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风中医辩证辨病论治论文

发布时间:

中风中医辩证辨病论治论文

1.辨证要点

(1)辨病期:发病4周以内为急性期;发病4周以上至半年内为恢复期;发病半年以上为后遗症期。

(2)辨轻重:偏身麻木或一侧手足麻木,或一侧肢体力弱,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为中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者为中腑;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中脏。临床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中经络者病轻,中脏腑者病重。

(3)辨闭脱:凡证见神昏或恍惚,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拘紧为闭证;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舌质红降,脉弦滑数为阳闭;兼见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舌质淡黯,脉滑缓为阴闭。神志昏愦,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脉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属脱证。

(4)辨病性:中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以内风、痰浊、瘀血、邪热为标。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两虚,阳气衰微。

2.治疗原则中风急性期标实证候突出,急则治其标,治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息风、清热化痰、化痰通腑、化痰通络、活皿通络、醒神开窍等治法,恢复期多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为主,常用育阴息风、益气活血等法。

3.应急措施中脏腑属痰热内闭清窍者,用清开灵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中脏腑属痰湿蒙塞清窍者,以苏合香丸1~2丸鼻饲,每6~8h 1次。中脏腑属元气败脱,用参麦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闭证可刺人中或十宣穴放血,脱证可灸关元、气海、神阙穴,20min。

4.分证论治

(1)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眼口呙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息风。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10~14天为1个疗程。

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0g,钩藤30g,菊花10g,夏枯草30g,赤芍10g,生石决明30g,黄芩10g,杜仲10g,桑寄生30g,栀子10g,珍珠母30g,牡丹皮15g,怀牛膝10g。

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1~2/d。

方用:化痰通络饮。药用天麻10g,法半夏10g,生白术10g,茯苓15g,天竺黄10g,胆南星6g,丹参30g,香附15g,酒大黄5g。

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甚至几日不解,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2/d。

方用:星萎承气汤加减。药用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瓜蒌30g,胆南星10g,丹参30g,天竺黄10g。

④气虚血瘀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可选用血栓心脉宁胶囊,每次4粒,3/d;复方丹参注射液10~40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云南灯盏花注射液6~12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脉络宁注射液10~20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30~60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5g,桃仁10g,赤芍10g,地龙10g。

⑤阴虚风动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育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牛膝10g,生赫石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龟甲10g,白芍20g,玄参15g,天冬10g,菊花15g,天麻10g,钩藤30g,甘草6g。

(2)中脏腑

①风火上扰清窍

主证:神识恍惚迷蒙,半身不遂,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肢体强痉拘急,颜面潮红,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治法:清热息风,开窍醒神。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

方用:羚羊角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龟甲10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白芍20g,蝉蜕6g,菊花10g,夏枯草10g,石决明30g,薄荷10g,川牛膝10g。

②痰湿蒙塞清窍

主证: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黯,痰涎雍盛,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每次1~2丸,3~4/d。

方用:涤痰汤加减。药用石菖蒲10g,制半夏10g,陈皮6g,茯苓20g,远志10g,枳实10g,胆南星6g,竹茹10g,甘草6g。

③痰热内闭清窍

主证: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起病急骤,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祛瘀开窍。

方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3/d。安宫牛黄丸1~2丸,6~8h灌服或鼻饲1次。

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钩藤10g,半夏10g,夏枯草10g,竹茹10g,天竺黄10g,石菖蒲10g,牡丹皮10g,远志10g,珍珠母0.6g(分冲)。

④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主证: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卷囊缩,目合口开,气息低微;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微或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急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注射,15minl次,直至厥脱恢复。

方以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附子10g,生甘草10g,五味子10g。

5.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常针对主症和辨证分型采取主症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的原则选穴。

①主症取穴: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者,组方可分有两组,一组穴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等,另一组穴为肩髃、肩贞、阳池、后溪、风市、手三里、白环俞、委中、解溪等;口眼?斜者取下关、地仓、颊车、合谷;语言不利者取哑门、廉泉、通里、翳风等穴。

②辨证选穴:风痰火亢者取穴百会、风池、合谷、太冲、三阴交、四神聪(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风痰瘀阻者取穴百会、风池、中脘、足三里、丰隆、血海,痰热腑实者取穴曲池、合谷、中脘、大横、支沟,气虚血瘀者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脾俞、膈俞,阴虚风动者取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照海、太溪、涌泉,风火上扰者取穴劳宫、涌泉,痰湿蒙神者取穴人中、承浆、劳宫、涌泉、中脘、气海、足三里、丰隆,痰热蒙神者取穴风府、气海、足三里、丰隆、公孙。

③急症取穴:闭证取穴百会、四神聪放血,或手足十二井穴放血,及人中、合谷、太冲,脱证取穴神阙(灸)、关元(灸)、百会、素髂、内关、足三里。

(2)刺灸法:一般在初期可单刺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期因病期较久,故针刺当用补法,同时健侧、患侧或分组交替针刺,或双侧同刺,在取得针感后,多采用捻转补泻法,留针15~20min,每5min捻转运针1次,加强针感。急性期可1/d,恢复期、后遗症期每隔日1次为宜。12次为1个疗程。

6.推拿疗法头面颈项部: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顶端,以指按印堂,然后开天门,分阴阳起手;指按揉、大鱼际揉、小鱼际攘前额,分推前额;捏拿眉毛的攒竹、鱼际、丝竹空及上眼睑,分抹上眼睑;一指禅推或按揉眼眶7穴,再从迎香起,经巨髎、颧髎、下关、上关至耳前穴;分推眼眶至太阳穴,再指两揉一按加指振太阳穴;从承浆、地仓、人中、迎香分别推抹至颊车及耳前3穴;指按压、扫散、五指拿项、指叩击头部五经(督脉、膀胱经和胆经);按揉风池、捏拿颈肌,可双手交替操作,按揉大杼、肩井。

上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在体侧,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下,以掌按揉肩及上肢起手;三角肌部分用掌指关节攘或掌背攘,上肢外侧用小鱼际攘;一指禅推或指按揉上肢穴位,如肩髃、臂臑、天府、侠白、手五里、肘部6穴、手三里、孔最、支沟、间使、内关、外关、腕部6穴、合谷、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外侧、搓抖上肢;患肢上举,轻轻按揉上肢内侧;按压极泉1min,然后放开,使上肢有一股暖流向手指端上涌;用小鱼际扌衮上肢,按揉上肢穴位从极泉,经少海、到大陵、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内侧、搓抖上肢;然后,患者上肢上举,弹拨手阴经、阳经,搓抖上肢;按揉阳池,然后分推至阳溪、阳谷;按揉、捻搓、摇扳牵手指,指击八邪穴,合掌击掌根;推擦抓握手指,上推至内关穴,然后突然放松,让患者有一股热流往手指端上涌。

腰背及下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其旁,以掌按揉腰背部起手;扌衮法施于肩背及腰骶部,反复操作,力量要深透;用拇指、掌进行按揉、推挤、弹拨等手法,反复操作于肩胛骨周围,重点是肩胛冈上的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秉风、巨骨、天髂等穴;在腰背部用拇指和掌根进行按揉、推挤、弹拨、捏拿等手法;在整个腰背部进行击拍、推擦等方法;改患者为健侧卧位,患肢屈髋屈膝位,在患膝下垫一软枕,在臀部及下肢大腿外侧、前侧、后侧,下肢小腿外侧进行掌背扌衮法,反复操作;在下肢用按揉、推挤、弹拨、捏拿、击拍、摇扳等手法,反复操作;在腰部进行后伸摇扳或侧卧位进行斜扳法结束。

7.外治法

(1)九藤饮加减:鸡血藤15g,络石10g,海风藤10g,石南藤10g,三棱10g,莪术10g,防己10g,透骨草15g,桑枝30g,草红花10g。煎汤外洗患肢,1~2/d。

(2)元通络液:川乌10g,当归10g,川芎10g,桑枝30g。用水浸30min,煎煮40min,将患肢浸泡溶液中外洗,1~2/d。

(3)手足挛缩外洗方:槐枝、柳枝、楮枝、茄枝、白艾各50g,水煎,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每次10~20min,10/d。并应避风寒。

