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胚胎性脑病ct诊断论文

发布时间:

胚胎性脑病ct诊断论文

这病是先天的,但不遗传。手术如果是开颅切除,肯定查不出了。如果是介入或伽马刀,还要注意

1、核磁共振检查(MR):是筛查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检查方式,通过MR可以检查发现畸形血管团及神经病变。为了清楚的了解脑血管畸形的情况,MRI、MRA都要详细检查。

2、CT检查:增强CT可以看到畸形团;当突发头痛时,普通CT检查可以看到出血情况。

3、脑血管造影检查(DSA):精确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法。属于有创伤的检查,需要住院,在神经外/内科医生操作进行。

看到一篇文献,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针对69例胎儿宫内慢性缺氧的孕妇进行了分析,发现69例均未满 37周终止妊娠,其中65例因早产、新生儿轻度窒息入住新生儿病房,观察治疗后痊愈出院;2例胎儿畸形,终止妊娠;2例因早产、可疑合并新生儿畸形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进一步追踪,1例为 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 1例为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导致颅内出血 )。 可见,胎儿慢性缺氧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定要引起重视。 胎儿慢性缺氧的危害 《妇产科学》认为,如果胎儿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会引起全身血流重新分配,分流到心、脑、肾上腺这些器官,如果持续缺氧,就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引起大脑、心脏这些器官受损,甚至胎死宫内。 所以,胎儿慢性缺氧不会导致大脑畸形,而是导致脑损伤及其神经系统后遗症,例如智力低下、认知、行为及 社会 功能障碍等问题。 胎儿慢性缺氧的原因 1、母体因素 如果孕妈妈心脏、肺部有问题或者贫血等,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不能给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导致胎儿缺氧。 2、胎盘因素 如果孕妈妈出现妊娠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会导致胎盘血管硬化、狭窄、梗死,绒毛间的血液灌注不足,导致胎儿缺氧。 3、胎儿因素 如果胎儿出现心脏、呼吸系统疾病,胎儿畸形、宫内感染等,导致从母体摄入氧气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缺氧的情况。 胎儿慢性缺氧的表现 1、胎动减少 如果胎动出现突然减少的情况,要引起警惕,怀疑胎儿出现缺氧的问题。一般缺氧后胎心会在24小时后消失,情况非常危险,所以一定要重视胎动。怀孕28周以后,就要注意观察胎动情况了,最好是早中晚各数一次胎动,如果没时间、不会数,那也一定要总结出胎儿的胎动规律,以便就是发现问题。 2、胎心监护出现问题 胎心监护是胎儿缺氧的最直接诊断指标,如果胎心监护时,胎动太少,20分钟不足3次,胎心率不在110-160次/分范围内,胎心率波动出现问题,都可能是缺氧,要重视胎心监护的监测问题。 胎儿慢性缺氧的处理 1、注意吸氧 如果早期发现胎儿缺氧,要注意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吸氧,会改善胎儿的氧气供应,纠正缺氧的问题。 2、左侧卧睡姿 左侧卧睡觉时,会减少对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心脏的供血,给胎儿提供更多的供氧量,有利于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 3、及时终止妊娠 如果到孕晚期发现胎儿缺氧,在进行评估后,最好提前终止妊娠,以免胎儿出现缺氧窒息的问题。 胎儿缺氧的预防 1、左侧卧睡姿 对于有缺氧倾向的孕妈妈来说,到了孕晚期,注意左侧卧睡姿,减轻子宫右旋的程度,缓解子宫供血不足,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2、注意运动 如果经常坐着不活动,会压迫子宫,不利于胎动,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会引起胎儿缺氧的问题。 3、注意环境清新 注意在环境清新的环境中生活,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吸入二手烟,给胎儿提供良好的宫内环境。 4、按时产检 按时做胎心率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检查、胎心监护等,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的问题,及时干预,防止出现严重后果。缺氧,不会引起胎儿大脑畸形 怀孕前3个月,胎儿的主要器官包括大脑和心脏都已发育成形。如果要发生胎儿畸形的话,一般是孕早期接触过物理辐射和化学污染,或者有过不良用药产生的毒性从而导致胎儿畸形。 胎儿缺氧,对胎儿有何影响? 缺氧,是不会引起胎儿大脑畸形的。