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典论·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曹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曹丕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出自文言文《典论论文》,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典论·论文原文、翻译及赏析_曹丕文言文_古诗文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
高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得力文库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蔡顺①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②,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③,以异器盛之。邻人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邻人悯④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注】①蔡顺:字君仲,东汉人。
2020超星大学生网课《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docx,2020大学生网课《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1.1已完成1【单选题...
明史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慎,字用修,年二十四,举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武宗微行,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世宗嗣位,起充
14.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2题。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似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曹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曹丕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出自文言文《典论论文》,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典论·论文原文、翻译及赏析_曹丕文言文_古诗文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
高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得力文库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蔡顺①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②,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③,以异器盛之。邻人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邻人悯④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注】①蔡顺:字君仲,东汉人。
2020超星大学生网课《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docx,2020大学生网课《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1.1已完成1【单选题...
明史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慎,字用修,年二十四,举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武宗微行,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世宗嗣位,起充
14.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2题。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似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