辩证论治中风属于本虚标实证。在标为气血郁阻,风火相煽,痰涎壅盛;在本属气血衰少,肝肾不足。但病情有深浅轻重之分,标本虚实也有先后缓急之异。临床上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表现为神志清楚,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等闭、脱之征。 (1)中经络: ①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候: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或手足拘挛,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弦滑或弦而浮细。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主方:大秦艽汤。 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候: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膝无力,少寐多梦,突然发生舌强语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细而数。 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主方: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中脏腑乃“中风”之危急重症,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脏腑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治疗宜祛邪为先;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治疗宜扶正为主。闭证、脱证皆为危急重证,两者证情截然不同,治法各异,故必须考试,大网站收集辨证明确,才能正确医治。 ①闭证: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此为闭证的一般症状。又有内风痰火与内风痰湿的不同;闭证又分成阳闭、阴闭两种。 A、阳闭:证候:除上述诸证外、兼见面赤身热,呼吸急促,口臭气促,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唇舌色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主方:至宝丹、羚羊角汤。 B、阴闭:证候:除闭证一般症状外,兼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主方:苏合香丸、导痰汤。 ②脱证: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不止,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微欲绝。 治法:扶正固脱,益气回阳。 主方:参附汤。 (3)后遗证: ①半身不遂: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 证候:半身不遂,肢软无力,语言蹇涩,口眼喎斜,面色萎黄或面色少华或有患肢浮肿,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 治法:补气活血、通经活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证候: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面红耳鸣,头晕头痛,心急易怒,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主方:镇肝熄风汤。 ③语言不利:A、风痰阻络:证候:舌强语蹇,肢体麻木,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主方:解语丹。 B、肾虚精亏:证候: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滋阴补肾利窍。 主方:地黄饮子。 C、肝阳上亢,痰邪阻窍:证候:舌强语蹇,发言不正,急躁易怒,哭笑无常,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主方:天麻钩藤饮。 ④口眼喎斜:证候:口眼喎斜,或伴口角抽搐,患侧眉低眼垂,表情淡漠,甚至咀嚼不利,口角流涎,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通格。 主方:牵正散。

你好!你妈妈这种情况应该是高血压脑出血。伴有中风后遗症。建议你药物治疗外,现在要进行康复理疗治疗 。时间要坚持长一些。直至康复为止。祝你妈妈早日康复!

中风中医辩证辨病分析论文

“五精所并”理论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其言:“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对这段原文的含义,历代注家见解不一,当代名家亦有新识,然多从理论上探讨,而对其与中风证治的相关性探讨较少。笔者通过研读相关资料,发现“五精所并”理论对中风证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故不揣谫陋,略述拙见。

五精所并原义辨析

对“五精所并”这条经文,周学海直言:“此条铸词最精”,历代医家亦有不同注解,大致可分为相生相克说、余脏皆并说、相乘说、精气相侮说、相乘相侮说和行文错简说等6种。

相生相克说

主要以杨上善为代表,认为“精”指命门(肾)所藏之精。其言:“精,谓命门所藏精也,五藏之所生也。五精有所不足,不足之藏虚而病也。五精有余,所并之藏亦实而病也。命门通名为肾,肝之母也,母实并子,故为忧也。心为火也,精为水也,水克于火,遂坏为喜。肺为金也,水子并母,故有悲怜。精并左肾,则肾实生恐。脾胃土也,被克生畏”。

按其解释,肾脏精气有余则根据相生规律并于肝和肺,根据相克规律并于脾和心而发生情志病变。此说在于强调人体精气的平衡状态,不足或有余皆可因偏而致病,且影响及五脏。然而,把生理方面的五行生克规律用到病理机制上,混淆了生理和病理界限,是不妥当的。而且其言“五精有余,所并之藏亦实而病也”与《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所言的“虚而相并”亦不同,有待商榷。

2 余脏皆并说

主要以马莳、高士宗为代表,如马莳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之说,认为五脏之中,一脏亏虚,其余四脏之精气皆相并之,而表现为本脏之志发作,无法自控。然此说与《阴阳应象大论》的五脏之志不能完全相符。对此马莳虽有所疑虑,但仍把其解释“并于肝则忧”而不为“怒”,是因“肺气得以乘之”;“并于脾则畏”而不为“思”,是因“思过则反畏”,此种说法似有牵强之意,难以令人信服。

3 相乘说

主要以王冰、张景岳为代表,他们认为“五精所并”是具有承制关系的两脏相并而产生情志病变。如张景岳认为“脏气有不足,则胜气得相并也”,“并于心者,火之气也,气并于心则神有余,故其志为喜,然《本神》篇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正以心火实而乘肺金也”,“气并于肺,则乘肝而为悲哀,肝之虚也”,“气并于肝,则乘脾而为忧,脾之虚也。《本神》篇曰:脾,忧愁不解则伤意”,“气并于脾,则脾实乘肾,故为畏。《本神》篇曰:肾,恐惧而不解则伤精”,“气并于肾而乘心之虚,则为恐”等。

按其解释,精气并聚于一脏,使其精气充实而其所胜之脏虚,故乘之而发病,但为什么心、肺、肾三脏实而相乘,出现本脏所主情志的改变,而肝、脾两脏实却不出现本脏情志怒和忧(思)呢?对此,张景岳结合《灵枢•本神》以解释,但《本神》原文为“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而“恐惧而不解则伤精”则见于其后的段落,所以,依其推理,气并于脾则为“怒”而非“畏”了,于理也有所不通。

4 精气相侮说

主要以张志聪为代表,他把精气分为阴精和阳气,认为心为阳脏,心虚则阴精并之而为喜;肾为阴脏,肾虚则阳气并之而为恐。其余肺、肝、脾三脏皆依据《本神篇》,认为是一脏虚则其所胜之脏相侮,而出现情志病变。即:“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虚而肝气并于肺则悲”,“脾,忧愁不解则伤意,肝虚而脾气并于肝则忧”,“恐惧不解则伤精,脾虚而肾气并于脾则畏”,此说的特点在于把精气分为阴精和阳气来解释心虚与肾虚致病,而用五行相侮理论来解释其余三脏,颇有新意,然有所臆测,似有强加古人之嫌。

5 相乘相侮说

此说见于方药中、李俊龙先生的《谈“虚而相并”》一文,他们依据《黄帝内经》和历代观点,结合临床实际,认为“虚”字包含着相对的概念,脏器之间就是由于一脏虚而它脏相对偏实,通过五行乘侮互相偏并,从而出现较为复杂的症情。故而他们把这段经文分成两种解释:一种是其所不胜之脏乘本脏虚而相并:肾虚则脾乘之而表现出肾的本脏之志“恐”,心虚则肾乘之而“喜”,肺虚则心乘之而“悲”;另一种是其所胜之脏反侮本脏而相并:肝虚则其所胜之脏脾反侮之而表现脾的本脏之志“忧”,脾虚则肾反侮之而“畏”。

总之,“虚而相并”是一脏虚,其所不胜之脏可乘而并之,其所胜之脏亦可反侮而并之,两方面皆可相并。此说强调人体是一个五脏相关的整体,疾病的变化和表现虽复杂,但有规律可循,这在中医辨证论治中颇有应用价值,提示我们在临证当中,应根据患者症情,探究原发病脏和继发病脏以准确定位和定性。

6 行文错简说

明代医家楼英持此观点,其认为“‘忧’当作‘怒’,‘畏’当作‘思’”,郭霭春在《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也说:“则忧,张琦说:‘忧当作怒’ 则畏,‘畏’字误,疑当作‘思’,‘畏’、‘思’篆文形似致误。如作‘畏’,与下文‘并于肾则恐’无别”。而对于条文末的“虚而相并者也”六字,也有人认为并非原文,《灵枢•九针论》“五并”条下即只言“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脏也”,郭霭春言:“《太素》作‘是谓精气并于藏也’,沈祖緜说:律以上下文,是为五病,是为五恶,是为五液等文,则此‘是为五并’下不当增‘虚而相并者也’句,此乃注窜入正文无疑”。《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亦云:“虚而相并者也:据上下文例,此六字疑为后人注文”。

