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怎么订汉方医学期刊

发布时间:

怎么订汉方医学期刊

裘庆元,字吉生,以字行。浙江绍兴人,生于1873年,卒于1947年,享年75岁。 裘吉生是我国中医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早年因罹肺疾,遂矢志学习中医,一面潜心攻读歧黄坟典,一面精心研究各家学说。不多年,造诣日深,医名大振。其时正值西学东渐,废止中医怪论甚嚣尘上,中医事业面临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毅然以复兴中医为己任,在绍兴创建并主持医学联合会,积极投身中医救亡事业,并与浙江名医何廉臣、曹炳章等创办《绍兴医学月报》,编辑《国医百家丛书》,被世人誉为“浙江三杰”。此后,迁寓杭州,创办三三医社,发行《三三医报》,为振兴中医事业摇旗呐喊。先生有感于中医学术之荒疏,中医古籍之湮灭,遂呕心沥血,广收博采,常为搜求一书,费时累年,用金数百,从不吝惜,积四十余年,藏书三千余种,名其居为“读有用书楼”。为使这些古籍广为流传,先生于1924年出版刊行了《三三医书》三集,共九十九种医书,其中多为濒于亡佚的孤本善本。裘氏取《礼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及《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之典,遂题名为“三三医书。”所辑内容包括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针灸、本草、方书、医案、医话、医论等各类医著。以明、清两代较有影响、较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为主,并收入少数日人所撰的“汉方医学”著作。所辑诸书大多篇幅短小,切于实用。现存初刊本。嗣后,又从所藏的数千种医书中,精心遴选出数百种,于1936年与上海世界书局商订,出版《珍本医书集成》一、二、三集。当第一集问世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其二、三集虽书目已定,未及付刊而被迫中止,致使《珍本医书集成》仅有第一集流传于世,其二、三集无缘获睹,此实为中医界的一大损失。先生一生行医五十余载,活人无算,名震江浙,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医学家;其结社请愿,创刊办报,为中医救亡事业奔走呼号,堪称中医医事活动家;其广收佚书,精加校雌,整理出版中医古今医籍数百种,又实为中医文献学家。他为近代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珍本医书集成》是裘吉生先生晚年所辑的一部医学巨著,共收古今医书九十种,具有十 分重要的学术与文献价值。先生将九十种医籍分隶十二类,即医经、本草、脉学、伤寒、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方书、医案、杂著。这种分类既符合中医的学术特点,又便于后人对中医理法方药的学习与掌握。在每一类书的书目选择上,先生不仅注重珍本、孤本、稿本等珍贵文献的保存,更加注重其学术特点与实用价值。如其在“医经类”中所收的五部医书,不仅是世人少见的孤本,更主要的是这些书反映了从不同角度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研究。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早就有友好往来。早期的日本与中国医学的接触,主要是通过古代朝鲜进行的。此后,我国与日本的往来就比较频繁。中国医学在传入日本后被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但中国医学进入日本的确切时代,至今还并不十分清楚。比较公认的是在公元5世纪时,朝鲜使者用中医药治愈日本天皇的疾病,使日本人认识到中国医学的价值,并且接受了这一医学体系,从而成为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及至我国明代末叶和清代,日本的江户时期(公元1603~1876年),日本医学界掀起了研究仲景医学的浪潮。形成了学术上的古方派,成为汉方医学之主流,并与后世方派在学术上产生论争,使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诞生了日本传统医学:汉方医学,或称东洋医学。在清代,中国医生仍不断到日本行医或传授医学。如1627年后,任唐通事的马荣宇入籍于日。其子寿安,号友松,以北山道长著名,在大阪开业行医,学术富瞻,颇有声誊,遗有《北山医案》等著作十余种。北山友松被誉为具有“旷世之才,授闽医之传,善得法外之法。故治术别开生面,触手生春之妙矣”。他擅长象胥学,又融通儒释道三教,并从中领会、学习仲景奥旨,还师从戴曼公而深得《内经》、《本草》精蕴。既而又谓皇朝医风不可不研,乃师从小仓医员,原长庵冈本玄治高弟,遂大成其业。《北山医案》记录了北山友松生平治病的部分医案。本书对各医案的记述全面,脉证俱详,且多有诊疗过程中的治病思路,以及所涉及到的《内经》、《难经》、《本草》等著作的相关论述。即用经典的论述作为辨证论治的指导方针,同时又用疗效来反证经典的权威和正确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告诉今人如何治病。

