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期目录 主诉、症状与诊断的文化相关性(英文)John E. COOPER;如何干预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英文)王继军;江开达;张天宏;Huijun LI;Kristen WOODBERRY;Larry SEIDMAN;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痴呆的系统综述(英文)姜丽娟;苏立杰;崔慧茹;任娟娟;李春波;中国农村严重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英文)姜春玲;李献云;费立鹏;许永臣;抑郁障碍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与自杀行为的关系(英文)李宏伟;高镇松;吴强;黄佩珊;林春湖;陈耿谊;汉族女性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利培酮治疗所致闭经的危险因素(英文)陈海支;钱敏才;沈鑫华;杨胜良;杨剑虹;宋娟芬;费小聪;陶百平;宋宝华;任丽华;沈仲夏;儿童抑郁症可以用抗抑郁药治疗吗?(英文)杜亚松;儿童抑郁症的干预(英文) CRAIGHEAD;“三联性”感应性精神病1例(英文)杨志磊;徐健能;陆敏;刘登堂;徐一峰;江开达;考虑均值无法解释的其他方法:分位数回归在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应用(英文)Benjamin Lê COOK;Willard ;精神卫生法的贯彻实施需要有共识和操作规范(英文)谢斌;中国精神卫生法中的康复问题(英文)José.;
1 夏镇夷.张沅昌,粟宗华.全身麻痹性精神病之检讨:附51例病案之分析.中华医学杂志(上海版),1945,31: 夏镇夷.精神病在医学教育中之新动向.中华医学杂志,1950,36: 夏镇夷.脑囊虫病.中华医学杂志,1952,38∶ 夏镇夷.田寿彰,王善澄.应用氯硫二苯胺治疗中的合并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7,3: 夏镇夷.凌永和.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7,3: 夏镇夷.国产氯硫二苯胺治疗精神病初步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57,43: 夏镇夷.史鸿璋,张逢春,等.2000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858,4: 夏镇夷.边缘系统与精神功能.中华内科杂志,1962,10: 夏镇夷.精神病学研究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3,7: 夏镇夷.精神病院所见的脑肿瘤.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3,7: 夏镇夷.精神病的病理心理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3,7: 夏镇夷.学会在精神病临床工作中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6,10: 夏镇夷.忧郁症诊断分类的新动向.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76,3: 夏镇夷.关于器质性精神病的若干问题.精神系统疾病(副刊),1977,3: 夏镇夷,严善明.精神病学的临床科研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8,11: Hsia CY,Chang term follow-up study of Med J,1978,91: 夏镇夷,张明岛,马维祥,等.70例分裂情感精神病临床分析与随访研究.精神系统疾病,1978,4: 夏镇夷,徐韬园,张明园.化学治疗开展前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比较.中国精神疾病杂志,1979,5: 夏镇夷,张明岛.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家族遗传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9,12: 夏镇夷,张明岛.情感性精神病294例索引病例的家族遗传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9,12: 夏镇夷,张明岛,马维祥,等.704例情感性精神病随访研究和单双相分类探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0,13: 夏镇夷,张明园.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和现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1,14: 夏镇夷,江三多,贝国平,等.儿童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与遗传方式的探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2,8: 夏镇夷.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简介.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1,7(02): 夏镇夷,张明岛,江开达,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随负变化临床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3,16: 夏镇夷.精神病学的进展.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4,11: 夏镇夷.老年心理学.康复医学工程,1986,9: 夏镇夷.老年精神卫生.康复医学工程,1986,9: 夏镇夷.老年精神医学的现状和展望.见:老龄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150~ 夏镇夷,张明园,许昌麟.社区中内科心身疾病的调查.新医学,1987,18: 夏镇夷.老年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 夏镇夷,主编.英汉精神病学词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夏镇夷,主编.精神医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夏镇夷,徐韬园,张明园,等.实用精神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夏镇夷,颜文伟.生物精神医学八十年代新进展,上海精神医学,1989,1(1): 夏镇夷.精神分裂症的病毒假说和特殊脑损害假说,上海精神医学,1990,2(1):33.
