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Analysis of the Right Ventricle Us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Biventricular ModelThree-Dimensional Motion Analysis of the Right Ventricle Us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Biventricular Mo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3314<>,夏灵,霍梅梅 Level Electromechanic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Heart Failure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力学复合模型在心力衰竭中的仿真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6<>,Yu Zhang, Ling Xia, et the evaluation of MRI coil excited RF fields inside a multilayered spherical head phantom using DyadicGreen’s function/MoM method多层球状头模型中MRI线圈激励下射频场的求解--并矢格林函数矩量法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41<>,Ling Xia, et Parallel FDTD SchemeAn MRI-Dedicated Parallel FDTD SchemeConcepts in Magnetic Resonance Part B31<>,HUA WANG, ADNAN TRAKIC,Ling Xia, et of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Based on an Electromechanical Biventricular ModelAnalysis of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Based on an Electromechanical Biventricular ModelIEEE Computers in Cardiology30<>,夏灵,霍梅梅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hort QT SyndromeCellula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hort QT Syndrome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 20070910Yu Zhang, Ling Xia, et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echanical Model of Canine Heart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echanical Model of Canine Heart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 20070910Jianhong Dou, Ling Xia, et Numerical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Membrane Equations of Human Ventricular Cell Mode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Membrane Equations of Human Ventricular Cell Mode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4<>, 20070910Yu Zhang, Ling Xia, et the Electrocardiography Inverse Problem by Using an Optima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Total Least Squares TheorySolving the Electrocardiography Inverse Problem by Using an Optima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Total LeaProceedings of ICNC07<>, 20070901Guofa Shou, Ling Xia, et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nine Heart with Bundle Branch Block Based on a 3-D Electromechanical ModelSimulation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nine Heart with Bundle Branch Block Based on aComputers in Cardiology<>, 20070901Ling Xia, et Regularization Frameworks for Solving the Electrocardiography Inverse ProblemCombining Regularization Frameworks for Solving the Electrocardiography Inverse ProblemProceeding of ICIC07<>, 20070801Mingfeng Jiang, Ling Xia, et of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in Solution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Modeling Electrical Activity in Cardiac CellsApplication of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in Solution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ModeliProceeding of ICIC07<>, 2007080Yu Zhang, Ling Xia, et Solution in Simulation of Cardiac Excitation Anisotropic PropagationParallel Solution in Simulation of Cardiac Excitation Anisotropic PropagationLNCS4466<>, 2007060Yu Zhang, Ling Xia, et Electroardiographic Imaging: Application of Hybrid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Electrocardiography Inverse ProblemNoninvasive Electroardiographic Imaging: Application of Hybrid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ElectrocardioLNCS4466<>, 20070601Mingfeng Jiang, Ling Xia, et of the LSQR method and a gene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electrocardiography inverse problemCombination of the LSQR method and a gene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electrocardiography inverse pPhys. Med. <>, 20070210Mingfeng Jiang, Ling Xia, et and Inverse Solutions of Electrocardiography Problem Using an Adaptive BEM MethodForward and Inverse Solutions of Electrocardiography Problem Using an Adaptive BEM MethodLNCS4466<>, 20070201Guofa Shou, Ling Xia, et Motion Analysis of Right Ventricular Based on an Electrophysiologic-mechanicai Composite Heart Model基于电生理一力学复合心脏模型的右心室三维运动分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4<>, 20070201Ling Xia, et Use of Genetic Algorithms for Solving the Inverse Problem of ElectrocardiographyThe Use of Genetic Algorithms for Solving the Inverse Problem of ElectrocardiographyProceedings of the 28th IEEE EMBS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1001Mingfeng Jiang, Ling Xia and Guofa Parallel FDTD Scheme for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RI SystemA Parallel FDTD Scheme for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RI SystemProceedings of the 28th IEEE EMBS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1001Hua Wang, Adnan Trakic, Ling Xia, Stuart Crozier, Feng Liu and Marek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hoices for the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in inverse electrocardiography mo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hoices for the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in inverse electrocardiography moProceedings of the 28th IEEE EMBS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1001Guofa Shou, Mingfeng Jiang, Ling Xia, Qing Wei, Feng Liu and Stuart Heart Model Construction and ECG SimulationElectrodynamic Heart Model Construction and ECG Simulation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 Medicine45<5>, 20061001L. Xia, M. Huo, Q. Wei, F. Liu, S. of Brugada syndrome using cellular and three-dimensional whole-heart modeling approachesSimulation of Brugada syndrome using cellular and three-dimensional whole-heart modeling approaches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27<>, 20060918Ling Xia, Yu Zhang, Henggui Zhang, Qing Wei, Feng Liu and Stuart Solution of Bidomain Equations in Simulation of Cardiac Excitation Anisotropic PropagationEfficient Solution of Bidomain Equations in Simulation of Cardiac Excitation Anisotropic Propagatio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4115<>, 20060810Yu Zhang, Ling Xia, Guanghuan Solution of Bidomain Equations in Simulation of Cardiac Excitation Anisotropic PropagationEfficient Solution of Bidomain Equations in Simulation of Cardiac Excitation Anisotropic Propagatio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4115<>, 20060728Yu Zhang, Ling Xia, Guanghuan simulation study of ECG T-wave alternation caused by ultrahigh static magnetic fields超高静磁场引起心电图T波变化的电生理学初步仿真研究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9<3>, 20060628罗如意,夏灵,朱 of cardiac motion on body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phic potentials:an MRI-based simulation stuEffect of cardiac motion on body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phic potentials:an MRI-based simulation stu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51<>, 2006062Qing Wei, Feng Liu, Ben Appleton, Ling Xia,et Study of Body Surface ECG Based on a Dynamic Heart Model基于动态心脏模型的体表心电图仿真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5<3>, 20060620夏灵,叶学松,霍梅梅,刘锋 in ion-channel-based myocardiu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基于离子通道的心肌细胞建模与仿真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8<5>, 200陆晓华,夏灵 and Simulation of Transmural Cellular Electro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Heart Failure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ransmural Cellular Electro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Heart