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医学杂志的起源意义

发布时间:

中医学杂志的起源意义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神农本草经》则载录药物性味功用,被后世奉为中药本草的祖书。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现一般认为,它不是一个时期、或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汉几百年间,由许多医书汇集,不断增补而成,其大部分内容形成于战国。至于托名“黄帝”所作,诚如《淮南子·修务训》所分析的,是由于“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的缘故。当时托名“黄帝”的书有20多种,《内经》是其中之一。 《内经》集中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历代医家的著作,有不少取材或取法于《内经》,而历史上各种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倔起,其学术理论也大都滥觞于《内经》。所以《内经》是医学之宗,不但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医教学的必读教材,就是现代的高等中医院校也仍将其作为一门必修的主课。 今天中医界遵奉的一套基础理论,主要也是从《内经》中提炼发展而成。甚至当代医学科学的某些研究课题,如生命科学,气功原理,经络实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也或多或少地可从其博大精深的论述中获得新的发现或有益的启迪。《内经》包括《素问》9卷和《灵枢》9卷,两部分各列专题81篇,内容非常广泛,逐步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渗透、贯穿到中医领域的各个方面,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脏腑经络学说:《内经》在长期医疗实践、活体观察和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通过经络沟通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论病学说:包括邪正理论、病因、病机、疾病传变和病症5个方面,这些内容占了《内经》大部分篇幅。邪正理论,《内经》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因,讲到了六淫、七情、饮食、劳伤致病等。病机分析也很详细,特别是提出的“病机19条”,至今对临床实践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疾病传变,《内经》从阴阳、内外、寒热、虚实来归纳,给了后世医家很大的启迪。据初步统计,全书还有侧重地对200多种病症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作了具体的论述,为后世的临床各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诊法学说:《内经》诊法的主要内容为望、闻、问、切,尤详于脉诊,而且强调“四诊”合参,为中医诊法的渊薮。治则治法学说:提出了治未病、治病求本、标本论治、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等一整套治疗原则。还总结了许多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导引、薰熨、外敷、蒸浴、放血等。特别是针灸的很多手法,至今还在运用。 运气学说:主要内容包括在《素问》7篇大论内,着重探讨自然界气候的常变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并试图按照这些规律指导人们趋利避害、防病治病。 养生学说: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内经》提出了协调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一系列防病健身益寿的养生方法,其中防重于治的思想尤为可贵。 综上所述,可以略见《内经》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多种译本的问世,它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原题秦越人(扁鹊)所著。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它的成书年代,当在秦汉之际,至少也得在东汉以前,是经过较长时间不断地修改、补充而成。全书以设难答疑的形式,解释经络脏腑、疾病诊法等81个难题。具体内容为:第1~22难,论脉;第23~29难,论经络;第30~47难,论脏腑;第48~61难,论疾病;第62~68难,论穴道;第69~81难,论针法。 《难经》不但推演《内经》的微言奥旨,发挥至理,剖析疑义,垂范后学,而且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首创独取寸口和分寸关尺的三部候脉法,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医诊断的一大特色;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弥补了《内经》经络学说的不足;提出了与《内经》不同的三焦、命门学说等等,都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四库全书提要》称之为“历代以来,与《灵枢》、《素问》并尊,绝无异论”,至今仍被奉为中医重要的古典医籍。

中医学杂志的起源与意义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外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别名:汉医、国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发展历史】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形成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发展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繁荣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龙门石窟的药方洞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多达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了重要的作用。[4]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衰落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复兴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20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人类历史上一切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和生产劳动有着bai密切的关系。都是在人类同大自然斗争中积累起来的,中医药知识也不例外。就拿神农尝百草来说,神农不一定有其人,但“尝百草”的事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可能是一个人。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不懂得耕作收获,只是从自然界寻找现成的东西拿来充饥,“饥则求食,饱既弃余”。可以想象,人类在采集野菜,种子以及植物根茎充饥的时候,有可能吃到一些有毒植物,而发生头痛,呕吐,腹泻等情况,甚至可能昏迷,死亡。比如吃了大量的大黄,会引起腹泻;吃了瓜蒂,可导致呕吐。当然,也可能有例外的情况,正在腹泻时,无意中吃了某种植物,腹泻缓解了。这样天长地久,人们就逐渐懂得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寻找某些能治病的植物。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药物也就出现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正是人民群众这种实践的反映。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中说道:“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有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了。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的积累下去,乃有草创的记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鲁讯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说是人类发现药物的生动描述。除了发现药物以外,外治法的出现大体也经历了这样一种体验摸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中,人和动物杂处一起,难免引起搏斗导致外伤,当采集和猎取食物时,因碰撞,跌倒或由高处坠下而引起身体损伤的事也会经常出现,当这些外伤出现时,人们有可能不自觉地抚摩,揉搓以减少疼痛,或者随手用泥土,树叶,苔藓等敷在患处止血,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可以减轻疼痛或可以止血的东西。这就是某些外治法和推拿术的起源。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古代东方医学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

