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帕金森病护理的论文的前言

发布时间:

帕金森病护理的论文的前言

帕金森病的护理分为早期护理和晚期护理,早期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保持心态平和、饮食健康、适当锻炼,规律服药等;晚期护理主要是针对并发症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避免跌倒,防止骨折的发生;二、保持空气流通,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肺炎或败血症的发生;三、注意尿道的清洁,避免感染;四、避免患者独自外出,注重看护,家属应该多关心患者,减缓痴呆的程度。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锥体外系统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起病常隐袭,缓慢发展。临床研究发现帕金森氏病的非运动症状可以在疾病的早期,嗅觉异常、便秘、抑郁、性功能障碍等也可先于手抖、肢体僵硬等运动性症状之前出现。目前,帕金森氏病只能靠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症状,尚无法根治[1,2]。早期的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人的影响很大,可以减慢疾病的发展速度,最大程度地保持病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1 资料与方法 一般临床资料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的55例帕金森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年龄76岁;长期卧床的23例,可以走动的32例;病程9个月至13年,平均病程年。所有患者符合1997年英国PD脑库制定的原发性PD诊断标准[2],必须有至少下列2项主征: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步态姿势异常;排除药物性、血管性、脑炎后、创伤后等各种原因所致的PD综合征及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橄榄桥小脑萎缩等PD叠加综合征;左旋多巴治疗有效;初发症状、体征或病程中有两侧不对称,病人意识清楚,能配合问卷调查。 方法 给予适当药物的前提下,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功能训练、心理护理、营养护理、预防并发症、出院指导等系统护理,评价护理效果。 评价标准 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the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 LSIA)测量老年人心情、兴趣、心理主观完美状态评估的一致性,以反映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LSIA从对生活的兴趣、决心和毅力、知足感、自我概念及情绪五方面,利用20项问题反映生活满意程度,其中12项为正向指标,8项为负向指标。评分方法,同意得2分,不能确定得1分,不同意得0分[2,3]。比较患者的护理前后的LSIA值。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统计软件作t检验。2 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患者的LSIA值显著提高,说明护理的效果良好。3 护理体会[4-6]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病人及家属认识疾病,配合治疗护理。此病是脑黑质变性、多巴胺分泌减少而致的肌肉运动障碍,动作缓慢,震颤麻痹,故病人必须终生服用多巴胺类及其受体激动剂等。要考虑病人的经济情况,坚持长期合理用药,做好思想工作,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可以预防本病引起的运动功能减退。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伸展运动是本文介绍的重点,也是实验组病人的重点作业。训练的关键是持之以恒,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减少病人的枯燥情绪,根据其疾病特点我们指导病人做保健性体操,目的是改善动作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主要是伸展运动,用以对抗帕金森病人不断进展的屈曲姿势。时间每天1~ 2次,每次20 min。 心理护理 护士首先站在病人的角度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病人充满同情和耐心,同时要善于表达自己关怀的态度,让病人感到关心和爱护。病人倾诉病情、家庭或单位的烦恼时,护士用语言、眼神、表情等表示对病人充分理解和同情,使病人愿意向护士倾诉、宣泄内心的痛苦。接触交谈要尊重病人人格,涉及病人隐私的谈话应在没有其他病人的场合下进行,工作人员也应尽量减少。护士要积极主动地与病人接触和交往,可消除病人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陌生感、不安全感及孤独感,取得病人的信任。还要善于使用语言技巧与病人沟通,多运用安慰性、解释性、鼓励性语言,启发诱导,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 营养护理 良好的营养、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脑的营养,减慢疾病的发展速度,帕金森病人与正常人相 预防合并症要注意预防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口腔炎与吸入性肺炎、褥疮、便秘等。口腔炎与吸入性肺炎的预防:病人的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容易存留在口腔,食物误吸,容易形成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形成坠积性肺炎,所以要保持口腔卫生,经常翻身叩背,保持空气新鲜。褥疮的预防:保持床单位整洁干净,大小便后要清洗局部,防止尿液对局部的刺激,至少两小时左右要翻身一次,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预防褥疮的气垫床,注意背部护理,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便秘的预防:每天进水量2 L左右,多食富含纤维的青菜、水果,晨起饮一杯白开水,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一旦发生便秘可以给于简易通便处理。 出院指导家居环境,要注意防止病人跌倒,病人经常活动的地方要除去障碍物,要有把手,有利于病人扶把,因为病人基本上是小碎步,所以台阶要改造成斜坡型,,病人出院后应继续在院的训练,持之以恒,形成生活规律,并应主动反馈信息,以便继续接受指导。4 小结目前对帕金森氏病尚没有根治方法[7],只有给予科学、有效、全方位的护理支持及生活训练指导,能稳定病情,延缓疾病发展。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及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回归社会。参考文献:[1] Tolosa E, Compta Y, Gaig C. T he premot or phase of Parkinsoncs disease[J].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07, 13(Suppl): S2.[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 帕金森病的诊断[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6): 169-171.[3] 崔健庄, 毕淑琴. 帕金森病治疗的研究动态[J]. 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2003, 7(3): 422-424.[4] 杨淑玲, 黄健美. 帕金森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指导[J]. 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15): 382-384.[5] 赵晶缓, 刘囡囡. 帕金森氏病的护理[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 8(21): 73-74.[6] Chaudhuri K R, Healy D, Schapira AHV. The non mot 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Lancet Neurology, 2006, 5(2): 235-236.[7] 张中宏, 杨世辉, 朱敏恒. 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农垦医学, 2008, 26(5): 357-358.

