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泌尿外科激光治疗共识论文

发布时间:

泌尿外科激光治疗共识论文

为了写出一份具体的泌尿外科 工作总结 ,认真回顾工作情况是避免不了的,总结是汇总出自己有用的工作经验,你是否学会写总结了呢?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有关泌尿外科的工作总结精选范文三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有关泌尿外科的工作总结精选范文1

泌尿外科是我们在外科的第一站,而我们对于外科的手术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因此,对于手术,我们少不了要上的。其次,据前人之言,在外科,我们实习生最常做的就是换药、拆线、以及泌尿科独特的“拔导尿管”,这也是我希望尽快掌握的。最后,据说外科的病程较为“水”,我想我们在内科练就的功夫应该可以发挥发挥了。

在泌尿外科的第一天,就是要与学长打好关系,幸运的是,分配到的学长很乐意教也很和善。他首先将外科的拆线时间、换药要点讲了一遍。

术后切口的拆线时间,要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而决定。一般面颈部手术于术后5~7天拆线;

下腹部、会阴部手术术后6~7天;上腹、胸、背及臀部术后7~9天拆线;四肢术后10~12天拆线;关节及其附近以及减张缝合的的手术,于术后14天拆线较为适宜;全层皮肤移植术,应于术后12~14天拆线;年老、体弱、贫血或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拆线时间。外科手术后伤口的换药,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若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感染的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一次,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一次。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在这次实习中,我还遇到了脂肪液化的病人,脂肪液化主要是因为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在泌尿外科,主要是敞开切口,内置纱条引流,每天两次加强换药,等待渗出消失,即行二期缝合。

每天早上查完房之后,就是换药、开医嘱的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接下来的一整天,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在手术室里度过了。

在手术台上,我又很幸运的碰到了在泌尿外科较少的开放性手术,肾肿瘤根治术。并且由于人手暂缺,我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次上台的机会,由于事先没准备好,我连洗手都忘了要怎么洗,穿衣戴手套幸好看了学长的步骤还比较流畅。但是,与之前的千千万万实习生相同的是,我们能做的只是——拉钩,以及非常开心的摸了摸搏动的肾动脉和热乎乎的肾。在泌尿外科经历了几台手术之后,我发现,手术中最主要的避免出血,以及出血后能够及时止血,并能够正确的找到主要的动静脉,并做好分离,以免误伤以及为阻断做准备。

但是,在泌尿外科,最多的还是经尿道的膀胱镜,行前列腺电切、膀胱肿瘤电切等手术。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后,经尿道插入膀胱镜,有的情况下要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另外,第二多的就是碎石术了,有体外超声波碎石,以及经皮肾镜两种术式,具体我就没有见过手术的步骤了。

除了手术,在外科最为重要的就是术前谈话了。正规的说法是,谈话要将手术的风险和获益都告知患者,而按学长的说法是,既要吓一吓患者,又不能把患者吓跑,话粗理不粗。手术的风险,如果仔仔细细说完的话,的确会把患者吓到,可是如何说,这也是一门学问,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并没有练习的机会。

泌尿外科也可以遇到一些另人诧异的病人,有的患者只有一个肾,有的却有四个,有的患者的肿瘤硕大无比,有的患者的肿瘤小小的。总之,外科的病种还是千千万万,三个星期似乎是看不完的,最后,只能说一句,外科,未完待续。

有关泌尿外科的工作总结精选范文2

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领导下,本着“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较好的完成了医院及护理部布置的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病房管理

1、根据护理部的计划认真制定适合本病区的年度计划,并督促护士实施监测实施效果。

2、认真落实各项 规章制度 :

(1)、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2)、坚持查对制度,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疾病护理常规,每月培训并考核一次技术操作,和护理理论知识,合格率达100%。

3、加强了质量管理,护士长和质控员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护理质量,并及时反馈当事人,写出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并与绩效挂钩,全院每季大检查一次。

二、重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优化护理队伍

1、组织护士学习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

2、提高护士的理论与技术操作水平,每月组织护理查房一次,业务学习两次,业务讲座一次,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临床知识,疑难病例的护理。

3、每月召开公休会一次,对每位出院病人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征求病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整改。

三、加强业务学习及教学科研

1、鼓励护士参加函授考试、自学考试。

2、组织护士学习书写论文方面的知识。

3、认真做好实习带教工作,按要求制定实习带教计划,带教老师以身作则,严格管理,保证带教质量,实习同学反馈较好。

四、存在的不足

1、新护士的急救技术还需加强培训。

2、病房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有关泌尿外科的工作总结精选范文3

在泌尿外科工作这段,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挑战了很多不曾遇到过的困难,现将我近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能够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认真开展并组织业务学习,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像一名优秀的泌尿外科护士迈进。

同时,我也积极地响应医院各部门的号召,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二、业务技术

泌尿外科手术病人相对较多,也就学到了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病人及家属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由于外科的节奏比较快工作比较忙,比较琐碎。记得刚到外科时我还不适应,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在短时间内便比较熟悉了外科的工作。了解了各班的职责,,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楚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自我管理

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抺、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活动,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安全保护意识。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护理人员三基训练,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能力。

四、缺点和不足

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高振利,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副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

