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旋毛虫病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

旋毛虫病相关论文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是英国人Peacock于1828年首次在人体中发现并由Owen(1835)命名为旋毛线形虫。我国于1965年在西藏地区发现首例人体旋毛虫病。旋毛虫病研究的重点在于诊断方法。旋毛虫病的诊断主要分为病原学诊断方法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主要都是采用活检方式,漏检率较高,并且会造成创伤,效果不好。而免疫学诊断灵敏度高,已经广泛被利用于人体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本文主要介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FAT)、免疫酶染色试验(1E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免疫学诊断方法。1诊断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感染肌肉组织抗原片的制备取感染旋毛虫病猪的膈肌作材料,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5~10微米,明胶-钾明矾溶液作粘片粘附剂。每张载玻片排放2~4块切片。烘干后常规脱蜡,用摩尔洗3次后切片,分别经过氧化氢-甲醇溶液及1∶20倍稀释的正常兔血清37℃各处理20分钟,如上用PBS洗后用滤纸条吸干水分或自然干燥即为诊断用抗原片,置4℃冰箱保存备用。荧光抗体的制备兔抗猪IgG的制备健康猪血清经饱和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脱盐后用DEAE纤维素纯化。用纯化后的猪IgG免疫家兔制得兔抗猪血清后,再按提纯猪IgG的方法提纯兔抗猪IgG。抗体的标记精取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3毫克,加入摩尔/升碳酸钠溶液毫升,使FITC充分溶解。取10毫克/毫升的兔抗猪IgG6毫升,在室温下逐滴加入FITC溶液,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荧光抗体的纯化及质量鉴定将标记后的荧光抗体溶液在4℃下用摩尔透析4~5天,直到再无荧光色素透出为止。经过透析的荧光抗体再经Sephadex-G25层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495纳米及280纳米处的密度值后算得标记的荧光抗体F/P值为2。测试方法及结果判定抗原片滴加含20%正常兔血清及1%牛血清白蛋白的PBS,37℃孵育20分钟;用PBS冲洗后滴加用含5%正常兔血清的PBS作1∶100稀释的待检血清,37℃孵育45分钟;PBS冲洗后再滴加1∶10倍稀释的荧光抗体溶液,37℃孵育45分钟。PBS冲洗后滴加无荧光甘油缓冲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以切片中肌幼虫切面出现黄绿色荧光者判为阳性。每批试验应设阳性、阴性参考血清对照和猪正常肌组织切片对照。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待检血清实验室感染8周旋毛虫豚鼠血清35份。抗原的制备剖杀经人工感染旋毛虫幼虫2个月的大白鼠,取膈肠肌及后腿内侧肌肉,镜下压片每个视野平均7条幼虫,用磷酸缓冲液冲洗后,用冰冻切片机切成6微米厚的幼虫冰冻切片,每张载玻片裱贴5块组织片,经丙酮固定后;即为IEST抗原片,保存-20℃备用。操作步骤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上,将测试血清用摩尔/升~(含吐温~20)稀释成5,10,20,40,80,160比例的浓度(起始浓度为血清原液),分别滴于切片上,每次试验设阴性血清对照。置湿盒中,35℃孵育60分钟,用摩尔/升~洗涤3次,每次5分钟,吹干,滴加酶标葡萄球菌蛋白A(HRP~SPA),同上孵育洗涤,滴加底物溶液(3′3-二氨基联苯胺四盐酸盐-过氧化氢),室温反应15~20分钟,弃底物,用蒸馏水速洗,趁湿片在普通光学镜下观察反应结果。结果判断根据感染大鼠肌肉切片上的幼虫切面显色的深浅,记录结果。反应不着色(-),反应呈现淡棕色(+)、棕色(++)、棕褐色(+++)。若待检血清lEST滴度≥1∶10(+)时,即为lEST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按非均相测定法可分为10种类型,但常用的有4种:直接型、间接型、双抗体夹心型、固相抗体竞争型。本文主要介绍间接型(常规ELISA试剂盒法)。试剂盒准备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ELISA试剂盒。检样的准备在受检猪耳静脉采血2滴,滴于1厘米×2厘米的滤纸片上,将其浸泡于摩尔/升(含吐温-20)2毫升,37℃2小时或4℃过夜,备用。阴阳性血清作1∶200稀释,被检血清作1∶100稀释。操作方法与结果判断加样于诊断盒每孔加检样100微升,室温(25℃)静置2分钟。反应甩去被检液,每孔加1号试液1滴(40微升),室温静置2分钟。洗涤甩去1号试液,每孔加2号试液1滴(40微升),立即用蒸馏水或自来水反复冲洗5次以上。显色拍干反应板上的残液,每孔先加3号试液1滴,再加4号试液1滴,轻轻混匀,室温静置2~3分钟。判定在白色背景下,兰色为阳性,吸收度≥,无色为阴性,吸收度≤。2比较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旋毛虫病当前诊断常用的免疫学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较早用于诊断旋毛虫病,优点是制备的荧光标记抗体,可以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初期用全虫作抗原,用试管法检测后发展为用虫体或带虫肌肉切片作抗原。崔晶等应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抗原,以IFAT检测216份旋毛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发病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第2周升至,有显著差异(P<),至第3、4周分别达和100%。旋毛虫幼虫抗原片在-20℃至少可保存年而不失活。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与ELISA的原理基本相似。陈雅棠等用人工感染旋毛虫大鼠肌肉的冰冻切片作为抗原,用1EST检测待检血清,在11例肌肉活检证实有旋毛虫感染的病人中,阳性率为,与正常对照组和其它寄生虫感染有明显差别。试验者认为其特异性和灵敏性不低于ELISA。张玉光等用人工感染3个月以上大鼠的膈肌及腿内侧肌制成冰冻切片作为抗原,用IEST和皮内试验对比检测1412名中学生,IEST阳性率为,皮试阳性率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旋毛虫特异抗体的较好的方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外已将检查旋毛虫的ELISA方法作为猪只屠宰前的常规检查。我国经过长期实践,实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已从常规的ELISA发展为SPA-ELISA、DOT-ELISA等,旋毛虫ELISA诊断试剂盒也研究成功并推广试用。现今ELISA已广泛应用于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但是ELISA也有缺陷:其操作相对较繁琐且要求的实验条件也较高,基层应用尚有一定困难。