对于帕金森病人的护理,首先病患与医护之间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心理疏导,大部分患者有一定的心理阴影,看护人员要进行心理疏导,力求帮助患者放松心态,确保患者心态乐观积极,鼓励患者。用药方面,叮嘱患者科学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食用禁忌与药理作用。医护人员加强卫生意识,进行治疗护理时,应先洗手消毒灭菌后再进行相关操作。饮食上,由于患者有一定的吞咽困难,所以前期饮食以流食为主,稳定后改为半流食,治疗后期可正常进食。

首先在护理上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跌倒。另外在饮食上要注意让患者多吃一些大叶蔬菜,保持大便的通畅,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保证营养。第三方面要注意心理护理,让患者尽量有稳定的心境。意见建议:建议帕金森病的患者一定要坚持做康复训练,坚持做康复锻炼,能够明显的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规律服用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论文前言

帕金森病属于运动障碍性疾病,又称之为椎体外系疾病。这个疾病多发生于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隐匿起病,病情会缓慢进展,目前没有任何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治这个疾病。临床症状有很多,总体表现为两大类:即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可归纳为4点,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非运动症状有的症状会在运动症状之前出现,比如说嗅觉减退,睡眠中大喊大叫,便秘等情况。有的症状也会在运动症状之前或者是之后出现,比如说焦虑、抑郁等。

帕金森是中老年神经系统性疾病,病变之后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反应。目前我国帕金森的病发率在%左右,从数据推算也就是国内患有帕金森疾病的患者已经超过了200多万人,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是因为不了解这类疾病,而耽误病情的。到底帕金森是什么病呢?一、帕金森是什么病帕金森疾病又被称之为是震颤麻痹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病变,大脑中的神经元大量死亡导致。主要病发于老年人,多数在60多岁以后发病,青年人患有帕金森病的几率很低。少部分患者是因为家庭遗传因素而患有的帕金森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治疗几率较低。二、帕金森的症状有哪些1.静止性震颤:在患有帕金森病初期,70%的患者会出现神经正常的情况,多半患者会现在上肢出现震颤感,后期会根据情绪而逐渐加重震颤感。2.肌强直:帕金森患者的肢体在后期会出现阻力感,前期四肢僵硬无力,当震颤过后,四肢的受力点会出现阻碍,也就是所谓的肌强直,但在前期这类症状并不容易被发现。二、帕金森的病因有哪些1.感染:脑炎感染是患有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脑炎这类疾病存在着潜伏期,当潜伏期过后,爆发之后就容易伤害到大脑神经元,造成大脑神经细胞死亡率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发帕金森病。2.脑动脉硬化:大脑动脉出现硬化状态就会使脑干出现脑梗塞的情况,会影响脑部黑痣多巴胺的通路,通路阻断后会引发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全世界约有500万患者正在忍受着帕金森病的困扰,近几年,帕金森患者也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患者人数的10%左右。 目前帕金森病被认为是一种流行病。这将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负担,包括经济方面的负担,以及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方面的负担。 01 帕金森病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纹状体DA含量减少在80%以上。 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除了年龄老化、遗传因素之外,睡眠不好、焦虑、吸烟、经常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均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总之,帕金森病可能是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帕金森病已不再被认为是特定于大脑的疾病,科学家也越来越认识到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 2010年,美国纽约州沃兹沃斯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对2000多名帕金森氏症患者和2000名健康人员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人体白细胞抗原—DR区域内有一个基因变异与帕金森氏症密切相关。人体白细胞抗原—DR区域内包含大量与人类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这意味着免疫系统可能在帕金森氏症病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2016年,由蒙特利尔大学的Michel Desjardins博士,及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和医院的Heidi McBride博士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发现了两个与帕金森病(PD)相关的基因是免疫系统的重要调控因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表明帕金森病与自身免疫疾病的联系。研究论文发布在6月23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2]。 这些发现为探索人体免疫系统与帕金森氏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依据。由此可见,免疫力下降或有可能导致帕金森病风险升高。 02 帕金森病传统的治疗手段 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为目标。左旋多巴和多巴胺激动剂仍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药物,但这些治疗可能带来运动障碍等副作用或者药效会渐渐消失。应用疗效主要是改善症状,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 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主要有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可以明显改善运动症状,尤其对肢体震颤和肌强直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姿势步态障碍等躯体性中轴症状则无明显作用。无法根治疾病,术后仍需继续使用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只能缓解改善部分临床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帕金森病,并不能阻止或逆转帕金森病的病理进展。因而,临床迫切需要其他的治疗手段来攻克这一难题。 03 再生疗法带来新的希望 1979年,人类首次用细胞替代疗法治疗帕金森病[3],从此开启了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纪元。干细胞技术被认为具有更为持久治疗的可能性,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植入新的、能够生成多巴胺的细胞来替代退化的神经元,是有效治疗帕金森的新希望。 目前,应用于帕金森病临床治疗研究的干细胞主要有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均能够发挥神经再生与修复的作用。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主要作用机制是利用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免疫调节等发挥神经保护功能,促进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修复,或者将其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替代体内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发挥细胞替代作用[4]。 从网站我们发现目前临床上有25项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干细胞治疗登记在案,其中在中国的有2项。其中一项是河南郑州的I/II期开放标签非随机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估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一项是江苏苏州的人类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 2020年,来自佐治亚大学再生生物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新研究,他们发现NK细胞能够抑制一系列细胞变化,从而阻止帕金森病的发展[5]。这一研究突显了NK细胞不仅充当攻击入侵者的有效清除剂,而且对于调节和抑制脑组织的炎症和蛋白质团块可能是至关重要的。而炎症和蛋白质团块恰好是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 04 小结 尽管帕金森的病因暂不明确,但帕金森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这说明帕金森与身体的衰老、免疫力的下降有关。因此,预防帕金森病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规律作息,增强体质,加强脑力活动,提高免疫力,避免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预防脑动脉硬化,特别是60岁以上或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加强自我检测。 事实上,细胞替代疗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6]。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治疗帕金森病的目光转向细胞疗法。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通过解决疾病主要病因,细胞治疗将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Taye H Hamza, Cyrus P Zabetian,et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HLA region is associated with late-onset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J].Nature Genetics,2010-08-17. [2]Parkinson’s Disease-Related Proteins PINK1 and Parkin Repress Mitochondrial Antigen Presentation. Cell, 2016; DOI: [3]Perlow M , Freed W , Hoffer B , et al. Brain grafts reduce motor abnormalities produced by destruction of nigrostriatal dopamine system[J]. Science, 1979, 204(4393):643-647. [4]孙守家.GDNF基因修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研究[D]. [5]Rachael H. Earls, Kelly B. Menees,et cells clear α-synuclein and the depletion of NK cells exacerbates synuclein pathology in a mouse model of α-synucleinopathy[J].PNAS,2020,(1). [6]Kai-C. Sonntag, Bin Song, Nayeon Lee,. Pluripotent Stem Cell-based therapy for Parkinson’s diseas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Prog Neurobiol. 2018 Sep; 168: 1–20. 

