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如血糖、血脂、心电图、头颅CT等,在医生指导下,抗血小板、调整血糖、血脂的治疗。日常需注意:1、 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坚持运动。(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少吃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过多,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如摄入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加速血液凝固,促进血栓形成。(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忌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鱿鱼等。2、经常吃海带、河鱼,鱼油可减低脑细胞死亡速度。3、经常在手内运动健身球,可促进脑循环。4、维生素E,有防止衰老、动脉硬化作用。5、老年人半夜觉醒时,宜喝几口白开水。 6、即使没有高血压症状,也宜常量血压。7、老年人勿忘补充活性钙。8、应三餐后刷牙。
脑供血不足类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 病因: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主要病因有:(1)某些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2)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也可发生及供血不足;(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临床表现:语言障碍;神经性障碍;面瘫、偏瘫。 治疗原理:降低血液粘稠度,维护修复血管的正常功能。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呢?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好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据我了解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在用这种药物辅助治疗: 天津天仕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天然植物药“养血清脑颗粒”,被临床医学誉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首选药物”。养血清脑颗粒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以中医传统名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为基础,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标本兼治的无糖型棕色颗粒状制剂。经多家国家权威机构临床验证,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不仅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非常适宜长期服用。
您是否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等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最早是在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呢?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好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天津天仕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天然植物药“养血清脑颗粒”,被临床医学誉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首选药物”。养血清脑颗粒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以中医传统名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为基础,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标本兼治的无糖型棕色颗粒状制剂。经多家国家权威机构临床验证,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不仅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非常适宜长期服用
脑供血不足 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等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最早是在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呢?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好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天津天仕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天然植物药“养血清脑颗粒”,被临床医学誉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首选药物”。养血清脑颗粒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以中医传统名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为基础,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标本兼治的无糖型棕色颗粒状制剂。经多家国家权威机构临床验证,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不仅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非常适宜长期服用。 服用蜂花粉能软化脑血管,并能抗神经衰弱,消除失眠等症状。配制花粉蜜,每次蜂蜜10克,蜂花粉10克混合,用温水调服,日服两次,25天后见效。
作为新型生物抗氧化剂,氢气分子对许多疾病具有治疗作用。许多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吸入浓度为1-4%的氢气对脑缺血。但是氢气临床应用需要有对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2017年7月来自顺天堂大学藤小野Hirohisa Ono 教授在开放杂志The Journal of Strok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上发表最新临床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人类脑缺血患者吸入氢气是安全的,多项临床指标显示氢气对脑缺血具有治疗作用。