急性缺氧可导致胎儿胎死腹中,而慢性缺氧缺氧会影响胎儿脑部出现发育滞后。比如说脑细胞长期缺氧可致脑瘫或出生后智力低下。主要表现为胎儿脑沟回短而浅,大脑皮层比较薄,以及脑部水肿,脑细胞坏死等“缺氧性脑病”。胎儿缺氧,除了对孩子的智力有影响,还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缓慢或生长受限。一般表现为胎儿偏小2 3周以上,胎儿出生后体重低于公斤以下;如果是急性缺氧,可导致胎儿在宫内直接死亡。 胎儿缺氧的主要表现 胎动异常减少,或者胎心率降低。胎儿缺氧时一般会表现为:刚开始胎动异常增加,胎心率达到170以上,然后胎动减弱,胎心率降致100以下。伴羊水浑浊,胎粪进入羊水。 这是因为胎儿一旦缺氧时,机体会首先保护胎儿的大脑和心脏,然后胎儿其它器官分配到的血供减少,胎儿的活动就会突然增加,胎儿肛门括约肌出现松驰,所以胎粪就进入羊水中污染了羊水。胎儿缺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脐带: 脐带是胎儿获得血氧的通道,如果脐带打结、脐带扭转,脐带脱垂,那么胎儿获得血供不足就会缺氧。另外,脐带绕颈在2 3周以下通常是不会导致胎儿缺氧的。但是如果绕颈太多,同样会影响胎儿缺氧。 2、胎盘: 胎儿通过脐带从胎盘获得营养,胎盘与母体连接。如果胎盘提前老化、胎盘早剥,以及有前置胎盘的产妇,那么胎儿与母亲的连接或者营养传输就会出问题,胎儿同样也容易缺氧。所以孕前产检要观察胎盘位置和成熟度,对于前置胎盘的孕妇要尽量卧床。3、孕妇有妊娠并发症: 对妊娠并发症的孕妇,由于子宫血液循环阻力升高,从而影响对胎盘和胎儿供应营养,这样自然也容易导致胎儿缺氧。尤其是高龄产妇,应积极配合医生检查治疗。 4、其它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导致胎儿缺氧外,其它的因素还包括分娩时催产素使用不当或者麻醉和镇静药物过量,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导致胎儿急性缺氧或窒息。不过,这两种因素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正式分娩时处于全程监控当中,通常不会对宝宝有太大的负面影响。胎儿慢性缺氧是不会导致脑部畸形的。慢性缺氧会导致脑部神经受损。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宝宝畸形呢? 造成胎儿畸形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 母体或者环境的因素 如放射线对胎儿的影响,还有化学制剂比如药物,在怀孕的时候如果不慎服用,也有可能会造成胎儿的畸形。因此在备孕时期和妊娠期用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如果在孕期孕妇感染了微生物,也会导致胎儿感染,并导致胎儿畸形,比如风疹、巨细胞和单纯疱疹病毒等等。 遗传因素 如果是来自于父母的遗传物质异常而造成的畸形,造成遗传性的畸形,比如父母的染色体异常、父母携带突变基因等等。那怎么样预防宝宝脑部缺氧呢? 要适当运动。 特别是到了孕晚期,就应该多走动,平时不能坐得过久。由于坐姿会对子宫形成压迫,这会影响到胎儿在腹内活动。坐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胎盘的血液循环,这就会使胎儿缺氧。孕妇平时多走动,就能够预防宫内缺氧,还有利于抬头下降。 孕妇应该保持合理的体重增长,还必须要远离二手烟 。孕妇在太胖以及接触二手烟的时候,就会减少对胎儿氧气的供给量。因此孕妇应该控制好体重,不要让体重超标,还要远离二手烟。不管什么情况下,如果宝妈发现胎儿的胎心过快,持续的超过160次/分钟,或者胎动与平时明显不同,过快或过慢,就应该及时去医院了。 所以,想要优生优育,就要认真做好孕前和孕中的准备。胎儿在宫内慢性缺氧是一个全身性的缺氧过程,也就是说,全身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都处于缺氧状态,各个器官发育都会受到影响,各器官体积变小、发育不良,表现为出生后营养不良、低体重。当然重要器官大脑等表现更为突出,表现为大脑皮层变薄、脑沟脑回变浅、脑室扩大、脑外间隙增宽等,但一般不会出现大脑畸形。根据缺氧的严重程度和缺氧时间的长短,对大脑的影响是可能导致新生儿脑瘫、智能低下、运动发育迟缓等。 如果出现大脑畸形,多为宫内感染、药物毒物以及先天遗传代谢病等所致。 在宫内缺氧,势必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速度和其他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发育。结果是宝宝呆小严重时有停止发育的可能 胎儿缺氧会脑瘫的宫内缺氧会造成胎儿发育过程中营养不足,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发育。从而导致脑瘫。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宫内缺氧原因。并及早吸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处理。 在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长期处于慢性缺氧及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放射线等不良因素均可造成调节胚胎脏器发育的基因表达异常引起染色体损伤,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早期流产的发生、胎儿畸形。