不允许一稿两投。稿件须一式两份(作者自留复印件) ,附第1 作者单位介绍信、作者书面声明“未一稿两投”、每位作者签名,四者不可缺一。作者单位负责审查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未一稿两投和署名无争议。若属基金资助(写明基金编号) ,或国家攻关项目(写明编号) 。来稿在审修、印刷期间未经本杂志社同意不能改投它刊。某些数据已投别处发表的,应附来复印件。 文稿应数据可靠, 论点鲜明, 结论明确, 层次清楚, 文字简练, 书写工整。论著(包括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表和图的篇幅) 字数一般不超过5 千字。用国家规定的规范化汉字。必须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新药的临床试验要符合伦理学的要求。文稿尽量用计算机打印,注意斜体、大小写于上下角标,一式两份,并附软盘(请用新盘,寄出前请查杀病毒)。第1页仅写题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脚注和文章编号(由杂志社填写)等项,都另起一行。正文从第2页开始。层次系统用黑体标题,1,……,……,……。文字请使用4号宋体,倍行间距。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退修日期若超过2月 者, 则作新稿处理,重新登记收稿日期,逾3 月 ,视作自动撤稿。 凡来稿在接到该刊回执后6 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该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已含各数据库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 ,赠当期杂志1 册。该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另以电子期刊、光盘版方式出版。 地址:200030 宛平南路600号上海精神医学编辑部。
2013年01期目录 主诉、症状与诊断的文化相关性(英文)John E. COOPER;如何干预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英文)王继军;江开达;张天宏;Huijun LI;Kristen WOODBERRY;Larry SEIDMAN;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痴呆的系统综述(英文)姜丽娟;苏立杰;崔慧茹;任娟娟;李春波;中国农村严重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英文)姜春玲;李献云;费立鹏;许永臣;抑郁障碍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与自杀行为的关系(英文)李宏伟;高镇松;吴强;黄佩珊;林春湖;陈耿谊;汉族女性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利培酮治疗所致闭经的危险因素(英文)陈海支;钱敏才;沈鑫华;杨胜良;杨剑虹;宋娟芬;费小聪;陶百平;宋宝华;任丽华;沈仲夏;儿童抑郁症可以用抗抑郁药治疗吗?(英文)杜亚松;儿童抑郁症的干预(英文) CRAIGHEAD;“三联性”感应性精神病1例(英文)杨志磊;徐健能;陆敏;刘登堂;徐一峰;江开达;考虑均值无法解释的其他方法:分位数回归在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应用(英文)Benjamin Lê COOK;Willard ;精神卫生法的贯彻实施需要有共识和操作规范(英文)谢斌;中国精神卫生法中的康复问题(英文)José.;
196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7月至2002年1月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现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曾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12月赴日本千叶县浅井精神病院进修精神科临床医学。曾任和现任的主要学术团体职务有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精神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行为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物依赖防治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残联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麻醉品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上海市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委员,《上海精神医学》杂志主编,《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委,国际戒毒基金会第二届专家委员,环太平洋精神医学家学会会员,日本内观疗法医学会会员,《上海-大西洋精神药物优秀论文奖》理事、秘书长,《上海-夏镇夷精神医学奖》理事、秘书长等50多项。
不允许一稿两投。稿件须一式两份(作者自留复印件) ,附第1 作者单位介绍信、作者书面声明“未一稿两投”、每位作者签名,四者不可缺一。作者单位负责审查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未一稿两投和署名无争议。若属基金资助(写明基金编号) ,或国家攻关项目(写明编号) 。来稿在审修、印刷期间未经本杂志社同意不能改投它刊。某些数据已投别处发表的,应附来复印件。 文稿应数据可靠, 论点鲜明, 结论明确, 层次清楚, 文字简练, 书写工整。论著(包括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表和图的篇幅) 字数一般不超过5 千字。用国家规定的规范化汉字。必须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新药的临床试验要符合伦理学的要求。文稿尽量用计算机打印,注意斜体、大小写于上下角标,一式两份,并附软盘(请用新盘,寄出前请查杀病毒)。第1页仅写题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脚注和文章编号(由杂志社填写)等项,都另起一行。正文从第2页开始。层次系统用黑体标题,1,……,……,……。文字请使用4号宋体,倍行间距。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退修日期若超过2月 者, 则作新稿处理,重新登记收稿日期,逾3 月 ,视作自动撤稿。 凡来稿在接到该刊回执后6 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该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已含各数据库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 ,赠当期杂志1 册。该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另以电子期刊、光盘版方式出版。 地址:200030 宛平南路600号上海精神医学编辑部。