抗帕金森病论文前言

前言 帕金森病(PD)是最普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影响2%-3%的65岁及以上人群。一般来说,PD的特征是中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缺失。研究人员已经报道了PD的多种分子机制,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轴突运输、Ca2+稳态和神经炎症。特别是,α-synuclein (α-Syn) (路易体的胞内成分)被认为是PD最重要的神经病理学特征之一。在PD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MPTP(四氢吡啶)处理的动物和MPP+(MPTP代谢物)处理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观察到α-Syn的积累。此外,有研究报道,α-Syn突变(A30P、A53T和E46K)是罕见家族性PD的主要原因。 因此,清除α-Syn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合理的途径。自噬被认为在降解细胞内α-Syn聚集物中起着重要作用。Rapamycin(雷帕霉素)已被证明通过诱导自噬减少α-Syn聚集,从而在体内和体外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抵抗死亡。不幸的是,Rapamycin缺乏特异性,常常导致口腔和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口腔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免疫抑制等多种副作用,从而限制了Rapamycin在PD治疗中的应用。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寻找其他能够清除α-Syn聚集物但副作用更少的PD候选治疗方法。 GM1神经节苷脂(18:1/18:0)是一种主要的脑神经节苷脂,由三个结构单元组成:一个低聚糖,一个神经酰胺锚点和几个唾液酸残基。由于其对神经元可塑性、神经营养物质的释放、神经传递以及与神经调节蛋白的相互作用的调节作用,这种分子被认为是各种大脑功能中必不可少的调节剂。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已经被证明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能、谷氨酸能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GM1神经节苷脂的治疗作用已在PD患者,以及MPTP治疗的小鼠和灵长类动物,显示神经保护或神经修复作用。尽管有这些积极的数据,但GM1神经节苷脂治疗PD的确切机制仍不确定。在以前的报道中,这种治疗方法被猜测以自噬依赖的方式降解α-Syn,这促使作者研究自噬是否参与GM1神经节苷脂的抗PD机制。 研究结果 1. GM1神经节苷脂改善了C57BL/6 J小鼠MPTP诱导的行为缺陷,并恢复了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 MPTP被酶MAO-B转化为毒性代谢物MPP+,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杀死多巴胺能神经元。因此,MPTP和MPP+通常分别在体内和体外诱导一种与PD相似的神经元细胞毒性综合征。在本研究中,C57BL/6 J小鼠腹腔注射MPTP (30 mg/kg) 5天建立PD模型,以评估GM1神经节苷脂的保护作用。治疗2周后,进行行为测试,包括爬杆测试、旋转测试和步态分析。如(图1a)所示,MPTP处理的小鼠比对照组小鼠花更多的时间爬杆。相比之下,GM1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25和50 mg/k)和selegiline(司来吉林MAO-B抑制剂,静脉注射,60 mg/kg)显著减少MPTP治疗的小鼠爬杆时间。在旋转测试中,MPTP处理显著降低了下降潜伏期,为MPTP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GM1神经节苷脂和selegiline可抑制MPTP诱导的下降潜伏期的下降(图1b)。 作者进一步评估了GM1神经节苷脂对步态的治疗作用,通过包括步速、摆动速度、步频、跑步持续时间和步行速度等参数的猫步试验。如(图1c-g)所示,MPTP处理小鼠的摆动速度和步频显著下降,而在步数周期、跑步持续时间和步行速度上,则观察到显著增加。相比而言,GM1神经节苷和selegiline的治疗有效改善了MPTP引起的这些步态行为障碍(图1c-g)。此外,GM1神经节苷治疗恢复了步态表现(图1k)。在MPTP处理的小鼠中,增加了四肢的触摸和悬挂次数(图1l),和步法模式的数量(图1m)。这些行为测试提示GM1神经节苷脂对PD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值得注意的是,GM1神经节苷脂在三个行为测试中的保护作用被3-MA(自噬抑制剂)逆转(图1 a-g和k-m)。这一发现表明,GM1神经节苷脂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自噬有关。 此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小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如(图1h-j)所示,MPTP处理显著降低了多巴胺、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水平。GM1神经节苷脂和selegiline治疗可防止MPTP诱导的多巴胺、DOPAC和HVA水平减少,提示GM1神经节苷脂能有效改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 2. GM1神经节苷脂改善MPP+诱导的神经毒性,减少神经元细胞中α-Syn的积累 MPTP的代谢物MPP+在体外可导致神经毒性。