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盲评审,则是隐藏个人信息,审稿人作者双方互不知晓身份。.这样有利于避免审稿人在审稿上的隐性主观偏见,比如国家、机构单位、性别等,似乎更加公平。.但有时,双盲也并不能真正隐藏作者信息。.比如,AmJRoentgenol杂志上的研究曾报道:提交给两本...
投过论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审稿人的名字是保密的,但论文作者的名字审稿人是知晓的。如今,Nature打算推行双盲审稿,这样审稿人便不会知道论文的作者,也会减少很多偏见。从2015年3月份开始,Nature(《自然》)与自然旗下月刊,将提供一个替代传统的同行评议,即双盲审稿。
SCI期刊是否应该选择“双盲”评议,近期,一些期刊正在试用“双盲”评议理念,即评审者和作者不知晓彼此身份,这可以增加学术出版的公平性。一直以来,一些研究人员担忧衡量自己递交给出版社的手稿标准不是质量,而是作者名望。
近日,Science上一篇标题为Fewauthorschooseanonymouspeerreview,massivestudyofNaturejournalsshows的文章让年轻的我大跌眼镜,原来所谓的双盲评审并不公平,只有12%的作者会主动选择双盲评审,而仅8%参加双盲评审的...
单盲的审稿也有,但是不多。.我记得以前和多位主编、编辑聊起这个程序问题,都大为头疼,觉得单盲和双盲都有避不开的难题。.对于单盲审稿,审稿者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有好处就是你如果了解行内谁谁做学问的风格,则这个会影响到审稿的结果:某人...
双盲评审程序有很多的支持,还有好处,审稿人可以说实话,也让作者觉得自己不会受到审稿人的歧视,或是因为对科研的观点不一样而受到不公平对待。.虽然在比较小的领域中,审稿人从论文的研究主题,或是作者的语言风格,大致都能猜到作者的身份...
正如楼上知友所说,双盲审是没用的,因为从你文章中提及的背景介绍、前期工作介绍、引用的参考文献等,很容易就能知道这文章出自哪个课题组。.我觉得倒不如把审稿意见公开化,即在文章发表的时候把审稿人的姓名、审稿意见等信息一并公开,接受所有...
SCI二区,三个审稿人,两个大修,一个拒稿,编辑给大修。.还可能中吗.如题,前段时间投了InternationalJournalofMechanicalSciences。.三个审稿人,一个拒稿(说不适合在该期刊发表),两个大修。.审稿人很负责,提了很多问题。.可是有很多问题真的不好修改...
现在大家论文投稿,自己知道处理的编辑是谁,但是不知道审稿人是谁,而编辑和审稿人都知道论文作者是谁。那么,为什么没有期刊实行双盲审呢?投稿的时候PDF文档里不需要提供作者信息还有单位、国家等,这些信息都储存在投稿的时候在系统里填写的材料里,连编辑都不能看到作者是谁,跟...
SCI论文投稿过程全攻略2020-10-20SCI论文被拒稿的十条潜规则!2020-10-11英语SCI论文撰写简易指南2020-09-13SCI论文写作图表设计最有效的三项2020-08-04如何解读SCI论文同行审稿意见2020-06-11SCI论文投稿信催稿信修稿回复审稿2020-05-31
双盲评审,则是隐藏个人信息,审稿人作者双方互不知晓身份。.这样有利于避免审稿人在审稿上的隐性主观偏见,比如国家、机构单位、性别等,似乎更加公平。.但有时,双盲也并不能真正隐藏作者信息。.比如,AmJRoentgenol杂志上的研究曾报道:提交给两本...
投过论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审稿人的名字是保密的,但论文作者的名字审稿人是知晓的。如今,Nature打算推行双盲审稿,这样审稿人便不会知道论文的作者,也会减少很多偏见。从2015年3月份开始,Nature(《自然》)与自然旗下月刊,将提供一个替代传统的同行评议,即双盲审稿。
SCI期刊是否应该选择“双盲”评议,近期,一些期刊正在试用“双盲”评议理念,即评审者和作者不知晓彼此身份,这可以增加学术出版的公平性。一直以来,一些研究人员担忧衡量自己递交给出版社的手稿标准不是质量,而是作者名望。
近日,Science上一篇标题为Fewauthorschooseanonymouspeerreview,massivestudyofNaturejournalsshows的文章让年轻的我大跌眼镜,原来所谓的双盲评审并不公平,只有12%的作者会主动选择双盲评审,而仅8%参加双盲评审的...
单盲的审稿也有,但是不多。.我记得以前和多位主编、编辑聊起这个程序问题,都大为头疼,觉得单盲和双盲都有避不开的难题。.对于单盲审稿,审稿者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有好处就是你如果了解行内谁谁做学问的风格,则这个会影响到审稿的结果:某人...
双盲评审程序有很多的支持,还有好处,审稿人可以说实话,也让作者觉得自己不会受到审稿人的歧视,或是因为对科研的观点不一样而受到不公平对待。.虽然在比较小的领域中,审稿人从论文的研究主题,或是作者的语言风格,大致都能猜到作者的身份...
正如楼上知友所说,双盲审是没用的,因为从你文章中提及的背景介绍、前期工作介绍、引用的参考文献等,很容易就能知道这文章出自哪个课题组。.我觉得倒不如把审稿意见公开化,即在文章发表的时候把审稿人的姓名、审稿意见等信息一并公开,接受所有...
SCI二区,三个审稿人,两个大修,一个拒稿,编辑给大修。.还可能中吗.如题,前段时间投了InternationalJournalofMechanicalSciences。.三个审稿人,一个拒稿(说不适合在该期刊发表),两个大修。.审稿人很负责,提了很多问题。.可是有很多问题真的不好修改...
现在大家论文投稿,自己知道处理的编辑是谁,但是不知道审稿人是谁,而编辑和审稿人都知道论文作者是谁。那么,为什么没有期刊实行双盲审呢?投稿的时候PDF文档里不需要提供作者信息还有单位、国家等,这些信息都储存在投稿的时候在系统里填写的材料里,连编辑都不能看到作者是谁,跟...
SCI论文投稿过程全攻略2020-10-20SCI论文被拒稿的十条潜规则!2020-10-11英语SCI论文撰写简易指南2020-09-13SCI论文写作图表设计最有效的三项2020-08-04如何解读SCI论文同行审稿意见2020-06-11SCI论文投稿信催稿信修稿回复审稿20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