脑血管畸形是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脑血管发生变异而形成的一种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多见于年轻人,其中,脑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畸形最常见的一种。如脑动静脉畸形需要CT、磁共振或脑动脉造影检查来确诊。

膀胱癌CT火MR诊断论文

看这样行不:【摘要】 目的:明确5种MRI征象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32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MRI图像,其中包括43例盘状半月板及其不同程度损伤的MRI图像。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条件下, 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对诊断盘状半月板的5个征象及其不同程度损伤进行评价,差异协商解决。分别计算出每种征象的敏感性。结果:冠状面上外侧半月板中部最窄处>15 mm或与外侧平台关节面的比值>50%;矢状面上(层厚4 mm)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达四层或四层以上。此两种征象的敏感性分别为%和%,诊断率最具可靠性。盘状半月板常合并变性、撕裂,且不同程度的损伤可影响盘状半月板征象的准确判断。结论:盘状半月板在MRI有多种征象,各种征象对诊断的能力有所不同。当合并不同程度损伤时亦会影响其征象的正确判断。 【关键词】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 核磁共振 MR imaging of Discoid Menisci of the knee: evaluation with signs LI Pei, ZHENG Zhuo-qing, YUAN Liang(1.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Henan 453000, China; 2.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five MRI imaging signs in diagnosing discoid menisci and injury of the knee. Methods:MRI imaging of 532 knees with subsequent attenuated exams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rthroscopy of 43 discoid menisci. .two radiologist evaluated each MRI exam independently with discrepancies resolved by consensus. Each MRI exam was analyzed for the five sign, sensitivity for diagnosing discoid menisci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each individual : The ratio of width of meniscus to that of tibia plateau was over 50%. On the sagittal plane, there were consecutive 4 layers or more showed"tie"change which derived form the connec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horns.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re two signs ranged was and . The following two signs had higher value. Discoid menisci were often combined with degeneration and laceration, different injure can affect the accurate judgment of signs in discoid : Discoid menisci have many signs on MRI imaging, different signs have different diagnosing ability. The accurate judgment of signs can be affected when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injure. 【Key words】Knee; Discoid menisci; MRI 盘状半月板作为一种先天畸形改变了膝关节的正常解剖,容易导致半月板的损伤。MRI是目前诊断半月板病变的最佳手段。分析532例经关节镜证实的43例盘状半月板膝关节图像,致力于明确MRI各个征象对诊断盘状半月板的价值,且合并损伤后,明确其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对象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532例膝关节图像,其中盘状半月板43例, 25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11~70岁,有3人为双膝,右膝19 例,左膝 24例,均为外侧半月板。 