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上述情形,才有唐代百丈山怀海(720~814)禅师制定禅林《百丈清规》的缘起,以此来促进丛林的发展。据《续藏》第16套第5册的《禅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颂》记载:“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故常尔介怀。
百丈禅师道:“你拨一拨火炉中,看看还有火没有?”沩山禅师在炉中拨了一拨,回答道:“无火。”百丈禅师亲自站起来,走到炉边,用火钳在炉中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取出来给沩山看,然后说道:“你说无,这个不是火吗?”
2011年8月29日,在中国江西百丈山佛教文化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专家将在江西百丈寺追古问今,共同揭开天下清规的秘笈旨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毕业生钟泉潇:《“百丈清规”对历代禅寺伽蓝布局之影响》的论文,节选如下:
百丈禅师并不是普请法的创始人,《宋高僧传》卷10及《大宋僧史略》卷上,均说百丈禅师是普请法的独创者,这可能与百丈禅师将普请法正式列为禅林的规制有关。对百丈禅师创制禅门清规的背景条件,我们还想从另外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剖析。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已经九十高龄了,每日仍然拿镰刀下地耕做。们多次劝说:“师父呀,您年龄太大了,就不要天天下地劳作。每一次劝阻都被老和尚拒绝。们实在不忍再让老和尚干活了,这一天,就把禅师的镰刀藏了起来。
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家风。佛法由印度传入中国汉地,由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其中有《丛林二十要则》[4],要则的第二条即为“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可见古德的法眼,是何等地…
有鉴于上述情形,才有唐代百丈山怀海(720~814)禅师制定禅林《百丈清规》的缘起,以此来促进丛林的发展。据《续藏》第16套第5册的《禅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颂》记载:“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故常尔介怀。
百丈禅师道:“你拨一拨火炉中,看看还有火没有?”沩山禅师在炉中拨了一拨,回答道:“无火。”百丈禅师亲自站起来,走到炉边,用火钳在炉中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取出来给沩山看,然后说道:“你说无,这个不是火吗?”
2011年8月29日,在中国江西百丈山佛教文化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专家将在江西百丈寺追古问今,共同揭开天下清规的秘笈旨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毕业生钟泉潇:《“百丈清规”对历代禅寺伽蓝布局之影响》的论文,节选如下:
百丈禅师并不是普请法的创始人,《宋高僧传》卷10及《大宋僧史略》卷上,均说百丈禅师是普请法的独创者,这可能与百丈禅师将普请法正式列为禅林的规制有关。对百丈禅师创制禅门清规的背景条件,我们还想从另外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剖析。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已经九十高龄了,每日仍然拿镰刀下地耕做。们多次劝说:“师父呀,您年龄太大了,就不要天天下地劳作。每一次劝阻都被老和尚拒绝。们实在不忍再让老和尚干活了,这一天,就把禅师的镰刀藏了起来。
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家风。佛法由印度传入中国汉地,由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其中有《丛林二十要则》[4],要则的第二条即为“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可见古德的法眼,是何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