由于《黄帝内经》原文在传抄过程中经过多种字体和载体的变更,难免有所错简疏漏。考《宣明五气篇》错简歧义还有几处。如《黄帝内经素问校释》认为“五邪所见”条文下的“名曰阴出于阳,病善怒不治”与其上一条文“五邪所乱”中的“阴出于阳则怒”重复,疑为错简;根据上下文体例,“五邪所见”条文下的“皆同命,死不治”也有衍文之疑。据此,在“五精所并”原条文中出现“忧”“怒”之混,“畏”“思”之错,及混入“虚而相并者也”的注文是有可能的。

五精所并中风医案二则

中医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能指导临床,在历代医案中明确运用“五精所并”理论指导的并不多,但却有两则皆与中风证治有关,一则是元代名医赵以德的验案,一则是明代陆养愚的验案,分述如下。

1 赵以德治陈敬初案

“赵以德云:余尝治陈学士敬初,因醮事(指道场祷告祭祀之事,笔者注)跪拜间,就倒仆,汗如雨,诊之脉大而空虚。年当五十,新娶少妇,今又从跪拜之劳役,故阳气暴散(正若丹溪治郑义士之病同),急煎独参浓汤,连饮半日,汗止,神气稍定,手足俱纵,喑而无声,遂于独参汤中加竹沥,开上涌之痰。次早悲哭,一日不已,以言慰之,遂笑。复笑五七日,无已时。此哭笑者,为阴虚而劳,火动其精神魂魄之脏,气相并故耳。正《黄帝内经》所谓五精相并者,心火并于肺则喜,肺火并于肝则悲是也。加连、柏之属泻其火,更增荆沥开其闭。八日笑止手动,一月能步矣。

震按此条与前条(丹溪治郑义士案,笔者注)大同小异,而所以治其小异处,立言用药,绰有精义,可见古人善能模仿成法又不蹈袭成法也”。

此案见载于余震《古今医案按》。患者在中风倒地后,大汗如雨,脉象大而空虚,显系脱证、虚证,故急予独参汤益气回阳,加竹沥化痰开音,后出现先悲伤一日,喜笑六七日的情志异常表现,此时赵以德卓有见识地指出其病乃“五精相并”所致,“心火并于肺则喜,肺火并于肝则悲”是对“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的临证解读,治疗上加黄连、黄柏泻心火、肺火,加荆沥以配合竹沥化痰开闭,其处方思路巧妙,用药精炼,无怪乎余震倍加称赞。

2 陆养愚治吴少参案

“吴少参老先生年五十,新得美宠,荣归祭祖,跪拜间就倒仆,汗注如雨,浑身壮热,扶至床褥,人事不省,速接名医治疗。众医齐至,俱谓先用纯牛黄灌之。予后至,诊其脉,关尺浮数而空,两寸透入鱼际,此阴虚甚而阳亢极也。因谓病家曰:‘无灌牛黄,灌之即死矣’。急用生地自然汁一升,人参一两,麦冬五钱,五味子一百粒,煎浓灌之。至二三服,神气稍定,汗止,是夜似睡非睡。至五更时,作恐惧状,如人将捕之;至清晨,又作盛怒状,骂詈不止;至午间,又大笑一二时;至薄暮,又悲泣;自此夜静日作,病家以为鬼祟。此即《黄帝内经》所谓五精相并也。‘并于肾则恐,并于肝则怒,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刘河间曰 ‘平时将息失宜,肾水不足,心火亢极’,乃显此症。夜间阴盛,邪乃暂息,日中阳隆,遂游行五脏而无已时也。仍用前方减人参之半。旬日间,或但悲笑,或但骂詈恐惧,人事时省时不省,饮食与之,尽食方止,不与,不思索,大小便亦通。至半月后而诂妄不作,自后调养气血之药,至百剂始愈。

卢绍庵曰:肾水衰极,火无制而游并五脏,五更肾水用事之时,火并而作恐惧状;清晨肝木用事之时,火并而作怒骂状;日中心火用事之时,火并而作喜笑状;薄暮肺金用事之时,火并而作悲泣状。兹有吴公之奇症,故天生先生之奇人以治之;有先生之绝技,故天假吴公之怪病以显之耶”。

此案见于《陆氏三世医验》中的陆养愚医案。该案患者气阴两虚,阳亢而厥,陆养愚以“五精所并”理论结合刘河间“水不制火”之说以解释患者病后出现情志失常怪状的病因病机。对“五精所并”理论,陆氏把“并于肝则忧”改作“并于肝则怒”,这亦是从临床实际症情出发,治疗上以生地汁合生脉饮等养阴益气降火,渐加调养气血之药而奏效,后文卢绍庵之按语虽有过誉之嫌,但剖析却较为得当。

五精所并理论对中风证治的指导作用

如前所述,历代医案中明确记载运用“五精所并”理论指导的并不多,因此,以上两则中风病案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首先,两案都是中风脱证案,患者皆是年过半百之人,又皆新娶妻室,有房劳过度、肾精亏损之嫌,加之祭祀中过于操劳,反复跪拜使体内虚损之气血产生紊乱,故而阴虚而阳亢,发生中风脱证。这一方面印证了在“五精”之中,肾精所处的关键地位,同时证明“五精所并”多为“虚而相并”;另一方面提示我们,中老年人本已肾精不足,若仍房事不节,过度操劳,则容易罹患中风重症。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素问•调经论》亦言:“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提示在治疗上,宜以峻补阳气,回阳固脱为先,然须佐滋阴降火之品,而且要守方长期调养,才可收效。现代研究亦证明扶正固本法对重症中风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两案在患病翌日都出现了情绪改变,这提示我们中风疾病与情志变化的相关性。现代研究表明中风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突变是中风的重要诱因,而中风患者发病后亦常出现与发病前完全不同的精神心理异常,出现性格、行为和智力的改变。高淑英对经CT扫描确诊为脑血管病的50例中风病例进行分析,发现60%-70%的病例有明显的情志诱因,而中风发病后,则有60%以上的病例出现明显的情志波动。区丽明统计急性脑血管病有精神障碍者占,且以45-74岁脑血管病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多,占。这都告诉我们情志变化能诱发中风,而中风后又可导致情志变化,二者互相影响,其情志变化可能是“精气虚而相并”的结果,而我们可以通过其“五精所并”理论判断其所病脏腑,详尽地探求其原发病脏和继发病脏,准确定位和定性,综合治疗。

第三,在疗程上,赵案通过治疗,“八日笑止手动,一月能步”,而陆案治疗“半月后而诂妄不作,自后调养气血之药,至百剂始愈”。从情绪异常表现上的种类和程度上看,前者表现出的情绪异常症状为悲和喜,相对较少,可能提示其累及相并的脏器较少,程度较轻,病情较稳定,所以恢复相对较快;而后者情志异常多变,在一日之间经历了恐、怒、喜、悲等异常情绪定时交替发作,夜静而日作,提示其累及相并的脏器相对较多,程度较甚,病情更复杂,故而治疗进程亦更缓慢。这提示我们,中风患者患病后情绪异常的种类、程度与中风病的预后可能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小结

中风之病,因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经脉,治疗较棘手,疗效常不理想,特别是对中风脱证,预后多不佳。而且中风后继发的神志异常疾病亦成为当前中风证治中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文章所探讨的两则医案运用“五精所并”理论指导治疗,收获良效,从中可以窥见“五精所并”理论对中风证治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亦可反证“五精所并”理论之内涵。这也提示我们,合理继承和阐发先贤的理论与经验,即可加深对原有理论的理解,又可对现代中医临床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8月第29卷第8期,作者王国为、夏洁楠

导语:缺血性中风又称为脑梗死或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一部分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出现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临床之中亦极为常见。中医即称为中风病,其临床特征常以猝然昏到、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等症状为主。

一、缺血性中风的病情变化多端,症状较复杂,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

1、概述

缺血性中风常突然发病,病情变化多端,进展迅速,其症状、体征亦复杂多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致病特点,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危害很大,其生活质量亦会遭到严重影响。当前,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逐步步入了老龄化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现今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西医治疗方式多采用的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神经保护等治疗手段,其目的也无非是在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营养神经等方面下功夫,但是其对于缺血性中风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近年来,基于扶阳学派思想的治疗手段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2、理论探源

扶阳派的学术思想,来源于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的“重阳思想”,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重要体现。阴阳的运动变化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其构成了生命的本源,也是治病救人的根本所在。

