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徐寿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律吕”是我国古代乐律学的统称,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律管研究更是律学研究中的难题,《格致汇编》发表徐寿《考证律吕说》这一重要论文,报道了徐寿研究律管管口校正的最新成果,他用实验向著名的物理学家...
本文以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译研究为题,意在界定、厘清该研究所涉及的传译对象、传译形式以及传译范围等基本概念,并探索该研究宜秉持的方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新兴的社会翻译学方法在本研究中的价值和功…
其实中国古代写得好的散文,大多都是政论文。先秦、两汉、唐韩柳之后、宋欧阳之后,正是散文较为辉煌的几个时期。明清时期虽然散文依旧发达,但时代最优秀的文人大多不在权力核心,看待政治问题自然会浅很多。
《翻译论集(修订本)(精)》依学术性资料编纂成例,博采众说,百家争鸣。5.《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谢天振(作者,编者),《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为国内第一部全面译介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流派代表性论文的译作选集。
中华典籍机器译文可接受性的调查之英语研究--以《论语》为例.“当今时代更为精确的定位应该是翻译时代(translationage),而不是信息时代”(陈伟,莫爱屏,2014:311)。.机器翻译无法完全代替译者,但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翻译...
10、“理”与“理窟”——中日古代文论中的“理”范畴关联考论11、也谈文体与翻译——兼与林璋商榷12、论日语动词意志性特征13、日语中命令句与请求句的对比研究──以「シロ」与「~てください」为例
一、研究进展情况《剑桥古代史》《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的翻译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篇幅浩大的翻译工程。两套译作由27卷册中译本组成;还有两部词典和两部论文集四部衍生产品,共31卷册,约3000多万字。与一
英语专业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失衡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生把学习英语当做唯一的语言学习目标,而渐渐忽视对自己的母语——汉语的学习,更丧失了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
印度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摘要:中国接受印度古代文学有两次,第一次自汉末至宋代;第二次始于现代。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众多僧俗学者,用一两千年的时间,翻译、注释、研究了汗牛充栋的佛经,其中包涵丰富的印度古代文学。
1999年1月获博士学位,论文题为《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本人先后在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历史文献研究室和中国古代史研究室工作,现为历史系副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小组组长。
1881年徐寿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律吕”是我国古代乐律学的统称,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律管研究更是律学研究中的难题,《格致汇编》发表徐寿《考证律吕说》这一重要论文,报道了徐寿研究律管管口校正的最新成果,他用实验向著名的物理学家...
本文以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译研究为题,意在界定、厘清该研究所涉及的传译对象、传译形式以及传译范围等基本概念,并探索该研究宜秉持的方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新兴的社会翻译学方法在本研究中的价值和功…
其实中国古代写得好的散文,大多都是政论文。先秦、两汉、唐韩柳之后、宋欧阳之后,正是散文较为辉煌的几个时期。明清时期虽然散文依旧发达,但时代最优秀的文人大多不在权力核心,看待政治问题自然会浅很多。
《翻译论集(修订本)(精)》依学术性资料编纂成例,博采众说,百家争鸣。5.《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谢天振(作者,编者),《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为国内第一部全面译介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流派代表性论文的译作选集。
中华典籍机器译文可接受性的调查之英语研究--以《论语》为例.“当今时代更为精确的定位应该是翻译时代(translationage),而不是信息时代”(陈伟,莫爱屏,2014:311)。.机器翻译无法完全代替译者,但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翻译...
10、“理”与“理窟”——中日古代文论中的“理”范畴关联考论11、也谈文体与翻译——兼与林璋商榷12、论日语动词意志性特征13、日语中命令句与请求句的对比研究──以「シロ」与「~てください」为例
一、研究进展情况《剑桥古代史》《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的翻译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篇幅浩大的翻译工程。两套译作由27卷册中译本组成;还有两部词典和两部论文集四部衍生产品,共31卷册,约3000多万字。与一
英语专业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失衡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生把学习英语当做唯一的语言学习目标,而渐渐忽视对自己的母语——汉语的学习,更丧失了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
印度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摘要:中国接受印度古代文学有两次,第一次自汉末至宋代;第二次始于现代。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众多僧俗学者,用一两千年的时间,翻译、注释、研究了汗牛充栋的佛经,其中包涵丰富的印度古代文学。
1999年1月获博士学位,论文题为《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本人先后在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历史文献研究室和中国古代史研究室工作,现为历史系副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