虽然是2005年才涉足电视电影的拍摄,但是他的影视创作经历却足有20多年。从他那非常简单的陈述中,基本上能勾勒出他的创作轨迹。1983年开始担任电视剧摄影师,1991年来北京电影学院高级导演研修班充了一年电,期间听了谢飞、郑洞天、倪震、韩小磊等老师的课。说起这段时间的事,高导演的脸色轻松了许多,还能说得上老师们的样子。高导演说那一年对他的影响很大,对故事、电影语言有了新的理解。之后,也拍了一些有分量的作品。1993年拍摄的电视剧《张学良将军》获得了电视剧飞天奖,1996年完成的电视剧《孙子》,2003年执导拍摄的电视剧《母亲》,都是很成功的作品。

  

  谈到电视电影的拍摄,高导演说得就更谨慎了,几乎是字斟句酌,也感觉到在投入和发行上有些遗憾,这边我们在聊着,那边制片人过来催高导演赶紧准备动身去机场,一会儿得飞回烟台片场。可以想见,下次见面又得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

  

  在髙力强导演的一系列电视电影作品中,努力书写中国经验塑造中国形象的创作意识在年轻导演中显得尤为突出。

  

  鲜明的"这一个”


    文艺作品里的人物应当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鲜明的“这一个”。⑴髙力强的作品以生动可感的人物和现实深刻体验传达出创作者对现实的独特理解。影片《扎西的长征》中扎西和汉族老班长,还有解救穷人建立新政权的坚定信念。《金牌工人》中全国劳模徐振国的现代工人气质以及新时期改革者常局长的远见。《督察队长》中的督察队长沈泉和刑侦队长朱豪是观众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新警察形象,有很强的职业素养,也和普通人一样遭受着生活实实在在的压力。《天籁》中的新“草原姐妹”央金和她的同学根嘎、扎西,还有那影响着藏区人民生活、忠实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天籁之音拉姆。尤其是可被看作新世纪《人到中年》的《大爱如天》中的林巧稚,这个知识分子形象体现了电影艺术中某些新观念的产生。影片叙述了林巧稚深受宗教影响的一生,她对政治的相对冷淡,对协和医院那段曾经被有意省略的洋化历史的再度发现。影片中一个落落大方、兢兢业业、信仰上帝的产科医生的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同时也给了现代学子们一些人生的启迪。

  

  在电视电影中,很少有像《生死抉择》、《横空出世》那样剧烈的情节冲突,在矛盾和斗争中展示丰富的人物性格,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在髙力强的一系列影片中,人物之间具有现实的对应性,他们在生活中真实的反应方式、行为习惯、情感方式自然呈现在影片中,从而形成散文诗式的风格。在形象塑造中,男性主人公以及男性情谊被展示得淋漓尽致,体现了电视电影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以及“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观影特性。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深谙传统电影的经典方式,主要情节表现主人公,主角周围是一群性格各异、生动感人的辅助人物。活佛、老班长、指导员、老藏民;年轻码头工人、工人妻女,官僚主义的黄经理,终被典型感召的后进者;带缺点的英雄和被误解的好队长,关键时候犯错误的见习警官,勇于承担部下过失的刑侦队长以及一个老而又老的故事内核;酒鬼父亲和央金的小伙伴们,因工作失误造成央金没被录取的不近人情的工作人员,知人间疾苦的教育局领导和电台的“知心姐姐”;最为经典的是《大爱如天》中实习生念林,深受林医生影响的黄医生、侄女婿周华康,还有“文革”中狐假虎威的医院革委会领导。这些丰富的人物准确还原出时代的真实面目,深深打动着观众敏锐内心柔软的部分。

  

  注重内心世界的叙事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也是人物内心对立的历史”⑵髙力强的作品深深烙上了时代的烙印,表现出当下对历史/现实崭新认识的“集体无意识”。影片不再局限于人为制造情节的剧烈冲突以强化故事,并在故事中建立单纯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一些被强化的“正确”观念,如传统电影中被强调的政治性。在他的影片中,相对来说,《督察队长》是唯一一部情节性较强的作品,从开始紧张的风髙月夜设伏擒贼,到胜利喜悦中警队拉警笛庆祝扰民而违犯警察条例引出两个队长之间的误解对立。在调査过程中,刑侦队长又因为见习警官在穷凶极恶的绑匪挟持人质时开枪误伤无辜市民而勇于为战友/烈士之子承担责任面临被开除的处分。督察队长沈泉排除困难,抓捕要犯,洗清了朱队的“冤情”展示了和平时期警官之间真正的友情。导演没有像一般的警匪片类型那样着力渲染戏剧性很强的罪案,而是表现平静生活中战友之间的误解,警察与市民之间沟通的缺乏,警察身上的小缺点以及误伤事件发生时局长的某些令人沮丧的明哲保身的举动。故事平中见奇,叙述生活化细节化。影片中,老刑警朱队是否真的开枪误伤市民的悬念没有被强化,而是着力于深夜拉警笛、警车被市民扔下的酒瓶砸个正着,刑警队去居民区作检讨,见习警官怕穿小鞋,被误伤的女市民丈夫怒叱局长,记者围攻局长,沈队怒责曾为刑侦队长的局长等生活化场景体现了导演对电视电影叙事的独特理解。