因此,作者进一步利用MPP+验证GM1神经节苷脂对SH-SY5Y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如(图2a)所示,GM1神经节苷脂浓度小于320μM时不引起任何细胞毒性。MPP+ (1 mM)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而不同浓度的GM1神经节苷脂(20、40和80 μM)处理可显著减弱MPP+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图2b)。此外,MPP+导致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伪足减少,胞体拉长,GM1神经节苷脂使其恢复(图2c)。Western blot分析显示,GM1神经节苷脂处理显著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钟α-Syn积累(图2d)。同样,GM1神经节苷脂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降低了PC12α-Syn A53T细胞中的α-Syn过表达作用(图2e)。 线粒体功能缺陷和氧化应激已在PD的发病机制中得到证实。如(图2g和h)所示,1 mM MPP+处理SH-SY5Y细胞36 h后,线粒体膜电位(δ ψ m)明显降低,ROS水平升高,而GM1神经节苷脂治疗明显抑制了这些变化。此外,自噬抑制剂(3-MA或bafilomycin A1)可消除GM1神经节苷脂的治疗效果。这些体外研究结果与MPTP处理的小鼠的观察结果一致,进一步提示自噬激活参与了GM1神经节苷脂对PD的保护作用。 3. GM1神经节苷脂诱导神经元细胞自噬 已有研究报道GM1神经节苷脂可诱导促进多种细胞系自噬。体外实验显示,不同剂量的GM1神经节苷脂处理SH-SY5Y细胞后,自噬标记物LC3-II增加和自噬底物SQSTM1/p62的降解均增强,特别是在40 μM(图3a)。另外,在该剂量下,GM1神经节苷脂对细胞处理24 h后,这些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最为明显(图3b)。为更直观的观察GM1神经节苷脂对细胞自噬的促进作用,作者使用mRFP-GFP-LC3标记进行自噬通量测定。Rapamycin(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45]发挥自噬诱导作用,作为阳性对照。由于GFP对低pH条件敏感,当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时,GFP(绿色)荧光被熄灭,只能观察到mRF(红色)荧光。当GFP和mRFP(黄色)荧光同时出现时,说明自噬小体不与溶酶体结合。与对照组相比,GM1神经节苷脂和Rapamycin处理的细胞中红色斑点明显增多,而GM1神经节苷脂和bafilomycin A1联合处理可增强黄色斑点(图3c),说明GM1神经节苷脂增强了SHSY5Y细胞的自噬通量。 4. GM1神经节苷脂激活自噬有助于清除α-Syn 由于去除异常的α-Syn为P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很有潜力的策略,早期研究表明自噬介导的α-Syn降解有利于对PD的保护作用。GM1神经节苷脂对MPTP诱导的小鼠及MPP+诱导的细胞的保护作用被3-MA和bafilomycin A1阻断,说明可能与自噬激活有关。如预期的那样,3-MA显著消除了GM1神经节苷脂对MPP+处理SH-SY5Y细胞中α-Syn蛋白水平的影响(图4a)。作者随后进一步确定GM1神经节苷脂对自噬过程的影响。数据显示,MPP+存在下,GM1神经节苷脂处理明显促进了SH-SY5Y细胞中LC3-I向LC3-II的转化,同时自噬底物SQSTM1/p62蛋白水平下降(图4b)。此外,透射电镜显示,GM1神经节苷脂处理小鼠的黑质中存在明显的自噬泡(图4c)。重要的是,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显示GM1神经节苷脂诱导的自噬小体与MPP+诱导的α-Syn共定位(图4d)。这些体内和体外数据表明,GM1神经节苷脂激活自噬,参与α-Syn清除。 此外,作者使用doxycycline诱导α-Syn A53T表达的PC12α-Syn A53T细胞,验证GM1神经节苷脂对自噬和α-Syn清除的影响。共聚焦显微镜结果(图5a)显示,在PC12α-Syn A53T细胞中,GM1神经节苷脂处理后LC3斑点增加,而doxycycline诱导的α-Syn积累减少,其中LC3和α-Syn的共定位显著增强(图5a)。Western blot分析证实,GM1神经节苷脂导致α-Syn蛋白水平下降,而3-MA共处理逆转了这一趋势(图5b)。与GM1神经节苷脂类似,Rapamycin也能强烈降低α-Syn水平(图5b)。作者采用化学反应方法,用荧光FITC荧光标记GM1神经节苷脂。在受GM1-FITC处理的PC12α-Syn A53T细胞中观察到强烈的绿色荧光(图5c)。同时,在PC12α-Syn A53T细胞中,GM1-FITC和α-Syn以及GM1-FITC和LC3之间观察到明显的共定位(图5d)。综上所述,这些数据表明GM1神经节苷脂激活自噬来清除α-Syn的积累。 5. ATG13-ULK1复合物参与GM1神经节苷脂诱导的自噬 ULK复合体由ULK1、ATG13、FIP200和ATG101组成,它们是启动自噬过程所必需的。作者评估了GM1神经节苷脂对ULK1和ATG1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GM1神经节苷脂处理促进了PC12α-Syn A53T细胞中ATG13和ULK1的磷酸化(图6a)。然而,GM1神经节苷脂的作用被3-MA抑制(图6a)。同样,GM1神经节苷脂处理的SH-SY5Y细胞也显示出p-ATG13/ATG13的比例增加,而3-MA处理抑制了GM1神经节苷脂的这种作用(图6b)。综上所述,GM1神经节苷脂通过激活ATG13-ULK1复合物来诱导自噬。 总结 总的来说,作者通过MPTP/MPP+处理建立了α-Syn过表达模型,以评估GM1在体内和体外对PD的治疗作用。此外,使用表达诱导型α-Syn的PC12α-Syn A53T细胞来证明GM1和α-Syn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噬的激活解释了GM1神经节苷脂的抗PD作用,并为GM1神经节苷脂清除α-Syn的机制提供了可能的理论基础。