FailureIEEE Computers in Cardiology32<>, 20050924张宇,寿国法,黄然,夏灵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Brugada SyndromeCellula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Brugada SyndromeIEEE Computers in Cardiology32<>, 20050924夏灵,张宇,陆晓华<>, Heart Model Incorporating Real Geometry and MotionAn Electrical Heart Model Incorporating Real Geometry and Motion<>, 20050901Ben Appleton, Qing Wei, Nianjun Liu, Ling Xia, Stuart Crozier, Feng Liu, Stephen Study of Transmural Cellular Electrical Properties in Failed Human HeartSimulation Study of Transmural Cellular Electrical Properties in Failed Human Heart<>, 2005090张宇,寿国法,夏灵 modeling study of ECG T-wave alternation caused by ultrahigh static magnetic fieldsElectrophysiological modeling study of ECG T-wave alternation caused by ultrahigh static magnetic fi<>, 20050901罗如意,张宇,夏灵 Level Electromechanic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Heart FailureCellular Level Electromechanic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Heart Failure<>, 20050901黄冉,张宇,夏灵 of Cardiac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echanical Biventricular ModelAnalysis of Cardiac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echanical Biventric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50<>, 20050421Ling Xia, Meimei Huo, Qing Wei, Feng Liu, Stuart <>, study of heart stimulation caused by MRI electromagnetic fieldMRI中电磁场对人体心脏影响的模型仿真研究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8<>, 20050201陶贵生,夏灵,何超明39.基于离子通道的心肌细胞建模与仿真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8<>,<>,<>,<>, <>,<>,<>,中电磁场对人体心脏影响的模型仿真研究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8<>, designe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imulator for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design in MRI—applications to high field analysesAn object-oriented designe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imulator for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172<>, 20041201魏青,刘锋,夏灵,S. <>, Hear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Beating Hear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IEEE Computers in Cardiology31<>, 200409夏灵,霍梅梅,张昕50. Object-oriented Designe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imulator for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Design in MRIAn Object-oriented Designe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imulator for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20040901魏青,S. Crozier,夏灵,刘锋 Analysis of Right Ventricular Wall Based on an Electromechanical Biventricular ModelMotion Analysis of Right Ventricular Wall Based on an Electromechanical Biventricular Model<>, 2004090夏灵,霍梅梅,刘锋52.?object-oriented?designed?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simulator?for?electromagnetic?analysis?and?design?in?MRI—applications?to?high?field?analysesJournal?of?Magnetic?Resonance172<>,<>, of magnetically-induced E-fields on cardiac electric activity during MRI: A modeling studyInfluence of magnetically-induced E-fields on cardiac electric activity during MRI: A modeling study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50<6>, 20031201刘锋,夏灵,Stuart Progress of Hear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心脏建模仿真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6<>, 20030201霍梅梅,夏灵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ical Asynchrony on Regional Mechanics of the Infarcted Left Ventricle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Heart Models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ical Asynchrony on Regional Mechanics of the Infarcted Left Ventricle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Heart Models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Series A46<1>, 200301刘锋,夏灵,张昕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Human Left Ventricle Subjected to the Active Force心电激励下的人体左心室力学响应分析计算力学学报19<4>, 20021101夏灵,刘锋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Electrical Asynchrony on Regional Mechanics ofthe Ischemic Ventricle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Heart ModelsThe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Electrical Asynchrony on Regional Mechanics ofthe Ischemic Ventricle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Heart ModelsIEEE Computers in Cardiology29<>, 20020924夏灵,霍梅梅,刘锋 Study of the Potential Hazards of Cardiac StimulationSimulation Study of the Potential Hazards of Cardiac StimulationIEEE Computers in Cardiology29<>, 20020924夏灵,刘锋,赵华炜 Progress of Nerve Stimulation and Cardiac Stimulation Caused by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 MRIMRI中电磁场对神经及心脏刺激的研究进展生物物理学报18<>, 20020601夏灵,何超明 Construction of Composite Finite Element Mechanical Model of Human Left Ventrical人体左心室复合材料有限元机械模型的建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1<>, 20020601吴国华,刘锋,夏灵,吕维雪 construction of ECG simulation model of beating heart跳动心脏的心电仿真模型建构生物物理学报17<>, 20010201张力锋,吴国华,夏灵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mposite Finite Element Mechanical Model of Human Left Ventrical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mposite Finite Element Mechanical Model of Human Left Ventrical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eries C44<>, 20010201刘锋,吕维雪,夏灵,吴国华 for outside surface potential: A new method of detecting cardiac electricity心电体外层电位仿真研究:一种检测心电活动的新方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 20010201吴国华,夏灵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echanical Model of Human Left Ventrical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echanical Model of Human Left Ventrical<>, 20001001吴国华,刘锋,夏灵 study of myocardium infarction based on heart model基于心脏模型的心肌梗塞病变仿真研究自然科学进展10<>, 20001001刘锋,肖国臻,刘亚群,夏灵,吕维雪 foundation and computation of body surface Laplacian ECG基于等效心电源的体表Laplacian图的理论基础及其计算浙江大学学报34<>, 20000301张尚军,夏灵,吕维雪 value studie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body surface departure map on the localiza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体表电位积分差图在确定心肌梗塞区域中的价值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 20000201徐文龙,夏灵,吕维雪 foundation of body surface Laplacian ECG based on realistic heart-torso model基于真实心脏-躯干模型的体表Laplacian图的理论基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8<>, 19990601张尚军,张翠英,夏灵,吕维雪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ith Heart-Torso ModelStudies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ith Heart-Torso Model20<>, 19981001徐文龙,夏灵,吕维雪 of HIS Bundle Electrogram in a Computerized 3-D Heart ModelSimulation of HIS Bundle Electrogram in a Computerized 3-D Heart Model20<>, 19981001孙亚杰,夏灵,吕维雪 width measuring instrument with CCD for cold rolled sheet多通道CCD冷轧板材在线测宽仪钢铁33<9>, 19980901吴国华,夏灵,吕维雪 simulation studies of effect of myocardium electricity parameters on ECG rhythm心肌电特性参数对心律影响的定量仿真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7<>, 19980301段云所,夏灵,吕维雪 for electrocardiographic inverse problem based on virtual heart基于虚拟心脏的心电逆问题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7<>, 19980301夏灵,吕维雪 of the mechanism of reentry producing折返形成机制的仿真研究生物物理学报13<>, 19971001夏灵,张尚军,段云所,吕维雪 of Localization of the Ventricular Preexcitation Accessory Pathway using Heart Model Parameter OptimizationStudies of Localization of the Ventricular Preexcitation Accessory Pathway using Heart Model Parameter OptimizationIEEE Computers in Cardiology24<>, 19971001李光林,夏灵,吕维雪 of Implicit Information in BiosignalsExtraction of Implicit Information in Biosignals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 Medicine36<>, 19971001吕维雪,夏灵 progress on bioelectromagnetics生物电磁学的研究动态生物物理学报13<>, 19970901夏灵,肖国臻,吕维雪 