矢数格汉方一贯堂医学有中文版。 日本汉方一贯堂医学(以下简称“一贯堂医学”),是日本近代后世方派汉医森道伯(1867~1931年)积数十年临床体会,于晚年创立的独特诊疗体系。其主要理论,诊治规律及治疗经验,经森道伯的门生矢数格的系统整理与归纳,以《汉方一贯堂医学》一书的出版而为世人所尽知。它不仅在日本现代汉医界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受到了一些现代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学术特点一贯堂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是十分重视体质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它将人的体质分为三大证,即瘀血证体质、脏毒证体质和解毒证体质,认为这3种不同体质的患者,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可继发多种不同的疾病;在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体质,分别以通导散、防风通圣散、柴胡清肝散、荆芥连翘汤、龙胆泻肝汤进行施治,以达到改善体质、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意义掌握了上述一贯堂医学的学术特点,在临床上,便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体质和疾病的因果关系,测知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将来可能罹患的疾病。也就是说具有某种体质的人,容易患何种疾病是有一定规律的,掌握各种体质特征的发病规律,便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地治疗疾病。从这一意义上说,一贯堂医学的体质分证法和药物调治法,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汉方医学期刊

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成年人的疾病的,相当於现在的内科。小方脉(少小)「幼科」的别称。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小儿 疾病,相当於现在的小儿科。也有称小儿科为「少小」。风科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宋代设风科仅次於大方脉,有学生八十人。风科的 范围包括各种因「风」邪所致的疾病。金镞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是指专门治疗刀、枪、箭伤等战伤的一门科学。妇人在医学术语中,妇人是指古代治疗妇女病的专科,又称「女科」。相当於现在的妇产科。东医 韩国、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医学与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医学已互相交流,西元十七世纪初,韩国出版的医学巨著名为《东医宝鉴》,韩国设有专门研究机构:东医研究所。越南设立东医研究院 ,并出版有《东医杂志》。汉医 日本人对中医的称谓。或称「汉方医学」。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日本研究汉医的著作比较丰富。现在日本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如全日本汉方医师联盟等。 还出版了不少汉方医学杂志,如《汉方之临床》,《汉方医药》等。太医 一种医生职称。即太医院的医生,是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治病的。御医 一种医生职称。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世医 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人们称这样的医生为「世医」。古代人多相信世医。 大医 对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都好的医生的尊称。铃医(走方医) 在以往,有很多周游於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由於他们以串铃招呼病家, 故名。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傅口授,每有独到之处。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取效 。但也混杂看一些借医行的人。 巫医 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者),以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职业者。巫的产生较早,距今约三千多年以前的我国商周时期,由於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掌握技术知识的人物之中即为「巫」。巫能医治疾病,还能歌舞,代鬼神发言,只有官吏才能用巫法治病。甲骨文中的有关记载,可以说明当时医疗活动的情况。到战国时期,民间医生已比较普遍了,扁鹊(秦越人)首先提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主张,但由於医药发展的限制,人的巫医还是长期的存在。郎中 古代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见宋.洪迈《夷坚志》)。这种称号在南方某些地方沿用至近代。 大夫 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於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 大夫。北方人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见洪迈《容斋三笔》。医工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医工一词最早见於《内经》一书,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职位在医师,针帅和按摩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和按摩生之上。上工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对能称得上为上工的有一个具体的要求,即在疾病还未发作的时候,或虽已发作而尚未发展以前,能早作诊断和予以防治,而且要求达到百分之九十的治愈率。 中工 古代对具有中等医疗技术的医生的称谓。其技术不如「上工」精良,但此 「下工」高明。在治疗疾病上要求有百分之七十的治愈率。下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不高明的医生的称谓。由於医疗知识水准低,没有掌握防治疾病於未发作的技术,往往等到疾病已经十分明显的时候才能诊断治疗,而且治愈率只有百分之六十。良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精良的医学家的称谓。法医 《礼记.月令》中有「瞻伤」,「视折」.「审断」等,是古代法庭检验伤死案件的简单记载。 五代时的《疑狱集》(公元 951年),和凝父子所著,系现存最早的法医著作。宋代有《内恕录(著者佚名),《折狱龟 鉴》(郑克著於公元 1200 年),《棠阴比事》(万荣著於公元1213 年 )等著作。南宋时采用《检验格目》和《检验正背人形图》,丰富了法医学的内容。后来宋慈采取《疑狱集》,《内恕录》等书的精萃,结合当时在法医学上的新经验,编成《洗冤录》(公元 1247 年),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检查,鉴定某些机械死伤原因,当时的各种毒物及急救解毒的方法等, 此书为古代法医名著,对国外亦有较大影响。兽响 专治牲畜疾病的医生,见《周礼.天官》。现存的兽医书,有著者佚名的 《安骥集》(公元 906 以前? 唐.贾诚重校)、明.喻仁、 喻杰的《元亨疗马集附牛经,驼经》等 回答者:沙轩迷人 - 秀才 二级 11-19 14:56--------------------------------------------------------------------------------