这四次大瘟疫,导致欧洲数以万计的人染病身亡,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医学的重要性,要知道医学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人类对疾病的抗争史。

在经历这四次大灾难后,西方医学技术与理论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西方人卫生健康观念。

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不仅哲学与艺术上意识领先,医学与生理学也出现较早,并且在当时得到较大发展。

在《荷马史诗》中,就有关于战争中医师治疗战士伤口的描述,在希腊神话体系中,也有对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描述。从各种史料文献来看,当时古希腊对医生是比较尊敬的。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

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学杂志的起源和意义

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仙师

中医的起源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于疾病和医疗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中,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草药和手术治疗疾病。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并不像现代医学一样经过科学验证,而是基于人们对自然的直观感受和经验总结。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也在中国大约5000年前诞生了。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传说,中医的创始人为黄帝,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说中的帝王和医学家。《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之一,被认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另外,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著名医学家和中医大师,如张仲景、李时中、华佗等,都在中医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在古代中国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的发展也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天文历法、气象学、草药学等密不可分。在中医理论中,人体被视为一个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医治疗强调对整体的调节和平衡,而非针对某一病症的局部治疗。

总之,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其发展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哲学思想、草药学等紧密相连。在中国历史上,中医成为了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一开头就指出:“医之始,本岐黄”。就是说,中国医学起源于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 5000年前的黄帝,是“人文初祖”。黄帝时代的生活条件还非常原始,人类经常遭受野兽的袭击而负伤,黄帝为无法医治部落子民的伤痛而经常忧心忡忡。在一次狩猎中,黄帝用弓箭射伤了老虎的背部,老虎仓皇逃跑,大家都以为老虎必死。可是,后来人们偷偷瞥见那只受伤的老虎吃了许多长叶草,伤口痊愈如初了。人们把这个消息报告了黄帝,黄帝很兴奋地说:“看来,野兽有时比人还聪明。它们受伤后,知道吃草治伤,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于是,黄帝命人去采回许多长叶草,专门为受伤的人们疗伤,收到很好的效果;黄帝手下驯养动物的能手叫王亥,一次,王亥不慎打伤了一只母熊的一条后腿,按说应该将受伤的母熊宰杀吃肉。可是,王亥希望母熊再生小熊,便听了大家的建议,把它放回到了山林中去了。后来,有狩猎者发现这只母熊很特别,使劲用前爪挖掘黄土地里的白色草根。每挖出一撮,就放在嘴里嚼一阵,然后吐出来,用前掌轻轻涂抹在后腿的伤痕处。猎人感到奇怪,没有惊动母熊,就把母熊挖草根治伤的事报告给了黄帝。黄帝从这两件事情上,知道了自然界有许多东西是可以用来治病疗伤的,就命令雷公和岐伯,经常留意观察和搜集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的治病疗伤情况,进行研究、作出试验,直到最后,确认什么东西治什么疾病。然后,由黄帝亲自把它整理出来,刻制成医书,名曰《祝由科》。 从此,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雏形医书诞生了。