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滞后单容水箱液位控制——控制程序设计毕业论文推荐.doc,PAGEPAGE基于SIEMENSS7-300PLC的带进水纯滞后的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程序设计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专业...
摘要:在工业生产中,液位控制系统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的对象一般都具有非线性、滞后性以及耦合等特征,这就使得液位控制系统在工业上的应用受到影响。本文针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对于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分别采用了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策略进行控制...
单容水箱系统的结构如图2-1所示.它由水箱,液位传感器,出水阀门和入水阀门组成.被控对象是装有入水阀门和出水阀门的单个水箱,被控量是液位.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能够模拟实际生产中的罐状容器(蓄液池或贮液缸等),完成一些典型的液位控制。本论文研究单
本设计建立一个简化的数学模型。来实现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研究3.1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3.1.1单容水箱数学模型假如某单容液位过程如上图3.1所示。该过程中,储蓄中液位高度h为被控参数(即过程的输出),流入储蓄罐的体积流量q
基于PLC的串级控制系统设计.doc,提供全套,各专业毕业设计编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基于PLC的串级控制系统设计(英文)ThedesignbasedonthePLCofcascadecontrolsystem学院理工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5章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ppt,数学模型的作用: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的重要依据;2...
基于Matlab的纯滞后控制系统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学习。二、实验原理1.已知被控对象传递函数:应用Smith预估补偿算法设计控制系统,并采用PID控制。原理图参见课本P127图4-21和P128图4-22。表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经验公式控制规律增益积分时间min微分时间minPPI0.830.5PID1.250.30.12.
针对单容时滞对象,提出了基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法的控制器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控制方法,无论在固定模型还是系统模型发生摄动的情况下,均有着较传统PID控制更好的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显示了这一设计方法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4.4单容过程模型4.4.1无自衡单容过程4.4.2自衡单容过程4.5多容过程模型4.5.1有相互影响的双容过程...9.2纯滞后系统的设计9.2.1改进的常规控制方案9.2.2补偿控制方案9.3综合实例9.3.1微分先行控制...
纯滞后单容水箱液位控制——控制程序设计毕业论文推荐.doc,PAGEPAGE基于SIEMENSS7-300PLC的带进水纯滞后的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程序设计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专业...
摘要:在工业生产中,液位控制系统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的对象一般都具有非线性、滞后性以及耦合等特征,这就使得液位控制系统在工业上的应用受到影响。本文针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对于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分别采用了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策略进行控制...
单容水箱系统的结构如图2-1所示.它由水箱,液位传感器,出水阀门和入水阀门组成.被控对象是装有入水阀门和出水阀门的单个水箱,被控量是液位.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能够模拟实际生产中的罐状容器(蓄液池或贮液缸等),完成一些典型的液位控制。本论文研究单
本设计建立一个简化的数学模型。来实现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研究3.1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3.1.1单容水箱数学模型假如某单容液位过程如上图3.1所示。该过程中,储蓄中液位高度h为被控参数(即过程的输出),流入储蓄罐的体积流量q
基于PLC的串级控制系统设计.doc,提供全套,各专业毕业设计编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基于PLC的串级控制系统设计(英文)ThedesignbasedonthePLCofcascadecontrolsystem学院理工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5章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ppt,数学模型的作用: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的重要依据;2...
基于Matlab的纯滞后控制系统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学习。二、实验原理1.已知被控对象传递函数:应用Smith预估补偿算法设计控制系统,并采用PID控制。原理图参见课本P127图4-21和P128图4-22。表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经验公式控制规律增益积分时间min微分时间minPPI0.830.5PID1.250.30.12.
针对单容时滞对象,提出了基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法的控制器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控制方法,无论在固定模型还是系统模型发生摄动的情况下,均有着较传统PID控制更好的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显示了这一设计方法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4.4单容过程模型4.4.1无自衡单容过程4.4.2自衡单容过程4.5多容过程模型4.5.1有相互影响的双容过程...9.2纯滞后系统的设计9.2.1改进的常规控制方案9.2.2补偿控制方案9.3综合实例9.3.1微分先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