MRI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使用德国西门子 MRI扫描仪(Vislon)常规包裹或表面线圈。患者伸直位,所有膝关节接受常规MRI扫描,至少扫描矢状面和冠状面。矢状面采用自旋回波T1WI( TR=440 ms. TE=12 ms)快速自旋回波T2WI(TSET T2WI:TR=3 094 ms. TE=96 ms)或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TR=425 ms. TE=11 ms 翻转角为20°或90°),冠状面采用脂肪饱和抑制SE双回波(TR=3500 ms,TE=16/96 ms)所扫层厚均为4 mm,间距为 mm。 资料分析方法 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条件下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阅片,差异协商解决。 评价文献中诊断盘状半月板的5个常用标准〔1-4〕。 前后角连续性 在矢状面上以4 mm层厚扫描,有四层或四层以上显示半月板前后角连续性呈“领结样”改变。 矢状面后角与前角最大高度差≥2 mm。 内外侧半月板高度差 冠状位盘状半月板外侧缘的最大高度高于对侧>2 mm。 半月板宽度或冠状面上侧块最小宽度:半月板最窄处的宽度>15 mm或超过胫骨一侧平台一半以上。 矢状面上半月板次外层最小厚度>2 mm。 分别测量前角、体部及后角的高度和宽度 2 结果 在532例膝关节MRI图像中,经关节镜确诊43例盘状半月板,两位医生对其盘状半月板的5种征象分析如下:(1)前后角连续性达四层或四层以上,有31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为%;(2)矢状面后角与前角最大高度差≥2 mm,有24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为%;(3)内外侧半月板高度差,15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4)半月板宽度或冠状面上侧块最小宽度>15 mm或超过胫骨一侧平台一半以上,有37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5)矢状面上半月板次外层最小厚度>2 mm,有 6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同时出现以上5种征象的有4例,5种都没出现的有5例,出现第(1)种和第(4)种征象的有31例,出现2种或2种以上征象的有35例。此组病例经关节镜证实有40例合并不同程度损伤,其中半月板变性3例,半月板撕裂37例,发生桶柄状撕裂的有11例,半月板囊肿形成1例。表1 43例盘状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高度及宽度范围及平均值测量(略)

病情分析:(1)血尿: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有80%以上的病人可以出现,其中17%者血尿严重,但也有15%者可能开始仅有镜下血尿。血尿多为全程,间歇性发作,也可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部分病人可排出血块或腐肉样组织。血尿持续的时间,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范围、形态有一定关系,但不一定成正比。原位癌常表现为镜下血尿,膀胱脐尿管癌血尿可以不明显。非尿路上皮来源的膀胱肿瘤如果病变没有穿透膀胱粘膜,可以没有血尿。(2)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约占10%,与广泛分布的原位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有关,尤其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时。故长期不能痊愈的“膀胱炎”应警惕膀胱癌可能,尤其是原位癌。(3)尿流梗阻症状:肿瘤较大、膀胱颈部位的肿瘤及血块堵塞均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肿瘤浸润输尿管口可引起上尿路梗阻,出现腰痛、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4)晚期肿瘤表现:晚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器官或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时导致膀胱区疼痛、尿道阴道瘘、下肢水肿等相应症状,远处转移时也可出现转移器官功能受损、骨痛及恶液质等表现。(5)肿瘤较大时,采用阴道或直肠双合触诊可扪及包块,但该方法不够精确,加上双合触诊未必能检查到膀胱所有部位,松弛不佳的腹壁更是难以检查清楚,近年随着影像学的进步,此项检查已少用就诊时有的医生会做直肠指检(对于女性患者还需做盆腔检查),以判断膀胱肿瘤是否可以触及,是否侵犯出膀胱。意见建议:其他常见的检查包括:(1)尿脱落细胞学或其他尿液筛查;(2)腹部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3)膀胱镜