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后世对相对粗糙的《祝由科》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增删补遗、纠偏矫斜等一系列加工整理,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灵枢》、《素问》两部医书。把《灵枢》、《素问》合在一起,就叫《黄帝内经》。也有人把《祝由科》中的药物部分,进行整理挖掘和编辑,编写成为后来的《雷公药性赋》。所以,《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书,《雷公药性赋》是中国最早的药书。医药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成为两门不同的学问。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是少典之子,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所以也姓姬。黄帝的时代,正处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中,在“三皇五帝”中,黄帝是功勋最为卓著的一位部落领袖,所以被誉为“人文初祖”。于是,中国医学的起源,与东方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步。中医,不仅是古人赖以治病疗伤的医疗手段和技术门类,它还代表着东方人类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中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扁鹊——秦越人。他徒步跋涉,遍游列国,悬壶济世,治病消灾,医治了众多的疑难病症。所谓“入蒯之诊”、“望齐候之色”等,都表现了他在看病、治病中,高超的“望诊”能力。他还以《灵枢》、《素问》为基础,总结自己的临床实践,编纂了一部大书,叫《难经》。故陈修园先生说:“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从《难经》开始,中国医学就成为了有医学理论、有医学典籍、有医疗实践的古代正式医学科学。 东方文明社会的哲学理论,是远古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医学,也是以阴阳五行的古代朴素的哲学为核心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所以,中医学理论,是与当时的社会哲学理论相一致、相吻合的。中医学把人的身体,置于天地人“三才”之中,强调天人合一和天地人三者相应、统一的原则,运用阴阳互换、五行生克、营卫气血理论,结合人体的五脏六腑,阐释、应对人的生老病死。为人民治病消灾,驱除病患,恢复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 到了汉代,湖南南阳的张仲景,坐了长沙太守。有一年,张仲景的府上,数以百计的家人遭受了病魔之患。熟读医书,深谙医学之道的太守张仲景,经过对众多家人病情的守候、观察、试验、治疗和深入思考,发现和验证了人体存在的“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他把“六经”分置于人体上下的手和脚,泛称“十二经”。他发现,“十二经”都与人的脏腑紧密相连。比如“手太阳”为“小肠经”,“手少阳”为“三焦经”,“足太阴”为“肺经”,“足厥阴”为“肝经”等。他发现了“中风”、“伤寒”等不同病邪的不同属性。发现了病邪在脏腑、经络中的传播条件、变化规律、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在治疗上,他创建了“桂枝汤”、“麻黄汤”等众多处方,经过引申和辨析,确立了桂枝汤、麻黄汤中的药物品种和剂量,辨析出了进行配伍、禁忌、汇合、替换以及酌量加减的规律和法则。并且写出了《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论》。在这个基础上,张仲景又对“外感风寒”之外的内科病症,按照“六经”理论予以研究,写成了千古名著《金匱要略》。 《伤寒论》和《金匱要略》,都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这两部经典,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上,在理法方药各个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把中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张仲景本人,也被后人尊为“医圣”。后来,医界把《伤寒论》、《金匱要略》中的处方,给与命名,取张仲景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称为“景方”。比如,现在我们常用的、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非常有效的“六味地黄丸”,就是根据张仲景创造的“金匱肾气丸”演变而来的代表性“景方”。同时,张仲景的《伤寒》《金匱》还传到了朝鲜,又飘洋过海走进了日本,被日本人称作“汉医”,作为主流医学,为日本人治病消灾。 自张仲景以后,历朝历代的医学家层出不穷,各种医籍也相继问世。其中,三国年间的华佗,是人们最熟知的最大医学家。相传,他发明了“麻沸汤”,可以将人麻醉,予以开膛、破肚以至开颅做手术,治疗疾病。