激光治疗眼科论文

有关专家认为,激光治疗近视眼能不做的,尽量不要做,一定要做的也不要临时“抱佛脚”。 为确保安全和有效,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要求患者术前屈光状态稳定,矫正视力达到以上。据此,接受手术的最佳年龄应该在25岁至35岁,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期,眼睛屈光度不稳定,若盲目接受手术,一二年后视力极有可能回退,严重影响预期的疗效,功败垂成. 另外,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最早是1985年美国医生开始在临床应用的,近年来发展迅速,九十年代初传入中国,从临床应用到现在也不过短短21年的技术,要看出有没有后遗症还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进行观察. 手术之后,可以碰水也可以游泳,对日常生活并无大碍.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选择隐形眼镜,至少不会发生大问题,在以后,经过科学论证,实践的检验证明激光治疗没有问题的话才考虑用此方法.

眼睛是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人们80%的信息、95%以上的工作都要靠眼睛来获取或协助才能完成。没有眼睛,世界就是一片黑暗。眼睛又是精密、娇嫩的组织,人们常用“眼睛揉不进沙子”来形容。所以眼睛就成为了人们重点保护的对象,是人的“第二生命”。由于眼睛所处的重要地位,所以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能首先引起眼科医生的注意。这样激光刚一出现,最先应用的医疗领域就是眼科也就不足为奇了。

矫正视力的激光“扳手”

不知是什么原因,目前人们患近视的越来越多。这部分患者戴眼镜有的觉得有碍美观,或影响某些运动性工作,而流行的隐形眼镜不但太累赘,而且还存在导致新的炎症发生的危险性。

既然人的眼睛如同照相机一样,可以调节成像的焦距,那么为什么不能像照相机镜头一样,用旋转螺纹的方法来调节呢?这从理论上来讲是成立的,并且很早以前就有人设想过,但只是缺乏调整“螺纹”的“扳手”——精密的眼科手术器械。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这种设想又重新提起,并已经在动物试验和临床上获得成功。这意味着20世纪末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可替代眼镜的矫正视力的技术。

1983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证明,可以用直接打断分子键的方法逐步去除眼角膜组织。198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沃森研究中心首次证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的角膜烧蚀非常精确,可达纳米级,对四周组织损伤极小。这是因为准分子激光器是通过破坏两个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来冷“切削”的。动物试验表明,在显微技术的配合下,采用这种技术甚至可以按度数来校正眼睛的屈光值,简直是妙极了。

为了更精确地控制角膜切开的位置和深度,东京大学部土肥健纯教授、医学部都乐西和教授,推出了采用带激光扫描系统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开法。其特点是用氦氖激光扫描角膜表面,测出形状后,用准分子激光切除,因此提高了角膜手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此之前的1988年9月,前苏联已经研制出一种全自动的激光眼科治疗机,采用热蒸发的方法来实施PRK手术,此种手术在前苏联做了80例,在德国做了10例,据称都获得了成功。

青光眼患者的福音

青光眼,是中年人易患的疾病,其临床症状是眼球的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治疗,则往往导致失明。传统的治疗就是手术切开减压。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已批准了两项用激光治疗青光眼的技术。

一项是森赖西技术公司的青光眼的钬激光治疗手术,手术时,医生向结膜皮层插入一根针,用石英光纤把钬激光输送到巩膜上。通过控制,使发射的激光同光纤的方向成直角,在巩膜上烧出直径为~毫米的小孔。让一种药剂流到结膜和巩膜之间的腔体内,以保持合适的眼压。这种钬激光器的输出波长为微米,每个脉冲的能量为焦耳。

阿波利斯的拉沙格公司则是采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来进行小柱热整形。这是一种减小无约束型青光眼病人眼内压力的手术。据称该公司生产的这种激光器是可供眼科医生使用的唯一的掺钕钇铝石榴石脉冲激光器件。

光“针”巧拨白内障

白内障也是人类常见的眼病,其特点是在人眼球的晶体内产生一种玻璃状或胶状的、半透明及不透明的物体,直接阻碍光线的通过。

1980年以前,在国外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法就是外科手术打开后膜,这是一种需要全麻醉的手术。我国则采用一种“针拨法”的手术,这是一种把白内障囊体拨压到玻璃体下方的手术,曾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后来巴黎大学和瑞典伯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激光诱发的冲击波,对清除继发性白内障极为有用。

他们用一台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波长为微米,发射纳秒级或皮秒级的脉冲,将红外激光聚焦在不透明的后膜上或其附近,从而用激光产生的冲击波将其撕开。

经激光治疗以后,病人的视力几乎瞬即改善。在美国,每年都要施行20多万例称为后水晶体囊切开的手术。与早期需花费2000美元的传统外科手术不同,激光手术费用不超过1000美元,而且根本不需要全身麻醉或住院。

数据来源于企业征信机构,包含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更多公司电话地址企业邮箱可在进行查询• 公司简介:上海婵玲网络科技服务中心成立于2018-07-23,注册资本万人民币元,法定代表人是杨玉和,公司地址是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富民支路58号D2-6005室(上海横泰经济开发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310230MA1K1B8L5P,行业是其他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登记机关是崇明区市场监管局,经营业务范围是网络、计算机科技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各类广告,企业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策划,影视策划,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工程,电子产品、安防设备、机电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的销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上海婵玲网络科技服务中心工商注册号是310230001846262• 分支机构:• 对外投资:• 股东:杨玉和,出资比例,认缴出资额是万• 高管人员:杨玉和在公司任职