of Localization of the Ventricular Preexcitation Accessory Pathway based on Virtual Heart Model Parameter Solution of ECG Inverse Problem心电逆问题的虚拟心脏模型参数解用于心室预激旁道定位的研究生物物理学报13<>, 19970601李光林,夏灵,吕维雪 Cardiac Arrhythmia Simulation ModelMicrocomputer-based Cardiac Arrhythmia Simulation Model34()<>, 19960601夏灵,吕维雪,段云所 New Approach to the Inverse Problem in ElectrocardiographyA New Approach to the Inverse Problem in Electrocardiography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34()<>, 1996060吕维雪,夏灵,魏大名 Study of Epicardial Potentials心外膜电位仿真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5<>, 19960301吕维雪,夏灵 Simulation of Epicardial Potentials Using a Heart-Torso Model with Realistic GeometryComputer Simulation of Epicardial Potentials Using a Heart-Torso Model with Realistic Geometry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43<>, 19960301吕维雪夏灵 studies of effect of myocardium electrical excitation conduct speed on arrythmia心肌电兴奋传导速度对心律失常影响的仿真研究生物物理学报12<>, 19960201段云所,夏灵,吕维雪 simulation of epicardial potentials using a microcomputer-based heart-torso model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epicardial potentials using a microcomputer-based heart-torso modelMedical Engineering & Physics17<>, 00000000
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博士职称:副教授毕业学校:浙江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诗文研究特色:文史哲一体、古今贯通、中西结合。学术反响:①周松芳博士著《自负一代文宗—刘基研究》一书《绪论》部分以为:“大陆以刘基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目前仅见浙江大学魏青博士的《刘基和宋濂研究》(2001年)。该论文通过对刘基、宋濂进行比较研究,在刘、宋关系等方面有一些新的发现,对刘基佐明前后的处境、心态、诗风的变化做了可喜的探索。”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版。②浙江丽水学院副院长,丽水市刘基文化研究会会长吕立汉教授以为:“她从比较的角度对刘基在当时对文学创作方面所作的贡献做了比较深入和客观的评价。”见2006年7月10日《青田侨报》。
单红仙,刘晓磊,贾永刚(通讯作者),郑杰文. 黄河口沉积物固结过程电阻率监测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待刊杨秀娟,贾永刚,单红仙,吴? 琼,刘? 辉,水动力作用对黄河口沉积物强度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10,32(4):常方强,贾永刚,郭秀军等,黄河口粉土液化过程的现场振动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9,31(4):609~616常方强,贾永刚,涂帆,波浪引起海床土体液化的概率研究,水利学报,2009,40(4):449-456常方强,贾永刚,张建等,黄河水下三角洲硬壳层特征及其液化过程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9,,17(3):349~356常方强,贾永刚(通讯作者),常方伟,波浪作用下黄河口埕岛海域海床非均匀液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河口海岸方向),2009,3:83-89常方强,贾永刚(通讯作者). 黄河口埕岛海域土性特征的统计分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8(6):35~39张衍涛,常方强,孟祥梅,张建,贾永刚(通讯作者),黄河口埕岛海域表层沉积物土性的区域变化及其机理分析,海洋科学进展,2009,27(3):351-357单红仙,郑杰文,贾永刚(通讯作者),张民生,刘晓磊. 黄河口粉质土沉积物侵蚀性动态变化试验研究. 海洋学报,2009,31(4):112~119杨秀娟,贾永刚(通讯作者),刘红军,单红仙.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超固结特征及其成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9(5):30~34常方强,贾永刚(通讯作者),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管线差异沉降的安全性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2):281-284杨秀娟,贾永刚(通讯作者).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前期固结压力的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版),2009,(3):146~152常方强,涂帆,贾永刚,城市主干道软基处理的现场试验研究,华侨大学学报,2009陈友媛,赵文娟,贾永刚,许国辉,黏粒和有机体对黄河口潮间带沉积物微团聚体的影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1):31-38陈友媛,高丽,刘红军,许国辉,贾永刚,生物洞穴对黄河口土样扰动试验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6):1295-1300郎印海,贾永刚,刘宗峰,高振会,王鑫平,黄河口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8(4):640-646侯晓东,郭秀军,贾永刚,孟庆生,基于探地雷达回波信号获取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的研究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3):962-968贾永刚,侯晓东,郭秀军,单红仙,利用探地雷达确定土中污染物含量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8,35(11):50-56常方强,贾永刚,孟祥梅等,波浪引起埕岛海域海床液化程度分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 28(2):37-43常方强,孟祥梅,刘景昆,何峰,贾永刚,黄河口埕岛海域土性特征的统计分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2008,28(6):35-42张建,常方强,贾永刚,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管道沉降量确定方法研究,海岸工程,(3):39-46贾永刚,常方强,孟祥梅等,黄河口埕岛海域海床波致液化模糊综合评判,《工程地质学报》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2008杨秀娟,贾永刚,远航,张建,张衍涛,冯春健,黄河口裸置管线对海床土影响范围实例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6):27-33黄河口海底裸置管线对海床土强度影响实例研究,杨秀娟,贾永刚,远航,张建,张衍涛,冯春健,海岸工程,2008,28(6)27-34单红仙,刘涛,陈友媛,贾永刚,波浪载荷导致黄河口潮坪沉积物垂向运移现场观测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8(16):216-222戴茜、单红仙、孟祥梅、夏欣、崔文林、贾永刚(通讯作者),基于电阻率测定海水悬沙含量试验研究,海洋学报,2008,30(5):137-142常方强,涂帆,贾永刚,Verhulst模型在预测软基路堤沉降中的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增1:3122-3126单红仙、秦昊、贾永刚,黄河三角洲堤前泥沙起动现场观测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7)5:825-828陈友媛、刘道彬、贾永刚、刘红军、刘小丽,生物活动对黄河口潮滩表层沉积物扰动作用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7)5:829-833许国辉、尹晓慧、王秀海,浅表土体强度对黄河水下三角洲微地貌形成的控制作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7)4:657-662贾永刚,董好刚,单红仙,刘小丽,许国辉,黄河口海床硬壳成因机制研究,岩土力学,2007,28(10):2029-2035陈友媛,刘红军,贾永刚,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结构性土的液化渗流机理定性研究,岩土力学,2007(28)8:1631-1635张建民,单红仙,贾永刚,刘红军,许国辉, 黄河口快速沉积海床土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的孔压响应及固结过程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8)7:1369-1375郭秀军,张志阔,贾永刚,黄河口粉土的电性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岩土力学,2007,28(3):593-598贾永刚 栾海晶,振动导致黄河口粉质土物理力学指标与起动流速的变化,岩土力学,2007,28(6):1123-1128郑琳,崔文林,贾永刚,海洋倾倒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7, 26(5):413-417纪大伟、杨建强、高振会、贾永刚,莱州湾西部海域枯水期富营养化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7, 26(5):427-430张珂,贾永刚,刘正银,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岩土力学,2007(28)2:0420-0422刘小丽,刘红军,贾永刚,黄河三角洲饱和粉土层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及液化特征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增1:1-7冯玉岩,郭秀军,贾永刚,魏丽,郭健,黄河口粉土层震动响应过程的电性变化反映,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增1:3271-3276孟庆生,楚贤峰,郭秀军,高分辨率数据处理技术在近海工程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3:1006-1010马志杰,孟庆生,贾永刚,循环荷载作用下黄河口海床土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中国水运,2007(7)4:68-70顾莹莹,高孟春,贾永刚,王延敦,李丹,海绵铁还原水中硝酸盐的初步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22(7):1-4董好刚,张卫明,贾永刚,循环荷载导致黄河口粉质土成分结构变异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2006,26(3):133-141刘红军,张民生,贾永刚,波浪导致的海床稳定性分析,岩土力学,2006,27(6):986-990贾永刚,杨秀娟,安英杰,透水与隔水夹层对粉质土液化影响试验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6,14(1):52-59单红仙,张建民,贾永刚,黄河口快速沉积海床土固结过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8):1676-1682单红仙, 段兆臣, 刘正银, 贾永刚,黄河口潮坪粉质土重复振动液化与效果研究,水利学报,2006,37(1):75-81周其健 贾永刚 马德翠,黄河口潮滩粉土体固结非均匀性研究,岩土力学,2006,27(7):1147-1152马安青,单红仙,贾永刚,陈勇,基于VB的高速公路工程地质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马安青,贾永刚,单红仙,王一谋,基于GIS贺兰山两侧沙漠边缘带近二十年来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6,25(6)33-39聂新华,郎印海,贾永刚.胶州湾河口沉积物中耗氧有机物的释放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6郎印海,聂新华,贾永刚.零价铁渗透反应格栅原位修复地下水中氯代烃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土壤. 2006(38)2:23-28郭秀军,贾永刚,黄潇雨,基于电性变化进行黄河水下三角洲饱和粉土触变过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增):1-6单红仙? 孟祥梅? 