矢数格汉方一贯堂医学有中文版。 日本汉方一贯堂医学(以下简称“一贯堂医学”),是日本近代后世方派汉医森道伯(1867~1931年)积数十年临床体会,于晚年创立的独特诊疗体系。其主要理论,诊治规律及治疗经验,经森道伯的门生矢数格的系统整理与归纳,以《汉方一贯堂医学》一书的出版而为世人所尽知。它不仅在日本现代汉医界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受到了一些现代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学术特点一贯堂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是十分重视体质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它将人的体质分为三大证,即瘀血证体质、脏毒证体质和解毒证体质,认为这3种不同体质的患者,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可继发多种不同的疾病;在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体质,分别以通导散、防风通圣散、柴胡清肝散、荆芥连翘汤、龙胆泻肝汤进行施治,以达到改善体质、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意义掌握了上述一贯堂医学的学术特点,在临床上,便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体质和疾病的因果关系,测知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将来可能罹患的疾病。也就是说具有某种体质的人,容易患何种疾病是有一定规律的,掌握各种体质特征的发病规律,便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地治疗疾病。从这一意义上说,一贯堂医学的体质分证法和药物调治法,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早就有友好往来。早期的日本与中国医学的接触,主要是通过古代朝鲜进行的。此后,我国与日本的往来就比较频繁。中国医学在传入日本后被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但中国医学进入日本的确切时代,至今还并不十分清楚。比较公认的是在公元5世纪时,朝鲜使者用中医药治愈日本天皇的疾病,使日本人认识到中国医学的价值,并且接受了这一医学体系,从而成为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及至我国明代末叶和清代,日本的江户时期(公元1603~1876年),日本医学界掀起了研究仲景医学的浪潮。形成了学术上的古方派,成为汉方医学之主流,并与后世方派在学术上产生论争,使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诞生了日本传统医学:汉方医学,或称东洋医学。在清代,中国医生仍不断到日本行医或传授医学。如1627年后,任唐通事的马荣宇入籍于日。其子寿安,号友松,以北山道长著名,在大阪开业行医,学术富瞻,颇有声誊,遗有《北山医案》等著作十余种。北山友松被誉为具有“旷世之才,授闽医之传,善得法外之法。故治术别开生面,触手生春之妙矣”。他擅长象胥学,又融通儒释道三教,并从中领会、学习仲景奥旨,还师从戴曼公而深得《内经》、《本草》精蕴。既而又谓皇朝医风不可不研,乃师从小仓医员,原长庵冈本玄治高弟,遂大成其业。《北山医案》记录了北山友松生平治病的部分医案。本书对各医案的记述全面,脉证俱详,且多有诊疗过程中的治病思路,以及所涉及到的《内经》、《难经》、《本草》等著作的相关论述。即用经典的论述作为辨证论治的指导方针,同时又用疗效来反证经典的权威和正确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告诉今人如何治病。