北京仁爱堂国医馆医院简介:北京仁爱堂国医馆 是由著名中医“刘渡舟教授”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秉承刘老“力倡仲景之学 博采众家之长”的济世宏愿,共同发起,经海淀卫生局、工商局特许批准成立,获得“中医医疗科研机构”的称号。本院有多名中医医师,并且在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嗅觉失灵、脑萎缩、震颤等神经系统疾病 有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在本院最具代表性的医师:王常在教授男,早年毕业于河北中西结合学院。国家中医类执业医师特色专科名医。曾获“中国中医药优秀成果奖”,国家级论文一篇,发表省级论文数篇。师承河北省中医学院名医“李祖培”。主要的治病理念:“一个观点,三种倾向”。一个观点:即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他认为:大自然和人体五脏六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病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从整体考虑“辩证论治”。三种倾向:1.“护脾胃调四旁”即脾为孤脏,位属中央,以灌四旁。2.久病、疑难病重调气血3.有一份阳气便有一份生机主治: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如:神经性耳鸣、耳聋、偏头痛、嗅觉失灵、特发性震颤、手抖、小儿痉挛、干燥综合征、多汗症、帕金森、天疱疮、心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又到了肚子里没有墨水,只有干货的深空小编给大家吹牛...不是,说新闻的时间了。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不吊大家胃口了,一起来了解一下。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再次表明了,微生物和肠道细菌在减缓帕金森氏病中的作用。在帕金森氏病发病过程中往往出现和神经损伤有关的蛋白质异常积累,这篇发表在《Cell Reports》的论文中,就概述了一种特殊的益生菌如何阻止这些蛋白质的积累。帕金森氏病的特征之一就是,大脑多巴胺分泌神经元的进行性细胞死亡。而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这是由于蛋白质α-突触核蛋白的球形错误折叠团块的聚集引起的。这些有毒的蛋白质聚集体通常称为路易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发现证据表明帕金森氏症可能起源于肠道。这个想法被称为Braak假设,它假定破坏性的路易体最初可能在肠道中形成,然后扩散到大脑并产生我们在帕金森氏病中常见的生理症状。受此假设启发,来自爱丁堡大学和邓迪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着手研究是否有任何特定的肠道细菌物种能够抑制甚至逆转这些有害的α-突触核蛋白团块的积累。研究人员研究了很多常见的益生菌对α-Synuclein聚集的影响,最后科研团队发现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特殊益生菌细菌不仅在抑制α-突触核蛋白聚集,而且在逆转预先形成的积累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效果。研究人员确实强调,这些结果并不意味着帕金森氏症患者会立即出去寻找这种特殊的益生菌。在人类研究可以确定这种机制是否对人类患者产生临床意义的作用之前,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首先在其他动物模型中验证这些结果。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Maria Doitsidou解释说:“结果提供了研究改变构成肠道微生物组的细菌如何影响帕金森氏病的一次机会。下一步就是要在小鼠中确认这些结果,然后进行快速的临床试验,因为我们测试的益生菌已经可以买到。”欲要知晓更多《未来人们或可服用该益生菌来减缓帕金森氏病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帕金森病的护理论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论文网站。论文之家 优秀论文杂志 论文资料网 法律图书馆 法学论文资料库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学术论文 论文统计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求采纳