激光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激光诊断、激光治疗等。

借助激光微束仪把激光束直径聚焦到~1μm,用以切割或焊接细胞,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借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变化。借助于红外吸收光谱仪,通过对唇部的测定,能测定人血液内所存在的元素。

借助于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测量皮肤、肠粘膜、胃粘膜的血流特征,可瞬时或连续地直接测量任何使光束可到达之处的组织的毛细血管的血流。

用于检验和诊断的激光技术主要有,激光荧光光谱术,激光喇曼光谱分析术,激光全息术,激光散斑分析术,激光多普勒测速术,激光流动式细胞分析术,激光干涉术,激光透照术和激光偏振技术等等,分别用来测量血液、尿液和人体其他组织的成份、微量元素的含量等,以及识别和分辨细胞是否病变或癌变。

激光在眼科的应用:

目前,眼科激光设备已经应用于屈光性角膜切除术、虹膜切除术、巩膜切除术和眼底组织凝固术等领域。光动力疗法蔡司公司激光系统治疗老年黄斑变性有显著效果。

准分子激光矫正视力是当前眼科主要的前沿课题之一。准分子激光的原理是利用被激发的气体,释放出高能量的光子。高能量的激光光能将角膜组织内的结构键切割分离开来,而又不会产生热效应伤及周围组织,所以能精密准确地产生光切作用,将角膜组织气化移除,进而改变角膜弧度,除去屈光不正度数。

因为每一发激光能量所气化组织的量与深度是固定的,所以准确又精密,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现已取代传统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糖网病激光治疗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激光可以治疗糖网吗?也是很多朋友对此表示非常疑惑的,实际上我们要知道,激光对于增值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实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这也是在全球最为经典,得到大家公认的有效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机关对于增殖期的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确实有着很好的治疗,而且在世界上这样的治疗方式,也是得到了全球很多个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认可,所以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的很多医生都会通过激光的方式来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并且会有着很好的效果,具体的治疗的原理,其实就是通过视网膜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之后,产生热凝固效果,从而破坏了视网膜的细胞,减少对氧气的需求,保护黄斑区比较重要的视网膜有效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了相应的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激光对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实有着一定的好处,并且这种治疗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深受大家认可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时候,可以通过激光治疗的方式来去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去保护我们黄斑区视网膜有效的血液供应,能够去从一定程度上去解决糖尿病对于我们眼睛视力的影响,不过我们也要知道,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有关医生的指导之下,运用激光治疗。

同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机关对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实有着很大的好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相关的治疗,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关键词】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据WHO报道,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三位威胁人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7年全球有糖尿病病人亿,到2000年大约有亿,2025年将剧增至亿[2]初步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 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95%,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糖尿病综合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4],其中非药物治疗占了4个部分。现对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概述如下。1 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的对象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普通人群。 糖尿病教育的形式由于教育对象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不同,对糖尿病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因此糖尿病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 ① 分发糖尿病知识手册及订阅有关书籍、报刊、杂志;②门诊咨询,对患者进行个别教育,随时回答患者提问;③开座谈会、病友会的形式相互探讨,交换治疗心得;④利用墙报、漫画、知识讲座等通俗易懂形式定期进行宣教。总之可以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5]。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①糖尿病基础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与疾病有关的症状、诱因等;②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并掌握其正确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③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使用方法、注射部位、剂量及药物的保存[6];④进行尿糖、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了解低血糖、高血糖的症状及发生时相应的处理方法;⑤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2 饮食治疗糖尿病发病主要是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的疾病。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水平是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的,而饮食治疗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首先,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遵守饮食计划,定时定量进餐。其次,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在三餐的饮食上应按照身高、标准体重、实际体重、工作强度、血糖水平等算出总热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如表1所示。值得说明的是总热量的摄入以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7] 。糖尿病饮食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宜过低,太低可引起体内脂肪的过度代谢,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对糖尿病患者要小心选择含糖食物,尤其是含有天然糖分的水果容易被吸收,应选择含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燕麦片、甘薯、豌豆、酸乳酪、花生米和柚子等。脂肪在糖尿病饮食中不可缺少也不能过量,应多吃含多链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尽量减少动物脂肪及含饱和脂肪的食物[8]。蛋白质摄入量过高易增加基础代谢同样会引起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酌减。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等,食盐严格控制在2 g/d左右为宜[9]。有些食物还有降糖作用,如苦荞麦、嫩南瓜、绿茶、人参蛋清汤和枸杞子等[10]。3 运动治疗 运动的作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对代谢综合征发挥治疗和预防作用,更重要的是运动能调节机体的整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Boule等[11]通过14项临床试验meta分析发现,在体重不减轻的情况下,50%~60%最大摄氧量的踏车练习使2型糖尿病病人的氧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由此运动持续时,肝脏和肌肉内的储存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为运动提供能量,不断消耗,血糖逐渐下降,高血糖状态得以缓解。表1 糖尿病患者饮食参照表(略) 运动降低血脂和控制肥胖Aiello等[12]实施60%最大摄氧量,3次/周、1 h/次,共6个月的运动使2型糖尿病人血脂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上升,从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长期而适当的运动能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强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消耗,促使减肥[13]。 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3次/周,持续2个月,其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46%。利用葡萄糖钳夹技术即使不伴体重下降,葡萄糖利用率、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率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14]。 运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直接改善心肺功能。Maiorana A等[15]对2型糖尿病人进行8周的50%~60%最大摄氧量耐力运动,结果发现患者每膊输出量增加,血压下降,休息时心率下降,延缓和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提高机体适应性UKPDS“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资料显示,运动能使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比值增加而改善体力。从运动中获得心理功能的改善可增加对日常活动的信心,消除紧张应激状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美国运动医学会以及我国的研究人员吴毅等[16]经过大量实践,认为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可分为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见表2。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在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后也可以进行运动锻炼。运动也有危险性,特别是已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人,则可能使冠心病加重,运动中血压升高,视网膜出血,尿蛋白增加,神经病变进展,进行性关节病加重,以及发生低血糖等,所以需严格遵守禁忌证和限制运动指征。见表3。