仲景是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浑然成熟于一体的大家,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更被称为方书之祖,用方用药很多都强调着顾护阳气的重要性。仅《伤寒论》中用方113首,就有24首用干姜,有34首用附子,43首用桂枝,体现着治病用药重阳的思想观念。扶阳学派思想最基本的观点是“阳主阴从”观。

二是扶阳治则,即“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火即属阳,以火立极即是以阳立极,人身立命的基础在于以阳气为根本,治病立法的依据也在于用阳气消除体内阴邪,阳气对于人体尤为重要。

传统中医观点认为,中风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所致,其与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体肥痰盛等原因有关,常见病机有风、火、痰、瘀、气、虚六种。急性期症状以标实为主,后期症状则以虚实夹杂多见。唐农、胡跃强等扶阳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阳气虚衰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阳主阴从”观念及“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其认为阳气虚衰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根本,即“阳虚为本”的观点,更提出了中风发病当以次第治疗,即先以清通上焦阳明为主,使阳热有出路;继以健运中焦脾胃,使中枢复转;再主以温补下焦元阳,以保证中风病得以治本。

3、临床治疗

基于扶阳思想而采用温阳、扶阳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在我们的临床诊疗中有很多应用。应用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发现其能明显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梗死患者多是元气不足、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所致,故采用扶阳健脾补肾、温经通络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求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临床疗效显著。采用益气扶阳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现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临床病死率。采用针灸扶阳固本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亦证明其临床疗效确切。

二、中风病病名的历代认识进程,不同年代对疾病的见解不同,还需了解

中医对中风病病名的了解,历经了一个长期而悠久的 历史 进程,在汉朝以前的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各种学术思想竞相争艳,百花齐放,但是就医家一系而言,从现有的文献记录中可发现,当时的医疗界并没有对中风疾病的系统了解,亦没有中风病这一疾病命名概念,但是却有类似于中风病的相关症状描述以及其致病原因的相关记录。

1、先秦至唐宋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素问·风论》篇有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其《素问·骨空论》篇亦云:“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作为人体致病因素之首,其性又善行数变,致病形式变化多端,因此早期很多医家将中风病病机最先考虑到是由风邪入侵所致。

《素问·风论》篇曰“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或为风也”;上述文章中均认为偏枯、偏风等中风症状是由于外感风邪入中,或居于身半、或居于营卫、或入其脏腑所致,同时自身正气亏虚,脏腑虚弱,脏腑功能欠佳,气血营卫化生不足,从而导致人体卫外能力下降,卫外不固,邪气独留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张仲景更是在继承前人先贤观点的基础上,将“外风致病”的观点不断完善,进而推上了一个制高点,即提出“内虚邪中”的观点。仲景认为中风是由于正气亏损,脏腑功能下降,血脉经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趁机而入导致发为本病。

此观点明确了外感风邪入侵对中风发生的重要意义,对后世医家影响颇大。同时仲景又根据中风病病情严重程度之不同将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等不同类型,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该病的了解认识,也开启了人们对中风病分类分型的研究。

2、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金元时期,随着 社会 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风的疾病认识进一步加深,较唐宋之前外风致病观点开始逐渐减少,而内风致病的观点开始被部分医家先后提出,医家从不同层面为内风致病思想开篇立论,学术景象一片争鸣,这其中代表医家有刘完素、朱丹溪、张从正、李东垣等四人。

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人物,主张“六气均能化火”的思想,在其学术思想的引导下,提出中风实为“五志化火”、“热极生风”的观点,开创了中风内风致病学说的先河,向中风病因病机学的研究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间认为中风发生是以热为本,以风为标,讲风邪者归根结底还是要论及热邪,六气均可化火,火即为热,火热盛极则引风动,风窜脑窍、经络导致疾病发生。同时五志过极,情绪失控,心火暴甚,肾水不足。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等不到制约,心火暴亢亦致中风偏瘫。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则气血生化乏源,营卫不足,脏腑受损,正气亏虚,致各种致病杂质堆积体内,壅阻血脉,久则可发为中风。

3、清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明清时期,内风致病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内风论不断深化,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家。景岳论道:非风一病,即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中风病,其症状多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其病因是由于人体内伤积损,气血不足,脏腑功能颓败所致,而不是由于外感风邪致病,明确抛弃了中风外风论的观点。而与其同处一时代的另一医家李中梓在总结其长期的临床诊疗经验过程后,更是将中风之中脏腑分为闭证与脱证,进一步明确且细化了中风病的疾病分型,为后人对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肝为将军之官,又为刚脏,其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肝体由肝之阴血滋养,阴血不足,则阴阳失衡,肝阳偏亢;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由肾之阴精所滋,肝血不足,则肾阴亦亏,水不涵木而又相火妄动、虚火上炎,更易致阳亢化风,发为中风。

清代王清任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我们知道“气为血帅”,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需要气对其的推动及固摄作用,而元气不足、正气亏虚,气的推动功能必然下降,气虚则无法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血行缓慢,运行无力,久则成瘀;瘀血阻滞,血脉不通,脉络空虚,人体脏腑、肌肤、经络等各项功能失常,最终发为中风之病。

结语:中风病是我国古代四大疑难杂病之首,在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自身对疾病长期的临床认识以及前人的经验,针对中风致病的病理机制提出了多种学说,唐宋以前主要由“外风”致病探讨中风发病原因,而唐宋以后则多持“内风”致病的观点。直至现在虚、火、风、痰、血、气等多种病理因素联合致病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

中风病论文研究及进度安排可以这么写。1、明确论文内容,进行相关论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2、撰写开题报告。3、设计实验。4、开展实验。5、准备中期检查。6、根据中期检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实验。7、完成论文初稿。8、论文修改完善,答辩PPT完稿。8、打印论文,准备答辩。

中风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

缺血性中风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偏瘫和意识障碍。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中脑动脉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局灶脑梗死,称为脑血栓形成。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栓于脱落,进入脑循环,导致某一脑血管阻塞而形成局灶性脑梗死称为脑栓塞。缺血性中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本病如能及时救治,一般患者神经缺损症状在起病半年内可迅速好转,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者,功能恢复不佳。缺血性中风属中医“中风”、“中经络”、“偏枯”、“偏风”等范畴。 病因病理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以内因引发者居多,如情志郁怒,心火暴甚,引动内风而发卒中;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劳累过度,阴血黯耗,虚阳化风扰动。此外与气候变化有关。 病理变化为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牌等脏阴阳失调,内生风、痰、湿、火,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儒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气血逆乱,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之证。 辩证分型 1)风邪入中症状: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有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浮数。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气血衰弱,故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得以乘虚入中经络,痹阻气血,故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正邪相争,故可兼有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苔薄白,脉浮数。 2)风阳上扰症状: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证候分析: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故平时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则少寐多梦;风阳内动,夹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脉弦主肝风;弦细而数,舌质红,系肝肾阴虚而生内热;苔腻,脉滑是兼有疾湿。 3)气虚血瘀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证候分析:气为血帅,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则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气虚则面眺气短,流涎自汗;心气虚则心悸,脾气虚,水湿不运,泛于肌肤则手足肿胀,运化失司则便溏;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均为气虚血瘀之征象。 4)阴虚风动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绛或黯红,少苦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虚风内动,脉络瘀阻,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虚火上扰心神。故烦躁失眠;肾精亏耗,髓海空虚,故眩晕耳鸣;手足心热,青红线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均为阴虚火旺,虚风内动之象。 诊断要点 1)中老年患者,病前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2)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多数神志清楚,一般无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或上述症状较轻。 3)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或呈阶段性进展。考试大网站整理 4)出现偏瘫、偏盲、失语、共济失调、颅神经受损等表现。 5)脑脊液检查 压力等均正常。 6)头颅CT、MRI检查等,可显示脑部缺血梗死病灶。 施治原则 1)风邪入中治则:祛风养血,活血通络。 2)风阳上扰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3)气虚血瘀治则:益气活血通络。 4)阴虚风动治则:滋阴熄风。 注意事项 1)积极预防治疗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等,可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2)注重生活调摄,避风寒,适寒温;饮食清淡,忌烟酒。