  

  《扎西的长征》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献礼片,也是导演创作中唯一一部远离现实的作品。长征题材容易被处理成战争片类型,如《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金沙水拍》等脍炙人口的影片。表现民族压迫奋起革命的影片如《嘎达梅林》《《马本斋》更是经久不衰。但是,导演没有沿袭固定的模式,而是独辟蹊径,以一个藏族红军寻找穷人的极乐世界为线索表现了红军进入西藏地区开始长征时的感人历史。没有白军的前堵后截战事不断那样极端的环境描写,没有藏族阶级之间的生死对立,而是描写了汉藏民族之间开始的互不信任,在接触中产生信任,甚至得到西藏活佛的支持,为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片对长征新的书写,体现了民族和解的精神,也更为真实地反映出藏族上层如班禅活佛等与藏民、与红军之间的联系和情感关系。

  

  《金牌工人》一片中依稀可以见到表现工人的经典影片《海港》的影子,塑造了新时期工人的高大全形象。影片设计了一个具有感染力的线索,就是赶超英美的自主创新意识。因为国外桥吊专家的技术垄断让徐振国队长产生了自主创新研发桥吊技术的念头并在工作中实践,最终掌握了这项技术并且打破了桥吊的世界纪录,成为新时代的金牌工人。但是,影片着重表现的却是改革进程中工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徐队长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苦练技术,对港区改革有着很强的主人翁意识《在事故中勇于承担责任《在完成新港口桥吊安装的任务中,以简易工棚为家,克服困难,为改革事业搏击激流。常局长的形象是新时期改革者的崭新形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勇于参与国际竞争,调动工人的创新意识,突破成规推动新港口的建设。

  

  《天籁》是一部儿童影片,没有激烈的冲突,但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描述令人感动。热爱学习的小央金,在家里承担起一个主妇的责任,还要努力实现上北京民族中学、中央民族大学的理想。她讨厌父亲的酗酒,每次都是她把醉酒的父亲折腾回家。考完试后,她带着妹妹去捡废品、为人放羊打短工,采蘑菇来筹措学费。一如传统影片中早当家的穷人孩子形象,具有深刻的感染性,在苦难中不屈的心灵具有折服观众的力量。

  

  《大爱如天》中表现了一个伟大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少年、求学、第一次手术等回忆镜头和现实的工作生活镜头编织在一起,将一段有意义的人生清晰展示出来。协和妇产医生将青春献给事业的传统,事业和个人间艰难的选择,对政治的有意疏离,对中国女性的理解(传统家庭对生育的顽固观念),让一个平凡的白衣天使具有了圣洁的光芒。

  

  影像的诗意风格

  

  电影是影像的艺术。摄影师出身的髙力强导演对影像有着强烈的追求。每一部影片的片头都用了特写镜头快速剪辑的技巧强化视觉节奏,引导观众进入影片的叙事。在《扎西的长征》中是听说红军来了赶着牲口带着家当逃离的混乱场面;《督察队长》中是刑警们蹲守擒贼充满紧张感的场景;在《金牌工人》中是港口塔吊中工作的紧张场面;在《大爱如天》中是产床前紧张又有条不紊的接生动作。

  

  影片中有着精彩的抒情性场面。《天籁》中的髙原和伴随着收音机里的音乐载歌载舞的央金,升格拍摄的青藏铁路上奔驰的火车。《扎西的长征》中的老班长捧着为扎西准备的青稞面饿死在长征路上的雕像般的定格,《金牌工人》中的海边沉思、浪打礁石,《大爱如天》中产床前接生一系列动作的虚化,历史镜头的滤黄处理,坐在轮椅上的剪影,汉白玉的人物雕像圣洁的光芒,都使影片产生了抒情诗般的韵致。

  