贾永刚,振动导致黄河口海床渗透性变化研究,岩土力学,2005,26(增刊):73-78Guo Xiujun, Huang Xiaoyu, Jia Yonggang, Forward Model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slides with multi-electrode electrical method, Applied Geophysics(Journal of the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2005,2(1):14-21马媛,高振会,贾永刚(通讯作者)等,海上石油开采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海洋学报,2005(27)5:54-59刘红军,王小花,贾永刚,乔社,张洪岗,黄河三角洲饱和粉土液化特性及孔压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5,26(增刊):83-87贾永刚,周其健,马德翠,生物活动对海床沉积物工程地质特征改造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5,13(1):49-56贾永刚, 史文君, 单红仙,许国辉, 郑建国, 刘红军,黄河口粉土强度丧失与恢复过程现场振动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5,26(3):351-358郭秀军,武瑞锁,贾永刚,李鸿江,不同土壤中含油污水污染区的电性变化研究及污染区探测,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2):402-406李鸿江,郭秀军,金春姬,贾永刚,魏丽,垃圾填埋场渗漏电学监测系统设计及室内模拟试验,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4):311-313郭秀军,贾永刚,黄潇雨等,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滑坡面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0):1662-1669贾永刚,霍素霞等,波浪导致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强度变化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4, 25(6):876-882金春姬,李鸿江,贾永刚等,电动力学法修复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5):341-345乔志香,金春姬,贾永刚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6):80-83许国辉,贾永刚,郑建国,刘媛媛,黄河水下三角洲塌陷凹坑构造形成的水槽试验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3):37-40单红仙,刘媛媛,贾永刚,许国辉,水动力作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微结构改造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4,26(5):654-658贾永刚,王俊超等,差异水动力导致黄河口粉质土微结构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 海洋科学进展,2004,22(2):177-184单红仙,秦建敏,贾永刚,青岛港木质高桩码头边形破坏监测与预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3): 1-7彭轩明,贾永刚等,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龙王庙滑坡群稳定性分析及整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贾永刚,付元宾等,水动力条件差异导致潮坪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海洋学报,2003, 25 (3): 59-67许国辉,单红仙,贾永刚,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孔压变化实验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 Vol. 33(1): 80-86霍素霞,许国辉,贾永刚,黄河三角洲土体非均匀性及对底坡微地貌形成影响,工程地质学报,2003, Vol. 11(2): 138-142许国辉,单红仙,贾永刚,风暴浪导致的黄河口水下土体破坏试验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 33(5):675-679郭秀军,刘涛,贾永刚等,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电阻率关系实验研究,地球物理进展, Vol. 18, , 2003, 151-155王卫平,王东生,佘宗莲,陈宗团,贾永刚,青岛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UEGIS)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 Vol. 33(4): 587-594贾永刚,广红,GIS和SDSS在高速公路选线之中的应用,地球科学,2001,26(6):1~8.单红仙,贾永刚等,波浪诱发的黄河口水下斜坡失稳破坏研究,地学前缘,2001,,贾永刚,刘红军等,苏丹膨胀土工程地质研究,清华大学学报, 2000 博士后研讨会增刊(EI), 70-73许国辉,曹雪晴,常瑞芳,贾永刚,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塌陷凹坑地貌形成机制探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 Vol. 20, 66-70贾永刚,单红仙,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失稳破坏研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 , 1-5贾永刚,方红琪,青岛城市地质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9,, ,45~52贾永刚,方鸿琪,青岛城市地质环境工程适宜性系统分析,地球科学,1999,, ,1~8贾永刚,孙永福等,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与区划,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 ,121~126贾永刚,刘红军,青岛城市地质环境系统稳定性研究,环境地质研究,第四辑,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176~180刘红军,贾永刚,深基坑支护设计弹性抗力有限元法,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9,, , 309~313刘红军,贾永刚,探地雷达在大范围场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以苏丹喀土穆炼油厂为例,工程勘察,1999,,69~71贾永刚,谭长伟,地质环境特征及工程适宜性与选择性分析,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 ,212~217单红仙,贾永刚,青岛第四纪沉积物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勘察,1997,,19~22贾永刚,单红仙,青岛地质灾害研究,海洋科学,1996,,52~55孙永福,贾永刚,青岛保税区软土地基强夯处理,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 ,84~90贾永刚,孙永福,胶州湾环境与工程建设,海岸工程,1996,, 贾永刚,单红仙,三峡及邻区晚第三纪以来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海洋科学,1995,,36~40贾永刚,单红仙,崂山旅游区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分布研究,海洋科学, 1995,No1,64~67贾永刚,贾信远,方志海,青岛地铁沿线花岗岩风化规律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5,,,368~374.贾永刚,青岛地铁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探讨,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4,,增刊,3~8.贾永刚,三峡及邻区上限发震水平预测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3,,增刊,68~75.贾永刚,三峡及邻区潜在震源预测,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2,,,90~96.贾永刚,三峡及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成因,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34~38.贾永刚,沈渭铨,黄河三角洲前缘的短周期内波,.赖特,杨作升,.博恩霍尔德等(译文),河口沉积动力学研究文集(一)黄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性,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125~132.薄景山、贾永刚,论仙女山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及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长春地质学院学报(长江三峡工程专集),1988,25~31.薄景山、李同录、贾永刚,水库地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长春地质学院学报(长江三峡工程专集),1988,54~59.谭周地、李同录、刘树田、贾永刚、薄景山,长江三峡水库库首区断裂壤中汞气分布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长江三峡工程专集),1988,18~24.
李栋梁,刘玉莲,于宏敏等.1951-2006年黑龙江省积雪处终日期变化特征分析.冰川冻土,2009,31(6):1011-1018.安迪,李栋梁,袁云等.基于不同积雪日定义的积雪资料比较分析.冰川冻土,2009,31(6):1019-1027.惠英,李栋梁,王文.河套及其邻近不稳定积雪区积雪日数时空变换规律研究.冰川冻土,2009,31(3):446-456.黄菲,李栋梁,汤绪等.用过程透雨量确定的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特征.应用气象学报,2009,20(5):,Hui Wang,Miao Liu. Estimation of precipitation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in rainy season over Qinghai -Tibet Plateau.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2009,1(2):0099-0106.李栋梁,柳苗,王慧.高原东部凝结潜热及其对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高原气象,2008,27 (4):713-718.李栋梁,钟海玲.我国沙尘暴的气候成因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科学环境,2007,27(1): Shi,Yongping Shen,Ersi Kang,Dongliang Li,Yongjian Ding,Guowei Zhang,Ruji Hu. Recent 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 in northwest China. Climate change,2006,DOI Mao-Cang,ZHANG Yong-Jun,LI Dong-Liang. Natural Disasters along the Qinghai-Xizang Railway and Their Predi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 49(5):1196-1200.李栋梁,何金海,汤绪等.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ENSO 循环的关系.高原气象,2007,26(1):39-46.李栋梁.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高原气象,2006,25(6): Hongchao,LI Dongliang,HU al.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ic trend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pan-evap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last 40 years over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50(12): 1235-1241.李栋梁,钟海玲,吴青柏等.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变化分析.高原气象,2005,24(3): Hongchao,HU Yinqiao,LI al. Seasonal transtition and its boundary layer characteristics in Anduo area of Tibetan Plateau.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5,15(3): 239-245.李栋梁,郭慧,李跃清等.青藏高原及铁路沿线地表温度变化趋势预测.高原气象,2005,24(5): Dongliang,Guo Hui,Wang of Sunspot Cycle Length and CO2 on Air Temperature along Qinghai-Xizang Railway and air temperature’s Trend Predic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4, (supp):131-141.李栋梁,李维京,魏丽等.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8(1):71-83.李栋梁,魏丽,蔡英等.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冰川冻土,2003,25(2):135-142.李栋梁,吕兰芝.中国农牧交错带的气候特征与演变.中国沙漠,2002,22(5): Dongliang,JI Guoliang,LU Lanzhi. The impac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urface heating field intensity on the Northern Hemispherical general circulations and weather and the climate of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1, supp. 390-399.李栋梁,谢金南,王蕾等.甘肃河东年降水量的周期变化.高原气象,2000,19(3):295-303.李栋梁,张佳丽,全建瑞等.黄河上游经流量演变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水科学进展,1998, 9(1):22—28.李栋梁,章基嘉,吴洪宝.夏季青藏高原下垫面感热异常的诊断研究.高原气象,1997, 16(4):367—374.李栋梁,谢金南等.中国西北夏季气温变化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响应的诊断与数值试验.气候与环境研究,1997,2,(4):377—385.李栋梁,谢金南,王文.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异常研究.大气科学,1997,21(3):331—340.李栋梁,章基嘉,吴洪宝.青藏高原OLR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高原气象,1996, 14,(2):259—268.李栋梁,彭素琴,姚辉.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的气候特征.大气科学,1995, 19(2):192—199.李栋梁,姚辉.中国西北夏季降水量与500hpa纬度场的特征分析.气象,1995,21(11):22—26.李栋梁,吴洪宝,章基嘉.中国夏季月平均气温异常研究.高原气象,1995, 14(2):165—175.李栋梁,彭素琴.兰州温度变化的气候特征.高原气象,1993,12(1):18—26.李栋梁,彭素琴.中国西部降水资源的稳定性研究.应用气象学报,1992, 3(4):451—458.李栋梁.中国大陆OLR与西北夏季降水.气象学报,1992, 50, (3):355—359.李栋梁,陈丽萍.河西走廊黑河流量的气候特征及其预报.应用气象学报,1991,2(3):319—324.李栋梁,陈丽萍.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东亚环流及西北初夏旱的关系.应用气象学报,1990,1(4):383—391.李栋梁.中国大陆地区的OLR与厄尔尼诺现象.高原气象.1990, 9,(4):412—417.