表2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略)表3 运动疗法的禁忌证和限制指征(略) 运动的实施运动疗法泛指把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是人全身大肌肉群参加的周期性连续性有氧运动。病人只有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合适的运动强度,以及掌握好运动实施的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见表4。才能获得明显而持久的收益,从而使糖尿病的控制变得易行、经济而且有效。表4 运动单位交换表(略)4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功能的丧失或缺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血糖升高直接影响病情,造成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故必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结果来评估饮食、用药、运动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及家属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最好保持空腹血糖< mmol/L,餐后血糖< mmol/L,并定期做尿液检查,查有无酮体,若血糖监测居高不下或尿酮体持续阳性者,应立即就医。5 评估与展望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做好糖尿病非药物治疗,一方面可以减少糖尿病药物的过多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减少糖尿病患者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巨大的益处。在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也是当前糖尿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参考文献:[1]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Geneva, 1999:1.[2] 钱荣立.糖尿病的代价.1999世界糖尿病日口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6):241.[3] 胡传峰,李立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2,4(4):235.[4] 宋 玲,王爱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2,3(9):84.[5] 李凤英,房 健,王 丽,等.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饮食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362.[6] 许曼音.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M].上海:上海文献技术出版社,2002,36:118.[7] 郭晓杰,殷继东,吴翠英.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M].中华实用医学,2002,4(16):61.[8] 黄 莉,蔡筱彦.糖尿病的护理[M].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50.[9] 王淑英,呼瑞英.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1):32.[10] 张笃香,吕海云,刘爱柱.糖尿病病因及饮食疗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55.[11] Boule NG,Haddad E, Kenny GP, 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body mas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JAMA,2001,286:1218.[12] Aiello LP, Wong J , Cavallerano JD, et al . Retinopathy. In: Ruderman N, Devlin JT ,Schneider S ,Kriska A ,ed .Handbook of Exercise in diabetes .2nd ed[J]. Alexandria,V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02:401.[13] Ross R , Dagnone D, Jones PJ ,et al . Reduction in obesity and related conmorbid condition after diet-induced weight loss exercise-induced weight loss in men:a randomized . controlled trial[J].Ann Intem Med,2000,133:92.[14] 胡永善,冯光斌,吴毅,等.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1997,12(3):109.[15] Maiorana A, O,Driscoll G , et al . The effect of combined aerobic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on vascular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J].J Am Coll Cardiol ,2001,38:860.[16] 吴 毅.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及葡萄糖运载体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1998,13(27):45.

您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一般情况采用两种方法:1,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使患者的血糖尽快稳定在正常水平,并可以给予一些口服药物以改善营养神经的循环,以协助治疗。2,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在前期和中期没有有效的治疗,并且在后期出现视网膜严重的增生性病变,甚至发生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则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个人经验仅供参考,针对具体病情,还请规范就医!

激光治疗眼底病论文

眼底病有很多种表现,所以也需要明确病因以后然后对症治疗。眼底病包括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神经病变等,有些患者可能会对视力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有些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通常需要散大瞳孔检查眼底、黄斑OCT检查、视野检查、眼球B超检查、电生理检查等。明确病因以后需要及时对症处理,通常考虑药物治疗、眼底激光或手术治疗等的方法,比如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可以考虑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如果发现视网膜出现明显的无灌注区,考虑眼底激光;如果出现玻璃体腔大量积血,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眼底病又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光动力疗法,也可以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者是康柏西普,这些效果都还是非常不错的。

病情分析:首先要确定属于哪种类型的眼底病。如果属于黄斑裂孔并且出现了视网膜脱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玻璃体切割手术。如果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要把血糖控制到正常,然后做眼底造影检查,可以通过激光封闭新生血管。如果属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属于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半年左右可以自动恢复。所以首先要查清原发病。