  人物是一部影片的聚焦,人物形象的设计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在髙导的一系列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写意性。《金牌工人》中工人们身上的橙黄色工装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港口的灰色调形成呼应,有力衬托了港口工人顶天立地的精神。常局长和徐老大两个人物不同的装束和举止,契合着不同的身份。西装革履的局长的自信、书生意气、改革热情,总是穿着工装的徐老大的敦厚、沉稳、坚定以及自信也充分展示在外在。

  

  《大爱如天》中的林巧稚是近年来影片中少有的被成功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既具有始终如一的儒雅气质,谦和、平静、与世无争,又有工作中的雷厉风行、严厉、坚持的一面。医学博士、知名医生、产科权威的青、中、老三个阶段,从白大褂齐耳短发一脸稚嫩、到从容成熟留着发髻穿着传统旗袍,到银丝丛生顾不上装扮的老年,每个阶段人物的外形各不相同,符合人物的成长特点和时代特征,尤其是老年时期赶上的“文革”和万废待兴的恢复阶段使得林巧稚无暇顾及个人,同时又保留了人物身上一直具有的善良慈爱和温文尔雅的气质。侄女婿儿科专家华康医生,也具有少年老成、学养深厚的风范。与实习医生黄医生、大学生念林相得益彰,让一部叙述先进人物个人史的主题先行影片有了让人记忆深刻的性格群像,为影片增添了许多魅力。

  

  一些细节的精巧设置,使得髙导的影片有了异常感人的场面,产生强烈的节奏变化。在《扎西的长征》片头远景镜头中,西藏老妇在天际线上三步一叩首虔诚许愿直至累得晕倒。而同样是表现藏族生活,在《天籁》中,却是巍峨的寺庙,七彩的经蟠,金色的转经轮,如云的羊群和帐篷,令人神往的地域风光。《金牌工人》中港口桥吊林立的工业风景体现了置身于国际竞争的中国大型企业的崭新面目和勃勃生机。影片结局,现代化的港口,一件件集装箱被准确吊起,稳稳放到运输车上,形成音乐般的悠扬节奏。《大爱如天》中无影灯下,一件件手术器具准确交到大夫手里,像演奏乐器一般。影片中,通过昏黄的做旧效果,将毕业时的宣誓,第一次被迫拿起手术刀时的镇定都清晰表现出来。影片结尾的汉白玉雕像将“大爱如天”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督察队长》中督察队长在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玩着崭新的钢笔,苦闷的神情,桌上的文件,拆装手枪的特写,将人物从刑警队调到督察队的心理传神地表达出来。

  

  强烈的个人风格

  

  髙力强导演的影片没有采用传统的情节剧模式,而是侧重于形象的塑造,表达个人对时代和历史的崭新理解。

  

  在一系列电视电影作品的创作中,导演形成了个人的强烈风格,体现了有着亿万观众的电影频道对导演创作直接的影响,以及导演对中国电影叙事传统的继承。在创作中,导演采用了平实、简洁的叙述,以人物为中心,传达对现实的理解和认识。影片不求“奇”但求对现实生活的准确把握,对置身于变化的时代的人物内心体验的发掘,从而引导观众去认识时代,寻求理想。《督察队长》着力于两个队长之间因为工作产生的误会和在工作中的不配合,把更具有戏剧性奇观性的擒拿江洋大盗的侦破过程设置成暗线,成为表现督察队长坚持原则,帮助战友洗清“冤情”的背景。像《金牌工人》这样的反映改革者和保守派之间剧烈冲突的影片,没有强化改革带来的巨大冲击和遭受巨大的阻力,形成双方尖锐斗争的“传统模式”,而是处理成工人内部之间的暂时对立以及个别领导推卸责任不思进取的个人缺点。

  

blob.png

  高导的影片都采用封闭式结构,在故事的完整过程中表现创作者的意图,没有过多的枝蔓。围绕着中心人物的主线分明,故事的副线通常是掲示人物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整体环境。《天籁》中,除了央金考北京民族中学的主线外,是表现拉姆主持的广播节目对藏区人民的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金牌工人》中徐振国和他的桥吊队犹如闯关似的经历了挑战,在外国远洋货轮水手们怀疑的目光中将危险爆炸物严丝合缝地装载上货车,在支付巨额赔款的压力前完成了桥吊设备的安装,创下了世界纪录。

  