膀胱癌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MRI表现为膀胱壁不则肿块,肿瘤有蒂、无蒂或呈斑块状生长,突入膀胱腔内,膀壁局限性增厚、变形,膀胱腔充盈缺损。T1加权像肿块呈低信号,T2加权像肿块呈中高信号。由于T1加权像尿液低信号,肿块信号与尿液信号对比鲜明,易于诊断。GD-DPA增强肿块轻或中等度强化,膀胱癌晚期肿块侵及膀胱外,表现为膀胱外高信号脂肪层局限性消失,侵入邻近脏器表为膀胱壁与邻近脏器界限消失,膀胱癌淋巴结转移常先转移至髂内或髂外淋巴结。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万,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我国资料50~79岁患者,占所有膀胱癌患者的。分化不良的膀胱癌常见于高龄患者。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以往将膀胱黏膜上皮称为移行细胞,1998年WHO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联合建议用尿路上皮一词代替移行细胞一词。2004年WHO建议膀胱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腺癌,其他罕见的还有膀胱透明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膀胱类癌。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通常所说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CT与MR诊断论文

医学影像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法

作者:张海成[1]

摘要:在现代医学和新型医院的发展进程中,先进医疗设备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本文提出了以维护保养为主,故障维修为辅的新式维修观念,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其最大化的发挥其应有效能。

关键词:现代医学 新型医院 先进医疗设备 维护保养 故障维修

DOI:

被引量: 6

年份: 2009

(来源:学术堂)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膀胱癌绝大多数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皮,生长较快,表面容易出现破溃、出血,因此,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肉眼可以看到的血尿,这是膀胱癌独特的排尿异常信号,几乎每个膀胱癌病人都会出现,约85%的膀胱癌病人因此而就诊。膀胱癌的血尿一般为全程肉眼血尿,即整个排尿过程中尿都呈现血色,多在排尿将尽时尿色加深;也可以是开始尿血而后尿转清亮,或开始尿清亮而后变成血尿。 与其它疾患所致的血尿相比,膀胱癌的血尿有两个特点: 一是无痛性,即在发生血尿时,患者无任何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医学上称为无痛性血尿。这与结石有血尿时多伴有肾、输尿管疼痛不同,也与膀胱炎所致的血尿多伴尿频、尿急、尿痛不一样。但若癌肿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二是间歇性,即血尿间歇出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两次血尿可间隔数天或数月,甚至半年,容易造成血尿已治愈好转的错觉,从而未能及时就诊检查。因此,出现无痛性血尿的病人,或长期无法治愈的膀胱炎病人应及时去医院,接受尿液脱落细胞检查。 由于少数膀胱癌病人可以没有肉眼血尿,而仅表现为显微镜下检查尿液时发现红细胞超标,即镜下血尿。另外,病人肉眼血尿自行停止后也会有镜下血尿。因此,镜下血尿或尿液常规检查异常者也应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汤姆贾诺维奇在发现患膀胱癌的一个月前合并过膀胱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和镜下血尿。 尿液脱落细胞检查主要是在显微镜下检查脱落的肿瘤细胞,该方法简便、无创、经济,多用于初步筛选膀胱癌病人。一般待检的尿液最好用清洁、新鲜的中段尿。 如果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应该进一步接受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手术前惟一可以确诊膀胱癌的手段。将膀胱镜顺着尿道插入膀胱内,观察整个膀胱,同时观察尿道,可以直接看到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浸润程度等,如果同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汤姆贾诺维奇是通过进行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后行膀胱镜活检术确诊的。 无痛性血尿是膀胱癌最主要的征兆,几乎所有的膀胱癌患者都是先出现这一信号。若能抓住这一信号,及时进行检查,就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病情分析:(1)血尿: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有80%以上的病人可以出现,其中17%者血尿严重,但也有15%者可能开始仅有镜下血尿。血尿多为全程,间歇性发作,也可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部分病人可排出血块或腐肉样组织。血尿持续的时间,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范围、形态有一定关系,但不一定成正比。原位癌常表现为镜下血尿,膀胱脐尿管癌血尿可以不明显。非尿路上皮来源的膀胱肿瘤如果病变没有穿透膀胱粘膜,可以没有血尿。(2)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约占10%,与广泛分布的原位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有关,尤其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时。故长期不能痊愈的“膀胱炎”应警惕膀胱癌可能,尤其是原位癌。(3)尿流梗阻症状:肿瘤较大、膀胱颈部位的肿瘤及血块堵塞均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肿瘤浸润输尿管口可引起上尿路梗阻,出现腰痛、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4)晚期肿瘤表现:晚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器官或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时导致膀胱区疼痛、尿道阴道瘘、下肢水肿等相应症状,远处转移时也可出现转移器官功能受损、骨痛及恶液质等表现。(5)肿瘤较大时,采用阴道或直肠双合触诊可扪及包块,但该方法不够精确,加上双合触诊未必能检查到膀胱所有部位,松弛不佳的腹壁更是难以检查清楚,近年随着影像学的进步,此项检查已少用就诊时有的医生会做直肠指检(对于女性患者还需做盆腔检查),以判断膀胱肿瘤是否可以触及,是否侵犯出膀胱。意见建议:其他常见的检查包括:(1)尿脱落细胞学或其他尿液筛查;(2)腹部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3)膀胱镜