生命科学最大的基础工程 生物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风起云涌,70年代出现的重组DNA,使得人们有可能按照需求生产出基因工程的药物。到了80年代,转基因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动物的产量和品质。90年代有代表性的进展就是克隆技术,使得重组生命成为可能,这是很伟大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正如未来学家所说,信息技术使我们能够做的更多做得更快、更好。但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有可能改变人类自身,改变未来社会的发展,其影响更重大。从总体上看,生命科学无论从揭示未知领域的广度深度,从产业化的巨大前景,保证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强身健体的需要,还是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因此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是很有道理的。 人类基因组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里的一项最大的基础工程。生命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要理解生命,战胜疾病,提高健康,就必须对控制生命的遗传信息有所了解,而且不是支离破碎的了解,是整体化的了解。所谓基因组是生命遗传信息的总合,它不是个体基因的概念,它是所有基因在一起,再加上那些调控基因的遗传信息。这个项目的驱动因素也是双重性的,一个是科学家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像任何其他基础科学一样;另外一个巨大的驱动力就是人类健康的一种需求。 生命科学要揭示的奥秘很多,整个框架搭起来的过程就是从具象到微象,从大到小,由表及里,但到达"里"以后发现,对个别的孤立的分子进行研究,恐怕不能揭示其中的规律,这样就从分析进入到综合。进入到人类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全新形态,即大科学形态,系统科学形态,交叉科学形态。人类基因组揭示的信息量大概只有天文的数字可以与之相比。如果把生物的变异性考虑进去的话,这种海量信息的储存、分析、传输,收集,把信息从数据变成知识,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数学等加入进来,所以生物信息学产生了。要在同一时间研究所有的基因、所有的蛋白质的表达和相互作用,是一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了进行这样的分析,新的平台就要发展,比如生物芯片,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可以把人类的所有基因,将来可能发展到所有的蛋白,都放在这个小的平面上,用定型化来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当今的生命科学的大科学平台,为我们揭示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可能。破译"天书"只为造福社会 经过全球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家的努力,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框架测序,大概再过两三年,到2003年就可以把人类基因组的精细的序列完成。中国科学家承担的的1%的任务完成得还是非常优秀的,在6个国家中最早地完成了自己应该承担的区域的精细测序。也就是说,第一份人类的遗传"天书"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是我们还不怎么读得懂。现在提出功能基因组计划,就是要理解这个"天书"里说的是什么内容,"天书"上的信息是怎么表达的,这种表达又是如何控制的,这种表达、控制和环境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当中又是怎么样变化的。 人的生老病死这些活动,实际上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意义最后还是体现在对人类的实际贡献上,尤其体现在对人类重大疾病的防治上来。这里又有一个医学基因组问题。基因组是有变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为遗传信息的变异奠定了基础。为什么在一些人群和家族中比较容易发生某些疾病,比如高血压、肥胖症等。据调查,目前中国人中有25%超重,少儿肥胖者达7-8%,而且增长速度很快。这里既有遗传因素又有其他因素,医学基因组学就是要搞清那些遗传疾病的原因及其防治办法。由于人的千差万别,对于疾病的易感性,对药物的反应性包括对疗效的反应性和对副作用的反应性,都跟遗传信息的变异有关,所以,不仅要"天书"读出来,而且要把人群、个体之间主要差异,就是把"天书"里的那些符号识别出来。 基因技术提供无限商机 基因技术对医药行业来说是提供了无限商机,一部分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可以直接用来做药,大多数基因蛋白质的产物可以用来筛选药物。化学药物在身体里作用的靶点,主要是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以前是先有化合物,再来一点点识别这个化合物作用在哪些靶位上。现在反过来了,先知道那么多的靶点,再来筛选化合物,这样药物发现的速度就加快了。识别疾病基因就使疾病的诊断进入到基因诊断阶段,对异常的基因进行替代,就产生了基因治疗。 人类基因组发展到今天,主要就是从整理天书到真正的生物学功能,然后应用于人类的治疗疾病、健康和医药上。人类基因组计划也推动了对其他生命基因组的研究,推而广之,还包括了对简单生命体的基因组,比如大肠杆菌一直到植物,比如水稻再到动物的研究。仅仅看到人类基因天书,很难理解为什么是人类,什么让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把生命天书拿出来,从最简单的生命体到最复杂的人类生命进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命体的遗传特性,拿出来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在基因组水平进化的规律,了解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怎么样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这个计划的带动对解析生命科学的最复杂问题如进化、发育、脑功能等,都有巨大作用。 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过去几十年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基因组科学在很落后的情况下,争取一个很快的发展。因为基因学科是带动学科,中国的科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整合、发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应该说,人类基因组的参与,开始是跟踪,后来是参与,后来是人类疾病的研究,如果说人类疾病组的研究我们还只是补充、跟踪、参与,那么,水稻基因组的研究,我们就是主角。目前,多个课题研究进展顺利,预计2002年这些成果都可能以长篇论文的方式,在国际上最著名的重要专业刊物上发表。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分子生物学跟基因组的工作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前沿学科,我们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从耳聋的基因到血压基因、指趾基因,从白血病、肝癌到肌体瘤、鼻咽癌等等。实际上,在肿瘤基因方面,中国是国际上最早涉及的国家之一。基因研究的成果,在医学科学上起子一个很大的带动作用。 在前沿生物高科技领域,中国科学家能产生任何一种已知的生物药品。我们已经掌握了20多种生物克隆的核心技术,新近的克隆羊、克隆牛,已有成功的报道。转基因已走进生产领域,国内的基因棉花,可以和国外的转基因棉花一决雌雄。生物信息学平台已初步建立起来,而且形成一些自己的特色,在其它墓因组的研究中都已得到很好的发挥。 把知识变成经济竞争力 虽然中国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非常喜人,但离国家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加入WTO就暴露出我们的差距非常之大。在生命科学领域,我觉得有两个重要课题:一是如何提高农业的品质,另一个如何把国家的制药工业搞上去。 中国农业的效率、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够,农民富不起来,科学界有责任啊!如何让农产品不仅是数量上,而且是质量上提高,同时不要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只能靠科学技术。农民正眼巴巴地等着科技人员去解决农业生产上许多问题。农民富不起来,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一句空话。这是吃饭的问题。 再看吃药的问题。现在中国虽然是药物生产大国,但是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很低,我们的研究能力、创新药物能力很低,90%以上都是仿制药物。我们在国际中药市场上只占3%的份额,严重落后于日本、韩国等国。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总体上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危性传染病,营养性(营养缺陷)的疾病也会逐步消失,将来退行性疾病会成为主要的危害。包括老年痴呆症、器官功能退化等。还有代谢性疾病,如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脚颤,糖尿病等等。生老病死,由盛到衰,衰就是人体在衰老过程中的器官功能的减退,并由此引起的疾病。此外,还有外伤、器官损伤等等,进行组织和器官的再造,由此产生一个重大需求。面对这些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障碍时,就提出了一种医学,叫"再生医学",包括减缓衰老和替代人体衰老的器官。完全由非生命材料造成的人工器官,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器官再造就成为很引人注目的生物技术发展的新潮流。在这一过程中,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提供了一个条件,带来了医学新的曙光。 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把我们基础研究所积累起来的知识,要变成产品,变成市场,变成经济上的竞争力。这里首先需要科研人员转变观念,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参考资料:回答者:tianzhu345 - 门吏 三级 6-12 19:38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2 个人评价 好100% (2) 不好0% (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用小四号黑体,空两格,并单独成行。各参考文献用序号[1] [2] [3]标明,序号后不用标点。“参考文献”的内容用小五号仿宋体,具体顺序为:作者(译者)名、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日期。“参考文献”仅列最主要的文献。
▲附件一: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只选录正文中所涉及到的最主要部分,未正式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且必须以对应的形式出现。
一、引用的文献如为期刊,按下列顺序书写(包括标点符号):
序号作者姓名(多个作者之间以“,”分隔,三人以上只列三人,后加“等”字),(如为翻译的还应注明译者姓名).题目(不用书名号)[文献类型标识](用“[]”表示).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②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62-67.
