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佛学论文中表现出对佛教基本义理的误解,有些鼎鼎大名的学者,竟然会将“涅槃”理解为死亡、死寂,随意地扣上“虚幻”之类的帽子。这些都是因缺乏佛学基础理论的训练所导致。2、研究方法尚显单一、死板、落后
这使得佛教研究带有较多的主观性,大部分人研究佛教,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关在书斋里做学问,很少作社会调查,对佛教的社会活动和教徒的心态缺乏深入了解。总的看来,佛教研究,还未能建立起与佛教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相应的独特研究方法。
张载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批评作者:楠道学与佛教的关系问题自陈寅恪先生所撰的《<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明确提出以来被诸多学者关注[1]。周晋所作的《道学与佛教》在二程与佛教的关系问题上做出了精确且富有启发意义的探索[2]。学界关于张载对佛教思想的批评的讨论也已比较深入...
人们之所以对佛教有所谓“过时”的误解,那是基于他们对佛教的不了解,或者说了解得不够深刻而已。即使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古老或者年轻的界定,那也只能说:历史的佛教一度是古老的,而现实的佛教,则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
中国社会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之深!把佛教看成消极的,会说佛教提倡“四大皆空”。这是误解佛教中“空”的含义。佛教所谓的“空”,其实并非是“空空如也”的意思。其一意思是指世上没有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所谓的缘聚缘散。这不是客观实相吗?
4、如何澄清世人对佛教的误解?某甲:12月1日,媒体热吵李玉刚“出家”,网报梳着马尾辫,合掌下跪的图片。这是不是出于商业目的而炒作,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个事件中,社会对学佛的误解太多了。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佛教的中国化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姓名:蔡兰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黄伟力20031210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行的精神航标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产发展兴盛...
1、2016年10月29日,第二届佛教义学研讨会暨“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在无锡惠山寺召开。从名称上看,这届大会好像是在研讨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但从我看到的有限几篇媒体发布的稿件,似乎更接近一场批评印顺法…
在我看来,“佛系青年”是网络对“佛系”内涵的曲解。真的佛系,是在内心修篱种菊的宁静,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明智,是时时可败、步求生的超脱。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然二者一旦锁定目标,便于电光火石间出击,一招毙命。
高文强老师自言,他真正开始接触佛教文化,是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高老师选择了佛教相关的题目,借由这个契机,他发现自己对佛教文化有诸多误解:“在此之前,我也与很多人一样,对佛教不了解,或是以为已经了解。
不少佛学论文中表现出对佛教基本义理的误解,有些鼎鼎大名的学者,竟然会将“涅槃”理解为死亡、死寂,随意地扣上“虚幻”之类的帽子。这些都是因缺乏佛学基础理论的训练所导致。2、研究方法尚显单一、死板、落后
这使得佛教研究带有较多的主观性,大部分人研究佛教,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关在书斋里做学问,很少作社会调查,对佛教的社会活动和教徒的心态缺乏深入了解。总的看来,佛教研究,还未能建立起与佛教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相应的独特研究方法。
张载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批评作者:楠道学与佛教的关系问题自陈寅恪先生所撰的《<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明确提出以来被诸多学者关注[1]。周晋所作的《道学与佛教》在二程与佛教的关系问题上做出了精确且富有启发意义的探索[2]。学界关于张载对佛教思想的批评的讨论也已比较深入...
人们之所以对佛教有所谓“过时”的误解,那是基于他们对佛教的不了解,或者说了解得不够深刻而已。即使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古老或者年轻的界定,那也只能说:历史的佛教一度是古老的,而现实的佛教,则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
中国社会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之深!把佛教看成消极的,会说佛教提倡“四大皆空”。这是误解佛教中“空”的含义。佛教所谓的“空”,其实并非是“空空如也”的意思。其一意思是指世上没有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所谓的缘聚缘散。这不是客观实相吗?
4、如何澄清世人对佛教的误解?某甲:12月1日,媒体热吵李玉刚“出家”,网报梳着马尾辫,合掌下跪的图片。这是不是出于商业目的而炒作,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个事件中,社会对学佛的误解太多了。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佛教的中国化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姓名:蔡兰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黄伟力20031210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行的精神航标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产发展兴盛...
1、2016年10月29日,第二届佛教义学研讨会暨“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在无锡惠山寺召开。从名称上看,这届大会好像是在研讨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但从我看到的有限几篇媒体发布的稿件,似乎更接近一场批评印顺法…
在我看来,“佛系青年”是网络对“佛系”内涵的曲解。真的佛系,是在内心修篱种菊的宁静,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明智,是时时可败、步求生的超脱。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然二者一旦锁定目标,便于电光火石间出击,一招毙命。
高文强老师自言,他真正开始接触佛教文化,是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高老师选择了佛教相关的题目,借由这个契机,他发现自己对佛教文化有诸多误解:“在此之前,我也与很多人一样,对佛教不了解,或是以为已经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