(1)首先建立上海市青光眼患者俱乐部(我国首家,1997年),从以往的单纯诊治青光眼的生物物理模式提升到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2)率先在国内开展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外路小梁切开术、非穿透小梁手术等治疗种类青眼光;(3)连续举办了5届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青光眼学习班,培训眼科医生数百名,遍及各省市;(4)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 (5)近五年负责承担科研课题有:中国-澳大利亚政府机构合作项目发展一种生物工程性微滤过装置长期治疗青光眼;卫生部甲类研究项目生物性微滤过装置治疗青光眼的手术实验研究;上海市科委课题眼局部血循环改善对青光眼视功能的保护作用;上海市科委课题内皮素诱导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负压吸引对小梁网组织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等。现带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4名;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4本,并担任中华眼科杂志、眼外伤与职业眼病杂志、眼科新进展、眼视光学杂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美中国际眼科杂志、上海医学、眼科学报、眼科研究、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等十多本杂志编委。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和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培养对象。
白春学,1979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师从著名呼吸内科学专家朱贵卿教授和罗慰慈教授攻读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师从著名呼吸内科学专家李华德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1989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为四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85年在日本进修结核病防治,1997~199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心血管研究所从国际著名危重医学和生理学家Matthay教授(美国生理学-肺杂志主编)做博士后研究。现为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肺科学会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中国负责人,美国胸科学会(ATS)科研促进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呼吸杂志》和《呼吸新视野》杂志主编,英国《Journal of Organ Dysfunction》、美国《Journal of Epithelial Biology & Pharmacology》、《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海医学》、《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肺病杂志》、《临床肺科》和《世界感染杂志》副主编,以及“美国呼吸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中华医学会英文版”和“中华医学会中文版”等多家杂志编委。
黄量黄量(1920年5月22日—2013年11月21日),女,出生于上海,有机化学家、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2年黄量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生化药厂工作;1943年从上海到重庆,先后在中央工业试验所和上海医学院(重庆)化学系工作;1946年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深造;1949年获得康奈尔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布林茅尔学院、康乃尔大学、韦恩州立大学和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56年回到中国之后进入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工作;1958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担任药物合成室主任;195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5年被聘为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科技大会“终身成就奖”;2013年11月21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黄量一直工作在科研第一线,从事过抗高血压、抗肿瘤、抗病毒、计划生育等药物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中文名:黄量国籍:中国出生地:上海市出生日期:1920年05月22日逝世日期:2013年11月21日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毕业院校:美国康奈尔大学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代表作品:《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人物生平1920年5月22日,黄量出生于上海市。1938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学习。1942年,黄量从圣约翰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生化药厂工作。1943年,黄量从上海到重庆,先后在中央工业试验所和上海医学院(重庆)化学系工作,担任化学助教,并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1946年,由原圣约翰大学化学系主任泰勒(Taykor)教授推荐,黄量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深造。