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戒律的特点及其在佛教发展中的作用——孙亦平2009年05月27日13:05:00香港宝莲禅寺...中的前四度均属于戒学。可见,在印度佛教中,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都十分强调持戒的重要…
研讨会上福建佛学院副教务长寂相法师发表了题为《高僧行谊人嗔怪究明律仪畅君怀——从生活习惯经一大师的持戒精神》的论文,阐述了弘一大师从生活习惯中对于戒律的行持。.论文节选内容如下:.一、前言.弘一大师(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
如果没有持戒修行的佛,没有如法如律的僧团,佛教也就名存实亡。既然认识到戒律的重要性,作为佛就必须树立“以戒为师”的思想。佛法的总纲是戒、定、慧,而戒为基础。修学的次第是:持戒,修定,发慧。摄心为戒,戒能生定。
所以,我的论文就选择《戒律的演变与佛教的兴衰》这一课题,主要是研究从释迦牟尼佛时代开始,世尊本人对戒律是怎样看待的,佛陀制定戒律的精神是什么;佛陀入灭后,比如说部派的,主要是由于戒律的问题,对此应如何看。
(本文约2600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周厚成(戒诚)今天是讲什么是受戒和授戒。什么是得戒,什么是戒体。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外面对此有很多说法。我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很迷惑的。甚至有错误的观念,错误的…
小议(03)俱舍论对现代人的作用.《俱舍论》在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点自不待言。.其中的作用,至少有以下的内容:.第一、可以作为了解一切有部观点的指南。.在了解《俱舍论》之后,就可以基本把握一切有部的智者们在讨论什么样的问题,可以...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其主要思想.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亲净饭王,29出家,35成道。.此后一直宣传发现的世界真理,公元前486或说前544圆寂,被称为佛陀,释加牟尼。.他传道一般在印度恒河...
展望佛教未来愿景,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这是中国佛教健康延续与稳健发展的必走之路。一、习总书记连续三年强调“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2015年,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1、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弗洛伊德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的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弗洛伊德"3、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
以佛教的角度而言,叫做"回向",回向的力量,是源自于"施",一个无私付出的人,一定会收到善果。心经之谓"心"是指在潜意识的沟通路上,可搭建一条通往任何方向之妙路,自己付出情感,以心经作礼物,对方一定能感受到你的情意、你的…
论佛教戒律的特点及其在佛教发展中的作用——孙亦平2009年05月27日13:05:00香港宝莲禅寺...中的前四度均属于戒学。可见,在印度佛教中,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都十分强调持戒的重要…
研讨会上福建佛学院副教务长寂相法师发表了题为《高僧行谊人嗔怪究明律仪畅君怀——从生活习惯经一大师的持戒精神》的论文,阐述了弘一大师从生活习惯中对于戒律的行持。.论文节选内容如下:.一、前言.弘一大师(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
如果没有持戒修行的佛,没有如法如律的僧团,佛教也就名存实亡。既然认识到戒律的重要性,作为佛就必须树立“以戒为师”的思想。佛法的总纲是戒、定、慧,而戒为基础。修学的次第是:持戒,修定,发慧。摄心为戒,戒能生定。
所以,我的论文就选择《戒律的演变与佛教的兴衰》这一课题,主要是研究从释迦牟尼佛时代开始,世尊本人对戒律是怎样看待的,佛陀制定戒律的精神是什么;佛陀入灭后,比如说部派的,主要是由于戒律的问题,对此应如何看。
(本文约2600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周厚成(戒诚)今天是讲什么是受戒和授戒。什么是得戒,什么是戒体。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外面对此有很多说法。我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很迷惑的。甚至有错误的观念,错误的…
小议(03)俱舍论对现代人的作用.《俱舍论》在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点自不待言。.其中的作用,至少有以下的内容:.第一、可以作为了解一切有部观点的指南。.在了解《俱舍论》之后,就可以基本把握一切有部的智者们在讨论什么样的问题,可以...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其主要思想.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亲净饭王,29出家,35成道。.此后一直宣传发现的世界真理,公元前486或说前544圆寂,被称为佛陀,释加牟尼。.他传道一般在印度恒河...
展望佛教未来愿景,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这是中国佛教健康延续与稳健发展的必走之路。一、习总书记连续三年强调“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2015年,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1、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弗洛伊德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的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弗洛伊德"3、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
以佛教的角度而言,叫做"回向",回向的力量,是源自于"施",一个无私付出的人,一定会收到善果。心经之谓"心"是指在潜意识的沟通路上,可搭建一条通往任何方向之妙路,自己付出情感,以心经作礼物,对方一定能感受到你的情意、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