预防:(1)改变人们生吃猪肉或吃未煮熟猪肉的习惯。(2)在旋毛虫病流行的地方,往往鼠对旋毛虫病的感染率较高,故经常灭鼠对控制旋毛虫病非常重要。(3)在旋毛虫病流行地区,禁止猪敞放,实行圈养,减少猪感染的机会。(4)加强食品卫生检疫,在屠宰场严格检疫,一旦发现有旋毛虫的猪应销毁。治疗:丙硫咪唑:4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间隔2日重复用药1次。连服3次。

强化肉品卫生检疫工作,加强对检疫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动物检疫行为,严格按规程检疫,增强检疫手段,在县、乡等各级屠宰场全面开展旋毛虫检验检疫工作。猪肉、羊肉、狗肉等都应严格进行旋毛虫检验,并且对病害肉严格按规程处理,这是切断旋毛虫在人畜间传播的最有力措施。据报道,在欧洲一些国家,通过实施旋毛虫检疫措施,已从猪群中消灭了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相关论文

强化肉品卫生检疫工作,加强对检疫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动物检疫行为,严格按规程检疫,增强检疫手段,在县、乡等各级屠宰场全面开展旋毛虫检验检疫工作。猪肉、羊肉、狗肉等都应严格进行旋毛虫检验,并且对病害肉严格按规程处理,这是切断旋毛虫在人畜间传播的最有力措施。据报道,在欧洲一些国家,通过实施旋毛虫检疫措施,已从猪群中消灭了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是由猪旋毛形线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横纹肌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线虫病。除感染猪以外,狗、猫及人等也可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蠕虫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猪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阶段,都寄生在同一个体上。但是虫体的发育和继代,需要更换宿主。寄生在猪小肠里的旋毛虫,成虫也称肠旋毛虫,是一种很小的线虫,雄虫长~毫米,雌虫长~毫米,虫体前部较细,后部稍粗,雌虫产出幼虫,可钻入肠壁,经血液和淋巴系统进入全身横纹肌纤维中生长,逐渐蜷缩成螺旋状,称为肌旋毛虫。由于幼虫受机械性的代谢产物的刺激,周围形成包囊,包囊约经6~9个月,开始钙化,但幼虫在钙化了的包囊内仍能存活,可保持感染能力,有的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猪吞食了带虫猪肉或鼠肉后,包囊被消化,幼虫逸出并存在小肠中发育成长,经两昼夜后可变化成性成熟的肠旋毛虫、成虫在肠腔内交配后,雄虫死亡。幼虫随血液循环再分布到猪体全身各横纹肌内寄生。猪体肌肉中有生活能力的猪旋毛虫,是感染人和其他动物的重要来源,对患旋毛虫的病人尚无有效疗法,可有致死性威胁。带虫的野生动物和鼠类,是旋毛虫病流行的自然疫源。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是英国人Peacock于1828年首次在人体中发现并由Owen(1835)命名为旋毛线形虫。我国于1965年在西藏地区发现首例人体旋毛虫病。旋毛虫病研究的重点在于诊断方法。旋毛虫病的诊断主要分为病原学诊断方法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主要都是采用活检方式,漏检率较高,并且会造成创伤,效果不好。而免疫学诊断灵敏度高,已经广泛被利用于人体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本文主要介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FAT)、免疫酶染色试验(1E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免疫学诊断方法。1诊断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感染肌肉组织抗原片的制备取感染旋毛虫病猪的膈肌作材料,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5~10微米,明胶-钾明矾溶液作粘片粘附剂。每张载玻片排放2~4块切片。烘干后常规脱蜡,用摩尔洗3次后切片,分别经过氧化氢-甲醇溶液及1∶20倍稀释的正常兔血清37℃各处理20分钟,如上用PBS洗后用滤纸条吸干水分或自然干燥即为诊断用抗原片,置4℃冰箱保存备用。荧光抗体的制备兔抗猪IgG的制备健康猪血清经饱和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脱盐后用DEAE纤维素纯化。用纯化后的猪IgG免疫家兔制得兔抗猪血清后,再按提纯猪IgG的方法提纯兔抗猪IgG。抗体的标记精取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3毫克,加入摩尔/升碳酸钠溶液毫升,使FITC充分溶解。取10毫克/毫升的兔抗猪IgG6毫升,在室温下逐滴加入FITC溶液,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荧光抗体的纯化及质量鉴定将标记后的荧光抗体溶液在4℃下用摩尔透析4~5天,直到再无荧光色素透出为止。