假若这都是历史的真实,那么,张仲景之后的中医学,一定会出现一次新的巨大转折,获得迥然不同的重大发展。而且,中医的后来走向,也会受到重大影响,有可能会像现在的西医一样,把做手术视为重要的治病方法。而且华佗,也会成为继张仲景之后的又一个“医圣”或者“医贤”。 但是很可惜,华佗的精湛医术被无情的岁月所掩埋,被匆匆的历史所遗忘,中国人没有能够把他的医术传承下来,使他的医术当代断根,所留下来的,只有一堆堆幻影般的谜团。到现在,成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巨大残缺和遗憾而无法挽回和弥补。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华佗,除了“神医”的名号外,就是虚幻的神奇故事、“麻沸汤”的历史传说和《三国演义》中,以小说的笔触对他的医术进行的艺术夸张和愿景描绘。 华佗以后的著名医学家和医学著作,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比较著名的有:魏晋时期的王叔和,著有《脉经》。王叔和为中医的脉学理论,进行了精到的研究,做出了具体的阐释,成为中医脉学第一人;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发现一些新的中药品种、明确性道、功效、巡行脏腑经络的前提下,对中药的配伍禁忌和配方,提出了新的、明确的理论,著有《大医精诚》、《千金方》等,为世代流传。此后,百姓敬称孙思邈为“药王”。直到现在,中国的许多名山大川中,还保留着一些祭祀孙思邈的“药王庙”,那里面供奉的,就是药王孙思邈。 金元时期,中医学、中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涌现了著名的医学“四大家”。“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胃是仓廪之官,治节出焉”,认为饮食不节、伤害脾胃,是危害整体健康的根源,所以他专门著述了《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宝秘藏》等,对后来医学有一定影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从古老的阴阳学说中,明晰了“肾水亏损”是某些疾病的根源,悟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对一些虚弱病症主张“滋阴补肾”。著有著名的医学典籍《格致余论》; 明代的李时珍,首先是一个空前的中药学家,他把几乎所有中药,全都编进《本草纲目》,对其形状、性味、药性、功效、所入经络脏腑,作了详尽的说明。其次,他还是一位继王叔和之后的又一位著名脉学家。他著述的《频湖脉学》,对王叔和的《脉经》进行了发展,发现和补充了一些新的脉象。为便于学习掌握,他的《频湖脉学》,用文学的、诗词般的语言,生动地阐释脉象,使其非常形象而逼真。比如他对“浮脉”描述道:“浮如木在水中浮。如循榆荚,如捻葱叶,如水漂木。”又以“体状诗”的形式写道: 浮脉惟从肉上行, 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 李时珍之后,明代还有一位大名医叫张景岳。张景岳出身富贵,博学多才,出任皇家御医,主要为皇室和王公贵族诊病。所见病机多为虚损,所以他喜欢用滋补之剂,力主温补。特别针对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中的疏漏和偏颇之处,进行再研究,创立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新学说。同时,他还创制了许多著名的补肾方剂,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因其用药偏于温补,世称王道。著有《类经》、《景岳全书》等; 到了清代初年,名医吴掬通有了新发现。他发现病邪的侵入,不仅仅是从外到里在六经中“循经横传”,还常常可以从口鼻而入,形成“纵传”。他把这种病邪“纵传”于人体而酿成的疾病,叫做“温病”。他著述的《温病条辨》,创立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方剂,其中最常用的有“桑菊饮”、“桑杏汤”等。有人认为,吴掬通的瘟病方剂,可以与张仲景的“桂枝汤、麻黄汤”相得益彰。于是,中医在治疗外感风寒之类的病患方面,出现了新理论,开辟了新途径。 就在吴掬通先生创立“纵传”理论的时候,西方的现代医学已经摆脱了“经验医学”的旧模式,走进了“试验医学”的殿堂,以显微镜发现微观世界为标志,发展成了日趋成熟的现代医学。当时的西方医学,虽然早在明朝晚期就有所传入,但其治疗效果远不及本土中医,所以影响不大。西医真正大量传入中国,还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鸦片战争,列强们揣着觊觎贪婪之心,仗势着坚船利炮的威力,把西方医学野蛮地搡给中国。从此,就有了与中医相对应的西医。这时,我们才发现,吴掬通先生的“纵传”理论,由于不使用仪器,不注重微观世界,没有与西方医学接轨,依旧没能发现诸如人体细胞、细菌之类的微观世界。宏观的中医与微观的西医成了“两张皮”,不能沟约,不能对话,似乎永远都无法真正“汇通”。 所以,中医、西医,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行各的道,各走各的路,就连互相借鉴,都是不可能的。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古代东方医学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