二、如引用的文献为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按以下顺序书写:
序号作者姓名. 题目[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⑤刘国钧,陈绍业,王凤.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如引用文献为报纸文章,按下列顺序书写:
序号作者姓名. 题目[文献类型标识]. 报纸名(不用书名号),出版日期(版次).
例:③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四、如引用为电子文献,按下列顺序书写: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是的。感觉两个人在进行直接的对话,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慨。让人觉得肖战是一个很暖心的人。
肖战晒《余生》拍摄随记,写小作文给“顾魏”好真挚,是真实的。这并不是肖战第1次拍摄随记,也不是第1次写小作文,肖战为自己所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写过。
一、肖战写小作文给顾魏
在这部电视剧播出的第1天,肖战就在平台上发送了自己写的小作文,而小作文里面的言语可以说是非常真挚的让不少人都泪目。从小作文中可以发现肖战有所成长,并且很怀念那个时光,所以很多的粉丝是非常感动。肖战在这个小作文里表达了对顾魏的想念,并且询问顾魏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否想要改变,而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是否真的喜欢。其实从这个小作文里也能发现肖战是比较羡慕顾魏的,而且对于肖战来说这也是最理想的工作。如果肖战没有当上明星,那么现在可能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设计师,在自己的领域里熠熠生辉,就像顾魏在医学领域里散发光芒一样,所以肖战写的这篇小作文可以说是非常真挚的,带有强烈的情感。
二、这就是真实的肖战
在小编的心目中,肖战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人,感性却又带着理性,能够感性地看待人物中的每一个角色,又能够理性的区分开现实与梦境。肖战写的这篇小作文可以说是非常真挚的,在这篇小作文里,仿佛是诉说顾魏的内心情感,但却又表达了肖战现在的心理状态。因为顾魏在影视剧里经历过的事情与肖战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其实是差不多的,都面临着一些小事故,并且在事故后都有所颓废,但肖战已经走过来了,所以小编相信顾魏也会走过来。
最后,小编个人是比较喜欢肖战的,也期待肖战所演的每一个角色,更期待肖战为这个角色写出的小作文,因为在看这些小作文的时候,就能够了解到不一样的肖战。
补充体力。顾魏是真的很爱医生这个职业,他连出去玩带的书都是医学方面的,顾魏医生平时工作很忙,忙到没有时间吃饭要喝葡萄糖,对于外科医生来说,顾魏医生每天药连轴做好几台手术,他要忙着查看每个患者的情况,还要写论文,写各种报告,开各种研讨会,制定各种手术计划。
跟杨紫两个人的吻戏就隐藏了很多的小细节,还有他们两个人对话的时候真是情意满满
医院目标责任书(通用7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责任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责任书是写明责任范围、职责的文书。责任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医院目标责任书(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了强化目标管理,进一步落实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条线分管对各村卫生室人员的责任,根据船山区卫生局的有关目标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院公共卫生分管领导工作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工作要求:
1、在院长的领导下,分管全院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免疫规划、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传染病管理、精神病管理、卫生监督共11项工作。
2、制定本年度公共卫生的工作计划-村卫生室目标任务书,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院长卢智标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公共卫生科科长魏娜负责业务指导、落实项目考核和情况汇总,传染病管理、卫生监督管理;向鸿英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孕产妇管理、儿童管理;龚桃梅负责免疫规划、精神病管理;杨贵琴负责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
4、各相关负责人挂片区包干:魏娜负责11村、12村、13村、14村;向鸿英负责15村、16村、17村、18村;龚桃梅负责1村、2村、3村、4村、5村;杨贵琴负责6村、7村、8村、9村、10村。
5、掌握辖区内各村卫生室人口数、建档数、患病数、死亡数等指标,督促村卫生室人员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网上信息。
6、搞好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栏、影视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健康教育工作,确保每两月更换一次宣传栏。及时上报公共卫生报表。
7、与村卫生室人员协作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按要求在电脑上录入体检信息,及时通知患病人员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8、督促村卫生室人员对辖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年1次免费体检,每年4次以上随访工作,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
9、掌握辖区0-7岁儿童数,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冰箱温度记录;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销毁记录。严格按照程序接种,避免免疫空白。按时上报I类、II类疫苗报表和AFP、新生儿破伤风、麻疹报表。
10、掌握辖区内孕产妇数、儿童数,做好建档、随访、体检工作,督促村卫生人员做好叶酸发放,孕期保健,产后访视等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报表。
11、及时掌握本地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制订出预防措施并做好疫情上报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作好传染病的预防、隔离和消毒工作。定期为院内医务人员、村卫生人员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的防治宣传培训工作。
12、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数,督促村卫生室人员做好随访工作,进一步完善重症精神病人管理系统的录入工作。
13、协助上级机构开展年检工作,做好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的检查督促工作。
二、考核:
1、办法: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以上级半年、年终检查结果为准,参考平时工作成绩。
2、时间:每半年一次。
三、奖金与惩罚:
1、从事公共卫生人员按照每项200元计算。(防接种人员另加II类疫苗月总额5%计算)。
2、上级考核单项获得年终第一名奖励3000元;第二名1000元;第三名500元。
3、若未按要求完成,最后三名扣发200元/项。
责任书一式二份,医院和相关责任人各执一份,从20xx年1月1日起执行。
责任人:
日期:
为确保xxxx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巩固和发展爱国卫生工作成果,营造整洁优美的办公和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单位文明建设,根据《xxxx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x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行业卫生标准》,特签订20xx年度爱国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目标任务
1、对所属干部职工进行爱国卫生宣传,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本组日常工作中,认真实施单位年度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全面落实爱卫办布置的各项任务、活动。
2、认真落实我局各项卫生制度,动员并组织所属成员参加单位卫生工作。
3、室外做到四无:无乱丢废物、无痰迹、无污水、无烟头;室内做到三好:窗明几净卫生好、物品摆放整齐好、文化美化气氛好;厕所做到无蚊蝇蛆虫、无污垢、无异味。
4、抓好xx从业人员管理工作,督促所属成员按时参加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发现疑似五病病例人员及时汇报。
5、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单位统一组织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抓好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能力操作的达标率。
6、配合市爱卫办对所属成员进行各类教育活动,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宣传落实工作,确保我单位所订的有关指标落实。
7、保护绿化,无攀折、损坏绿化现象,努力做好本局管理范围内的绿化工作。
8、按要求做好本单位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组织所属成员积极参与除四害活动。
9、落实控烟措施,积极参与单位开展的无烟单位创建活动。
10、要根据目标责任书签订的内容和各行业标准,结合本局实际情况,研究部署,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二、奖惩
对在创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履行工作职责或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影响创卫工作大局的单位,除扣除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相应分值外,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责任人:
日期: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真正把“预防为主,群防群治,奖优罚劣,确保安全”的方针,作为兴院立业之本,建立起有力而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完成今年的安全目标责任中规定的各项指标,按照层层包干,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本责任书、供责任方遵照执行。
一.安全生产考核指标
l.工作人员伤亡事故率为零
2.重大设备责任事故为零
3.医疗事故为零
4.医院被偷损失事故为零
二.职工安全素质要求
1.持证上岗,依法行医
2.司机持证上岗率百分之百
3.职工普法教育率,职工安全教育率都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4.聘用工作人员上岗前,安全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受教育率应达到百分之百。
三,规范作业和标准操作方面
l.安全防范措施和医疗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应按规定配备齐全并妥善保管,坚决不留半点事故隐患,
2.严格按医疗规程操作,发现问题立即排除
3.无条件执行医院有关停电检修或限时排除设备故障等有关的指令。
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方面
1.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不论发生何种事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医院报告.