经过透析的荧光抗体再经Sephadex-G25层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495纳米及280纳米处的密度值后算得标记的荧光抗体F/P值为2。测试方法及结果判定抗原片滴加含20%正常兔血清及1%牛血清白蛋白的PBS,37℃孵育20分钟;用PBS冲洗后滴加用含5%正常兔血清的PBS作1∶100稀释的待检血清,37℃孵育45分钟;PBS冲洗后再滴加1∶10倍稀释的荧光抗体溶液,37℃孵育45分钟。PBS冲洗后滴加无荧光甘油缓冲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以切片中肌幼虫切面出现黄绿色荧光者判为阳性。每批试验应设阳性、阴性参考血清对照和猪正常肌组织切片对照。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待检血清实验室感染8周旋毛虫豚鼠血清35份。抗原的制备剖杀经人工感染旋毛虫幼虫2个月的大白鼠,取膈肠肌及后腿内侧肌肉,镜下压片每个视野平均7条幼虫,用磷酸缓冲液冲洗后,用冰冻切片机切成6微米厚的幼虫冰冻切片,每张载玻片裱贴5块组织片,经丙酮固定后;即为IEST抗原片,保存-20℃备用。操作步骤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上,将测试血清用摩尔/升~(含吐温~20)稀释成5,10,20,40,80,160比例的浓度(起始浓度为血清原液),分别滴于切片上,每次试验设阴性血清对照。置湿盒中,35℃孵育60分钟,用摩尔/升~洗涤3次,每次5分钟,吹干,滴加酶标葡萄球菌蛋白A(HRP~SPA),同上孵育洗涤,滴加底物溶液(3′3-二氨基联苯胺四盐酸盐-过氧化氢),室温反应15~20分钟,弃底物,用蒸馏水速洗,趁湿片在普通光学镜下观察反应结果。结果判断根据感染大鼠肌肉切片上的幼虫切面显色的深浅,记录结果。反应不着色(-),反应呈现淡棕色(+)、棕色(++)、棕褐色(+++)。若待检血清lEST滴度≥1∶10(+)时,即为lEST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按非均相测定法可分为10种类型,但常用的有4种:直接型、间接型、双抗体夹心型、固相抗体竞争型。本文主要介绍间接型(常规ELISA试剂盒法)。试剂盒准备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ELISA试剂盒。检样的准备在受检猪耳静脉采血2滴,滴于1厘米×2厘米的滤纸片上,将其浸泡于摩尔/升(含吐温-20)2毫升,37℃2小时或4℃过夜,备用。阴阳性血清作1∶200稀释,被检血清作1∶100稀释。操作方法与结果判断加样于诊断盒每孔加检样100微升,室温(25℃)静置2分钟。反应甩去被检液,每孔加1号试液1滴(40微升),室温静置2分钟。洗涤甩去1号试液,每孔加2号试液1滴(40微升),立即用蒸馏水或自来水反复冲洗5次以上。显色拍干反应板上的残液,每孔先加3号试液1滴,再加4号试液1滴,轻轻混匀,室温静置2~3分钟。判定在白色背景下,兰色为阳性,吸收度≥,无色为阴性,吸收度≤。2比较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旋毛虫病当前诊断常用的免疫学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较早用于诊断旋毛虫病,优点是制备的荧光标记抗体,可以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初期用全虫作抗原,用试管法检测后发展为用虫体或带虫肌肉切片作抗原。崔晶等应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抗原,以IFAT检测216份旋毛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发病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第2周升至,有显著差异(P<),至第3、4周分别达和100%。旋毛虫幼虫抗原片在-20℃至少可保存年而不失活。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与ELISA的原理基本相似。陈雅棠等用人工感染旋毛虫大鼠肌肉的冰冻切片作为抗原,用1EST检测待检血清,在11例肌肉活检证实有旋毛虫感染的病人中,阳性率为,与正常对照组和其它寄生虫感染有明显差别。试验者认为其特异性和灵敏性不低于ELISA。张玉光等用人工感染3个月以上大鼠的膈肌及腿内侧肌制成冰冻切片作为抗原,用IEST和皮内试验对比检测1412名中学生,IEST阳性率为,皮试阳性率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旋毛虫特异抗体的较好的方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外已将检查旋毛虫的ELISA方法作为猪只屠宰前的常规检查。我国经过长期实践,实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已从常规的ELISA发展为SPA-ELISA、DOT-ELISA等,旋毛虫ELISA诊断试剂盒也研究成功并推广试用。现今ELISA已广泛应用于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但是ELISA也有缺陷:其操作相对较繁琐且要求的实验条件也较高,基层应用尚有一定困难。