10年前,55岁的太田成男教授受一家氢水企业赞助,带来课题组完成了吸入氢气治疗动物脑缺血的研究,首次证明了少量氢气的疾病治疗效果,论文在2007年6月发表在《自然医学》,启动了氢气医学研究方向。今天,65岁已经光荣退休的太田成男教授继续战斗在氢医学研究第一线,转聘顺天堂大学,并共同参与完成了这项氢气吸入治疗人类脑缺血的临床对照试验。10年磨一剑,但新的医学临床研究显然不是10年就可以完成的,我们虽然看到氢气作为一种极端安全的治疗气体,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临床研究的进展仍然不尽人意。主要受到相关研究人员实力和队伍规模不够强大,国家和政府没有大型投入和重点支持,氢气学术和健康产业领域都还没有真正崛起。但我坚信,氢气作为一种真实有效安全度巨大的新型治疗气体,一定有强大的生命力,任何困难和障碍都无法阻挡氢气医学前进的步伐。
这个研究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
1.脑核磁共振成像结果中显示患者脑组织坏死程度的相对信号强度氢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2.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NIHSS临床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
3.物理治疗采用Barthel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
当然研究规模还不够大,仍然没有达到将氢气作为临床应用治疗脑缺血药物的标准,但氢气对脑缺血治疗安全有效今天就有了实质性人体证据。
一、前言
(前言是研究论文的引子,主要是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多么有必要,研究出来多么有意义。作者通过前言中对研究背景介绍和目的说明,实现让读者有兴趣的目的)
作为一种治疗性抗氧化剂,吸入氢气1-4%能显著改善大鼠脑梗塞损伤,常氧吸入氢气也能促进大鼠心脏骤停后脑功能的恢复。氢气医学效应的研究,有非常多动物实验研究证据,也有20多个临床研究证明氢气对人类临床疾病的具有治疗作用。吸入氢气对人类急性脑缺血患者和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脑损伤都被证明是安全的。因此有必要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估氢气对脑缺血等疾病的治疗价值。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氢气治疗的安全性和对轻度至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目的是采用更广泛的安全检查和更客观的临床评价指标,判断氢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目的还包括加速推进氢气治疗进入临床实际应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和受试者
本研究招募了5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25名进行氢气治疗,另外25名为对照组。用这些患者的身份证号码用于随机分组。这个研究没有采用完全盲法,主要是因为一台安慰剂吸氢机没有到位。但是数据收集和分析都是采用盲法。护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如参与研究的放射科医生和物理治疗师也都不了解细节。
患者入组标准包括:1)治疗时间为6-24小时;2)神经功能异常评分NIHSS为2-6分;3)MRI显示为小到中片脑损伤。在MRI扩散加权成像的任何一片图像中,脑损伤的最大直径为厘米。脑缺血按照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进行分类。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主要依据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彩超、TCD、MRA等各种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依据进行病因学分类。
排除标准:有明显主要动脉闭塞和多个病灶分散在多个脑动脉灌注区被排除在外。其他排除标准如下:严重无法控制的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脏病尤其是心房纤颤,严重肺部疾病、肺炎、哮喘和胸腔积液(图1)。任何证据显示患者脑组织急性出血,病人接受了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或者服用抗凝也被排除在外。按照这样的入组标准,从1176名临床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50名受试者。
选择受试者的流程图
为什么要筛选患者,主要是为了让研究对象病情统一,避免患者个体差异掩盖治疗效果。设想如果有的人有心肺脏病,有的人心肺完全正常,同样的脑缺血程度,前者恢复速度可能会比较慢。当然最后在临床应用时则完全是根据是否存在适应症,因为只要证明有效果,即使有其它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只要不是禁忌症,完全可以使用。而且如果某种治疗对多种疾病都能产生治疗效果,最终获益更大。
2、治疗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都在入院第二天(Day 2)开始接受每天物理治疗和评估。氢气治疗组吸入3%的氢气1小时,每天2次,氢气治疗连续7天,采用非再吸式普通面罩吸入氢气。氢气是用西岛氢气发生器生成(Numazu,Shizuoka,Japan)(注意这不同于过去日本学者采用配制高压气瓶供气方法)。氢气浓度使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为确定足够的吸入,吸氢气近结束前采集静脉血液,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血液中氢气浓度。氢气吸入组没有给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因为医生认为氢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和抗氧化剂,和依达拉奉作用类似。但是从第二天开始使用奥泽格瑞ozagrel作为B级药物,ozagrel是一种选择性的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剂。
对照组没有吸入氢气,但是没有限制任何药物治疗,包括B级药物。而且每12小时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0毫克,连续14天。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Ozagrel每12小时静脉注射80毫克,连续14天。argatroban阿加曲班首日注射60毫克,然后每1小时注射10毫克连续4天。阿加曲班是一种抗凝剂。所有对照组患者都使用了依达拉奉、19人使用了Ozagrel,6人使用了argatroban。
3、评估指标
评估为研究目的服务,一是研究使用氢气的安全性,主要是对血压脉搏体温等最常规的生理指标进行日常监测。二是研究氢气治疗的效果,就是通过MRI、神经功能评分等进行分析。原文是分成评估、血液检查和磁共振成像,这都是类似的目的,主要是考虑撰写的方便进行分类。
常规指标包括血压、脉搏、体温、每日饮食量、每天检测3次或以上血氧饱和度。NIHSS评分每天盲法评分,连续2周。物理治疗科每天进行Barthel指数、Brunnstrom分级、Rankin 评分和功能非依赖测定等。血液生化分析分别在住院第1、7和14天采静脉血液,进行血液生化分析,内容包括肝脏、肾脏、胰腺、心肌酶和电解质水平,盲法血液细胞计数。入院时进行心电图记录,住院期间根据需要进行记录。