1949年,黄量获得康奈尔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布林茅尔学院(BrynMawrcollege)(1949年—1950年)、康乃尔大学(1950年—1952年)、韦恩州立大学(WayneStateUniversity)(1952年—1954年)和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StateUniversity)(1954年—1956年)的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这些实验室里,她和化学家如勃郎奎斯脱(Bkomquest)、杰拉西(Djerassi)、温格(Wenkert)等合作,发表论文10篇。1956年,黄量放弃在美国的研究工作和生活,谢绝教授和朋友们的挽留,和丈夫刘金旭(畜牧营养学博士)及四岁的女儿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1957年2月,黄量来到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工作。1958年,在药物学系基础上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黄量任研究员。1960年,黄量担任药物合成室主任(—1983年)。1959年,黄量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80年,黄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黄量被聘为北京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7年,黄量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药学行业评审委员。2013年11月21日0时33分,黄量因病医治无效,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主要成就科研成就20世纪50年代,黄量指导研究并试制出了新中国第一个降血压药物——“降压灵”。她指导并参加了中国第一个鉴定的抗肿瘤药物“N-甲酰溶肉瘤素”的研究。70年代,她参加并指导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三尖杉酯碱的化学研究,三尖杉酯碱的半合成研究在中国首先获得成功。她还指导了对靛玉红衍生物的合成及研究,开发出了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药“甲异靛”。她与医科院肿瘤所合作,对食管癌的病因物质进行了研究,并组织研制了肿瘤预防、治疗新药“维胺酯”,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创制的维甲类药物的历史。中国第一个抗病毒合成新药“酞丁胺”就是她在研究抗病毒药物时与他人共同完成的抗病毒化合物。80年代,她首先成功地将具有男性抗生育作用的消旋棉酚拆分,并将高光学纯度棉酚提供给了中国国内外进行药理试验。“九五”期间她与戴立信院士共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在负责的子课题“手性黄皮酰胺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提出了生源假说及仿生合成路线并完成了16个立体异构体的合成,对相关立体化学问题也进行了研究。截至2013年12月,黄量在中国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近80篇。她还写了一些专著,介绍仪器分析方面的新技术及肿瘤药物的新进展,还多次应中国国外出版社的邀请撰文介绍中国在医学及中草药研究方面的情况。1984年,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杂志撰写了《天然产物及其对中国人民健康的贡献》。此外,她还担任1988年出版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的《药物学与药理学》分册的主编,其中她亲自撰写抗癌药等条目32条。出版著作期刊论文黄量,邵国贤,束玉媛,等.抗癌药研究Ⅰ.谷氨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63(6).HuangL,ShaoGX,Ⅰ..黄量,王琳.抗病毒药物的研究Ⅱ.乙酰苯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65(10).黄量,赵翰飞,高由松.甾体同化激素的研究.药学学报,1966(1).黄量,席与_.氯霉素类似物—1-对硝基苯-2-(N-甲基二氯乙酰氨基)-丙醇-1.药学学报,1960.黄量,席与_,郭积玉,等.三尖杉酯碱的半合成.科学通报,1975,20(9):Ⅴ.SYNTHESISOFα-KETO-β.黄量,吴元鎏,席与_,等.抗肿瘤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Vβ-乙氧基-α-正丁酮醛双缩氨硫脲类似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79(6).HuangL,XiYG,GuoJY,(11):1333-1345.黄量,吴克美,薛智,等.农吉利抗癌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中国药学杂志,1980(5).黄量,朱莉亚,孟佳克,等.长效避孕药——17β-甾醇酯的合成.药学学报,1983(10).黄量,程家宠,吴克美,等.17β-甾醇酯肟-3的合成及其异构体的分离鉴定.华西药学杂志,(1):(12):2664-2666.黄量.棉酚的研究进展.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3(3).HuangL,ZhangJ,KemeiWU,.截至2013年12月,黄量的科研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及部委奖励14项。人才培养黄量经常和众多专家、教授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并组织全室人员开展学术活动。她亲自讲授过《立体化学》、《仪器分析》、《有机理论》、《药物化学》等课程,她还经常向大家介绍在杂志中见到的科研研究中的有关新方法、新动向、新技术、新试剂。自20世纪60年代初,黄量就开始带研究生,截至2013年12月,共计培养了36名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她要求学生比较严格,但又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她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思想方法全部教给年轻人,让他们去伪存真,在前人的优点上发展以胜过前人。她重视人才的培养,关注所里引进的人才和青年学者,只要有机会,她总是听取他们的学术报告并提出看法和建议,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荣誉表彰社会任职个人生活1974年,黄量从事抗癌药三尖杉酯碱研究时,被查出患了直肠癌。但在住院期间,她一方面配合治疗,一方面继续指导实验室的工作,还抓紧时间编写了药学专著《癌的药物治疗》的有关章节。大创面直肠切除及相关手术从中年开始就给黄量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她一如既往地忙碌在实验室、办公室以及中国国内国际所有需要她的地方。