1、汉方医学 公元5世纪由朝鲜传入。因当时的朝鲜使者为天皇治病收效,使日本认识到中国医学的价值并且接受,中国医学便以朝鲜为媒介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医学的起源。 公元552年,梁元帝赠给日本《针经》一套,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及医药书籍164卷到日本,开始了中日医学的直接交流。至隋唐之际,中国由统一走向兴盛,成为亚洲经济、文化、医药等方面的中心,两国交往月益频繁,公元608年,日本推古天皇派遣药师惠日、留学生倭汉直福因等来中国学医,历时15年,于628年学成回国,带回大量隋唐医书。公元754年唐高僧鉴真应邀,携带大批医书东渡日本成功,对日本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此后隋唐、宋代医学及医药著作大量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医学的主流。 ‍‍ 公元15世纪末,田代三喜(公元1465~1537年)入明拜僧月湖为师,专攻金元医学,留学12年回国后,首倡李朱医学。适逢当时日本社会盛行宋儒性理学,其弟子曲直漱道三大力推广普及,并建立启迪院,教授门徒800余。李朱医学逐渐遍及日本各地,风靡一时。1571年,曲直濑道三代表作《启迪集》问世,该书引用中国医书达63种之多,其内容以引李东垣《脾胃论》、《兰室秘藏》,朱丹溪《格致余论》、《丹溪心法》为最多。但并不拘于医家,而是博采众长、首次提出以传统医学的理论,把握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表现,在此基础上察证辨治,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了日本汉方医学独立发展的基础。曲直獭道三以后,追随者甚众,其弟子大多成为当时名医。江户前期以及其后约100年间道三学派,即金元医学占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日本汉方医学第一支学派,即所谓“后世方派”,真正开始了中国医学日本化阶段。 江户中期,古方派与后世方派互相对立,学术争鸣非常活跃,使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及明显的学派倾向;理论上以《伤寒论》为基本框架,并高度简单化;临床上注重方证与“方证对应”;诊断上强调腹诊的重要性;方药上以方剂为单位。终于实现了中国医学日本化的过程,从而诞生了名符其实的日本传统医学——汉方医学或称东洋医学。2、“兰学”医术的传入 几乎与此同时,西方医学也传入了日本,但真正受到注意井发生影响是在17世纪,随荷兰人进入日本之后。公元1754年京师医官山胁东洋根据西医人体解剖,订正古医籍的错误,撰《脏志》一书,为日本近代解剖学之嚆矢,引起一些汉方医学者的注意和研究举趣。继而,有关西医解剖、生理、临床各科、药学方面的书籍不断问世,使仅方医学家们较广泛地接触西医理论,发现其可取之处,逐渐接纳了西医,并试图将汉方医学与西医相融合,建立新型的医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的“汉兰医学折衷派”。折衷派吸收了后世方派和古方派优点,扬弃其不足并吸取一些西洋医学观点而立论,主张无论是哪一派,只要在临床有效就应选用。开发中药麻醉剂,在世界上最先成功地作了乳癌摘除术的华岗青洲、永富独啸庵,以及明治前期主宰汉方界,被称为幕末明治的汉方巨头浅田宗伯等都可以说是折衷派的代表人物。但到德川幕府的末朝,传统医学的主体与折衷派分开,而出现了考证学派,并取得了支配地位。他们将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其代表人物如山田正珍以及丹波氏家族。此后,至19世纪中叶,日本汉方医学界古方派与折衷派影响较大,前者强调“经验实证主义”,重临床经验而轻视理论;折衷派中则以考证学派居主流,侧重于古文献的考证、训诂、笺注,理论上全尊古,无所创见,造成汉方医学学与术的分离,使医术的传授受到很大的影响。至明治以前的幕府末期,名医已很少,加之医学传授方面的保守和神秘主义,引起当时民众的反感和不满。此外,汉方医学与当时发展战伤外科、预防医学、集体治疗医学和防疫医学等“群体防治医学”的需要相矛盾,使汉方医学在与西医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明治以后西医的强势 公元1868年,进入明治时期的日本政·府;打破德川幕府推行了200余年的闭关自守政策,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同时在倾向于西洋文化的社会大潮的背景下,医学也转向于西洋医学。汉方学馆被封闭,领导权由西医执掌,片面强调西医的优点,根本忽视两种医学的不同,大力提倡西医,采用西医药分业制度。通过西欧医学教育,大量培养西医师,此时的汉方医学陷入低谷。明治8年以后,汉方医学甚至处在法律上难以生存的状态。‍‍