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在住院当天和住院第3、5、7、10好14天进行大脑MRI扫描。脑梗塞部位用扩散加权成像高密度区标记,异常病变用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评估。梗塞体积用在核心梗塞灶周围利用软件结合图像分析软件(DICOM)用ROI进行人工圈记。然后进行自动计算。严重程度根据比较核心梗塞区(B)和对照侧对应部位正常脑组织(C)信号强度作为参照计算,也采用DICOM软件进行自动计算。病理信号密度用B/C比例来表示。
扩散加权成像数据用相对磁共振信号强度进行比较,相对磁共振信号强度用A × B/C来表示,其中A代表梗塞体积,B/C为信号强度比。对所有图像进行同样计算,如果有多个梗塞部位,对每个梗塞分别进行计算,数据获取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4、临床信息注册和知情同意
这是临床研究的规定动作,按照规定必须在开展研究前进行,否则许多临床杂志都不接受。
5、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是根据数据类型采用相应分析方法,统计学在学术研究中有非常重要地位,一般在叙述研究方法时是必备条目,常排在方法的最后。
三、研究结果
学术论文中,研究结果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决定研究新发现到底是什么,也是决定论文水平的关键。比如现在这个研究结果,是证明氢气对脑缺血治疗的安全性,对脑缺血治疗的有效证据。所以必须对这部分认真阅读和仔细体会。
1、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是2014年10月1日到2016年1月28日期间住院患者。氢气治疗组平均年龄76岁,对照组岁,其中12名氢气治疗组,9名对照组患者年龄超过80岁;年龄没有统计学差异(当然不是没有差异,氢气治疗组年龄偏大,显然是不利因素)。两组之间的其他指标都差不多。
点评:随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身是公平分组,但仍然有出现差异的可能,尤其是样本数量比较小的时候。这个实验,对照组平均年龄岁,而氢气治疗组76岁,两组相差不少。对脑缺血这种疾病来说,相差3岁可能会对预后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当然从更多指标上分析,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就这个研究来说,你只需要知道,根据这一组资料说明分组比较公平就可以了。
2、实验室检查
生命指标每天检测,连续14天,两组之间除氧饱和度(P =.03)(Fig 2)在氢气治疗组比对照组高以外,其他指标都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住院第1、7和14天血液生化检测也没有发现差异。这些结果提示,氢气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是安全的。
除最后一个图显示的血氧饱和度外都没有变化
点评:氢气的生物安全性早就非常明确,但是具体作为疾病治疗工具或药物,特定患者安全性仍然需要验证。这里评价安全是从最基本的生理数据来看,对这个研究来说,虽然短时间小剂量使用氢气,特殊风险是这种患者本身,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脑梗死患者,这种健康水平比较差的老年患者,试验使用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该对确定安全性有更高要求。
吸入氢气治疗后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血液中氢气浓度为,这符合吸入3%氢气的理论推测,纯氢气(100%)常压下在水中饱和溶解浓度为800mM,3%则是24mM,吸入1小时血液中也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注意:氢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理论上比水中高许多,因为血液中不仅有水,也有许多非极性分子如脂肪、蛋白和其他生物分子,这些分子和氢气更容易结合,能增加血液对氢气的溶解度。所以原作者这里的理论计算方法是不够准确的。
3、核磁共振成像结果
所有患者脑梗死区域没有发现脑出血的磁共振信号,用相对信号强度表示梗塞区域的严重性,入院第1天个体相差比较大,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氢气治疗组从28到855,平均为241;对照组则从18到1896,平均272(Fig 4,A)。治疗第7和14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氢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25和.028)。对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后发现两组差别更明显(P=.002)(Fig 4,B)。相对信号强度在治疗第10天降低为152%,第10天降低到121%,对照组一直保持在219%以上的很高水平。结果显示,氢气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的脑组织损伤恢复有帮助。
这是最重要的研究结果!两条线的差异度
点评:核磁共振是本研究论文的核心结果,证明氢气吸入对脑梗死患者脑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也是最客观最硬的结果,依靠核磁共振能看出氢气治疗能减少脑损伤组织的严重程度和损伤范围。注意本研究中氢气治疗是在一般临床最佳治疗窗口(6小时)以后,理论上认为脑损伤已经不可能逆转,仍然获得了治疗作用,这难得可贵。当然现在脑缺血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脑梗死并不是像过去认为的那样,失去最佳治疗时间就没有逆转可能,而是仍然有治疗价值。这个研究也和这种新的观点不谋而合。
关于最新脑缺血观点,请看卒中大咖的最新解说。
卒中茶后(48)走出卒中半暗带的阴影
4、神经功能恢复
NIHSS神经功能检查评分结果显示,两组随着时间都有一定恢复,氢气治疗组恢复更明显(Fig5)。住院第3到5天,对照组NIHSS评分有少量增加,这提示此时神经功能变差,而同期氢气治疗组评分没有发现明显增加。第5天后,两组NIHSS评分都朝改善方向发展,两组之间也出现显著差异。氢气治疗组每天都有显著改善,第5、14、3、7、9、11天P <.01。
蓝色是氢气治疗组,数值越小病情越轻
5、物理治疗改善情况
物理治疗科每天进行Barthel指数、Brunnstrom分级、Rankin 评分和功能非依赖测定等。
Barthel指数(theBarthel index of ADL)是在1965年由美国人Dorother Barthel及Floorence Mahney设计并制订的,是美国康复治疗机构常用的一种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评定很简单,可信度、灵敏度较高,是应用较广、研究最多的一种ADL评定方法。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是确定康复治疗目标、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不可缺少的理论依据,Brunnstrom按脑损伤偏瘫患者上述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基础,把患侧上肢、手、下肢功能各分为1~6期,各期都有明确的判断标准表。