布尔逻辑检索式是用布尔逻辑运算符连接各个检索词,用户需要的布尔逻辑检索式如下:

1、于皓老师发表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上的关于管理学方面的论文:

于皓and管理学and湖南科技学院报

2、张月莲或者王芝云编写的有关微生物燃料电池方面的论文:

(张月莲or王芝云)and微生物燃料and燃料电池

3、肖希明发表的图书馆学(G250)及图书馆管理(G251)类的论文:

肖希明and(图书馆学or图书馆管理) 或者 肖希明and(图书馆学or图书馆工作)

注:and可以用*代替,or可用+代替。

扩展资料:

布尔逻辑检索式的逻辑词

用“AND”与“ *”表示。可用来表示其所连接的两个检索项的交叉部分,也即交集部分。如果用AND连接检索词A和检索词B,则检索式为:A AND B(或A*B):表示让系统检索同时包含检索词A和检索词B的信息集合C。

用“OR”或“+”表示。用于连接并列关系的检索词。用OR连接检索词A和检索词B,则检索式为:AORB(或A+B)。表示让系统查找含有检索词A、B之一,或同时包括检索词A和检索词B的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尔逻辑检索

全院在职职工665人,其中,高级中医药专家117名,博士3名,硕士24名,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5名,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11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名,“三五人才”5人。胡筱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内分泌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陕西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国家级名老中医闫晓萍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8篇,出版专著9部(主编或参编),主持 “尿毒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省科技厅科研课题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各类并发症、肾炎尿毒症、甲状腺病、更年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风湿病、痛风、肥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内分泌代谢及免疫风湿类疾病。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韩祖成,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卫生系统白求恩精神奖获得者,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老年病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承担《焦虑症中医证候的精神心理学特征的研究》等国家、省级科研课题6项;取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脑病专著5部。李宝华,主任医师,陕西省名中医,担任全国和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9年,曾任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组组长、脑内科主任等职。在临床诊疗脑及脊髓病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症方面有独特的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有较高造诣和创新。出版中医药学术专著两部《古今中风医案荟萃》;《中国历代名医家评介》。在各级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专业论文40余篇。乔树真,主任医师 从事脑病临床并潜心研究20余年,曾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脑血管病项目及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等课题研究,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论文20余篇,曾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擅长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痿证、帕金森、痴呆等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焦虑的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刘冬玲,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中医脑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曾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脑血管病项目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撰写专业论文10多篇。曾于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擅长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及抑郁、焦虑症的诊断、治疗,对癫痫、肌无力及帕金森、痴呆等神经损害的疾病的治疗。惠振亮,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师从中医专家李宝华主任医师,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省级科研项目二项,擅长治疗中风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癫痫、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并参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基地脑病专业2、3类新药研究10余项。阮绍萍 住院医师 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系中西医结合临床脑病专业硕士研究生,致力于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面神经炎、帕金森病等脑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与研究。吴鹏亮 住院医师 于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及科研工作5年,对中风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癫痫、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研究。曹瑾,200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00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刘素蓉教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内科住院医师,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头痛、高血压病等疾病。辛银虎副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从事中医脑病的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头痛,癫痫,眩晕,失眠抑郁等疾病和中风与外伤导致的肢体功能丧失的康复工作。先后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徐军锋 住院医师 199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工作8年,发表论文《针灸在中风病刚柔相济法临床康复综合方案中的应用体会》等3篇。致力于中风、面瘫、头痛、不寐、眩晕、郁症、颤症的针灸治疗的研究及中风病的康复治疗及个性化辅助支具矫形器的适配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王翠,200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研究生,2009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系,师从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韩祖成.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医师,擅长中风病、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眩晕、癫痫、痿证等中医诊治。田腊群,主治医师 199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一直从事内科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2000年至今还从事新药研发工作,曾多次参加GCP培训,熟练掌握新药研发过程,并参与脑病科新药试验研究四十余项,其中包括:中风病、癫痫、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等项目;熟悉康复医疗工作。陈捷 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后分配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四年。1992年起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至今,2000年获得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书,从事肿瘤专业20多年,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解决了肿瘤的许多合并症、疑难症的治疗,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工作期间,跟随名老中医贾昆、谢远明主任医师学习,对中医肿瘤病学理论和临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症的治疗,如癌性胸腹水、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等。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方面,治疗方法独特,取得了良好疗效。