1.辨证要点

(1)辨病期:发病4周以内为急性期;发病4周以上至半年内为恢复期;发病半年以上为后遗症期。

(2)辨轻重:偏身麻木或一侧手足麻木,或一侧肢体力弱,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为中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者为中腑;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中脏。临床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中经络者病轻,中脏腑者病重。

(3)辨闭脱:凡证见神昏或恍惚,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拘紧为闭证;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舌质红降,脉弦滑数为阳闭;兼见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舌质淡黯,脉滑缓为阴闭。神志昏愦,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脉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属脱证。

(4)辨病性:中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以内风、痰浊、瘀血、邪热为标。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两虚,阳气衰微。

2.治疗原则中风急性期标实证候突出,急则治其标,治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息风、清热化痰、化痰通腑、化痰通络、活皿通络、醒神开窍等治法,恢复期多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为主,常用育阴息风、益气活血等法。

3.应急措施中脏腑属痰热内闭清窍者,用清开灵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中脏腑属痰湿蒙塞清窍者,以苏合香丸1~2丸鼻饲,每6~8h 1次。中脏腑属元气败脱,用参麦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闭证可刺人中或十宣穴放血,脱证可灸关元、气海、神阙穴,20min。

4.分证论治

(1)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眼口呙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息风。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10~14天为1个疗程。

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0g,钩藤30g,菊花10g,夏枯草30g,赤芍10g,生石决明30g,黄芩10g,杜仲10g,桑寄生30g,栀子10g,珍珠母30g,牡丹皮15g,怀牛膝10g。

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1~2/d。

方用:化痰通络饮。药用天麻10g,法半夏10g,生白术10g,茯苓15g,天竺黄10g,胆南星6g,丹参30g,香附15g,酒大黄5g。

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甚至几日不解,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2/d。

方用:星萎承气汤加减。药用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瓜蒌30g,胆南星10g,丹参30g,天竺黄10g。

④气虚血瘀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可选用血栓心脉宁胶囊,每次4粒,3/d;复方丹参注射液10~40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云南灯盏花注射液6~12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脉络宁注射液10~20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30~60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5g,桃仁10g,赤芍10g,地龙10g。

⑤阴虚风动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育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牛膝10g,生赫石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龟甲10g,白芍20g,玄参15g,天冬10g,菊花15g,天麻10g,钩藤30g,甘草6g。

(2)中脏腑

①风火上扰清窍

主证:神识恍惚迷蒙,半身不遂,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肢体强痉拘急,颜面潮红,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治法:清热息风,开窍醒神。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

方用:羚羊角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龟甲10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白芍20g,蝉蜕6g,菊花10g,夏枯草10g,石决明30g,薄荷10g,川牛膝10g。

②痰湿蒙塞清窍

主证: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黯,痰涎雍盛,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每次1~2丸,3~4/d。

方用:涤痰汤加减。药用石菖蒲10g,制半夏10g,陈皮6g,茯苓20g,远志10g,枳实10g,胆南星6g,竹茹10g,甘草6g。

③痰热内闭清窍

主证: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起病急骤,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祛瘀开窍。

方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3/d。安宫牛黄丸1~2丸,6~8h灌服或鼻饲1次。

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钩藤10g,半夏10g,夏枯草10g,竹茹10g,天竺黄10g,石菖蒲10g,牡丹皮10g,远志10g,珍珠母0.6g(分冲)。

④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主证: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卷囊缩,目合口开,气息低微;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微或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急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注射,15minl次,直至厥脱恢复。

方以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附子10g,生甘草10g,五味子10g。

5.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常针对主症和辨证分型采取主症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的原则选穴。

①主症取穴: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者,组方可分有两组,一组穴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等,另一组穴为肩髃、肩贞、阳池、后溪、风市、手三里、白环俞、委中、解溪等;口眼?斜者取下关、地仓、颊车、合谷;语言不利者取哑门、廉泉、通里、翳风等穴。

②辨证选穴:风痰火亢者取穴百会、风池、合谷、太冲、三阴交、四神聪(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风痰瘀阻者取穴百会、风池、中脘、足三里、丰隆、血海,痰热腑实者取穴曲池、合谷、中脘、大横、支沟,气虚血瘀者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脾俞、膈俞,阴虚风动者取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照海、太溪、涌泉,风火上扰者取穴劳宫、涌泉,痰湿蒙神者取穴人中、承浆、劳宫、涌泉、中脘、气海、足三里、丰隆,痰热蒙神者取穴风府、气海、足三里、丰隆、公孙。

③急症取穴:闭证取穴百会、四神聪放血,或手足十二井穴放血,及人中、合谷、太冲,脱证取穴神阙(灸)、关元(灸)、百会、素髂、内关、足三里。

(2)刺灸法:一般在初期可单刺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期因病期较久,故针刺当用补法,同时健侧、患侧或分组交替针刺,或双侧同刺,在取得针感后,多采用捻转补泻法,留针15~20min,每5min捻转运针1次,加强针感。急性期可1/d,恢复期、后遗症期每隔日1次为宜。12次为1个疗程。

6.推拿疗法头面颈项部: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顶端,以指按印堂,然后开天门,分阴阳起手;指按揉、大鱼际揉、小鱼际攘前额,分推前额;捏拿眉毛的攒竹、鱼际、丝竹空及上眼睑,分抹上眼睑;一指禅推或按揉眼眶7穴,再从迎香起,经巨髎、颧髎、下关、上关至耳前穴;分推眼眶至太阳穴,再指两揉一按加指振太阳穴;从承浆、地仓、人中、迎香分别推抹至颊车及耳前3穴;指按压、扫散、五指拿项、指叩击头部五经(督脉、膀胱经和胆经);按揉风池、捏拿颈肌,可双手交替操作,按揉大杼、肩井。

上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在体侧,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下,以掌按揉肩及上肢起手;三角肌部分用掌指关节攘或掌背攘,上肢外侧用小鱼际攘;一指禅推或指按揉上肢穴位,如肩髃、臂臑、天府、侠白、手五里、肘部6穴、手三里、孔最、支沟、间使、内关、外关、腕部6穴、合谷、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外侧、搓抖上肢;患肢上举,轻轻按揉上肢内侧;按压极泉1min,然后放开,使上肢有一股暖流向手指端上涌;用小鱼际扌衮上肢,按揉上肢穴位从极泉,经少海、到大陵、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内侧、搓抖上肢;然后,患者上肢上举,弹拨手阴经、阳经,搓抖上肢;按揉阳池,然后分推至阳溪、阳谷;按揉、捻搓、摇扳牵手指,指击八邪穴,合掌击掌根;推擦抓握手指,上推至内关穴,然后突然放松,让患者有一股热流往手指端上涌。

腰背及下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其旁,以掌按揉腰背部起手;扌衮法施于肩背及腰骶部,反复操作,力量要深透;用拇指、掌进行按揉、推挤、弹拨等手法,反复操作于肩胛骨周围,重点是肩胛冈上的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秉风、巨骨、天髂等穴;在腰背部用拇指和掌根进行按揉、推挤、弹拨、捏拿等手法;在整个腰背部进行击拍、推擦等方法;改患者为健侧卧位,患肢屈髋屈膝位,在患膝下垫一软枕,在臀部及下肢大腿外侧、前侧、后侧,下肢小腿外侧进行掌背扌衮法,反复操作;在下肢用按揉、推挤、弹拨、捏拿、击拍、摇扳等手法,反复操作;在腰部进行后伸摇扳或侧卧位进行斜扳法结束。

7.外治法

(1)九藤饮加减:鸡血藤15g,络石10g,海风藤10g,石南藤10g,三棱10g,莪术10g,防己10g,透骨草15g,桑枝30g,草红花10g。煎汤外洗患肢,1~2/d。

(2)元通络液:川乌10g,当归10g,川芎10g,桑枝30g。用水浸30min,煎煮40min,将患肢浸泡溶液中外洗,1~2/d。

(3)手足挛缩外洗方:槐枝、柳枝、楮枝、茄枝、白艾各50g,水煎,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每次10~20min,10/d。并应避风寒。