Rankin评分能评定脑卒中患者的完全独立生活能力。评定独立生活能力,并且把行走能力作为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共7 个等级,0分代表无症状,分数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6分代表死亡。
治疗2周内每天都进行物理治疗数据评估(Fig 6),因为有9名患者,其中3名氢气治疗组,6名对照组,没有每天进行物理治疗,所以9人的数据没有列入。
物理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现并发症,各种评价指标都有改善,其中氢气治疗组mRS、BRS和FIM的改善更明显。BI指标两组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 <.05)。
论文的研究结论是,根据这一小规模临床研究,氢气治疗对脑缺血患者是安全的,一些研究指标也显示氢气治疗能促进患者脑损伤的恢复,氢气对脑缺血有一定治疗价值。我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吸入治疗对急性脑缺血患者脑组织恢复、神经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都有显著的效果。氢气治疗脑缺血值得开展更大规模临床研究,也许氢气治疗将会成为未来脑缺血患者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讨论
论文讨论是作者根据研究结果进行的理论分析,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和想法,往往能体现作者的理论高度和水平,也是值得阅读的部分。前段时间已经分别就论文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分别进行了介绍,为了让大家对文章有一个整体了解和把握,今天给大家对论文讨论部分进行解读。
开门见山先点题,研究氢气的意义,就是有可能有应用价值:大量研究说明,氢气对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潜在价值。使用氢气的方法很多,如呼吸氢气、饮用氢水、注射氢水、氢水洗澡、滴眼液等。吸入氢气可以快速摄取氢气,更适合于急症患者。注射和饮用氢水也可以,但是急救患者对液体的使用量要求比较高,口服也往往被限制。因此吸入氢气从安全性和可行性角度考虑是上选。
研究患者大多数超过75岁,包括90岁以上。氢气吸入治疗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而且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这些结果提示,氢气吸入非常安全,可用于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多数人群。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分组随机性比较理想,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没有明显不同。所以在分析最终研究结果时没有考虑需要调整的因素。
脑梗死组织中会发生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例如能量耗竭、细胞膜完整性破坏、炎症反应、兴奋毒性、氧化应激、细胞坏死凋亡和血脑屏障破坏造成的组织水肿,最终脑组织会出现不可逆损坏。除了作为抗氧化剂外,氢气也能调节许多信号分子和许多炎症等相关基因表达。小剂量氢气如何调节多种信号分子的机制目前并不清楚,最近研究提示,氧化应激可以通过自由基链式反应使磷脂产生生物活性分子,可能是影响信号分子和基因表达的重要原因。
氢气和衣达拉奉都具有中和羟基自由基的作用,有研究报道氢气对动物脑缺血的治疗效果比衣达拉奉更理想。本研究所有对照组患者都接受了衣达拉奉,同时对照组24%的患者接受argatroban治疗,76%的对照组患者和100%的氢气治疗组患者还接受了ozagrel治疗。argatroban和ozagrel的作用类似,因此判断氢气的作用不会受到受用这些药物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吸入氢气对人类脑缺血患者比使用衣达拉奉效果更理想。
核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氢气治疗组比对照组脑梗死区域组织病理损伤更轻,恢复速度更迅速。治疗14天,相对损伤指数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第10天仍然有轻微损伤,损伤往往是血脑屏障破坏后炎症性血管源性脑水肿。对照组无论是损伤高峰还是恢复过程组织损伤程度都显著超过氢气治疗组。结果提示,脑缺血后第5天氢气治疗组就开始恢复。核磁共振结果说明氢气不仅对脑缺血组织半暗带有作用,对缺血核心组织也有作用。说明如果能更早开始使用氢气治疗效果会更理想(本研究是6小时后开始治疗)。
作为氢气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NIH中风评分也比对照组出现更明显好转。尤其是在治疗后3天,氢气治疗组已经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利用物理治疗数据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氢气治疗组多种指标好于对照组。
结论:氢气吸入对急性脑缺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氢气吸入可作为急性脑缺血的潜在可行的新型治疗方法。
本论文讨论只对结果进行了一一分析,没有进行深入的扩展性讨论。这大概是临床研究的特点,不注重理论,关键在于效果。
临床上,常见的脑梗塞病人,主要病因在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旧称脑血栓形成,又称脑梗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脑梗塞临床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 经验 、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循证护理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临床护理中,其中,脑梗塞护理效果最为显著。本文中,笔者将对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梗塞护理 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671-8801(2014)03-0273-01
当护理人员在对护理过进行计划的过程中,慎重地、合理地将临床经验、病人需求与科研结论结合起来,把获取的证据作为依据进行临床护理决策,这就是循证护理,也叫实证护。它的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现代的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科学依据,在仅凭临床经验或者滞后的、不完善的理论来处理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在制定任何护理决策时都要遵循和应用科学合理的证据,以利于取得预期的护理效果。笔者选取了2013 年1~12 月经CT 诊断明确患有脑梗塞并入院治疗的病人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病人23 例,男性病人27 例,年龄在40~75 岁之间不等,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为8~60天。