预防:(1)改变人们生吃猪肉或吃未煮熟猪肉的习惯。(2)在旋毛虫病流行的地方,往往鼠对旋毛虫病的感染率较高,故经常灭鼠对控制旋毛虫病非常重要。(3)在旋毛虫病流行地区,禁止猪敞放,实行圈养,减少猪感染的机会。(4)加强食品卫生检疫,在屠宰场严格检疫,一旦发现有旋毛虫的猪应销毁。治疗:丙硫咪唑:4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间隔2日重复用药1次。连服3次。

旋毛虫病论文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是英国人Peacock于1828年首次在人体中发现并由Owen(1835)命名为旋毛线形虫。我国于1965年在西藏地区发现首例人体旋毛虫病。旋毛虫病研究的重点在于诊断方法。旋毛虫病的诊断主要分为病原学诊断方法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主要都是采用活检方式,漏检率较高,并且会造成创伤,效果不好。而免疫学诊断灵敏度高,已经广泛被利用于人体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本文主要介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FAT)、免疫酶染色试验(1E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免疫学诊断方法。1诊断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感染肌肉组织抗原片的制备取感染旋毛虫病猪的膈肌作材料,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5~10微米,明胶-钾明矾溶液作粘片粘附剂。每张载玻片排放2~4块切片。烘干后常规脱蜡,用摩尔洗3次后切片,分别经过氧化氢-甲醇溶液及1∶20倍稀释的正常兔血清37℃各处理20分钟,如上用PBS洗后用滤纸条吸干水分或自然干燥即为诊断用抗原片,置4℃冰箱保存备用。荧光抗体的制备兔抗猪IgG的制备健康猪血清经饱和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脱盐后用DEAE纤维素纯化。用纯化后的猪IgG免疫家兔制得兔抗猪血清后,再按提纯猪IgG的方法提纯兔抗猪IgG。抗体的标记精取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3毫克,加入摩尔/升碳酸钠溶液毫升,使FITC充分溶解。取10毫克/毫升的兔抗猪IgG6毫升,在室温下逐滴加入FITC溶液,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荧光抗体的纯化及质量鉴定将标记后的荧光抗体溶液在4℃下用摩尔透析4~5天,直到再无荧光色素透出为止。经过透析的荧光抗体再经Sephadex-G25层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495纳米及280纳米处的密度值后算得标记的荧光抗体F/P值为2。测试方法及结果判定抗原片滴加含20%正常兔血清及1%牛血清白蛋白的PBS,37℃孵育20分钟;用PBS冲洗后滴加用含5%正常兔血清的PBS作1∶100稀释的待检血清,37℃孵育45分钟;PBS冲洗后再滴加1∶10倍稀释的荧光抗体溶液,37℃孵育45分钟。PBS冲洗后滴加无荧光甘油缓冲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以切片中肌幼虫切面出现黄绿色荧光者判为阳性。每批试验应设阳性、阴性参考血清对照和猪正常肌组织切片对照。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待检血清实验室感染8周旋毛虫豚鼠血清35份。抗原的制备剖杀经人工感染旋毛虫幼虫2个月的大白鼠,取膈肠肌及后腿内侧肌肉,镜下压片每个视野平均7条幼虫,用磷酸缓冲液冲洗后,用冰冻切片机切成6微米厚的幼虫冰冻切片,每张载玻片裱贴5块组织片,经丙酮固定后;即为IEST抗原片,保存-20℃备用。