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汉传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演变.洛阳白马寺,最早的汉传佛教寺院,当时是模仿印度祇园精舍而建,以佛塔为中心呈方形庭院布局。.寺院建筑是佛教外在的表现形式,其演变与佛教思想中国化的过程是完全吻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寺院建筑追随着佛教的...
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聂静洁.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末的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始自印度向境外传播。.西域是佛教北传过程中的必由之地,在佛教传播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西域佛教史本身也是中国...
佛教忏文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孕育的结晶,其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清晰而真实地反映了佛教传播中国化、世俗化的历史轨迹。一、佛教忏悔的本义与早期佛教忏悔文忏悔来源于宗教的悔罪观念与实践,几乎所有宗教都认为忏悔可以除罪。
佛教艺术在中国的流传与演变.佛教的故乡是在印度,早期因为人们对佛教的无比信仰,是没有佛造像的,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形象能够代表佛。.后来为了更好的传播佛教内容、佛教故事和义理,佛教造像便于公元前一至二世纪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产生了...
第2章历史:汉地佛教建筑的演变162.1佛教建筑的定义与本文研究对象:162.2从印度佛教建筑到中国早期佛教建筑的转变172.2.1印度佛教建筑的再解读172.2.2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182.2.3从窣土坡演变为楼阁塔192.2.4建筑演变的主体性、保守性和复杂性
考虑到“汉地汉传佛教建筑”过于啰嗦,而且汉地的非汉传佛寺也不多,故以论文标题以“汉地佛教建筑”概括,但不涉及汉地的藏传、南传佛寺。1.2从印度佛教建筑到中国早期佛教建筑的转变1.2.1印度佛教建筑的再解读佛教使用的建筑必然比佛教的诞生更早。
03: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国学术》,2006年04:中国佛教文学中祖师形象的演变—以道安慧能和孙悟空为中心,《文史》2009年第四辑05:贵霜王朝与大乘佛教史新论平议,《杂志》,1995年第11期
内容提要:在佛教诸神中,弥勒身份仅次于释迦牟尼,而其造像有多种特定的形式,弥勒信仰与弥勒图像是佛学与佛教图像学研究的重要对象。100多年来,有关弥勒信仰起源、形态与发展过程的研究论著颇丰,本文收集200多篇相关论文目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方便。
楼宇烈论文——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楼宇烈.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胡适禅宗史研究的历程,并详细地评论了他在发掘和整理禅宗新史料、弄清初期禅宗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实等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从而认为,胡适在禅宗史研究中虽有不少主观武断和谬误之处...
而佛教寺院的院落式空间布局,在中国不同时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总结下来大致有以下四种布局方式。.一、塔为中心.中国佛寺布局原与印度相同,早期没有供佛的大殿,而是要建塔藏舍利。.供佛先造塔,将“塔”作为“佛”来看待,所以说:“佛即是塔...
李莹:汉传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演变.洛阳白马寺,最早的汉传佛教寺院,当时是模仿印度祇园精舍而建,以佛塔为中心呈方形庭院布局。.寺院建筑是佛教外在的表现形式,其演变与佛教思想中国化的过程是完全吻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寺院建筑追随着佛教的...
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聂静洁.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末的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始自印度向境外传播。.西域是佛教北传过程中的必由之地,在佛教传播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西域佛教史本身也是中国...
佛教忏文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孕育的结晶,其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清晰而真实地反映了佛教传播中国化、世俗化的历史轨迹。一、佛教忏悔的本义与早期佛教忏悔文忏悔来源于宗教的悔罪观念与实践,几乎所有宗教都认为忏悔可以除罪。
佛教艺术在中国的流传与演变.佛教的故乡是在印度,早期因为人们对佛教的无比信仰,是没有佛造像的,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形象能够代表佛。.后来为了更好的传播佛教内容、佛教故事和义理,佛教造像便于公元前一至二世纪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产生了...
第2章历史:汉地佛教建筑的演变162.1佛教建筑的定义与本文研究对象:162.2从印度佛教建筑到中国早期佛教建筑的转变172.2.1印度佛教建筑的再解读172.2.2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182.2.3从窣土坡演变为楼阁塔192.2.4建筑演变的主体性、保守性和复杂性
考虑到“汉地汉传佛教建筑”过于啰嗦,而且汉地的非汉传佛寺也不多,故以论文标题以“汉地佛教建筑”概括,但不涉及汉地的藏传、南传佛寺。1.2从印度佛教建筑到中国早期佛教建筑的转变1.2.1印度佛教建筑的再解读佛教使用的建筑必然比佛教的诞生更早。
03: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国学术》,2006年04:中国佛教文学中祖师形象的演变—以道安慧能和孙悟空为中心,《文史》2009年第四辑05:贵霜王朝与大乘佛教史新论平议,《杂志》,1995年第11期
内容提要:在佛教诸神中,弥勒身份仅次于释迦牟尼,而其造像有多种特定的形式,弥勒信仰与弥勒图像是佛学与佛教图像学研究的重要对象。100多年来,有关弥勒信仰起源、形态与发展过程的研究论著颇丰,本文收集200多篇相关论文目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方便。
楼宇烈论文——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楼宇烈.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胡适禅宗史研究的历程,并详细地评论了他在发掘和整理禅宗新史料、弄清初期禅宗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实等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从而认为,胡适在禅宗史研究中虽有不少主观武断和谬误之处...
而佛教寺院的院落式空间布局,在中国不同时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总结下来大致有以下四种布局方式。.一、塔为中心.中国佛寺布局原与印度相同,早期没有供佛的大殿,而是要建塔藏舍利。.供佛先造塔,将“塔”作为“佛”来看待,所以说:“佛即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