2.严格执行车辆设备保养制度,定期加机油、刹车油等润滑剂。
3.严格执行执行岗位责任制,严禁酒后行医,严禁当班时擅离岗位。
4.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人员开车,
5.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五.奖惩办法
1.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科主任为本书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科的安全生产负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和贯彻执行等工作。
2.年底由医院安全领导小组会同医院其他部门对责任书有关条款进行考核,并按有关规定给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未完成责任指标或发生事故的,同样按章处罚。
3.本书由医院安全领导小组解释.并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责任人:
日期:
甲方:
乙方:
按照公司薪资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的精神,为了加强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推进医院品牌建设。充分体现高能高薪的原则,落实总公司提出的目标任务,经双方议定,本着责权利统一、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本目标责任书。
一 、甲方聘任乙方为职位,在甲方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
二、本目标责任书期限:
本目标责任书自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期限壹年。
三、目标任务
(一)经济指标
1、经营目标:基本任务4800万元;冲刺目标任务5760万元。
2、业绩增长率:20%;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绩效分1分。
(二)管理指标
1、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指标:
①医疗质量综合分数95分达标。每月以公司质量管理综合检查评分结果为准,每下降1分,扣绩效分2分。
②病人满意度95%达标。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绩效分1分。③病人中肯投诉例数0达标。每发生1例,扣绩效分1分。
2、医疗安全考核指标:
①医疗纠纷不超过5宗。每超过1宗医疗纠纷,扣绩效分5分。
②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达标。每发生1起医疗事故,扣绩效分10分。(经济损失另计)。
③在用设备完好率100%。每发生1宗人为设备事故,扣绩效分5分。(经济损失另计)。
3、费用控制考核指标:
成本控制在年初预算之内;每上升1个百分点,扣绩效分1分。
4、固定资产管理考核:
①固定资产完好率100%。每下浮1个百分点,扣绩效分1分。②坚持盘点,建立台账,及时完善变更,使所有资产管理在控制范围之内。出现差错一次,扣绩效分1分。
5、团队管理可考核:
①关键岗位人才流失率≤15%。每上升1个百分点,扣绩效分1分。②全院员工培训计划完成率95%。每下浮1个百分点,扣绩效分1分。
(三)绩效考核打分表:
四、绩效工资与奖金
乙方实行年薪制,年薪为25万元/年;每月固定发放基本工资1。0万元/月,其余部分为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70%用作季度业绩指标考核,次季度第一个月25日兑现,其中绩效工资30%用作年度管理指标考核,次年元月25日发放;奖金根据乙方业绩超额完成情况年度核算发放。
1、绩效工资:
(1)计算公式:
季度:考核分数/100绩效工资金额70%;年度:考核分数/100绩效工资金额30%;
(2)季度业绩指标100%完成任务,绩效工资全额发放;未完成任务,按照考核分数/100绩效工资金额70%发放;年末完成整体目标任务,将一次性补清季度考核未完成部分扣除的绩效工资。
2、奖金:
为鼓励乙方超额完成20xx年的基本任务,超出基本任务部分按10%比例提成奖励;奖金上不封顶,每年末核算,次年元月底发放。
五、乙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甲方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及乙方的岗位意向确定乙方的岗位为人力资源部总监,乙方必须在甲方公司的法定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以甲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为准),全面负责医院的.运作管理,统率全院员工,不断学习新技术,提升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统筹各科室与部门,稳定员工队伍,提升业绩增长,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控制内部整体成本,维护管理固定资产,并提升设备仪器的利用率,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顺畅,完成经营目标,实现利润的不断增长。
2、乙方的工作职责、事项由甲方依乙方的职务及乙方的能力及甲方需要进行分派。
3、乙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甲方公司章程、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合法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4、在本协议履行期间,乙方个人不得从事与甲方相竞争或损害甲方利益的活动。
5、乙方不得将甲方的秘密(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客户资料)擅自公开或出让。
6、甲方可依据工作需要组织乙方参加必要业务知识培训,乙方必须按时参加。
7、乙方连续三个月考核分数低于60分,甲方有权进行调岗、降职或降薪,必要时予以辞退。
8、乙方超额完成工作目标,考核合格,享受相应的奖金提成。
9、乙方对于甲方的任何决策有建议权。六、乙方的薪资与考核原则
1、乙方的薪资由固定工资、任务工资、提成奖励组成。
(1)薪资标准为25万元/年;其中固定工资万元/月,固定工资考核指标:出勤率100%(含迟到早退),次月发放;
(2)乙方的绩效工资和提成奖金依据甲方当年经营政策规定考核后发放;
2、乙方的工资含各种工资性津贴、补贴、社会保险、电话费、交通费等。
七、附则
1、甲、乙双方应认真、全面履行合同,如因本责任书的相关事宜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交甲方董事会裁定。
2、主要附件:《保密协议书》、《聘用合同》,和其他附件作为本责任书的组成部分,与本责任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本责任书一式二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签约日期:
一、指标评价
1.床位使用率≥85%。
2.术前平均住院日≤4天,平均住院天数≤12天。
3.甲级病案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
4.住院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85%。
5.为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5%。
6.院内感染率≤10%,院内感染漏报率≤20%,传染病报告率100%。
7.临床用血科学、合理、安全,成分输血>90%以上。
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9.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10.所有死亡病例均进行死因登记报告率达到100%,及时率达100%。
二、医疗质量
1.建立科室医护质量考核管理办法,按月、季度、年度进行考核,并建立医疗质量考核档案。
2.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医务人员知晓率100%。
3.对急诊患者先救治后缴费,施行首诊首科负责制。
4.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5.开展单病种费用控制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永久性起搏器安装术、肺心病)。入组率≥50%。
6.积极开展院感监测,合格率≥95%。
7.处方合格率>90%。
8.执行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制度,杜绝重复检查、不合理检查。
三、服务质量
1.“病人选择医生”、“医疗服务费用清单制”执行率100%。
2.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住院患者告知率100%。
3.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
4.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率低于1%。
5.人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含医保)费用与上年增长应低于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
四、药学管理
1.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38%以下。
2.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生素选用品种及给药方案正确、合理,并实行三级管理;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55%。
3.抗生素使用药敏试验细菌培养率达86%。
4.开展药物不良监测工作100%
5.临床用药不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量的80%。
五、科学管理
1.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下发文件保管完整。
2.开展应急演练2-3次。
3.考勤表齐全,全科出勤率95%以上,科务会、周会有记录,按时传达。
4.开展“大练兵、大比武、三基三严”考核人数达98%,合格率90%。
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达到卫生厅要求学分。
6.及时上报科室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
7.开展“世界无烟日”创建“无烟医疗机构”活动。
8.健全个人和科室业绩考核档案,对医务人员施行不良执业行为年度累计积分管理制度。
9.三级医院等级复审所有项目达标率≥98%。
六、安全管理
1.科室协助总务科做好防火、防盗,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
2.医疗废物管理符合要求。
3.认真落实十大安全目标各项指标。
七、科研指标
1.承担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
2.发表论文3篇以上,核心杂志1篇。
3.开展2-3项新技术,(包括成果引进与推广),其中1-2项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八、医疗扶贫
1.完成医院下达的卫生扶贫、医疗救助、重大疫情控制、救灾防病等任务。
2.完成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不少于5人次。
3.“相约健康社区行”义诊咨询活动不少于2次。
责任人:
日期:
20XX年是光辉的一年,是医院取得快速发展的一年。卫生院在医疗安全质量万里行开展之后,紧接着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厅开展的百镇千村示范卫生院评审,通过各级专家领导的检查和指导,同时院领导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高度重视,在20XX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工作流程、应急事件处理和科室协调方面仍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为了在20XX年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完善医疗质量,加强医疗服务,确保医疗安全,经院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了《洑水镇卫生院收费室20XX年目标任务责任书》,该责任书必须由甲方(分管院长)和乙方(收费工作人员)签字为据,以表卫生院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一、责任人:分管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收费工作人员为第二责任人。
二、责任范围:
第一责任人对卫生院的收费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对治理乱收费和收费时出现的问题负有管理责任,收费人员应自觉接受卫生院对收费工作的组织、检查、指导,在卫生院内部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目标任务:
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2、严格按孝感物价收费指南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和办法予以收费,实行价格公示。决不允许擅自设立项目收取各类费用。
3、认真做好门诊统筹报表和日报表,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表相符。
4、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现金过夜不得超过3000元,如超过限额应存入银行。
责任人:
日期:
为认真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根据医院20XX管理方案,签定本年度财务科目标工作责任书。
一、目标任务
1、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全年召开科室会议不少于四次。
2、认真执行医院会计及统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3、按时核算工资奖金并及时发放。
4、积极宣传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知识,认真做好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帐工作。
5、加强对医保农合的财务检查,加强对收费室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6、督促收费人员按时存行,收费人员的各种报表应及时准确填报。
7、加强收费人员的现金管理,发生贪污、挪用收费款的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8、认真做好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9、协助院长搞好医院财经管理。
10、其他未尽事宜按上级相关规定执行。
二、其他工作及考核办法
按医院20XX年管理方案和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三、此责任书一式两份,医院与科室各执一份。
四、此责任书从签字之日起生效。
责任人:
日期:
自媒体环境下的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评价论文
摘要 :为评价自媒体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随机抽取3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A实验班采用自媒体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法,B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期末统一终结性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A、B实验班在基本概念掌握程度方面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使用专业数据库获取文献的比例以及文献评价能力均高于对照班。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未来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过程性评价;自媒体