2019年7月7日上午,一位35岁的患有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在北京协和医院远程医学中心成功接受了眼科陈有信主任和陈欢医师配合完成的全球首例5G远程眼底激光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感慨道:“没想到那么快做完,一点儿也不疼。”在激光治疗室内,陈欢医师通过Navilas靶向导航激光仪给患者拍摄眼底照片。眼底照片图像通过5G网络传输到50米外的远程医学中心多功能厅,陈有信主任将眼底照片和患者之前检查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图像匹配后,进行激光治疗规划。通过5G低时延、大带宽的数据传输,治疗室内陈欢医生可以实时观看陈有信主任的每一步规划,并在规划完成后启动导航激光自动治疗。整个治疗期间,陈有信教授与陈欢医师实时进行视频语音通话,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治疗参数,最终为患者完成激光治疗。陈有信主任介绍:“远程激光和传统的面对面激光在治疗效果方面完全一样。不同的是,新型导航激光仪联合5G通信技术,使得远程实时激光治疗规划和治疗监视成为可能。该设备有很好的眼动追踪及图像识别技术,能保证激光精准和治疗安全。”陈欢医生介绍:“我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任务是扶稳激光镜,对焦获取清晰眼底图像,启动治疗。有了5G网络,我所在的激光治疗室可以前移到全国任意一家具备Navilas导航激光仪的医院。只要医生会使用眼底镜看眼底,就能和协和远程医学中心连线,完成在协和眼底专家指导下的远程激光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韩丁副院长出席本次活动并介绍:“从前的远程医学局限在远程会诊。未来已来,今天远程治疗成为现实。北京协和医院大力建设远程医学中心,打造‘云上协和’,就是要为各专科的创新实践提供平台支撑,超越时空服务医患,为 健康 中国建设贡献协和智慧和力量。远程手术和治疗对网络时延、带宽、稳定性、可靠性等均有极高要求。协和远程医学中心在教学楼三层改造过程中铺设了中国移动5G网络。在移动公司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下,本例5G远程眼底激光治疗得以顺利实施。” 中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的大国,患病者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致盲。激光治疗是目前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不同眼底疾病的治疗模式和参数设置不同,需要医生经过较长的学习周期,具备丰富的治疗经验。因此,目前我国基层医院不具备眼底激光治疗的能力,大多数患者只能转诊到少数大城市的三级医院接受有效治疗。5G远程眼底激光手术无创、安全、适应症广泛,推广应用价值高。未来的眼底病人可以在家门口接受协和专家的治疗,不用再来回奔波。地域不再是限制,时间和开支进一步节约,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远程眼底激光治疗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不仅为基层患者带来了福音,更将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眼底疾病诊疗水平。 陈有信主任介绍:“未来,5G技术与AI、物联网、云技术等技术深度结合,将实现患者本地检查,检查资料数据上传云端,由专家远程诊疗制定治疗方案,并可实时远程操控激光治疗,甚至是远程操控下的眼科手术。” 同日,北京协和医院宣布成立“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远程会诊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阅片中心”、以及“云智慧眼底激光联盟”。来自临床、通信等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出席了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办,中国移动、致远慧图、科林公司协办的“5G智慧医疗学术论坛”,见证了远程医学领域这一跨越时刻。 #清风计划#

糖尿病诊断和治疗共识论文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糖尿病,尽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诊断以血糖异常升高作为依据,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是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和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的关系来确定。应注意如单纯检查空腹血糖,糖尿病漏诊率高,应加验餐后血糖,必要时进行OGTT。诊断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型、有无并发症(及严重程度)和伴发病或加重糖尿病的因素存在。 (一)诊断线索 ①三多一少症状。②以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或伴发病首诊的患者。③高危人群:有IGR史;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T2DM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生产史或GDM史;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等。 此外,30-40岁以上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手术住院时应常规排除糖尿病。 (二)诊断标准 我国目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提出的诊断和分类标准,要点如下: 1.糖尿病诊断是基于空腹(FPG)、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h PG)。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 2.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推荐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 3.严重疾病或应激情况下,可发生应激性高血糖;但这种代谢紊乱常为暂时性和自限性,因此在应激时,不能据此时血糖诊断糖尿病,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才能明确其糖代谢状况。 4.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 5.妊娠糖尿病:强调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GDM个人史、肥胖、尿糖阳性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孕期首次产前检查时,使用普通糖尿病诊断标准筛查孕前未诊断的T2DM,如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判断孕前就患有搪尿病。如初次检查结果正常,则在孕24一28周行75g OGTT,筛查有无GDM, GDM的诊断定义为达到或超过下列至少一项指标:FPG ≥ 5. 1 mmol/L,1 h PG≥和(或)2h PG≥。 6.关于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 HbAlc能稳定和可靠地反映患者的预后。ADA已经把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HO也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由于我国有关HbAlc诊断糖尿病切点的相关资料尚不足,且尚缺乏HbA1c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故目前在我国尚不推荐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 (三)鉴别诊断 注意鉴别其他原因所致尿糖阳性。 (四)分型 最重要的是鉴别T1 DM和T2DM,由于两者缺乏明确的生化或遗传学标志,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和发展过程,从发病年龄、起病急缓、症状轻重、体重、有否酮症酸中毒倾向、是否依赖外源胰岛素维持生命等方面,结合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和β细胞功能检查结果而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判断。从上述各方面来说,两者的区别都是相对的,有些患者诊断初期可能同时具有TI DM和T2DM的特点,暂时很难明确归为TIDM或T2DM;这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型,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和β细胞功能的动态变化再重新评估和分型。此外,由于目前临床上诊断为T2DM的患者可能是一种混合体,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人,将来可能会有一部分患者从中勾出,归入特殊类型糖尿病中。 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有一定临床特点,但确诊有赖于基因分析。 (五)并发症和伴发病的诊断 对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及经常伴随出现的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须进行相应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T1DM应根据体征和症状考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筛查。 【治疗】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及(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维持良好健康和学习、劳动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延长寿命。 近年循证医学的发展促进了糖尿病治疗观念的进步,糖尿病的控制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治疗转变为系统管理,最好的管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式管理,团队主要成员包括全科和专科医师、糖尿病教员、营养师、运动康复师、患者及其家属等,并建立定期随访和评估系统。 近年临床研究证实:使新诊断的枯尿病患者达到良好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早期有效控制血糖可能对大血管有较长期的保护作用(代谢记忆效应);全面控制T2DM的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大止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早期良 好控制血糖尚可保护β细胞功能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故糖尿病管理须遵循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表7-21-3). IDF提出糖尿病综合管理五个要点(有“五驾马车”之称):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 表7-21-3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目标值 血糖(mmol/L) 空 腹 – mmol/l 非空腹 ≤ mmol/l HbA1c(%) 血压(mmHg) HDL-C(mmol/l) 男 性 > 女 性 > TG(mmol/l) LDL-C(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合并冠心病 体重指数(BMI,kg/m2)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 男性 女性 或:尿白蛋白排泄率 应对血糖控制的风险与获益、可行性和社会因家等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HbAIc控制目标。对大多数非妊娠成人,HbAIc的合理控制月标为