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在2013 年1~12 月期间,经CT 诊断明确患有脑梗塞并入院治疗的病人50 例。其中,女23 例,男27 例,年龄在40~75 岁之间不等,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为8~60天。
2 步骤
随着当代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实践分析的精确度的不断提高,为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提供了更加可靠而准确的依据。我们知道,在抢救患者时为了提高成功率,减少病残,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使脑梗塞患者发病至溶栓的时间缩到最短,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条件是做好溶栓的护理观察工作。帮助神经系统能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的最佳 方法 是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与医生做好配合进行CT 病例筛选,严格按照医嘱输入溶栓药物,降低颅内压以及早期康复训练等等。
为了找到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应对文献进行系统的查询。通过对相关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查询,对关于脑梗塞治疗的护理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查找,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尚未找到一种确切的根治脑梗塞患者的方法。在目前各种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溶栓治疗、光量子疗法以及血液稀释等,其中,对于急性脑梗塞来说,溶栓疗法可能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的治疗方法。关于静脉给药和动脉给药两种途径哪种途径效果更佳的问题尚未得到定论。有人认为动脉给药比静脉给药更有优势,也有研究表明两者没有明显差异。姜寿葆认为,在甘露醇降颅内压的应用中,临床上要求快速输入甘露醇,一般情况下250毫升的20%的甘露醇,要求在30分钟内输完,为此有效的渗透梯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张宜等认为,若输入甘露醇时的速度较慢会减少自由基,不仅使血液粘度有明显的降低而且持续持久,而快速输入则降粘作用差且作用时间短。还有人认为,针灸有助于脑、肢体动脉弹性的改善,降低其紧张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从而促进脑肢体氧分压的提高,对脑病灶及其周围脑细胞和瘫痪肢体肌细胞的营养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加快组织的修复作用。另外有人认为,脑梗塞后中枢神经系统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重组能力,在功能上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适宜的条件下,神经元可以部分再生。通过对北京三所综合医院的18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表明:进行早康复与进行晚康复的脑梗塞偏瘫患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通过对以上科研实证进行谨慎评审之后,将获得的有效、实用的实证与临床护理经验、专业知识、患者的需求以及我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对研究脑梗塞的治疗护理系列的文献的科研设计的严密性、结论的有效性、科研受到的限制等进行评审,将其中设计严密的科研成果推荐到实际应用中。将获得的有效、实用的实证与临床护理经验、专业知识、患者的需求以及我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推荐做法是:患者入院后医生应尽快为病人做CT 进行病例选择,争取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溶栓;将患者置于有空调的,温度、湿度适宜的重症病房中进行监护,避免患者由于外界原因出现烦躁情绪;为患者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治疗溶栓(30分钟滴完溶栓药物),与此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在输入甘露醇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高血压病人要先慢滴后快滴;伴随早期针灸以及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要以语言、坐、站、走等训练为重点训练。溶栓2小时后,要观察病人是否有不良反映,如头痛、呕吐、言语不清、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洪大、呼吸慢而深、肢体又出现活动障碍等情况,还要警惕脑出血的可能性。还要注意是否发生出血积压等现象,一旦发现出血,立即停止用药并控制出血。
将最可靠的、最有根据的实证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计划,每天要按时进行评价。经过2天的治疗,能独立行走的溶栓患者有11 例,治疗时间为7天的有13 例,14天的有20例,30天的有5 例。其中有1例患者治疗时间达60 天,能坐起但不能行走。
3 结语
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提高,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具备循证护理素质,护理人员要进行继续深造、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去寻找证据,及时更新理论知识,做到讲证据、讲理论,及时纠正一直依赖临床经验而采用的非正确的临床 措施 ,让患者更愿意接受采取的护理措施并提高措施的可实施性,不仅有助于医护人员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找到最佳治疗方法,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怀玉珍.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266-267.
[2]陈玉兰,赵连菊,杨艳丽.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05,05:440-441.
[3]莫永兰.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J].医学文选,2003,03:404-405
[4]李爱群,区美琼,潘秀娟.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8,03:438-440.
[5]纪桂芳.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214.
[6]吴双红,刘志军.脑梗塞患者循证护理的临床初探[J].卫生职业 教育 ,2006,08:147-148.