中风的辨病辩证分析论文

辩证论治中风属于本虚标实证。在标为气血郁阻,风火相煽,痰涎壅盛;在本属气血衰少,肝肾不足。但病情有深浅轻重之分,标本虚实也有先后缓急之异。临床上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表现为神志清楚,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等闭、脱之征。 (1)中经络: ①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候: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或手足拘挛,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弦滑或弦而浮细。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主方:大秦艽汤。 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候: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膝无力,少寐多梦,突然发生舌强语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细而数。 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主方: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中脏腑乃“中风”之危急重症,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脏腑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治疗宜祛邪为先;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治疗宜扶正为主。闭证、脱证皆为危急重证,两者证情截然不同,治法各异,故必须考试,大网站收集辨证明确,才能正确医治。 ①闭证: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此为闭证的一般症状。又有内风痰火与内风痰湿的不同;闭证又分成阳闭、阴闭两种。 A、阳闭:证候:除上述诸证外、兼见面赤身热,呼吸急促,口臭气促,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唇舌色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主方:至宝丹、羚羊角汤。 B、阴闭:证候:除闭证一般症状外,兼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主方:苏合香丸、导痰汤。 ②脱证: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不止,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微欲绝。 治法:扶正固脱,益气回阳。 主方:参附汤。 (3)后遗证: ①半身不遂: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 证候:半身不遂,肢软无力,语言蹇涩,口眼喎斜,面色萎黄或面色少华或有患肢浮肿,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 治法:补气活血、通经活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证候: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面红耳鸣,头晕头痛,心急易怒,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主方:镇肝熄风汤。 ③语言不利:A、风痰阻络:证候:舌强语蹇,肢体麻木,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主方:解语丹。 B、肾虚精亏:证候: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滋阴补肾利窍。 主方:地黄饮子。 C、肝阳上亢,痰邪阻窍:证候:舌强语蹇,发言不正,急躁易怒,哭笑无常,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主方:天麻钩藤饮。 ④口眼喎斜:证候:口眼喎斜,或伴口角抽搐,患侧眉低眼垂,表情淡漠,甚至咀嚼不利,口角流涎,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通格。 主方:牵正散。

出血性中风是指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实质出血。绝大多数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症伴有脑内小动脉病变——变性、坏死而形成微动脉瘤,在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破裂而出血,出血后在脑实质内形成一种急性占位性损害。临床上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偏瘫,语言和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病理体征。按其病理改变可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出血性中风的病人约有80%发生在大脑半球,而其余20%发生在脑干和小脑。产生本病的常见诱因有情绪激动、气候变化、腹内压增高(如用力解大便)等。本病的预后较差,死亡率很高,存活者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出血性中风属中医“中风”、“偏枯”、“血瘀证”等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有内因外因之分: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形成风、火、痰、瘀等病理产物,是本病发病的内因;五志过极,饮食不节,劳伤过度,气候骤变等是本病发病之外因。内外两因相合,致气血逆乱,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脑内而发病。 病理变化为年老体衰,气血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愤怒,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及操劳过度等,均可致肝肾阴虚,肝阳暴亢,阳化风动,气血逆乱的病理状态。内风或逆乱的气血上冲脑部,并溢于脉外,脑髓受损,而出现舌强语蹇,肢体偏瘫,或神志昏蒙等。气血升降逆乱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机制,病机要点为气血痰火随风上涌,络破血溢,闭塞元神。 诊断要点 1)大多数在50岁以上发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史。 2)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劳动时发病;常有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 3)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意识模糊进入昏迷状态。 4)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压力增高。 5)头颅CT或MRI检查呈出血病灶。 6)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可有精神症状,主要体征是脑膜刺激征(如深昏迷但不明显),眼底检查可有视神经水肿,视网膜出血。 辩证分型 1)急性期: 闭证阳闭:肝阳暴张,阳升风动。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双手握固,肢体强痉,半身不遂,大小便闭,面赤身热,喉中痰鸣,躁动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大。 证候分析: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上逆,夹痰火上蒙清窍,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风火痰热内闭经络,故见面赤身热,口噤不开,喉中疾鸣,躁动不安,双手握固,肢体强痉,便闻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大,均为痰热郁闭之象。 阴闭:痰浊阻络,蒙闭清窍。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黯,苔白腻,脉沉滑缓。 证候分析:痰温偏盛,风夹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故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症;痰湿属阴,故静卧不烦;痰湿阻滞阳气,不得温煦,故四肢不温,面白唇黯,香黯;苔白腻,脉沉滑缓等均为痰湿内盛之象。 脱证:元真失守,阳虚气脱。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由闭证转为脱证者。证见昏迷不醒,面色苍白,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多汗不止,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阳浮于上,阴竭于下,有阴阳离决之势,正气虚脱,心神颓败,由于阴阳气血虚极所致;或继发于闭证者测因风火上腾,痰热灼炼真阴,元气大伤而致脱;故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昏迷不醒,目合口开,鼻鼾,手撒,舌痿,大小便失禁等五脏败绝的危症;呼吸低微,多汗不止,四肢厥冷,脉细弱而微等均是阴精欲绝,阳气暴脱之征。 2)恢复期: 气虚血瘀症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神疲乏力,面色黯淡无华。舌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无力。考试大网站整理 证候分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不能摄血,血溢脉外,离经之血则为瘀血;病后正气大虚,气虚则血行无力而瘀滞,血瘀则经脉不通,脉络痹阻,并瘀阻清窍,故见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气虚不能运行,推动无力,血不上荣,故面色黯淡无华;舌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无力均为气虚血瘀之象。 肝肾亏虚症状:肢体偏枯不用,麻木不仁,口眼歪斜,音暗失语,喉中痰鸣,或神识痴呆,头痛头晕。舌红少苦,脉细弦。 证候分析:肝肾阴亏,精血耗伤,经脉失其濡养,故肢体偏枯,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肾精不能上荣咽喉,则音暗失语;湿痰中阻,故见喉中痰鸣,神识痴呆;肝阳上亢则头痛头晕;舌红少苦,脉弦细均为肝肾阴亏之象。 施治原则 1)急性期: 闭证阳闭:肝阳暴张,阳化风动。治则: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阴闭:痰浊阻络,蒙闭清窍。治则: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脱证:无真失守,阳虚气脱。治则: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2)恢复期: 气虚血瘀治则: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肝肾亏虚治则:滋补肝肾,濡养经脉。 注意事项 1)有中风先兆,如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肉拆及一时性语言不利等症,切宜注意,必须加强防治。 2)当发生中风时,应保持绝对安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防止出现再出血。 3)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戒除烟酒。

1.辨证要点

(1)辨病期:发病4周以内为急性期;发病4周以上至半年内为恢复期;发病半年以上为后遗症期。

(2)辨轻重:偏身麻木或一侧手足麻木,或一侧肢体力弱,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为中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者为中腑;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中脏。临床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中经络者病轻,中脏腑者病重。

(3)辨闭脱:凡证见神昏或恍惚,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拘紧为闭证;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舌质红降,脉弦滑数为阳闭;兼见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舌质淡黯,脉滑缓为阴闭。神志昏愦,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脉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属脱证。

(4)辨病性:中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以内风、痰浊、瘀血、邪热为标。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两虚,阳气衰微。

2.治疗原则中风急性期标实证候突出,急则治其标,治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息风、清热化痰、化痰通腑、化痰通络、活皿通络、醒神开窍等治法,恢复期多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为主,常用育阴息风、益气活血等法。

3.应急措施中脏腑属痰热内闭清窍者,用清开灵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中脏腑属痰湿蒙塞清窍者,以苏合香丸1~2丸鼻饲,每6~8h 1次。中脏腑属元气败脱,用参麦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闭证可刺人中或十宣穴放血,脱证可灸关元、气海、神阙穴,20min。

4.分证论治

(1)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眼口呙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息风。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10~14天为1个疗程。

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0g,钩藤30g,菊花10g,夏枯草30g,赤芍10g,生石决明30g,黄芩10g,杜仲10g,桑寄生30g,栀子10g,珍珠母30g,牡丹皮15g,怀牛膝10g。

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1~2/d。

方用:化痰通络饮。药用天麻10g,法半夏10g,生白术10g,茯苓15g,天竺黄10g,胆南星6g,丹参30g,香附15g,酒大黄5g。

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甚至几日不解,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2/d。

方用:星萎承气汤加减。药用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瓜蒌30g,胆南星10g,丹参30g,天竺黄10g。