这四次大瘟疫,导致欧洲数以万计的人染病身亡,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医学的重要性,要知道医学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人类对疾病的抗争史。

在经历这四次大灾难后,西方医学技术与理论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西方人卫生健康观念。

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不仅哲学与艺术上意识领先,医学与生理学也出现较早,并且在当时得到较大发展。

在《荷马史诗》中,就有关于战争中医师治疗战士伤口的描述,在希腊神话体系中,也有对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描述。从各种史料文献来看,当时古希腊对医生是比较尊敬的。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

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学杂志起源与意义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外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别名:汉医、国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发展历史】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形成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发展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繁荣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龙门石窟的药方洞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多达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了重要的作用。[4]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衰落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复兴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20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bai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一开头就指出:“医之始,本岐黄”。就是说,中国医学起源于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 5000年前的黄帝,是“人文初祖”。黄帝时代的生活条件还非常原始,人类经常遭受野兽的袭击而负伤,黄帝为无法医治部落子民的伤痛而经常忧心忡忡。在一次狩猎中,黄帝用弓箭射伤了老虎的背部,老虎仓皇逃跑,大家都以为老虎必死。可是,后来人们偷偷瞥见那只受伤的老虎吃了许多长叶草,伤口痊愈如初了。人们把这个消息报告了黄帝,黄帝很兴奋地说:“看来,野兽有时比人还聪明。它们受伤后,知道吃草治伤,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于是,黄帝命人去采回许多长叶草,专门为受伤的人们疗伤,收到很好的效果;黄帝手下驯养动物的能手叫王亥,一次,王亥不慎打伤了一只母熊的一条后腿,按说应该将受伤的母熊宰杀吃肉。可是,王亥希望母熊再生小熊,便听了大家的建议,把它放回到了山林中去了。后来,有狩猎者发现这只母熊很特别,使劲用前爪挖掘黄土地里的白色草根。每挖出一撮,就放在嘴里嚼一阵,然后吐出来,用前掌轻轻涂抹在后腿的伤痕处。猎人感到奇怪,没有惊动母熊,就把母熊挖草根治伤的事报告给了黄帝。黄帝从这两件事情上,知道了自然界有许多东西是可以用来治病疗伤的,就命令雷公和岐伯,经常留意观察和搜集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的治病疗伤情况,进行研究、作出试验,直到最后,确认什么东西治什么疾病。然后,由黄帝亲自把它整理出来,刻制成医书,名曰《祝由科》。 从此,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雏形医书诞生了。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后世对相对粗糙的《祝由科》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增删补遗、纠偏矫斜等一系列加工整理,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灵枢》、《素问》两部医书。把《灵枢》、《素问》合在一起,就叫《黄帝内经》。也有人把《祝由科》中的药物部分,进行整理挖掘和编辑,编写成为后来的《雷公药性赋》。所以,《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书,《雷公药性赋》是中国最早的药书。医药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成为两门不同的学问。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是少典之子,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所以也姓姬。黄帝的时代,正处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中,在“三皇五帝”中,黄帝是功勋最为卓著的一位部落领袖,所以被誉为“人文初祖”。于是,中国医学的起源,与东方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步。中医,不仅是古人赖以治病疗伤的医疗手段和技术门类,它还代表着东方人类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中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扁鹊——秦越人。他徒步跋涉,遍游列国,悬壶济世,治病消灾,医治了众多的疑难病症。所谓“入蒯之诊”、“望齐候之色”等,都表现了他在看病、治病中,高超的“望诊”能力。他还以《灵枢》、《素问》为基础,总结自己的临床实践,编纂了一部大书,叫《难经》。故陈修园先生说:“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从《难经》开始,中国医学就成为了有医学理论、有医学典籍、有医疗实践的古代正式医学科学。 东方文明社会的哲学理论,是远古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医学,也是以阴阳五行的古代朴素的哲学为核心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所以,中医学理论,是与当时的社会哲学理论相一致、相吻合的。中医学把人的身体,置于天地人“三才”之中,强调天人合一和天地人三者相应、统一的原则,运用阴阳互换、五行生克、营卫气血理论,结合人体的五脏六腑,阐释、应对人的生老病死。为人民治病消灾,驱除病患,恢复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 到了汉代,湖南南阳的张仲景,坐了长沙太守。有一年,张仲景的府上,数以百计的家人遭受了病魔之患。