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关键词】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据WHO报道,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三位威胁人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7年全球有糖尿病病人亿,到2000年大约有亿,2025年将剧增至亿[2]初步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 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95%,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糖尿病综合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4],其中非药物治疗占了4个部分。现对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概述如下。1 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的对象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普通人群。 糖尿病教育的形式由于教育对象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不同,对糖尿病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因此糖尿病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 ① 分发糖尿病知识手册及订阅有关书籍、报刊、杂志;②门诊咨询,对患者进行个别教育,随时回答患者提问;③开座谈会、病友会的形式相互探讨,交换治疗心得;④利用墙报、漫画、知识讲座等通俗易懂形式定期进行宣教。总之可以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5]。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①糖尿病基础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与疾病有关的症状、诱因等;②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并掌握其正确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③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使用方法、注射部位、剂量及药物的保存[6];④进行尿糖、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了解低血糖、高血糖的症状及发生时相应的处理方法;⑤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2 饮食治疗糖尿病发病主要是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的疾病。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水平是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的,而饮食治疗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首先,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遵守饮食计划,定时定量进餐。其次,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在三餐的饮食上应按照身高、标准体重、实际体重、工作强度、血糖水平等算出总热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如表1所示。值得说明的是总热量的摄入以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7] 。糖尿病饮食三大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宜过低,太低可引起体内脂肪的过度代谢,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对糖尿病患者要小心选择含糖食物,尤其是含有天然糖分的水果容易被吸收,应选择含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燕麦片、甘薯、豌豆、酸乳酪、花生米和柚子等。脂肪在糖尿病饮食中不可缺少也不能过量,应多吃含多链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尽量减少动物脂肪及含饱和脂肪的食物[8]。蛋白质摄入量过高易增加基础代谢同样会引起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酌减。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等,食盐严格控制在2 g/d左右为宜[9]。有些食物还有降糖作用,如苦荞麦、嫩南瓜、绿茶、人参蛋清汤和枸杞子等[10]。3 运动治疗 运动的作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对代谢综合征发挥治疗和预防作用,更重要的是运动能调节机体的整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Boule等[11]通过14项临床试验meta分析发现,在体重不减轻的情况下,50%~60%最大摄氧量的踏车练习使2型糖尿病病人的氧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由此运动持续时,肝脏和肌肉内的储存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为运动提供能量,不断消耗,血糖逐渐下降,高血糖状态得以缓解。表1 糖尿病患者饮食参照表(略) 运动降低血脂和控制肥胖Aiello等[12]实施60%最大摄氧量,3次/周、1 h/次,共6个月的运动使2型糖尿病人血脂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上升,从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长期而适当的运动能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强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消耗,促使减肥[13]。 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3次/周,持续2个月,其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46%。利用葡萄糖钳夹技术即使不伴体重下降,葡萄糖利用率、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率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14]。 运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直接改善心肺功能。Maiorana A等[15]对2型糖尿病人进行8周的50%~60%最大摄氧量耐力运动,结果发现患者每膊输出量增加,血压下降,休息时心率下降,延缓和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提高机体适应性UKPDS“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资料显示,运动能使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比值增加而改善体力。从运动中获得心理功能的改善可增加对日常活动的信心,消除紧张应激状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美国运动医学会以及我国的研究人员吴毅等[16]经过大量实践,认为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可分为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见表2。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在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后也可以进行运动锻炼。运动也有危险性,特别是已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人,则可能使冠心病加重,运动中血压升高,视网膜出血,尿蛋白增加,神经病变进展,进行性关节病加重,以及发生低血糖等,所以需严格遵守禁忌证和限制运动指征。见表3。