④气虚血瘀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可选用血栓心脉宁胶囊,每次4粒,3/d;复方丹参注射液10~40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云南灯盏花注射液6~12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脉络宁注射液10~20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30~60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5g,桃仁10g,赤芍10g,地龙10g。

⑤阴虚风动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育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牛膝10g,生赫石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龟甲10g,白芍20g,玄参15g,天冬10g,菊花15g,天麻10g,钩藤30g,甘草6g。

(2)中脏腑

①风火上扰清窍

主证:神识恍惚迷蒙,半身不遂,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肢体强痉拘急,颜面潮红,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治法:清热息风,开窍醒神。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

方用:羚羊角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龟甲10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白芍20g,蝉蜕6g,菊花10g,夏枯草10g,石决明30g,薄荷10g,川牛膝10g。

②痰湿蒙塞清窍

主证: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黯,痰涎雍盛,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每次1~2丸,3~4/d。

方用:涤痰汤加减。药用石菖蒲10g,制半夏10g,陈皮6g,茯苓20g,远志10g,枳实10g,胆南星6g,竹茹10g,甘草6g。

③痰热内闭清窍

主证: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起病急骤,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祛瘀开窍。

方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3/d。安宫牛黄丸1~2丸,6~8h灌服或鼻饲1次。

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钩藤10g,半夏10g,夏枯草10g,竹茹10g,天竺黄10g,石菖蒲10g,牡丹皮10g,远志10g,珍珠母0.6g(分冲)。

④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主证: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卷囊缩,目合口开,气息低微;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微或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急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注射,15minl次,直至厥脱恢复。

方以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附子10g,生甘草10g,五味子10g。

5.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常针对主症和辨证分型采取主症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的原则选穴。

①主症取穴: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者,组方可分有两组,一组穴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等,另一组穴为肩髃、肩贞、阳池、后溪、风市、手三里、白环俞、委中、解溪等;口眼?斜者取下关、地仓、颊车、合谷;语言不利者取哑门、廉泉、通里、翳风等穴。

②辨证选穴:风痰火亢者取穴百会、风池、合谷、太冲、三阴交、四神聪(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风痰瘀阻者取穴百会、风池、中脘、足三里、丰隆、血海,痰热腑实者取穴曲池、合谷、中脘、大横、支沟,气虚血瘀者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脾俞、膈俞,阴虚风动者取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照海、太溪、涌泉,风火上扰者取穴劳宫、涌泉,痰湿蒙神者取穴人中、承浆、劳宫、涌泉、中脘、气海、足三里、丰隆,痰热蒙神者取穴风府、气海、足三里、丰隆、公孙。

③急症取穴:闭证取穴百会、四神聪放血,或手足十二井穴放血,及人中、合谷、太冲,脱证取穴神阙(灸)、关元(灸)、百会、素髂、内关、足三里。

(2)刺灸法:一般在初期可单刺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期因病期较久,故针刺当用补法,同时健侧、患侧或分组交替针刺,或双侧同刺,在取得针感后,多采用捻转补泻法,留针15~20min,每5min捻转运针1次,加强针感。急性期可1/d,恢复期、后遗症期每隔日1次为宜。12次为1个疗程。

6.推拿疗法头面颈项部: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顶端,以指按印堂,然后开天门,分阴阳起手;指按揉、大鱼际揉、小鱼际攘前额,分推前额;捏拿眉毛的攒竹、鱼际、丝竹空及上眼睑,分抹上眼睑;一指禅推或按揉眼眶7穴,再从迎香起,经巨髎、颧髎、下关、上关至耳前穴;分推眼眶至太阳穴,再指两揉一按加指振太阳穴;从承浆、地仓、人中、迎香分别推抹至颊车及耳前3穴;指按压、扫散、五指拿项、指叩击头部五经(督脉、膀胱经和胆经);按揉风池、捏拿颈肌,可双手交替操作,按揉大杼、肩井。

上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在体侧,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下,以掌按揉肩及上肢起手;三角肌部分用掌指关节攘或掌背攘,上肢外侧用小鱼际攘;一指禅推或指按揉上肢穴位,如肩髃、臂臑、天府、侠白、手五里、肘部6穴、手三里、孔最、支沟、间使、内关、外关、腕部6穴、合谷、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外侧、搓抖上肢;患肢上举,轻轻按揉上肢内侧;按压极泉1min,然后放开,使上肢有一股暖流向手指端上涌;用小鱼际扌衮上肢,按揉上肢穴位从极泉,经少海、到大陵、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内侧、搓抖上肢;然后,患者上肢上举,弹拨手阴经、阳经,搓抖上肢;按揉阳池,然后分推至阳溪、阳谷;按揉、捻搓、摇扳牵手指,指击八邪穴,合掌击掌根;推擦抓握手指,上推至内关穴,然后突然放松,让患者有一股热流往手指端上涌。

腰背及下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其旁,以掌按揉腰背部起手;扌衮法施于肩背及腰骶部,反复操作,力量要深透;用拇指、掌进行按揉、推挤、弹拨等手法,反复操作于肩胛骨周围,重点是肩胛冈上的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秉风、巨骨、天髂等穴;在腰背部用拇指和掌根进行按揉、推挤、弹拨、捏拿等手法;在整个腰背部进行击拍、推擦等方法;改患者为健侧卧位,患肢屈髋屈膝位,在患膝下垫一软枕,在臀部及下肢大腿外侧、前侧、后侧,下肢小腿外侧进行掌背扌衮法,反复操作;在下肢用按揉、推挤、弹拨、捏拿、击拍、摇扳等手法,反复操作;在腰部进行后伸摇扳或侧卧位进行斜扳法结束。

7.外治法

(1)九藤饮加减:鸡血藤15g,络石10g,海风藤10g,石南藤10g,三棱10g,莪术10g,防己10g,透骨草15g,桑枝30g,草红花10g。煎汤外洗患肢,1~2/d。

(2)元通络液:川乌10g,当归10g,川芎10g,桑枝30g。用水浸30min,煎煮40min,将患肢浸泡溶液中外洗,1~2/d。

(3)手足挛缩外洗方:槐枝、柳枝、楮枝、茄枝、白艾各50g,水煎,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每次10~20min,10/d。并应避风寒。

中风病的中医辩证论治论文

辩证论治中风属于本虚标实证。在标为气血郁阻,风火相煽,痰涎壅盛;在本属气血衰少,肝肾不足。但病情有深浅轻重之分,标本虚实也有先后缓急之异。临床上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表现为神志清楚,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等闭、脱之征。 (1)中经络: ①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候: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或手足拘挛,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弦滑或弦而浮细。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主方:大秦艽汤。 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候: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膝无力,少寐多梦,突然发生舌强语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细而数。 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主方: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中脏腑乃“中风”之危急重症,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脏腑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治疗宜祛邪为先;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治疗宜扶正为主。闭证、脱证皆为危急重证,两者证情截然不同,治法各异,故必须考试,大网站收集辨证明确,才能正确医治。 ①闭证: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此为闭证的一般症状。又有内风痰火与内风痰湿的不同;闭证又分成阳闭、阴闭两种。 A、阳闭:证候:除上述诸证外、兼见面赤身热,呼吸急促,口臭气促,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唇舌色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主方:至宝丹、羚羊角汤。 B、阴闭:证候:除闭证一般症状外,兼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主方:苏合香丸、导痰汤。 ②脱证: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不止,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微欲绝。 治法:扶正固脱,益气回阳。 主方:参附汤。 (3)后遗证: ①半身不遂: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 证候:半身不遂,肢软无力,语言蹇涩,口眼喎斜,面色萎黄或面色少华或有患肢浮肿,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 治法:补气活血、通经活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证候: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面红耳鸣,头晕头痛,心急易怒,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主方:镇肝熄风汤。 ③语言不利:A、风痰阻络:证候:舌强语蹇,肢体麻木,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主方:解语丹。 B、肾虚精亏:证候: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滋阴补肾利窍。 主方:地黄饮子。 C、肝阳上亢,痰邪阻窍:证候:舌强语蹇,发言不正,急躁易怒,哭笑无常,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主方:天麻钩藤饮。 ④口眼喎斜:证候:口眼喎斜,或伴口角抽搐,患侧眉低眼垂,表情淡漠,甚至咀嚼不利,口角流涎,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通格。 主方:牵正散。