膀胱癌患者发现多是身体出现一些异常症状,如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应警惕可能是膀胱癌,患者就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通常是第二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定期的体检。通常需要做B超、CT检查以及内窥镜检查有效诊断膀胱癌。膀胱癌发现后就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膀胱癌晚期的患者会有咳血的症状,膀胱癌晚期的症状还有以下几点:1、血尿。因肿瘤快速发展,血供跟不上会出现坏死导致血尿;2、肿瘤侵犯到输尿管,会导致输尿管和肾盂的积水,甚至引起肾功能不全,尿毒症;3、疼痛。如果肿瘤转移到骨头,会引起骨头疼,转移到肺引起肺脏肿块、咳血等;4、晚期出现恶液质表现,如贫血、消瘦、纳食偏差等。

ct和x线对诊断颈椎病的论文

(一)颈椎X线摄片目前最常用的颈椎X线摄片为颈椎侧位片,其次为前后位片、齿状突开口位片、屈伸动力位片以及左右斜位平片。颈椎常规放射学检查主要是指颈椎侧位片。常见征象有:(1)颈椎生理曲线折断,提示曲线折断处对应的颈椎节段活动度增大。(2)椎体移位,如向前、后或侧方水平移位> mm(也有学者指出以3 mm为标准),相邻两椎间隙成角相差>11°(图14 -1)。颈椎退变性不稳的评估中除水平位移和成角位移外,椎管矢状径及A值、B值的测量(图14 -2)也有重要意义,即矢状径和A、B值大者即使退变和不稳较严重,也不一定造成脊髓受压;而椎管矢状径及A值、B值小者,则可能随着不稳的加剧或病变节段的进一步退变,演变为颈椎不稳症或颈椎病。(3)椎板间或棘突间间距增宽,以椎板或棘突间隙较相邻节段增宽2 mm为标准。(4)椎间隙异常增宽或变窄。(5)关节突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6)椎体后缘连线不连续。(7)椎管增宽或狭窄。椎管增宽指X线前后位片显示椎弓根间距超过相邻节段2 mm以上。X线屈伸动力侧位X线片对退变性颈椎失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观察到颈椎椎体间相对位移、成角的异常增大和脊柱的异常活动度。通常认为当相邻椎体间水平位移> mm或成角增大至>11°时,即可诊断为颈椎失稳。(二)颈椎CT颈椎CT可提供轴位椎体、椎弓、关节突损伤和椎管容积改变情况。CT横断面图像无重叠,尤其对C↓1~C↓2骨环显示尤佳。颈椎不稳定性损伤中,小关节脱位、半脱位较常见,多伴骨折且常为双侧。CT横断面对关节间隙的宽度及关节绞锁显示清楚,可由此判断脱位与否;而对于关节面的对合,尤其是上下对合,CT横断面诊断则很困难,故需行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图像,方可多层面、多角度显示小关节脱位和骨折。当X线片显示不清,或急性创伤时X线摄片体位受限时,可考虑做颈椎CT。(三)颈椎MRIMRI被认为是最好的影像检查手段,因为它不仅能显示髓内异常改变,而且可以直观显示脊髓与椎管的关系、脊髓在椎管内的走行,以及为适应变形的椎管而发生的位置改变。MRI对颈椎损伤的稳定性评估有独具特色的作用,即对因颈椎损伤引起的脊髓和神经损伤、组织受压变性有较明显的诊断作用,可了解椎骨、椎间盘对脊髓的挤压情况,神经和脊髓组织的血肿、液化、变性,以及椎间盘和韧带结构的软组织损伤等,并藉此评估颈椎的稳定性。Jinkins等率先报道用专门设计的MRI扫描机评估颈椎退变患者不同体位及动态运动时的表现。该扫描机采用超开放设计,让受检者在正常直立位、负重(头部本身重量)及动态情况下完成检查,从而保证受检时与日常生理状态的一致性,获得比常规仰卧位检查更多的信息,如椎间盘滑动性疝出、脊柱活动性异常增大、椎管及神经根管的狭窄等。这些均为潜在性的病理状态并与颈椎负重及运动有关。在该状态下检查获得的颈椎曲度更加准确,反映了真实生理状态,并可区别曲度异常是由患者体位原因,还是肌肉痛挛所致。