表2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略)表3 运动疗法的禁忌证和限制指征(略) 运动的实施运动疗法泛指把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是人全身大肌肉群参加的周期性连续性有氧运动。病人只有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合适的运动强度,以及掌握好运动实施的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见表4。才能获得明显而持久的收益,从而使糖尿病的控制变得易行、经济而且有效。表4 运动单位交换表(略)4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功能的丧失或缺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血糖升高直接影响病情,造成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故必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结果来评估饮食、用药、运动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及家属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最好保持空腹血糖< mmol/L,餐后血糖< mmol/L,并定期做尿液检查,查有无酮体,若血糖监测居高不下或尿酮体持续阳性者,应立即就医。5 评估与展望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做好糖尿病非药物治疗,一方面可以减少糖尿病药物的过多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减少糖尿病患者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巨大的益处。在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也是当前糖尿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参考文献:[1]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Geneva, 1999:1.[2] 钱荣立.糖尿病的代价.1999世界糖尿病日口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6):241.[3] 胡传峰,李立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2,4(4):235.[4] 宋 玲,王爱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2,3(9):84.[5] 李凤英,房 健,王 丽,等.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饮食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362.[6] 许曼音.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M].上海:上海文献技术出版社,2002,36:118.[7] 郭晓杰,殷继东,吴翠英.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M].中华实用医学,2002,4(16):61.[8] 黄 莉,蔡筱彦.糖尿病的护理[M].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150.[9] 王淑英,呼瑞英.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1):32.[10] 张笃香,吕海云,刘爱柱.糖尿病病因及饮食疗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55.[11] Boule NG,Haddad E, Kenny GP, 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body mas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JAMA,2001,286:1218.[12] Aiello LP, Wong J , Cavallerano JD, et al . Retinopathy. In: Ruderman N, Devlin JT ,Schneider S ,Kriska A ,ed .Handbook of Exercise in diabetes .2nd ed[J]. Alexandria,V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02:401.[13] Ross R , Dagnone D, Jones PJ ,et al . Reduction in obesity and related conmorbid condition after diet-induced weight loss exercise-induced weight loss in men:a randomized . controlled trial[J].Ann Intem Med,2000,133:92.[14] 胡永善,冯光斌,吴毅,等.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1997,12(3):109.[15] Maiorana A, O,Driscoll G , et al . The effect of combined aerobic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on vascular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J].J Am Coll Cardiol ,2001,38:860.[16] 吴 毅.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及葡萄糖运载体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1998,13(27):4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 总结 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做好心理护理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患者思想包袱重,易产生烦躁、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研究表明,过度的抑郁、焦虑和应激,导致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影响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在负性情绪状态下体内皮质醇分泌增加,后者浓度升高后,可通过拮抗胰岛素来阻碍血糖利用,导致血糖增高,所以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做好思想解释工作,给患者讲述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不仅要听取患者的倾诉,更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并尽力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之树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决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 饮食治疗护理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 方法 之一,也是治疗过程中贯穿始末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 措施 ,应严格和长期执行。①制定饮食计划,合理膳食:进餐应定时定量,通常将每日的热量按1/5、2/5、2/5或1/3、1/3、1/3分配至早、中、晚3餐中,或少吃多餐,将1天的热量分配4餐为1/7、2/7、2/7、2/7;②均衡饮食,合理分配:每天的饮食应保证正常的生理需要。每日需摄取以下基本食物:谷类、肉蛋类、蔬菜水果类、奶制品和油脂类食物。每日热量分配应符合以下标准: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15%,脂肪占30%;③避免高糖类食物的摄入:减少糖果、 蛋糕 等的摄入,减少高胆固醇和油炸食物的摄入,多选择含纤维素高的食物;④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食盐5克以内;⑤限酒戒烟。

3 运动治疗护理

合理的运动能增强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血糖,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控制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加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运动时间选在餐后1―小时,此时是降血糖的最佳时间。运动方式应注意个体化原则,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如散步、快走、 太极拳 、气功等。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时间不宜过长的运动,如:慢跑、快走、 健身操 等。重症糖尿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视病情逐步增加活动量。患者运动之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有效的运动计划。

4 药物治疗护理

①口服降糖药应严格掌握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常用剂量及用药目的。如磺脲类药物主要是促进胰岛素分泌,故需餐前30分钟服用。②服药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确定服药时间。如双胍类有胃肠道反应,我们指导患者在餐中或饭后服药,这样可以减少不良反应。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有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服用时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③服药时间及间隔时间应固定,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④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监测血糖的时间通常选择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凌晨。⑤服药期间应继续遵守饮食计划,以取得控制血糖的目的。

5 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尤其是要保持外阴部清洁,女性患者要做好尿道口及阴道口的护理,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对卧床老人每晚用温水擦浴,并观察、按摩骨突部位,每2h翻身1次,防止压疮形成。特别强调足部护理,建议患者每日洗脚,一般要求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选择适当的鞋袜,避免因微小的创伤而引起溃疡、感染甚至坏疽等。秋冬季节足部易干裂,可用润肤霜均匀涂搽在足的表面,汗脚可撒些滑石粉。不留长指甲,修剪趾甲时不能伤及皮肤,以免足部损伤,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6 并发症护理

急性并发症:①酮症酸中毒:严格执行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以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糖的目的。②低血糖:意识清醒者可口服糖水、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食物即可缓解,昏迷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30~40ml,意识不清者不能经口喂食物,以免发生窒息。