在乳腺病的治疗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瘤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作为负责人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陕西省卫生厅、省科委科研课题各一项。参编4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加多项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现为陕西省药理学会化疗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病专业委员会秘书、西安市抗癌协会秘书、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魏琳,主任医师 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学院,曾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兼任“全国乳腺病疑难病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十一届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从事肿瘤专业30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特别是在乳腺病的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中、晚期各类肿瘤的治疗,以及一些良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及新的见解,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瘤、乳腺癌放疗化疗有独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增效减毒治疗方面、控制肿瘤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共编撰著作五部(包括参编),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厅级课题3项,负责药理基地工作8年,完成新药临床试验12项。张允让,主任医师,原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96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专业,在应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肿瘤方面颇有成就,并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著作数部。苗文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1990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年获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科研课题一项、承担陕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一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国家级课题两项,其中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获陕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和参编著作多部,在国家级和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负责和参加多项中药临床研究。1990年毕业分配至陕西省中医医院,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至今,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解决了肿瘤的许多合并症、疑难症,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针对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肿瘤及脑瘤的治疗,在继承肿瘤名家贾老、谢老等老一辈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为病人制定适宜病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临床上还在乳腺病、血液病患者,在乳腺病、血液病的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李增战,主任医师。国家“天使工程”新培养肿瘤专家、陕西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曾在多家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多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在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及癌性胸腹水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突出。同时在中医辨证治疗良性增生性疾病:如全身泛发性皮下脂肪瘤、女性乳腺增生及乳腺导管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期间参加国家中管局课题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项,同时负责或参加了6项国家级药品临床试验科研工作,撰写专业论文多篇。杨晨光,副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此后长期从事中西医肿瘤临床及科研工作。2004-2005年在法国地中海大学马赛医学院进行恶性肿瘤的临床研修,顺利答辩并获法国临床肿瘤学深入培训证书(.)。临床上主张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纳入中医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最大程度的为病人提供科学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在中医形神观指导下进行病人个体的心理社会行为分析,指导病人配合中医养生方法辅助抗癌,十余年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的六经辩证,经络辩证治疗上有独到见解。研究重点是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应用。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交流。参编多部学术专著。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及省级课题4项,国家级新药临床工作十余项。许鹏,住院医师,200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并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至今,为陕西省第三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负责病房一线工作。鱼麦侠,住院医师,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至今,现攻读陕西中医学院在职研究生。负责病房一线工作。李喜凤,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负责肿瘤病人的心理支持,肿瘤微波治疗。马战平,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现担任中华中医药感染病分会全国委员;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结核呼吸病学陕西省分会委员;《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 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2007年7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1年;~被中央组织部选派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师从我国著名的呼吸病专家、中国哮喘联盟主席林江涛教授,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访问学习1年;始被国家“四部委”选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于陕西省十大名医、陕西省名中医刘华为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能够熟练的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呼吸机、血气分析、肺功能、胸膜活检术、经皮肺穿术等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对呼吸系统的多种疑难病症能够熟练的应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灵活的辨证施治,疗效突出。擅长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癌、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病、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陈鸿芳,女,副主任护师,中医护理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部负责人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等杂志常务编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教学研究20余年,具有多专科护理经验,尤其在中医护理和心理护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参与科研课题4项,负责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度课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情志护理干预方案的研究”;负责卫生部2011年国家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医院中医肾病护理部分申报及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学科项目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承担多项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授课任务。