熟读医书,深谙医学之道的太守张仲景,经过对众多家人病情的守候、观察、试验、治疗和深入思考,发现和验证了人体存在的“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他把“六经”分置于人体上下的手和脚,泛称“十二经”。他发现,“十二经”都与人的脏腑紧密相连。比如“手太阳”为“小肠经”,“手少阳”为“三焦经”,“足太阴”为“肺经”,“足厥阴”为“肝经”等。他发现了“中风”、“伤寒”等不同病邪的不同属性。发现了病邪在脏腑、经络中的传播条件、变化规律、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在治疗上,他创建了“桂枝汤”、“麻黄汤”等众多处方,经过引申和辨析,确立了桂枝汤、麻黄汤中的药物品种和剂量,辨析出了进行配伍、禁忌、汇合、替换以及酌量加减的规律和法则。并且写出了《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论》。在这个基础上,张仲景又对“外感风寒”之外的内科病症,按照“六经”理论予以研究,写成了千古名著《金匱要略》。 《伤寒论》和《金匱要略》,都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这两部经典,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上,在理法方药各个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把中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张仲景本人,也被后人尊为“医圣”。后来,医界把《伤寒论》、《金匱要略》中的处方,给与命名,取张仲景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称为“景方”。比如,现在我们常用的、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非常有效的“六味地黄丸”,就是根据张仲景创造的“金匱肾气丸”演变而来的代表性“景方”。同时,张仲景的《伤寒》《金匱》还传到了朝鲜,又飘洋过海走进了日本,被日本人称作“汉医”,作为主流医学,为日本人治病消灾。 自张仲景以后,历朝历代的医学家层出不穷,各种医籍也相继问世。其中,三国年间的华佗,是人们最熟知的最大医学家。相传,他发明了“麻沸汤”,可以将人麻醉,予以开膛、破肚以至开颅做手术,治疗疾病。假若这都是历史的真实,那么,张仲景之后的中医学,一定会出现一次新的巨大转折,获得迥然不同的重大发展。而且,中医的后来走向,也会受到重大影响,有可能会像现在的西医一样,把做手术视为重要的治病方法。而且华佗,也会成为继张仲景之后的又一个“医圣”或者“医贤”。 但是很可惜,华佗的精湛医术被无情的岁月所掩埋,被匆匆的历史所遗忘,中国人没有能够把他的医术传承下来,使他的医术当代断根,所留下来的,只有一堆堆幻影般的谜团。到现在,成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巨大残缺和遗憾而无法挽回和弥补。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华佗,除了“神医”的名号外,就是虚幻的神奇故事、“麻沸汤”的历史传说和《三国演义》中,以小说的笔触对他的医术进行的艺术夸张和愿景描绘。 华佗以后的著名医学家和医学著作,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比较著名的有:魏晋时期的王叔和,著有《脉经》。王叔和为中医的脉学理论,进行了精到的研究,做出了具体的阐释,成为中医脉学第一人;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发现一些新的中药品种、明确性道、功效、巡行脏腑经络的前提下,对中药的配伍禁忌和配方,提出了新的、明确的理论,著有《大医精诚》、《千金方》等,为世代流传。此后,百姓敬称孙思邈为“药王”。直到现在,中国的许多名山大川中,还保留着一些祭祀孙思邈的“药王庙”,那里面供奉的,就是药王孙思邈。 金元时期,中医学、中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涌现了著名的医学“四大家”。“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胃是仓廪之官,治节出焉”,认为饮食不节、伤害脾胃,是危害整体健康的根源,所以他专门著述了《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宝秘藏》等,对后来医学有一定影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从古老的阴阳学说中,明晰了“肾水亏损”是某些疾病的根源,悟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对一些虚弱病症主张“滋阴补肾”。著有著名的医学典籍《格致余论》; 明代的李时珍,首先是一个空前的中药学家,他把几乎所有中药,全都编进《本草纲目》,对其形状、性味、药性、功效、所入经络脏腑,作了详尽的说明。其次,他还是一位继王叔和之后的又一位著名脉学家。他著述的《频湖脉学》,对王叔和的《脉经》进行了发展,发现和补充了一些新的脉象。为便于学习掌握,他的《频湖脉学》,用文学的、诗词般的语言,生动地阐释脉象,使其非常形象而逼真。比如他对“浮脉”描述道:“浮如木在水中浮。如循榆荚,如捻葱叶,如水漂木。”又以“体状诗”的形式写道: 浮脉惟从肉上行, 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 李时珍之后,明代还有一位大名医叫张景岳。张景岳出身富贵,博学多才,出任皇家御医,主要为皇室和王公贵族诊病。所见病机多为虚损,所以他喜欢用滋补之剂,力主温补。特别针对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中的疏漏和偏颇之处,进行再研究,创立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新学说。同时,他还创制了许多著名的补肾方剂,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因其用药偏于温补,世称王道。著有《类经》、《景岳全书》等; 到了清代初年,名医吴掬通有了新发现。他发现病邪的侵入,不仅仅是从外到里在六经中“循经横传”,还常常可以从口鼻而入,形成“纵传”。他把这种病邪“纵传”于人体而酿成的疾病,叫做“温病”。他著述的《温病条辨》,创立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方剂,其中最常用的有“桑菊饮”、“桑杏汤”等。有人认为,吴掬通的瘟病方剂,可以与张仲景的“桂枝汤、麻黄汤”相得益彰。于是,中医在治疗外感风寒之类的病患方面,出现了新理论,开辟了新途径。 就在吴掬通先生创立“纵传”理论的时候,西方的现代医学已经摆脱了“经验医学”的旧模式,走进了“试验医学”的殿堂,以显微镜发现微观世界为标志,发展成了日趋成熟的现代医学。当时的西方医学,虽然早在明朝晚期就有所传入,但其治疗效果远不及本土中医,所以影响不大。西医真正大量传入中国,还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鸦片战争,列强们揣着觊觎贪婪之心,仗势着坚船利炮的威力,把西方医学野蛮地搡给中国。从此,就有了与中医相对应的西医。这时,我们才发现,吴掬通先生的“纵传”理论,由于不使用仪器,不注重微观世界,没有与西方医学接轨,依旧没能发现诸如人体细胞、细菌之类的微观世界。宏观的中医与微观的西医成了“两张皮”,不能沟约,不能对话,似乎永远都无法真正“汇通”。 所以,中医、西医,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行各的道,各走各的路,就连互相借鉴,都是不可能的。