【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3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治愈1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死亡率。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干预,能够大大提高康复效果,降低致残及致死率。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护理;老年患者
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5月~12月本院老年病区收治的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中,男9例,女14例,年龄67~92岁;患者病程最长11年,最短9个月。
2 心理特点
挫折与依赖心理
脑梗塞是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严重的疾病。脑梗塞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脑梗塞后遗症极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这就意味着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生活上依赖别人。同时,脑梗塞具有恢复较慢的特点,因此,脑梗塞后遗症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挫败心理。
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因为周围环境的空寂、压抑而导致。因为疾病导致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产生老来无用的感慨和连累亲人的担心,所以,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产生抑郁心理是很常见的。[1]
自卑感
现代老年这一代,男性大多都是年轻时候主持家务,赚钱养家的一代。通常都拥有自己的事业,而脑梗塞后遗症有的导致患者偏瘫,有的导致患者失语,严重甚至截瘫,生理功能或者肢体的不完整都会给患者带来自卑感。
3 护理方法
心理干预
对于有抗拒心理的患者,应该使患者意识到脑梗塞后遗症不进行护理的严重性,使其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对于自卑心理严重的患者,应该进行不断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对于抑郁心理严重的患者,应该进行开心治疗,使其注意到生活中除疾病以外其他有趣的事情,使其放松心情,轻松治疗。病人由于身体上的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一定会产生焦虑、急躁、对生活失去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跟患者的交流,为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及效果,耐心的为患者做好心理安慰。帮助患者适当做些有益康复的功能锻炼,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给予患者精神安慰,为患者讲述心理治疗取得奇迹治愈的成功案例,让患者明白其康复不仅仅只依靠药物治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与勇气,在治疗中积极配合医生。
积极构建有效的交流 渠道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是护理工作的必要工作,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秘诀。因此积极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做好护理工作、通往患者健康的的必经之路。交流渠道的建立方式也应根据不同的患者建立不同的交流渠道,比如,对于失语的患者,可能患者心里所想的无法完全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肢体语言交流或者书面语言交流。对于理解能力有困难的患者,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复杂语言,所谓复杂语言,就是专业名词汇集的学术语言,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对于表达能力有困难的患者,我们应该采取二选一的方式提问,也就是说采用有或者没有,是或者不是,要或者不要等的问句提问。此外,为了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失落感、挫折感,我们可以安排适量的适合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进行的活动。为了方便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可以采用特殊符号记忆法,也就是说将每天的日常活动,比如:吃饭、测量血压、输液、排尿等用特殊的符号或者特殊的语言记录下来。[2]
用药护理
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应密切观察,不同患者所用药物不同,因此,用药护理方式也不同,比如,静脉滴注药物的时候要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滴速。其中,静脉滴注扩血管药物,滴速应以每分钟30滴左右为宜。又比如,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发热等的过敏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结合临床药师的专业建议,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适时的合理的用药护理。
康复护理
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生活护理主要体现在基本日常起居的护理和饮食护理。其中,饮食护理是重点,因为脑梗塞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因此低盐低脂的饮食是脑梗塞患者的最佳选择。对于年岁较高的患者,糊状流质食物有利于吞咽和消化。对于并有糖尿病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应采用无糖食物。合理地控制膳食营养,及时补充维生素和钙。一般护理要达标。一般护理中首先要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安静和整洁。要制定标准化的病区清理制度,并且按照 规章制度 进行清扫工作。其次,要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生活的便利性,比如,在病区应该安置适合数量的扶手和座椅,以便患者自我锻炼。安置简单便利的饮水点,以便患者及家属使用。第三,要保证病房的质量。一间病房不能放置太多的床位,以免患者及家属生活不便利。病床的高低和枕头的高低都应该适度,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病房内应该配备急救药物。第四,要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应该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员,都应该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高超的护理水平。