操作步骤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上,将测试血清用摩尔/升~(含吐温~20)稀释成5,10,20,40,80,160比例的浓度(起始浓度为血清原液),分别滴于切片上,每次试验设阴性血清对照。置湿盒中,35℃孵育60分钟,用摩尔/升~洗涤3次,每次5分钟,吹干,滴加酶标葡萄球菌蛋白A(HRP~SPA),同上孵育洗涤,滴加底物溶液(3′3-二氨基联苯胺四盐酸盐-过氧化氢),室温反应15~20分钟,弃底物,用蒸馏水速洗,趁湿片在普通光学镜下观察反应结果。结果判断根据感染大鼠肌肉切片上的幼虫切面显色的深浅,记录结果。反应不着色(-),反应呈现淡棕色(+)、棕色(++)、棕褐色(+++)。若待检血清lEST滴度≥1∶10(+)时,即为lEST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按非均相测定法可分为10种类型,但常用的有4种:直接型、间接型、双抗体夹心型、固相抗体竞争型。本文主要介绍间接型(常规ELISA试剂盒法)。试剂盒准备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ELISA试剂盒。检样的准备在受检猪耳静脉采血2滴,滴于1厘米×2厘米的滤纸片上,将其浸泡于摩尔/升(含吐温-20)2毫升,37℃2小时或4℃过夜,备用。阴阳性血清作1∶200稀释,被检血清作1∶100稀释。操作方法与结果判断加样于诊断盒每孔加检样100微升,室温(25℃)静置2分钟。反应甩去被检液,每孔加1号试液1滴(40微升),室温静置2分钟。洗涤甩去1号试液,每孔加2号试液1滴(40微升),立即用蒸馏水或自来水反复冲洗5次以上。显色拍干反应板上的残液,每孔先加3号试液1滴,再加4号试液1滴,轻轻混匀,室温静置2~3分钟。判定在白色背景下,兰色为阳性,吸收度≥,无色为阴性,吸收度≤。2比较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旋毛虫病当前诊断常用的免疫学方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较早用于诊断旋毛虫病,优点是制备的荧光标记抗体,可以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初期用全虫作抗原,用试管法检测后发展为用虫体或带虫肌肉切片作抗原。崔晶等应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抗原,以IFAT检测216份旋毛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发病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第2周升至,有显著差异(P<),至第3、4周分别达和100%。旋毛虫幼虫抗原片在-20℃至少可保存年而不失活。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与ELISA的原理基本相似。陈雅棠等用人工感染旋毛虫大鼠肌肉的冰冻切片作为抗原,用1EST检测待检血清,在11例肌肉活检证实有旋毛虫感染的病人中,阳性率为,与正常对照组和其它寄生虫感染有明显差别。试验者认为其特异性和灵敏性不低于ELISA。张玉光等用人工感染3个月以上大鼠的膈肌及腿内侧肌制成冰冻切片作为抗原,用IEST和皮内试验对比检测1412名中学生,IEST阳性率为,皮试阳性率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旋毛虫特异抗体的较好的方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外已将检查旋毛虫的ELISA方法作为猪只屠宰前的常规检查。我国经过长期实践,实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已从常规的ELISA发展为SPA-ELISA、DOT-ELISA等,旋毛虫ELISA诊断试剂盒也研究成功并推广试用。现今ELISA已广泛应用于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但是ELISA也有缺陷:其操作相对较繁琐且要求的实验条件也较高,基层应用尚有一定困难。