脊椎病能作的辅助检查较多,临床上用的最多、最普及的是脊椎X线平片。脊椎X线平片在临床上有特殊的意义,它较普及,作常规检查较cT、MRI价值高,有助于疗效判定,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分型分期。除了脊椎X线平片之外,尚有许多特殊摄影,如:体层摄影、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核磁共振(MRl)、脊髓造影术、其它作为功能检测的脑血流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等。脊椎X线平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锥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脊椎侧弯1.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2.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3.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4.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5.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6.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斜位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肌电图检查脊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是由于不论是颈椎病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使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这样,失去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由于体内少量乙酰胆碱的刺激,可产生自发性收缩。因此,在一侧或两侧上肢肌肉中出现纤维电位,偶而出现少数束颤位。小用力收缩时,多相电位正常,不出现巨大电位。大用力收缩时,呈完全于扰相。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时限和平均电位正常。振幅为1~2毫伏。颈椎病因椎间盘广泛变性,引起骨质增生。损害神经根的范围较广,出现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变的晚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在主动自力收缩时,可以出现波数减少和波幅降低。而颈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为单个椎间盘突出,其改变多为一侧上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范围呈明显的节段分布。脊椎病的CT检查CT业已用于诊断椎弓闭合不全、骨质增生、椎体暴破性骨折、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象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故能正确地诊断推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产前诊断和胎儿医学期刊

《母婴保健法》第十七条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第十八条:经产前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

一、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

二、胎儿有严重缺陷的;

三、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

《母婴保健法》第三十三条

从事本法规定的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人员,必须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从事本法规定的婚前医学检查、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产前诊断是指在出生前对胎儿宫内感染和出生缺陷进行诊断。产前诊断适合一些产前筛查高风险率的孕妇。

什么是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是指在出生前对胚胎或胎儿的发育状态、是否患有疾病等方面进行检测诊断。从而掌握先机,对可治性疾病,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宫内治疗;对于不可治疗性疾病,能够做到知情选择。