自媒体是近年来新生的信息传播工具,又称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间提供与分享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及信息的载体和平台,如QQ、微信、微博、论坛等[1]。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同时,自媒体也逐渐参与医学教育[2,3]。过程性评价是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表现,具有过程动态、反馈及时、方式灵活、可持续性为特点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4]。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促使我们思考如果能够将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融合在一起,将可能实现过程性评价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我们在循证医学教学实践中采用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期提高医学生循证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为医学相关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从8个教室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教室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班级为A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评价班级为B实验班,采用一般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为对照班。期末进行统一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两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期课程成绩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1.2实施方法
1.2.1优化教学内容循证医学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部分,选择总论部分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①绪论;②如何提出临床循证问题;③循证文献资源检索;④评价和筛选文献;⑤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⑥Revman软件的使用;⑦后效评价。通过以上七个部分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循证实践的链条和系统观念。对照班级与实验班授课内容一致,但没有开展如下所述的过程性评价和自媒体使用指导的过程。1.2.2实施过程在上述提出的七个部分,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四个部分开展形成性评价:①提出临床问题部分:提出一个好的可以回答的问题是循证实践最关键的`步骤;②在评价和筛选文献部分:要求学生在上述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查阅文献,筛选文献并对其中进行精读的1-2篇文献根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阅;③讲解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之后,要求学生试写系统评价计划书;④使用Revman5.0软件初步进行meta分析,并能够对结果进行解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讲解每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应的作业。A实验班通过微信或QQ群提交作业,指定专业老师实时在线给予解答和点评,及时提出进一步修改建议;B实验班按照班级为序,班长收齐每个同学的作业之后,交给老师评阅,教师在评阅的过程中指出不足之处,随后在上课时针对共有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应指导。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课堂讲解,不布置作业,仅对有疑问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学生如有使用自媒体的情况不进行干预。1.2.3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统一试题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试卷得分为百分制。同时要求学生填写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表,内容包括对常见循证医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常见循证医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文献查阅和评价情况。1.2.4数据的统计分析收回问卷后,经过核查,将数据输入Epidata数据库,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研究对象均为大学四年级学生,使用教材均为王家良主编的《循证医学》,各班的授课内容课前经过认真集体备课,三个班级的老师授课内容一致,课程进度均为每周3学时,课程讲授10周。QQ或微信由教研室的老师共同使用。A实验班、B实验班和对照班三者在学生性别、年龄、前期综合成绩、手机自媒体的使用情况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2.2A实验班学生自媒体参与教学情况A实验班学生接触循证医学课程之后,教师与学生建立了QQ或微信联系,建立循证医学群。从图1中可以看出师生交流的情况在教学开始后2-3周开始活跃,7周之后进入交流最活跃的的阶段。2.3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通过调查结果比较A实验班、B实验班和对照班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2),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最佳证据、异质性检验等概念掌握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在meta分析、Cochranelibrary、Revman软件、患者意愿、发表偏倚、RCT等概念掌握程度有统计学差异,且A实验班、B实验班学生掌握程度达到清楚等级的要高于对照班。2.4循证医学文献资源使用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以下4个问题的回答情况(见表3),可见三组在阅读医学文献参与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阅读文献的途径和是否对医学文献进行评价3个方面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可见A实验班和B实验班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h及以上的时间段,对照班主要集中在2h以下的时间段,实验班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要长于对照班。实验班89.8%和88.4%的学生通过专业数据库获取医学文献,对照班学生获取医学文献通过专业数据库的占73.5%。说明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阅读专业医学文献的能力.3讨论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也进入大学校园。因此,如何将教学与网络媒体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探讨的一个热点[5,6]。自媒体因其方便灵活、交互及时、携带方便的特性已经和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研究显示,自媒体在医学教学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单成祥研究表明自媒体用于健康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7]。微信或QQ等软件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可以随时留言随时回复,融合文字、语音、视频、图片、文档等多种方式,对于师生双方均较为方便,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自媒体在人群中广泛使用,由于其提供信息的多样化、使用者信息传递个体化已经逐渐应用到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化的信息传递,实现了教与学的实时互动。通过微信和QQ群在线提交作业,极大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与传统教学方法等到下一节课给学生集体解答问题相比较,运用在线师生互动,老师能够更加详细地指导每一位同学,针对具体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回答,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师的指导价值突出体现,同时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有助于转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在线学生提问题的数量较多,且时间相对集中,而教师数量有限,影响了回复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学生提的问题各式各样,教师要对所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巨大的知识储备,要熟悉临床医学的各种知识,如果能有临床医生参与在线指导,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较,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使得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了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展示出互联网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优势,尤其应用在循证医学课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未来临床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琼芳.自媒体时代对健康传播的启示[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9(6):474-476.
[2]胡洋,刘秀荣,魏娜,等.北京健康教育工作者微博等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7):641-642,645.
[3]万均,许博文,梁运存,等.电子产品辅助医学生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J].基础医学教育,2107,19(1):68-71.
[4]冯磊,吴静,邬敏辰,等.过程性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106,18(12):970-972.
[5]朱志成,王松梅.自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J].医学与哲学,2015,36(4):91-93.
[6]SHAHR,CHAUHANN,GUPTAAK,etal.Adolescent-parentconflictintheageofsocialmedia:casereportsfromIndia[J].Asi-anJPsychiatr,2016,23(7):24-26.
[7]单成祥,裘年存,仇明,等.微信辅助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630-632.
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医学论文的撰写要非常的严谨。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欢迎阅读我整理的关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钟国芳,翟琳怡.建立对医院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机制的`框架设想[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3):2-4.
[2]魏双跃.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J].黑龙江史志,2013(19):141.
[3]魏娜.医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探析[J].档案天地,2014(S1):113-115.
[4]启勇,王杰宁,鄢惊雷.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1):57—58.
[5]吕杰,刘从森,陈勇,等.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7):611.
[6]李秀真,薛庆节,吕厚东,等.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853-854.
[7]佟伟,李宏伟,董颖,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781-3782.
[8]于淑池.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0,13(1):165-167.
[9]李尧清.外科性科研动物实验完成情况分析[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20(1):48-50.
[l0]王鹏,张作岭“顾客”及其需求: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田成人教育,2008(8):29一30.王慧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学生观[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施寿康.“预防医学”是培养全科医师的一门必修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5(1):25.
[12]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13]孙宝志.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及其借鉴[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1-4.
[14]周中.加强预防战略意识,促进非预防专业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1992(6):15.
[15]李宁秀,何挺蔚,刘朝杰,等.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3):159-160
[16]纪艳,朱海燕.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任务的预防医学课程改革[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2).
[17]王飞,沈利.病原生物学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结合教学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186-187.
[18]李水红,段元润,赵飞骏,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9):749-750.
[19]李星云,钟民涛,刘欣,等.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微生态学杂,2013,25(7):382-383.
[20]刘英杰,黄红莹,许国强,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59.
[21]黄永昌.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第三次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