医学期刊怎么订

可以到附近的邮局,填写订阅单(正确填写收寄地址、杂志名称、邮发代号、订阅时间等),支付钱款,就可以等杂志上门了。中华护理杂志的费用是年,每期:元,邮发代号:2-143。《中华护理杂志》创刊于1954年5月1日,至今已有57年历史,是我国创办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护理学术期刊, 以全国广大护士为主要读者对象,综合报道护理学科各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

可以去邮局订购。

具体的使用方法就是,微信公众号搜索「 中国邮政微邮局」,关注公众号点菜单栏就可以搜索自己要订阅的杂志,付费订阅后,就定期等快递上门了。当然,像三联生活周刊、财新周刊等销量比较大的刊物,都有自家的 App 中读、财新支持订阅。

在审查和互联网的双重冲击下,纸媒发展不容易,对阅读纸媒有需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支持一下纸媒。我已经将更多时间用来阅读纸质刊物及书籍,后续会将学习到的内容分享出来,杂志官网只提供了去当地邮局订阅这一种途径。

到邮局订 或者到图书馆借阅 现在有一些中医药类杂志也有网络版的

1、在线订阅:可以通过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在线杂志订阅平台进行在线订阅。2、实体杂志:可以在医学图书馆、大型书店或期刊社等地购买实体版的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怎么订医学期刊

可以到附近的邮局,填写订阅单(正确填写收寄地址、杂志名称、邮发代号、订阅时间等),支付钱款,就可以等杂志上门了。中华护理杂志的费用是年,每期:元,邮发代号:2-143。《中华护理杂志》创刊于1954年5月1日,至今已有57年历史,是我国创办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护理学术期刊, 以全国广大护士为主要读者对象,综合报道护理学科各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

可以去邮局订购。

具体的使用方法就是,微信公众号搜索「 中国邮政微邮局」,关注公众号点菜单栏就可以搜索自己要订阅的杂志,付费订阅后,就定期等快递上门了。当然,像三联生活周刊、财新周刊等销量比较大的刊物,都有自家的 App 中读、财新支持订阅。

在审查和互联网的双重冲击下,纸媒发展不容易,对阅读纸媒有需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支持一下纸媒。我已经将更多时间用来阅读纸质刊物及书籍,后续会将学习到的内容分享出来,杂志官网只提供了去当地邮局订阅这一种途径。

到邮局订 或者到图书馆借阅 现在有一些中医药类杂志也有网络版的

订阅期刊帮不了你,找专业权威的期刊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上去找,里面收录了国内外各个学科的期刊文献,非常专业,但是外文居多,不知道适合你不。

医学期刊怎么订阅

去您家最近的邮局按您要订阅的期刊杂志开单、缴费,填写您家的详细住址,便于邮递员送达。

可以到附近的邮局,填写订阅单(正确填写收寄地址、杂志名称、邮发代号、订阅时间等),支付钱款,就可以等杂志上门了。中华护理杂志的费用是年,每期:元,邮发代号:2-143。《中华护理杂志》创刊于1954年5月1日,至今已有57年历史,是我国创办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护理学术期刊, 以全国广大护士为主要读者对象,综合报道护理学科各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

直接到您家附近的邮局订阅记住邮发代号...2-143填写订阅单,您的地址,所订杂志名称,邮发代号,以及订阅时间时间一般以季度为单位支付钱款到时候就直接送到家里了...

到邮局订 或者到图书馆借阅 现在有一些中医药类杂志也有网络版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