慢性并发症:①糖尿病眼病:如果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应减少活动,平日须保持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导致视网膜剥离;当患者视力下降时,应注意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以防意外;②糖尿病肾病: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除饮食控制外,可口服降脂药物及抗凝血药物,以改善肾小球内循环。

7 出院指导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因此,治疗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向出院病人及其家属指导胰岛素的注射技能,血糖仪的使用,无菌技术的操作,口服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定期检查,这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8 小结

通过对所有临床病例的护理分析,笔者认为饮食护理和药物治疗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 其它 几项护理也不容忽视,且作用日渐重要。由于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于翠凤.《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5月

[2]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糖尿病护理

临床工作实践总结:

1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疲乏无力,肥胖。

3检查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4糖尿病的护理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的护理对是糖尿病病人最基本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饮食,其目的在于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饮食应以控制总热量为原则,实行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应定时定量。

心理护理。要 教育 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认识疗法是我们对患者进行宣教的理论基础,对一些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只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患者,让他们了解慢性高血糖与糖尿病慢性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如解释、安慰、鼓励、保证等手段,对患者因人而异地进行解释,让患者走出迷惘,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协助患者适应生活问题。糖尿病患者住院后角色改变了,生活环境也变了,同时要接受糖尿病的治疗,也就意味着要求患者改变自己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不管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的轻重,也不管是否应用药物,患者都必须严格执行长期坚持为其制定的饮食方案。

自我监测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用药的护理。口服降糖药物有磺脲类和双胍类。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观察病人血糖、GHB、FA、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剂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胰岛素时要密切观察和预防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常见有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饮食失调或运动过量有关,多见于Ⅰ型糖尿病病人。表现为疲乏、头昏、心悸、出汗、饥饿,重者可引起昏迷。对低血糖反应者,立即平卧休息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如糖果、饼干、含糖饮料以缓解症状。昏迷者应立即抽血、查血糖,继之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根据情况调整胰岛素的有效使用剂量和时间、定时定量进食及适量运动是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若就餐时间推迟,可先进食些饼干。注意胰岛素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瘙痒、荨麻疹,全身性皮疹少见。

糖尿病的足部护理。选择合适的鞋袜,正确做好洗脚和护脚,坚持足部检查并及时到医院治疗。

此外,还应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指导,让其明确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教会病人自测血糖、尿糖的操作方法,随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5结语

经过上述对糖尿病简单的病因分析和实际生活护理,使患者积极接受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主动参与疾病的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内分泌科常规护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血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由于糖尿病治疗时间较长,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费用高,因此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服务十分重要[1]。该院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3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内分泌科常规护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所有患者发病时其平均血糖水平> mmol/L。常规组患者共30例患者,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最低年龄为50岁,最高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为(±)岁,治疗方法为单纯使用降糖药物者11例、联合使用降糖药物者19例,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mmol/L;干预组患者共38例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15例,最低年龄为52岁,最高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岁,治疗方法为单纯使用降糖药物者16例、联合使用降糖药物者22例,血糖平均水平为(±)mmol/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如静脉注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①实施全面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具体病情情况实施全面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后,对患者进行住院评估,为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做好准备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做好疾病 健康知识 宣教工作;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以及有关护理流程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

②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有效渗透人文关怀,如有效保护患者隐私,针对患者精神和身体痛苦予以患者爱护和关心,在不同场合下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辅导;为患者采取治疗之前,对患者手部进行保暖,确保静脉输液位置充盈,同时为患者讲解血管保护的相关方法和注意事项[2]。

③个体化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个体化情况实施有效护理,如向患者详细介绍降糖药物的种类、规格、用法用药、临床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同时使用胰岛素时叮嘱患者特别注意剂量、注射部位和注射时间。

④饮食护理:饮食需做到用药量和饮食量均衡,饮食护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具有关键作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合理健康的饮食计划,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使用富含纤维、维生素和高蛋白、低血糖、低脂肪和低热量食物,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饮用含糖饮料,禁烟禁酒。

⑤运动指导:合理运动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对减少降糖药物用量以及降低患者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如 瑜伽 、太极拳和散步,日常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需适量,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尽量选在餐后1 h进行,对于视网膜病变、感染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不宜进行运动。

⑥健康宣教: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糖尿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低血糖现象,并告知其临床症状为嗜睡、心悸、面色苍白、出汗和意识障碍等,若出现低血糖现象可适当使用饼干和水果糖;凡是以意识障碍或嗜睡为临床症状者需即刻复查血糖水平,同时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预防低血糖现象的发生[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根据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者空腹血糖低于 mmol/L或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30%,餐后血糖水平低于 mmol/L或血糖水平下降程度在10%~30%;有效指患者空腹血糖范围在~ mmol/L或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30%,餐后血糖水平在~10 mmol/L或血糖水平下降程度在10%~30%;无效指患者血糖水平未见明显改善。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80~90分为比较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

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血糖情况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满意20例,比较满意18例,不满意0例),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满意15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3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机体自身胰岛素功能出现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增加,该病常见临床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等[4]。糖尿病属于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目前缺乏较好的治疗手段,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用降糖药物,临床治疗费用较高,这给患者心理和生理等带来较大影响,所以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5]。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后血糖变化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