简单来说,由道医演变而来,儒家被中国古代封建奉为正统学派,因此儒医渐渐成主流变为中医。而道医源头又为巫医(占卜、较通医理草药),巫医总要占卜迷信色彩较重,中途划出一分支为道医(更注重研究求实)。所以说,中医为巫医发展而来,而现代主流医学西医则为魔法师演变而来(看那电视里的试管、烧杯烧瓶) 呵呵 大家早期都以草药为主,但中医几千年前就有了较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很早就分科室了(像今天的医院差不多),而西医近几百年才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借助科技这一强劲的顺风车向前飞。两者都有长处。但中医还是伟大的。我们要好好继承和发展。

中医学杂志的起源

[中国神话-秘术篇 第八期]中医起源:《黄帝内经》,古代中医理论体系观念演变。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不是指中国的医学,而仅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包括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临床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称为四诊。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临床上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对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拔罐疗法等。针灸疗法是指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刮痧疗法是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推拿在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方法;拔罐疗是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 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成书的《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黄帝内经》很好的补充。 秦汉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各偏远地区的药材不断进入中原,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隋唐时期,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宋代,中医教育受到重视。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另外,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当今医学古籍《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为了生存的需要,医疗活动就随之而产生。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采取的生产方式也不同,因此引发出多种形式的医疗活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素问�6�1异法方宜论》写道: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焫从北方来,九针从南方来,导引按蹻从中央出。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医疗方法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经验汇集。中华民族所聚集生长的地理空间跨度广大,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亦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古代除以农业社会文化为主外,尚有草原游牧文化、森林狩猎文化、河海渔业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创造出不同的医疗技术,运用不同的药物资源,导致中医学的民族和地区差异性,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这是中医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样化理论学说的原因。就其学术层面而言,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乃至经济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也是铸就传统医学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远在百万年前已有人类生存,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须同疾病和伤痛进行斗争,从而产生了医疗救助实践。火的使用,使人类得以熟食,驱寒保暖,同时有一定的防湿作用,也使灸治以及其他借助温热作用的治疗得以施行。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们就用砭石作为治疗工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