(1)严格执行屠宰猪的卫生检疫制度,病猪严重感染时,在成虫寄生期内或大量幼虫钻入肌肉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肠炎、腹泻、呕吐、迅速消瘦等症状,有的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有的呈慢性病程,表现肌肉疼痛,眼睑或四肢水肿,长期躺卧不起,故仅凭症状不易确诊,要进行尸体剖检,镜检出现虫体时才能确诊。旋毛虫主要寄生在猪的膈肌和肋间肌。检验时常用的压片方法是:取横膈膜肌角,先用肉眼观察肌纤维内是否有小白点样病灶,剪下24个似麦粒大小的肉块,并列夹在两个小玻璃片中,将小肉块压薄后,用低倍镜检查,观察肌纤维间有无旋毛虫幼虫的包囊。按规定,若24个小肉块中发现不超过5个包囊钙化了的幼虫时,可将病猪肌肉和心脏切成小片煮熟食用,若超过5个则销毁。(2)养猪设圈,不让猪乱跑,扑灭鼠类,对犬、鼠尸体应焚烧或深埋处理,同时注意保持猪舍卫生。(3)发现疫源时,应做调查,以便制订措施。(4)本病可用药物治疗:①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一次内服。②噻苯咪唑,每千克体重50毫克,内服,连服5~10天。184.什么是猪囊虫病?猪囊虫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内的有钩绦虫的幼虫所致。多寄生在猪的横纹肌,肠、眼、其他脏器也常有寄生。成熟的猪囊尾蚴外形椭圆,约黄豆大,有半透明的包囊,长径6~10毫米,短径约5毫米,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为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圆形黍粒大的乳白色小结,其内有一个内翻的头节。因囊虫的形状像豆粒,所以又名“豆猪”或“米心肉”。有钩绦虫可长达3米左右,呈乳白色,头很小,有米粒大,前端细而后端长,全身由800~1000个节片组成。前端的节片短而小,后端的节片长而大,里面包含很多虫卵,称为孕卵节片。虫卵为圆形或略为椭圆形,直径为35~42微米,有钩绦虫寄生于人肠道里,孕卵节片不断脱落,随着人的粪便排出,猪吃了这种有虫卵的粪便后,24~72小时内,虫卵就在猪肠内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到身体各部,在肌肉内发育成为囊虫。人吃下未杀死囊虫的猪肉,进入小肠,经2个多月就会变成绦虫,绦虫又产卵,卵随粪便排出。这样人传给猪,猪传给人,循环不已。一般猪患囊虫病多不出现症状,也不容易发现,只有在极强的感染或某个器官受害时才能见到症状。

