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是这些被撤稿的论文,被用来作为基础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话,就要重新审阅。针对2017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论文“撤稿事件”,当时杨卫透露,大概总数有70多位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50多位责任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资格1到7年,撤销40多项已经获得资助的国家自然...
浙大北航等机构学者被国外期刊撤稿30余篇:伪造同行评议.因“学术不端”问题,国内学术圈又迎来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地震”。.今年4月,国际...
浙大北航等机构学者被国外期刊撤稿30余篇:伪造同行评议.因“学术不端”问题,国内学术圈又迎来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地震”。.今年4月,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批量撤销33篇论文,加上该期刊近两年撤...
作者应该不会天真到以为这么明显的雷同可以永远不被人发现,所以我倾向于认为作者是没意识到这样做会碰到抄袭的高压线。.估计是觉得过评审发表之后就算被发现也不会被撤稿,只会被人觉得low.事实上,如果作者从零开始写第二篇文章,遣词造句与第...
浙大北航等学者被国外期刊撤稿30余篇.因“学术不端”问题,国内学术圈又迎来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地震”。.今年4月,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批量撤销33篇论文,加上该期刊近两年撤下的另8篇论文,总共有...
由国外两位科学工作者创建的网站RetractionWatch(撤稿观察)显示,通常论文被撤的原因包括同行评议造假,指的是故意不按照期刊指南或道德标准...
“下架”论文多数来自同一特刊除了上述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被撤的7篇论文,来自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通讯作者“ZepengWang”,也同样被撤稿4篇,撤稿理由主要为剽窃他人未发表手稿、操纵作者身份、试图颠覆同行评议发表系统。
这7篇论文的撤稿时间不同,有4篇在今年4月份,3篇在2018年6月。通讯作者ChaoXiong只同意撤下其中5篇,反对另2篇的撤稿。论文的其余作者均未对此事作出回应。澎湃新闻检索发现,“ChaoXiong”实为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前任副院长熊超。
不同于陈震远的单打独斗式造假,回顾本次撤稿事件,一本特刊、诸多作者、众多单位、30余篇论文,都因伪造同行评议而被撤稿,似乎并不是一起随机事件,背后或许有第三方机构参与造假。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2017年国内的一场学术大地震。
本次批量撤稿事件与2017年《生物学》的撤稿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或许又是一起「第三方」中介造成的学术丑闻。论文「第三方」中介为何屡禁不休不知大家是否试过在淘宝找过「第三方论文代发」,搜索结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买版面?买数据?
第二种是这些被撤稿的论文,被用来作为基础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话,就要重新审阅。针对2017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论文“撤稿事件”,当时杨卫透露,大概总数有70多位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50多位责任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资格1到7年,撤销40多项已经获得资助的国家自然...
浙大北航等机构学者被国外期刊撤稿30余篇:伪造同行评议.因“学术不端”问题,国内学术圈又迎来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地震”。.今年4月,国际...
浙大北航等机构学者被国外期刊撤稿30余篇:伪造同行评议.因“学术不端”问题,国内学术圈又迎来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地震”。.今年4月,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批量撤销33篇论文,加上该期刊近两年撤...
作者应该不会天真到以为这么明显的雷同可以永远不被人发现,所以我倾向于认为作者是没意识到这样做会碰到抄袭的高压线。.估计是觉得过评审发表之后就算被发现也不会被撤稿,只会被人觉得low.事实上,如果作者从零开始写第二篇文章,遣词造句与第...
浙大北航等学者被国外期刊撤稿30余篇.因“学术不端”问题,国内学术圈又迎来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地震”。.今年4月,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批量撤销33篇论文,加上该期刊近两年撤下的另8篇论文,总共有...
由国外两位科学工作者创建的网站RetractionWatch(撤稿观察)显示,通常论文被撤的原因包括同行评议造假,指的是故意不按照期刊指南或道德标准...
“下架”论文多数来自同一特刊除了上述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被撤的7篇论文,来自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通讯作者“ZepengWang”,也同样被撤稿4篇,撤稿理由主要为剽窃他人未发表手稿、操纵作者身份、试图颠覆同行评议发表系统。
这7篇论文的撤稿时间不同,有4篇在今年4月份,3篇在2018年6月。通讯作者ChaoXiong只同意撤下其中5篇,反对另2篇的撤稿。论文的其余作者均未对此事作出回应。澎湃新闻检索发现,“ChaoXiong”实为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前任副院长熊超。
不同于陈震远的单打独斗式造假,回顾本次撤稿事件,一本特刊、诸多作者、众多单位、30余篇论文,都因伪造同行评议而被撤稿,似乎并不是一起随机事件,背后或许有第三方机构参与造假。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2017年国内的一场学术大地震。
本次批量撤稿事件与2017年《生物学》的撤稿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或许又是一起「第三方」中介造成的学术丑闻。论文「第三方」中介为何屡禁不休不知大家是否试过在淘宝找过「第三方论文代发」,搜索结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买版面?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