4 结果
23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治愈1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死亡率。此外,心理干预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了很多,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在经过一系列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率达到100%。
5 结论
脑梗塞作为老年人常发的突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恢复慢及致死率高的特点。[3]通过对患者心理特点的分析,研究表明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干预,为患者创造及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康复效果,降低致残及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汪梅朵,李红 .2341 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2009,9(44) :779-782.
[2]纪桂芳.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29(15):124-125.
建议:脑缺血可以口服西比灵、银杏叶片等药物治疗,另外要明确导致脑缺血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注意血压、颈椎等有无异常。食物不能治疗脑缺血。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缺钙可促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每天摄入1克以上的钙,可使血压降低;镁与钙的作用相似,应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多吃蔬菜、香蕉、薯类和纤维素多的食物;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皮、蹄和荤菜;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少糖膳食,应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
这个……你去医院看一下
……吃少了猪肝
您的年龄?年龄大的,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还有就是 颈椎病(骨质增生或者椎间盘 压迫血管)都会引起 基部供血不足。西比灵10mg(年龄大的5mg)每晚一次,4周一个疗程。动脉粥样硬化,需要降血脂和软化血管的治疗。颈椎病加用颈椎牵引。
脑供血不足 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等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最早是在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呢?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好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天津天仕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天然植物药“养血清脑颗粒”,被临床医学誉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首选药物”。养血清脑颗粒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以中医传统名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为基础,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标本兼治的无糖型棕色颗粒状制剂。经多家国家权威机构临床验证,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不仅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非常适宜长期服用。 服用蜂花粉能软化脑血管,并能抗神经衰弱,消除失眠等症状。配制花粉蜜,每次蜂蜜10克,蜂花粉10克混合,用温水调服,日服两次,25天后见效。
一、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1、运动神经功能失灵:这一类先兆征象最常见。常见的表现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 2、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入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3、精神意识异常: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也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变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可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都与脑供血不足有关。 二、脑供血不足治疗:1首先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戒烟、禁止过度饮酒; 2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 3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4手术治疗:如颈动脉有严重狭窄(超过70%),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状。
★★★因为大脑缺氧才导致的大脑供血不足◆▲■针对大脑缺氧和供血不足,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改善:1.多参加室外有氧运动。2.休息的时候尽量把头部放低点,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供氧。3.如果有吸烟嗜好,必须戒烟,戒酒。4.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千万不能熬夜,最佳睡眠时间为10个小时以上。5.经常用温水洗头也能调节头部血液循环。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中老年朋友经常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凡事都打不起精神来,可是到医院进行仪器检查(如CT、MRI)和神经体征检查却都没有发现异常。国际医学界最新的研究发现,引起上述症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脑长期的、慢性的脑供血不足,医学家把这种疾病命名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实质是脑动脉硬化症,而一般来说,人到40岁以后脑动脉硬化就开始发生了。