产前诊断与产前筛查不同,技术要求更高,要诊断的疾病也复杂,因此,不可能像筛查那样要求人人都做,只适合一些高风险率的孕妇,有针对性地进行某项诊断性手术与实验,以达到对所疑问的疾病进行最终诊断的目的。产前诊断应遵从筛查在先,诊断在后的原则。

广义的产前诊断对象包括:

1、反复早孕期自然流产;

2、既往出生缺陷病史;

3、家族分子遗传病史;

4、神经管缺陷家族史;

5、妊娠合并1型糖尿病、高血压、癫痫、哮喘;

6、曾暴露于药物、病毒、环境危害;

7、父母近亲。

产前诊断的目的是什么

产前诊断的目的不仅限于在出生前发现异常以便终止妊娠,事实上,产前诊断包括以下目的:

1、 使得医生能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把握适当的时机对经过产前诊断的胎儿或新生儿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2、 父母能够了解本次妊娠状况,进而知情选择。

3、 父母知情后,有机会能够从心理、社会、经济、医疗各方面做好准备,面对可能发生的宫内或新生儿期出现的健康问题。

能产前诊断的疾病:

染色体病,如唐氏综合征

性连锁遗传病,如红绿色盲

遗传性代谢缺陷病,如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产前诊断方法依据取材和检查手段的不同,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创伤性方法和非创伤性方法。前者主要包括羊膜腔穿刺、绒毛取样、脐血取样、胎儿镜和胚胎活检等;后者包括植入前诊断、孕妇血清筛查及超声诊断、DNA分离诊断等。目前产前诊断中仍以创伤性方法为主,以羊膜腔穿刺和绒毛取样两种最常用。

1、羊膜腔穿刺术(Amniocentesis)

多用于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在孕16-22周时,通过超声引导下,抽取10-20ml 的羊水,由于羊水内富含胎儿脱落细胞,故可用于对唐氏综合症、18三体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等病症的检测。

2、绒毛取材术(CVS)

在早孕期,通过超声引导,经阴或经腹,抽取少量绒毛,由于绒毛组成包含外滋养层的胎儿细胞,故较之中孕期羊膜腔穿刺术,优点在于,如果早孕筛查提示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症)(Down Syndrome)、18三体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特纳氏综合征(Turner’s syndrome)。通过CVS能够尽早发现并诊断,一方面能极大缓解孕妇压力,另一方面,如需终止妊娠,损伤较小。

3、经皮脐血管穿刺术(Cordocentesis)

除可诊断染色体异常外,还可用于Rh同种免疫性溶血的治疗。

4、胎儿镜(Fetoscopy)

检查是超声波定位后用直径很细的光学纤维内镜经母体腹壁穿刺,经子宫壁进入羊膜腔,观察胎儿性别外貌、抽取脐血、取胎儿组织活检及对胎儿进行宫腔内治疗的方法,是产前诊断最直接有效的技术。

产前诊断的对象是哪些

仅就细胞遗传学而言,产前诊断的指征包括:

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2、产前筛查出来的胎儿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孕妇;

3、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4、产前B超检查怀疑胎儿可能有染色体异常的孕妇;

5、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6、医师认为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的其他情形。

此外,广义的产前诊断对象还应包括:反复早孕期自然流产;既往出生缺陷病史;家族分子遗传病史;神经管缺陷家族史;妊娠合并1型糖尿病、高血压、癫痫、哮喘;曾暴露于药物、病毒、环境危害;父母近亲。

产前诊断有哪些项目

在所有的活产儿染色体异常疾病中,以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症)最为常见。因此狭义的产前诊断,仅针对胎儿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的疾病,在妊娠期通过有创性诊断方法(绒毛取材术、羊膜腔穿刺术和经皮脐血管穿刺)获取胎儿来源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测,发现并确诊,能够于分娩前尽早终止妊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