旋毛虫是一种很细小的线虫,一般肉眼不易看出,为雌雄异体。成虫寄生在宿主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宿主的横纹肌内,卷曲呈螺旋形,外面有一层包囊呈柠檬状,大小为(~)毫米×(~)毫米。人、猪、犬、猫、鼠及野生动物都能感染。

当人食用含有旋毛虫幼虫的食品后,幼虫由囊内逸出进入十二指肠及空肠,迅速生长发育为成虫,并在此交配繁殖,每条雌虫可产1500条以上幼虫,这些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液循环被带到宿主全身横纹肌内,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卷曲呈螺旋形,周围逐渐形成包囊。

当人食用患旋毛虫病的畜肉1周左右,出现胃肠炎症状及肌肉疼痛,甚至使肌肉运动受到限制。如果幼虫进入脑、脊髓,也可引起脑膜炎样症状。其幼虫不但寿命长(有的可活10~20年),而且数目多(每克肌肉可有数千万只),致病力强、危害性大、感染率高,能形成地方性流行病。近年来,旋毛虫病在我国有蔓延趋势,如云南省1960~1985年,发病区由5个上升到10个,商品猪宰后旋毛虫检出率上升了近1倍。包囊内幼虫的抵抗力很强,盐腌、烟熏都不能杀死肉块深部的虫体。在盐腌肉块深层中的包囊幼虫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腐败的肉中的幼虫能活100天以上,甚至肉块腐败分解呈糊状,具恶臭,包囊仍然完整,幼虫仍未死亡。所以,控制此病的关键在于预防,不吃未熟透的肉,做好防止粪便污染的卫生工作。在流行地区特别要加强对易感动物肉品的旋毛虫检验。

旋毛线虫病论文

多多少少有一点吧,就个人口味而言,我几乎不吃生肉,牛排我起码要八分熟,鱼生我基本就是尝一口,不会多吃

生物学上,圆筒形和圆柱形的区别:

1、消化器官不同。

生物圆柱形线性动物有一个假体腔和完整的消化道(口和肛门)。

生物圆柱形环节动物是不完全的消化道,只有嘴,很少有物种有肛门。

2、不同的身体结构。

生物圆柱形线性动物是一个整体。

生物柱状环节动物有许多环形关节。

3、内部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是内在的、神经的和肌肉的。

生物柱状环节动物可以指代到哪里移动。生物圆柱形线性动物把整个身体拉在一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线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节动物

1、消化器官不一样

生物体型圆柱体线形动物出现假体腔并且有完全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生物体型圆筒形环节动物是不完全消化道,只有口,极少数种类出现肛门。

2、身体构造不一样

生物体型圆柱体线形动物是一个整体。

生物体型圆筒形环节动物身体有很多环状节。

3、内部区别

区别主要在内部,神经和肌肉的区别。生物体型圆筒形环节动物可以指哪动哪,生物体型圆柱体线形动物是牵一发动全身。

扩展资料:

线虫形态特征

1、通常呈乳白、淡黄或棕红色。大小差别很大,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长达8毫米。多为雌雄异体,雌性较雄性的为大。虫体一般呈线柱状或圆柱状,不分节,左右对称。假体腔内有消化、生殖和神经系统,较发达,但无呼吸和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前端为口孔,肛门开口于虫体尾端腹面。