帕金森病护理的论文

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无特殊要求。服用左旋多巴制剂的患者用药应与进餐隔开,应餐前1小时或餐后1个半小时用药。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帕金森标准护理计划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帕金森病是由黑质和黑质纹状体系统变性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肌强直、运动减少、震颤和体位改变为主要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缓慢,逐步进展。常以动作不灵,肢体发硬或举动僵直不便等为首发症状。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躯体移动障碍;(2)有外伤的危险;(3)语言沟通障碍;(4)知识缺乏;(5)自尊紊乱;(6)营养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7)舒适的改变。 一、躯体移动障碍 (1)相关因素神经、肌肉受损;运动减少,随意运动减弱。 (2)肢体震颤与肌强直发作,运动障碍。 二、主要表现 (1)动作不灵活,肢体僵硬。 (2)慌张步态,运动减少、减慢。 (3)行走时起动与终止均困难。 三、护理目标 (1)病人能限度地保持运动功能。 (2)病人能自主且安全地移动躯体。 四、护理措施 (1)评估活动能力的基础水平。 (2)评估四肢有无震颤、强直及其程度。 (3)给予足够的时间完成ADL训练,必要时给予帮助。 (4)指导并协助病人活动;指导病人学会利用辅助设施(如床栏和扶手等)自主移动躯体。 (5)鼓励病人行走时保持正确姿势,摆动双臂并目视前方。 (6)移开环境中的障碍物。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锥体外系统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起病常隐袭,缓慢发展。临床研究发现帕金森氏病的非运动症状可以在疾病的早期,嗅觉异常、便秘、抑郁、性功能障碍等也可先于手抖、肢体僵硬等运动性症状之前出现。目前,帕金森氏病只能靠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症状,尚无法根治[1,2]。早期的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人的影响很大,可以减慢疾病的发展速度,最大程度地保持病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1 资料与方法 一般临床资料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的55例帕金森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年龄76岁;长期卧床的23例,可以走动的32例;病程9个月至13年,平均病程年。所有患者符合1997年英国PD脑库制定的原发性PD诊断标准[2],必须有至少下列2项主征: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步态姿势异常;排除药物性、血管性、脑炎后、创伤后等各种原因所致的PD综合征及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橄榄桥小脑萎缩等PD叠加综合征;左旋多巴治疗有效;初发症状、体征或病程中有两侧不对称,病人意识清楚,能配合问卷调查。 方法 给予适当药物的前提下,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功能训练、心理护理、营养护理、预防并发症、出院指导等系统护理,评价护理效果。 评价标准 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the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 LSIA)测量老年人心情、兴趣、心理主观完美状态评估的一致性,以反映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LSIA从对生活的兴趣、决心和毅力、知足感、自我概念及情绪五方面,利用20项问题反映生活满意程度,其中12项为正向指标,8项为负向指标。评分方法,同意得2分,不能确定得1分,不同意得0分[2,3]。比较患者的护理前后的LSIA值。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统计软件作t检验。2 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患者的LSIA值显著提高,说明护理的效果良好。3 护理体会[4-6]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病人及家属认识疾病,配合治疗护理。此病是脑黑质变性、多巴胺分泌减少而致的肌肉运动障碍,动作缓慢,震颤麻痹,故病人必须终生服用多巴胺类及其受体激动剂等。要考虑病人的经济情况,坚持长期合理用药,做好思想工作,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可以预防本病引起的运动功能减退。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伸展运动是本文介绍的重点,也是实验组病人的重点作业。训练的关键是持之以恒,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减少病人的枯燥情绪,根据其疾病特点我们指导病人做保健性体操,目的是改善动作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主要是伸展运动,用以对抗帕金森病人不断进展的屈曲姿势。时间每天1~ 2次,每次20 min。 心理护理 护士首先站在病人的角度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病人充满同情和耐心,同时要善于表达自己关怀的态度,让病人感到关心和爱护。病人倾诉病情、家庭或单位的烦恼时,护士用语言、眼神、表情等表示对病人充分理解和同情,使病人愿意向护士倾诉、宣泄内心的痛苦。接触交谈要尊重病人人格,涉及病人隐私的谈话应在没有其他病人的场合下进行,工作人员也应尽量减少。护士要积极主动地与病人接触和交往,可消除病人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陌生感、不安全感及孤独感,取得病人的信任。还要善于使用语言技巧与病人沟通,多运用安慰性、解释性、鼓励性语言,启发诱导,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 营养护理 良好的营养、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脑的营养,减慢疾病的发展速度,帕金森病人与正常人相 预防合并症要注意预防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口腔炎与吸入性肺炎、褥疮、便秘等。口腔炎与吸入性肺炎的预防:病人的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容易存留在口腔,食物误吸,容易形成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形成坠积性肺炎,所以要保持口腔卫生,经常翻身叩背,保持空气新鲜。褥疮的预防:保持床单位整洁干净,大小便后要清洗局部,防止尿液对局部的刺激,至少两小时左右要翻身一次,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预防褥疮的气垫床,注意背部护理,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便秘的预防:每天进水量2 L左右,多食富含纤维的青菜、水果,晨起饮一杯白开水,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一旦发生便秘可以给于简易通便处理。 出院指导家居环境,要注意防止病人跌倒,病人经常活动的地方要除去障碍物,要有把手,有利于病人扶把,因为病人基本上是小碎步,所以台阶要改造成斜坡型,,病人出院后应继续在院的训练,持之以恒,形成生活规律,并应主动反馈信息,以便继续接受指导。4 小结目前对帕金森氏病尚没有根治方法[7],只有给予科学、有效、全方位的护理支持及生活训练指导,能稳定病情,延缓疾病发展。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及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回归社会。参考文献:[1] Tolosa E, Compta Y, Gaig C. T he premot or phase of Parkinsoncs disease[J].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07, 13(Suppl): S2.[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 帕金森病的诊断[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6): 169-171.[3] 崔健庄, 毕淑琴. 帕金森病治疗的研究动态[J]. 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2003, 7(3): 422-424.[4] 杨淑玲, 黄健美. 帕金森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指导[J]. 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15): 382-384.[5] 赵晶缓, 刘囡囡. 帕金森氏病的护理[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 8(21): 73-74.[6] Chaudhuri K R, Healy D, Schapira AHV. The non mot 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Lancet Neurology, 2006, 5(2): 235-236.[7] 张中宏, 杨世辉, 朱敏恒. 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农垦医学, 2008, 26(5): 357-35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