2008年,88岁的黄量院士又因为乳腺癌做了手术,回家后她又马上开始了工作。人物评价黄量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的医药事业,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和尊敬。(何梁何利基金会评)黄量严谨治学、刻苦工作、不倦好学的精神感动和影响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以自己的正直和对科学孜孜不断地的追求,在药物所广大科技人员中树立起了一个高尚的科学家的形象,得到了人们的信赖与敬佩。她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和人才,她将自己的一生融入了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中,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奠基人和创业者,也是中国药学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评)人物影响为发扬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药物研究中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探索、刻苦实践的学术精神,黄量与梁晓天、周同惠、于德泉、刘耕陶五名院士联合设立了“梁周黄于刘”青年科技奖——暨“青年优秀科学研究论文”评选,旨在奖励研究工作中思路新颖、技术能力强并获得了一定研究进展的青年学者,并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研究经验交流的平台。
在《学习与探索》、《北方论丛》、《学术交流》、《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上海精神医学》和《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可运用森田疗法”、“心理咨询的共通因素和咨询师的人格条件”、“一例动力学短程心理治疗的个案分析与讨论”、“心理咨询与治疗应抓住人际关系这条主线”、“应用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治疗对人恐怖症的1例个案研究”、“从心理学视角浅析职业生涯设计”、“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运用弗洛伊德的释梦”和“诗——作为意义治疗的途径”等文章。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网,上面有最全的期刊大全,并且都有真实的杂志社投稿信息。最重要的是,在该网站上搜您论文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出适合您文章的刊物,投稿的话,挑选刊物的余地很大,去看看吧。百度万维书刊就找到了。
不允许一稿两投。稿件须一式两份(作者自留复印件) ,附第1 作者单位介绍信、作者书面声明“未一稿两投”、每位作者签名,四者不可缺一。作者单位负责审查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未一稿两投和署名无争议。若属基金资助(写明基金编号) ,或国家攻关项目(写明编号) 。来稿在审修、印刷期间未经本杂志社同意不能改投它刊。某些数据已投别处发表的,应附来复印件。 文稿应数据可靠, 论点鲜明, 结论明确, 层次清楚, 文字简练, 书写工整。论著(包括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表和图的篇幅) 字数一般不超过5 千字。用国家规定的规范化汉字。必须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新药的临床试验要符合伦理学的要求。文稿尽量用计算机打印,注意斜体、大小写于上下角标,一式两份,并附软盘(请用新盘,寄出前请查杀病毒)。第1页仅写题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脚注和文章编号(由杂志社填写)等项,都另起一行。正文从第2页开始。层次系统用黑体标题,1,……,……,……。文字请使用4号宋体,倍行间距。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退修日期若超过2月 者, 则作新稿处理,重新登记收稿日期,逾3 月 ,视作自动撤稿。 凡来稿在接到该刊回执后6 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该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已含各数据库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 ,赠当期杂志1 册。该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另以电子期刊、光盘版方式出版。 地址:200030 宛平南路600号上海精神医学编辑部。
主持科研项目:1.主持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从人格教育入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2003年—2005年 2.主持省教育厅研究课题《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 —2008年 3.主持湖北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课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研究》2006年-2008年4.主持武汉市华大传媒有限公司课题《传媒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研究》2008年-2010年主要著作、论文:1. 思想教育与管理必须突出价值导向,湖大学报 哲社版 2000专辑2.高校新生适应期心理角色的转变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12期3.外企营销人员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年第10卷第2期4. 情绪智商理论与素质教育, 湖大学报哲社版 2002年第5期5.自信:照亮人生旅程的明灯,湖北招生考试 2003年第5期6. 学习“心理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湖北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 2002年 湖北人民出版社7. 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研究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2003年7月15日 第四卷第三期8.《心理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副主编,并撰写其中2章9. 社会关系的形成与人的营销能力分析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5期10. 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其培养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1. 《心理学导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编 2006年12. 健全人格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探索·发展·思考》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年