1.辨证要点

(1)辨病期:发病4周以内为急性期;发病4周以上至半年内为恢复期;发病半年以上为后遗症期。

(2)辨轻重:偏身麻木或一侧手足麻木,或一侧肢体力弱,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为中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者为中腑;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中脏。临床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中经络者病轻,中脏腑者病重。

(3)辨闭脱:凡证见神昏或恍惚,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拘紧为闭证;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舌质红降,脉弦滑数为阳闭;兼见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舌质淡黯,脉滑缓为阴闭。神志昏愦,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脉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属脱证。

(4)辨病性:中风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以内风、痰浊、瘀血、邪热为标。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两虚,阳气衰微。

2.治疗原则中风急性期标实证候突出,急则治其标,治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息风、清热化痰、化痰通腑、化痰通络、活皿通络、醒神开窍等治法,恢复期多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为主,常用育阴息风、益气活血等法。

3.应急措施中脏腑属痰热内闭清窍者,用清开灵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中脏腑属痰湿蒙塞清窍者,以苏合香丸1~2丸鼻饲,每6~8h 1次。中脏腑属元气败脱,用参麦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闭证可刺人中或十宣穴放血,脱证可灸关元、气海、神阙穴,20min。

4.分证论治

(1)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眼口呙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息风。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10~14天为1个疗程。

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0g,钩藤30g,菊花10g,夏枯草30g,赤芍10g,生石决明30g,黄芩10g,杜仲10g,桑寄生30g,栀子10g,珍珠母30g,牡丹皮15g,怀牛膝10g。

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1~2/d。

方用:化痰通络饮。药用天麻10g,法半夏10g,生白术10g,茯苓15g,天竺黄10g,胆南星6g,丹参30g,香附15g,酒大黄5g。

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甚至几日不解,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2/d。

方用:星萎承气汤加减。药用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瓜蒌30g,胆南星10g,丹参30g,天竺黄10g。

④气虚血瘀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可选用血栓心脉宁胶囊,每次4粒,3/d;复方丹参注射液10~40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云南灯盏花注射液6~12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脉络宁注射液10~20ml加入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14天为1个疗程。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30~60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5g,桃仁10g,赤芍10g,地龙10g。

⑤阴虚风动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钭,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育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牛膝10g,生赫石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龟甲10g,白芍20g,玄参15g,天冬10g,菊花15g,天麻10g,钩藤30g,甘草6g。

(2)中脏腑

①风火上扰清窍

主证:神识恍惚迷蒙,半身不遂,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肢体强痉拘急,颜面潮红,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治法:清热息风,开窍醒神。

方药: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2/d。

方用:羚羊角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龟甲10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白芍20g,蝉蜕6g,菊花10g,夏枯草10g,石决明30g,薄荷10g,川牛膝10g。

②痰湿蒙塞清窍

主证: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黯,痰涎雍盛,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每次1~2丸,3~4/d。

方用:涤痰汤加减。药用石菖蒲10g,制半夏10g,陈皮6g,茯苓20g,远志10g,枳实10g,胆南星6g,竹茹10g,甘草6g。

③痰热内闭清窍

主证: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起病急骤,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祛瘀开窍。

方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3/d。安宫牛黄丸1~2丸,6~8h灌服或鼻饲1次。

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药用羚羊角粉1g(分冲),钩藤10g,半夏10g,夏枯草10g,竹茹10g,天竺黄10g,石菖蒲10g,牡丹皮10g,远志10g,珍珠母0.6g(分冲)。

④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主证: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卷囊缩,目合口开,气息低微;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微或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急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注射,15minl次,直至厥脱恢复。

方以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附子10g,生甘草10g,五味子10g。

5.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常针对主症和辨证分型采取主症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的原则选穴。

①主症取穴: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者,组方可分有两组,一组穴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等,另一组穴为肩髃、肩贞、阳池、后溪、风市、手三里、白环俞、委中、解溪等;口眼?斜者取下关、地仓、颊车、合谷;语言不利者取哑门、廉泉、通里、翳风等穴。

②辨证选穴:风痰火亢者取穴百会、风池、合谷、太冲、三阴交、四神聪(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风痰瘀阻者取穴百会、风池、中脘、足三里、丰隆、血海,痰热腑实者取穴曲池、合谷、中脘、大横、支沟,气虚血瘀者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脾俞、膈俞,阴虚风动者取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照海、太溪、涌泉,风火上扰者取穴劳宫、涌泉,痰湿蒙神者取穴人中、承浆、劳宫、涌泉、中脘、气海、足三里、丰隆,痰热蒙神者取穴风府、气海、足三里、丰隆、公孙。

③急症取穴:闭证取穴百会、四神聪放血,或手足十二井穴放血,及人中、合谷、太冲,脱证取穴神阙(灸)、关元(灸)、百会、素髂、内关、足三里。

(2)刺灸法:一般在初期可单刺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期因病期较久,故针刺当用补法,同时健侧、患侧或分组交替针刺,或双侧同刺,在取得针感后,多采用捻转补泻法,留针15~20min,每5min捻转运针1次,加强针感。急性期可1/d,恢复期、后遗症期每隔日1次为宜。12次为1个疗程。

6.推拿疗法头面颈项部: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顶端,以指按印堂,然后开天门,分阴阳起手;指按揉、大鱼际揉、小鱼际攘前额,分推前额;捏拿眉毛的攒竹、鱼际、丝竹空及上眼睑,分抹上眼睑;一指禅推或按揉眼眶7穴,再从迎香起,经巨髎、颧髎、下关、上关至耳前穴;分推眼眶至太阳穴,再指两揉一按加指振太阳穴;从承浆、地仓、人中、迎香分别推抹至颊车及耳前3穴;指按压、扫散、五指拿项、指叩击头部五经(督脉、膀胱经和胆经);按揉风池、捏拿颈肌,可双手交替操作,按揉大杼、肩井。

上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在体侧,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下,以掌按揉肩及上肢起手;三角肌部分用掌指关节攘或掌背攘,上肢外侧用小鱼际攘;一指禅推或指按揉上肢穴位,如肩髃、臂臑、天府、侠白、手五里、肘部6穴、手三里、孔最、支沟、间使、内关、外关、腕部6穴、合谷、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外侧、搓抖上肢;患肢上举,轻轻按揉上肢内侧;按压极泉1min,然后放开,使上肢有一股暖流向手指端上涌;用小鱼际扌衮上肢,按揉上肢穴位从极泉,经少海、到大陵、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内侧、搓抖上肢;然后,患者上肢上举,弹拨手阴经、阳经,搓抖上肢;按揉阳池,然后分推至阳溪、阳谷;按揉、捻搓、摇扳牵手指,指击八邪穴,合掌击掌根;推擦抓握手指,上推至内关穴,然后突然放松,让患者有一股热流往手指端上涌。

腰背及下肢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其旁,以掌按揉腰背部起手;扌衮法施于肩背及腰骶部,反复操作,力量要深透;用拇指、掌进行按揉、推挤、弹拨等手法,反复操作于肩胛骨周围,重点是肩胛冈上的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秉风、巨骨、天髂等穴;在腰背部用拇指和掌根进行按揉、推挤、弹拨、捏拿等手法;在整个腰背部进行击拍、推擦等方法;改患者为健侧卧位,患肢屈髋屈膝位,在患膝下垫一软枕,在臀部及下肢大腿外侧、前侧、后侧,下肢小腿外侧进行掌背扌衮法,反复操作;在下肢用按揉、推挤、弹拨、捏拿、击拍、摇扳等手法,反复操作;在腰部进行后伸摇扳或侧卧位进行斜扳法结束。

7.外治法

(1)九藤饮加减:鸡血藤15g,络石10g,海风藤10g,石南藤10g,三棱10g,莪术10g,防己10g,透骨草15g,桑枝30g,草红花10g。煎汤外洗患肢,1~2/d。

(2)元通络液:川乌10g,当归10g,川芎10g,桑枝30g。用水浸30min,煎煮40min,将患肢浸泡溶液中外洗,1~2/d。

(3)手足挛缩外洗方:槐枝、柳枝、楮枝、茄枝、白艾各50g,水煎,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每次10~20min,10/d。并应避风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