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限制总热量,控制体重在标准或接近标准体重范围。(2)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量(胆固醇每日限制在300毫克以下),尽量少吃或不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以及动物内脏。(3)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尽量少吃蔗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4)每日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2%-15%,并包含一定量的优质蛋白(乳类、蛋类、瘦肉、鸡、鱼、大豆等)。(5)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尼克酸(维生素PP)、维生素B6及维生素E;还应注意钾、镁和微量元素铬、硒、锰、碘等的摄入。(6)盐摄入量每日控制在4克左右。(7)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三餐的热量分配最好为;早餐25%-30%,午餐35%-40%,晚餐25%-30%,两餐之间可以加餐。【希望您的母亲能早日康复】
nǎo gòng xuè bù zú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急性脑供血不足(急性脑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突然感到眩晕。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肢无力或活动不灵。与平日不同的头痛。突然原因不明的跌交或晕倒。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整天昏昏沉沉的。
防治重点在脑血管方面,尤其是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要对症处理。
改善脑血液循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扩血管药物和银杏叶制剂等。
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洋葱、西红柿、鱼、黑木耳、少量醋、干红葡萄酒等,可以起抗氧化作用,延缓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极拳、垂钓、登山等。
平时看看电视、报纸,也可以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唱歌、跳舞、书法、打球等,陶冶性情,增强脑的思维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最多见的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原来,正常的动脉内膜是光滑而纤薄的,但当内膜中的脂质,尤其是胆固醇与水的结晶体过分堆积,加上纤维组织增厚,便形成了如粥状的病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很复杂,它是血管内膜损伤,脂质浸润,血小板聚集、粘附、释放活性因子机能亢进,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因素:互为因果所造成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以后,弹性减低,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于是经冠状动脉灌流心肌的血受到影响而造成对心肌的供血不足。
冠心病虽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许多人从婴孩时期开始即逐渐发生冠状动脉硬化性改变了。根据学者调查发现,冠心病发病年龄已有渐趋年轻化的倾向,例如曾发现年仅18岁患急性心肌梗塞者以及20岁因冠心病而猝死的女青年等,在此,有必要提醒人们的注意。
病情分析:你好,这往往是冠脉病变的可能性比较大的,指导意见:最好的办法,可考虑进行造影和介入的治疗 做心电图说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同时长期回答者:王海龙你好建议你服用复方阿胶浆,生脉饮治疗试试,注意饮食加强营养,避免劳累情绪激动,不必过于担心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回答者:齐玉龙对于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个问题需要重视,关于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一般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腔狭窄导致的。冠脉粥样硬化的通常原因是高血脂,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贫血发生的原因和冠脉供血不足无关,但贫血这个现象会加重冠脉供血不足,因为供血本来就减少了,你供的血里面红细胞、血红蛋白再减少,就加重了缺血症状。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失眠晨起口干口苦回答者:gzlin3966病情分析:这种情况是心肌缺血导致,可以使用丹参滴丸、长效消心痛等药物治疗,此外可以采取介入治疗。注意是否有高脂血症、血压异常、糖尿病等疾病,治疗疾病要整体治疗,另外可以同时使用阿司匹林、银杏叶片等药物协同治疗。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刺激,不要吸烟。指导意见:出现口苦要注意肝胆是否出现病变,可以做一下肝功、B超检查看是否有异常。 单靠血检就能查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吗回答者:luning-12345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只是检血液,是不会查出单纯的供血不足的,指导意见:但是冠脉病变,引起部分的心肌出现坏死等,是通过血检能查出来的 心电图检查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睡眠入睡回答者:黄红远病情分析:你好,这是冠心病的表现,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发作时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指导意见: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一些扩张冠状动脉的药如硝酸甘油、硝苯比啶以及一些抗凝剂与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需要坚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才能控制发作,防止出现心梗以及其他并发症。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应该及时作支架手术治疗。 你好!最近检查得知自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回答者:zhangyulin123 病情分析:脑供血不足类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指导意见:可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