李武 ,男,1972年10月生,山东省威海市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8月-2000年8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任精神科见习与住院医师;2000年9月-2005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师从郝伟、邓云龙教授,攻读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心身疾病与成瘾行为,获博士学位。2005年7月始任济宁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副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院长助理。主讲精神病学双语授课的部分课程。兼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特邀编审,《精神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实践杂志》常务编委。
1 夏镇夷.张沅昌,粟宗华.全身麻痹性精神病之检讨:附51例病案之分析.中华医学杂志(上海版),1945,31: 夏镇夷.精神病在医学教育中之新动向.中华医学杂志,1950,36: 夏镇夷.脑囊虫病.中华医学杂志,1952,38∶ 夏镇夷.田寿彰,王善澄.应用氯硫二苯胺治疗中的合并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7,3: 夏镇夷.凌永和.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7,3: 夏镇夷.国产氯硫二苯胺治疗精神病初步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57,43: 夏镇夷.史鸿璋,张逢春,等.2000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858,4: 夏镇夷.边缘系统与精神功能.中华内科杂志,1962,10: 夏镇夷.精神病学研究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3,7: 夏镇夷.精神病院所见的脑肿瘤.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3,7: 夏镇夷.精神病的病理心理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3,7: 夏镇夷.学会在精神病临床工作中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6,10: 夏镇夷.忧郁症诊断分类的新动向.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76,3: 夏镇夷.关于器质性精神病的若干问题.精神系统疾病(副刊),1977,3: 夏镇夷,严善明.精神病学的临床科研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8,11: Hsia CY,Chang term follow-up study of Med J,1978,91: 夏镇夷,张明岛,马维祥,等.70例分裂情感精神病临床分析与随访研究.精神系统疾病,1978,4: 夏镇夷,徐韬园,张明园.化学治疗开展前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比较.中国精神疾病杂志,1979,5: 夏镇夷,张明岛.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家族遗传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9,12: 夏镇夷,张明岛.情感性精神病294例索引病例的家族遗传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9,12: 夏镇夷,张明岛,马维祥,等.704例情感性精神病随访研究和单双相分类探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0,13: 夏镇夷,张明园.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和现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1,14: 夏镇夷,江三多,贝国平,等.儿童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与遗传方式的探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2,8: 夏镇夷.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简介.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1,7(02): 夏镇夷,张明岛,江开达,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随负变化临床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3,16: 夏镇夷.精神病学的进展.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4,11: 夏镇夷.老年心理学.康复医学工程,1986,9: 夏镇夷.老年精神卫生.康复医学工程,1986,9: 夏镇夷.老年精神医学的现状和展望.见:老龄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150~ 夏镇夷,张明园,许昌麟.社区中内科心身疾病的调查.新医学,1987,18: 夏镇夷.老年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 夏镇夷,主编.英汉精神病学词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夏镇夷,主编.精神医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夏镇夷,徐韬园,张明园,等.实用精神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夏镇夷,颜文伟.生物精神医学八十年代新进展,上海精神医学,1989,1(1): 夏镇夷.精神分裂症的病毒假说和特殊脑损害假说,上海精神医学,199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