  在高导的一系列影片中,有着一个和时下影视作品泾渭分明的特点,即不着力渲染男女之间的情感戏,甚至在影片中没有爱情戏的设置,更注重的是友情和亲情。除了有着严格的人物自身经历限制的影片《大爱如天》和少儿题材影片《天籁》外,《督察队长》、《金牌工人》也有意忽视了人物的感情戏《强调了两个男性之间的友谊。在《金牌工人》中也安排了一段青年工人和女朋友在海边谈情说爱的场面,但是没有有意识地去展开。在指导演员表演方面,导演也贯穿着一种平实的要求,在镜头前,演员的表演呈现出平实的特点《恰如其分。从扎西到央金,从徐振国到林巧稚,每个人物都让观众感觉到真切。尤其是在《大爱如天》中导演有意识地让演员出境,打破观众形成的对宋晓英饰演的林巧稚的“幻觉”是一次新的尝试,体现了导演在多次拍摄电视电影后有了一种突破创作成规的冲动。这也是电影频道着力于推动电视电影的初衷。

  

  高导的影片传达了对时代、人生、历史的新理解。长征、国企改革、警察生活、藏族儿童的梦想都是传统的现实主义题材,但是创作者赋予它们新的内容。《扎西的长征》中将扎西长征的动力归结为寻找穷人的极乐世界以及对红军队伍中人人平等互相关心气氛的向往。《金牌工人》在表现通过自学掌握先进桥吊技术的五一奖章获得者十七大代表徐振国时,也表现了知识型开拓型的港务局常局长,洋溢着改革和狂飙突进的精神。《督察队长》没有回避警队中由于分工、待遇等产生了内部矛盾,反映了刑警队在执行任务时偶尔会有的违纪行为和闹情绪。在表现藏族儿童“进取精神”的《天籁》中,影片选择了酒鬼父亲带给女孩央金精神和现实的双重压力《这将与生俱来的恶劣环境设置成孩子励志背景的情节具有很大的勇气《而通过同学们纯真的友谊及渗透进藏族牧民日常生活的广播节目来拯救孩子,助其实现梦想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高力强导演的五部影片涉及了各种题材,有着一些属于现代的独特理解,但是在影片中渗透了强烈的“集体无意识”。《扎西的长征》是对“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的再度书写,老班长长征路上背着写有“红军万岁”的小面板,是对历史的深刻纪念。《天籁》是对民族团结和知识分子扎根藏区精神的歌颂。《金牌工人》是对国企改革成果的表现,对新时期工人形象、经理人形象的塑造。港口背景的巨幅标语: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体现了这场改革中真正的英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爱如天》是对上一个世纪伴随着民族复兴的高级知识分子奉献精神的细致表现,肯定了知识分子倾力于专业,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传承,也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时代经历力证了新政权对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促使一个埋头钻研业务,封闭在产科小天地中的专家融入到大时代中,参与到婚姻法的制定《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在协和牵头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产科研究基地。最激动人心的是《天籁》中青藏铁路通车的镜头。影片结尾,在孩子们的注视中,高原上风驰电掣的火车头反复掠过,承载了国家对藏族经济建设的关心,也为乘坐火车去北京民族中学的央金、扎西、根嘎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从《扎西的长征》到《大爱如天》《这一系列作品体现了导演对各种题材处理能力的加强《从戏剧性较强的《督察队长》到命题作文《金牌工人》、《天籁》以及纪念性作品《大爱如天》《主旋律影片《扎西的长征》,高力强导演显示了纯熟的技巧,能将生活相对平淡的《大爱如天》拍得细腻感人《在日复一日的手术中找到充满悬念《又体现人物高超技艺慈爱心灵的事件。同时,在电影越来越远离现实生活,集中于传奇的夸张叙述的当下,高力强的作品能深入到现实生活,结合现实生活的主旋律:民族和谐,尊重知识,纪念长征,实现了电影艺术表现现实提供对现实的丰富认知和深刻精神体验的历史使命。关注人《并在现实中发现美和生命的意义,这是高力强的作品中非常可贵并始终坚持的内核。

  

  高力强电视电影作品的成功也提出了电影艺术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在“票房至上”的偏颇中在《北京青年报》2002年5月27日的一篇专访中,电影频道主任阎晓明透露《一部中等收视率的电视电影一次也会有2000多万观众收看。电视电影至少带来两个好处《一是激活了电影文学创作;二是锻炼、培养了新人,同时,也形成了电视电影创作的独特艺术规律。

  

  找到一条重视普罗大众的观影经验,继承中国叙事艺术的传统,反映真实的生活和现实体验的创作方式,从银幕转向荧屏,通过荧屏的检验,然后,又将一些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投到影院中,丰富国产电影的内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