2、如杆形目虫体的食道上具有食道球及前食道球,尖尾目的食道上只有食道球,而无前食道球。蛔虫目食道简单呈圆柱状,头端有唇3个。旋尾目食道常由前端的肌部与后端的腺部构成,头端有偶数的唇(2、4、6或更多),雄虫尾部呈螺旋状旋曲。

3、在中国畜禽中已发现线虫病原350余种。中常见的有:寄生在马属动物肠道的副蛔虫圆形线虫、尖尾线虫、胃线虫和皮下组织的副丝虫;寄生在反刍动物真胃的血矛线虫、肠道的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和气管的网尾线虫;寄生在猪肠道的蛔虫、类圆形线虫、旋毛线虫、肾线虫和气管的后圆线虫。

环节动物形态特征

身体分成许多形态相似的环形体节。体壁有3胚层构成,具有真体腔。真体腔是由体壁中腔层和肠壁中腔层围成的腔。

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刚毛有表皮细胞内陷形成的刚毛囊内的毛原细胞分泌而成,是寡毛纲的运动器官。疣足是体壁的向外凸起,疣足本身不分节,与躯体连接处也无关节,是多毛刚的运动器官。

身体分节

环节动物身体分成许多形态形似的体节。体节之间有双层隔膜存在,各节内形成小室。神经、排泄、循环系统按体节重复排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线虫

百度百科-环节动物

圆筒形是中间是空的。圆柱形中间是实的。

猪旋毛虫病论文

猪旋毛虫病一般可分成两种类型,即由幼虫导致的肌型和成虫导致的肠型。猪只对成虫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当病猪发生轻度感染时,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携带虫体,或者发生轻微肠炎;感染严重时,会导致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发生呕吐、腹泻,排出混杂血液的粪便,体质快速消瘦,经过大约15天发生死亡,或者变成慢性。其中主要是肌型会对猪只产生危害,当幼虫侵入到猪只的肌肉,往往会导致肌肉出现急性发炎,促使体温明显升高,运动障碍、麻痹、疼痛,发出嘶哑声音,呼吸、咀嚼与吞咽也出现程度不同的障碍,体质消瘦,眼睑和四肢发生水肿。经过1个月左右症状逐渐消失,基本不会发生死亡,但即使耐过也能够长时间携带虫体。

有的动物(如鼠、猫、狗等)吃到含旋毛虫的肉后,可能含旋毛虫的包囊还来不及消化,就随粪便排到体外并污染环境,食草动物吃到周围环境中的旋毛虫包囊而感染。

猪旋毛虫病是由猪旋毛形线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横纹肌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线虫病。除感染猪以外,狗、猫及人等也可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蠕虫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猪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阶段,都寄生在同一个体上。但是虫体的发育和继代,需要更换宿主。寄生在猪小肠里的旋毛虫,成虫也称肠旋毛虫,是一种很小的线虫,雄虫长~毫米,雌虫长~毫米,虫体前部较细,后部稍粗,雌虫产出幼虫,可钻入肠壁,经血液和淋巴系统进入全身横纹肌纤维中生长,逐渐蜷缩成螺旋状,称为肌旋毛虫。由于幼虫受机械性的代谢产物的刺激,周围形成包囊,包囊约经6~9个月,开始钙化,但幼虫在钙化了的包囊内仍能存活,可保持感染能力,有的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

猪吞食了带虫猪肉或鼠肉后,包囊被消化,幼虫逸出并存在小肠中发育成长,经两昼夜后可变化成性成熟的肠旋毛虫、成虫在肠腔内交配后,雄虫死亡。幼虫随血液循环再分布到猪体全身各横纹肌内寄生。

猪体肌肉中有生活能力的猪旋毛虫,是感染人和其他动物的重要来源,对患旋毛虫的病人尚无有效疗法,可有致死性威胁。带虫的野生动物和鼠类,是旋毛虫病流行的自然疫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